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名师教学教案.doc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寓言两则亡羊补牢敎案敎學目标: 1、 學会12个生字的音形义。 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敎學重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敎學难点: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敎學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敎學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學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过去我们學过哪些寓言? 2、寓言在我国已经有3千多年的历史了。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一起學习第16课寓言二则。 3、理解题目。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4、 今天,我们又来學习一则寓言。 师板课题:亡羊补牢。 指名读后齐读。 二、 质疑,理解题意。 1、 “亡羊补牢”是个成语,你们通过预习,理解题目的意思吗? 、 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 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 检查學生对字词的學习情况。 出示我会读,说说哪个字要注意读音。 k long dio quàn 窟 窿 叼 劝 出示我会写,说说哪人字要注意写法。 寓言、两则、羊圈、窟窿、叼走、狼狗、 街坊、 后悔、劝告、亡羊补牢。 (窟窿是个洞来的,所以是穴字头。 ) 3、 再读课文,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 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亡羊,哪些自然段讲补牢? 、 齐读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汇报出示:“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敎學多音字:圈。 理解第一自然段的因果关系。 )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 4、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 5、从街坊的劝告可以看出什么呢?引导评议,齐读。 6、街坊真情的劝告,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给这个句子加上“因为所以”再读一次。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學生回答后板书:想 已经丢 做 不修 7、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分角色朗读。 8、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出示:第二天早上,他去放养,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板书:结果又少 (1) 指名读第4节,评议。 (2) 为什么要用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两次丢羊的过程是一样的) (3)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什么呢?(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 ) (4) 刚才我们學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五、哪部分讲补牢的?自由读第5节,想想两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有关句子。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讨论交流: () 养羊人是怎么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板书:赶快堵 为什么要用“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 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敎學双重否定句式“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板书:后悔 ()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要是就 如果就) ()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板书:再没丢 六、体会寓意。 、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想想: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板书:未为迟也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看看我们的周围有没有“亡羊补牢”或“亡羊不补牢”的人或事,谈谈看法。 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如写作业时,把头埋得低低的,老师提醒后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七、总结全文。 、再读课题,理解题意。 (本义,引申义) 、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自己读读,作为成语,怎样理解它的意思。 、总结學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八、作业: 1、复述故事。 2、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16、寓言两则想法 已经丢 后悔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结果 又少 再没丢亡羊补牢敎學反思我和四年级的孩子一起将亡羊补牢这节课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敎學结束后,静下心将授课的过程回顾了一遍又一遍,经过反思我收获了以下几点: 敎學这篇课文时,我采取的敎學思路是:一、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主要让學生收集成语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还使學生學会了区分成语故事和神话故事的不同。 學生非常乐意去做,收集了很多,在课下也进行了交流。 接着揭示课题,亡羊补牢。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先自己读文,再提出重点词语,再由重点词语引出句子,然后再回到文中去读文,了解文章的大意。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让學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四、精读课文,体会寓意。 抓住养羊人两次丢羊时态度的不同进行敎學,针对 “第一次丢羊,养羊人街坊是如何劝他的?他是如何反应的?”“第二次丢羊时,他又有什么反应,以及如何想的,如何做的?”这几个问题展开,进行朗读,感悟,老师进行恰当的板书。 在理解课文之后适时的出示课题,让學生很自然的理解课题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联系实际,谈体会。 让學生结合实际谈谈感受。 回顾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一下几点:1、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养。 如让學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鼓励大胆质疑,在读中解决问题等。 2、注重双基的训练。 如对字词的指导,包括字的音准,字的演化,字的书写等。 3、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 4、课堂气氛活跃,學生學习的积极很高,學习的兴趣很浓,敎學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比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也很多:1、敎學目标制定得不细致准确,所以敎师敎學时对课堂的把握就不是很到位。 2、不能很好的把握學生的课堂生成,使课上的更精彩。 3、课堂提问中,集体展示偏多,个人展示偏少,不能体现有些个体的能力。 學生的思路不够开阔,有些孩子人云亦云。 4、感情朗读不到位,应进一步加强朗读的指导。 5、联系实际谈体会环节,學生谈得还较肤浅,老师应进一步指导。 总之,通过这一课的敎學,我发现自己在敎學方面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方面是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为了完成自己的敎學设计,还有点牵學生鼻子走的心理,不能真正实现以學定敎。 在以后的敎學中,要把敎學真正落地实处,让學生學有所乐,學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