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附答案.doc
-
资源ID:69640342
资源大小:38.50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安徽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附答案.doc
安徽省安徽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附答案选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A.强化B.惩罚C.消退D.逃避条件作用【答案】D2、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是()。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三轨学制D.多轨学制【答案】A3、患者,女,27 岁。因疲乏无力、血尿 4 天就诊。实验室检查:尿液外观红色、稍浑浊,尿蛋白质()、红细胞 48 个/HPF、白细胞 12 个/HPF,粗颗粒管型 02 个/LPF、透明管型 02 个/LPF,红细胞管型 23 个。其最可能的诊断()。A.肾盂肾炎B.肾结核C.急性肾小球肾炎D.肾肿瘤E.膀胱炎【答案】C4、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的直接管理区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 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模式是()。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答案】C5、在班级管理模式中,强调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是()。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答案】D6、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A.泰勒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答案】A7、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A.兴趣小组B.社会实践C.课外活动D.教学【答案】D8、1776 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教育学的学者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康德D.裴斯泰洛奇【答案】C9、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是()A.教育学的研究模式呈现单一化B.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渐疏远C.教育学加强对自身的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D.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缩小【答案】C10、可溶性抗原定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免疫印迹法B.ELISA(夹心法)C.直接凝集试验D.ELISA(间接法)E.免疫荧光技术【答案】B11、符合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是()。A.MCV 正常、RDW 正常B.MCV 正常、RDW 异常C.MCV 增高、RDW 正常D.MCV 减低、RDW 异常E.MCV 减低、RDW 正常【答案】D12、下列关于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人才B.教育可成为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C.教育可促进民主D.教育可决定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答案】D13、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有了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表现的基本观点是()。A.形式训练说B.联结说C.概括说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答案】A14、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A.教育的领导权B.教育发展的规模C.受教育权的分配D.教育目的【答案】C15、标记蛋白质氨基的活化生物素是()。A.BNHSB.RNAC.MPBD.BGHZE.光敏生物素【答案】A16、1939 年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的教育家为()。A.凯洛夫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答案】A17、“解释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这一工作内容属于 CIPP 评价模式四个步骤中的()。A.背景评价B.输入评价C.过程评价D.成果评价【答案】D18、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主旋律”是()。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C.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教育D.爱国主义、劳动教育和理想教育【答案】A19、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的评价是()A.配置型评价B.总结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表现性评价【答案】C2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于中国古代的()。A.论语B.礼记C.学记D.孟子【答案】A21、下列属于脑脊液检查适应证的是()。A.明显视乳头水肿者B.有脑膜刺激症状者C.有脑疝先兆者D.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E.穿刺局部皮肤有炎症者【答案】B22、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A.长时记忆B.内隐记忆C.操作记忆D.形式记忆【答案】A23、引起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时产生浑浊的原因不包括()。A.大量脂质B.煤气中毒C.异常球蛋白增高D.血小板计数700109/LE.白细胞数30109/L【答案】B24、1942 年,罗杰斯在他的著作()中强调咨询过程应当重视当事人认识和改善自我的能力和责任,即“当事人中心”的观点。A.咨询与心理治疗B.变化世界中的咨询者C.发展性咨询D.学生指导技术【答案】A25、通常所说的“跳一跳、摘桃子”是指()。A.先行组织者B.最近发展区C.教育与教学D.解决问题【答案】B26、1920 年首创人工概念并提出联想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赫尔B.布鲁纳C.加涅D.奥苏贝尔【答案】A27、我国古代的六艺教育的中心()A.礼和乐B.射和御C.书与教D.射与乐【答案】A28、下列关于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规模【答案】D29、文化发展和教学内容的变化的关系是()。A.文化发展在前,教学内容变化在后B.同步进行C.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D.教学内容变化在前,文化发展在后【答案】A30、分配学生座位,教师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A.对人际关系的影响B.家长的意见C.听课的效果D.减少课堂混乱【答案】A31、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观点的教育家是()。A.布卢姆B.凯洛夫C.杜威D.布鲁纳【答案】C32、关于尿微量白蛋白的叙述,错误的()。A.可见于糖尿病性肾病B.为晚期肾损伤的测定指标C.可随机留取标本D.用蛋白定性的化学方法不能检出E.可采用免疫透射比独法进行测定【答案】B33、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来调整自己的认知,维持心理健康的疗法是()。A.合理情绪疗法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精神分析【答案】A34、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的理由而较执著地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这是一种()。A.认知失调B.功能固着C.态度定势D.情感障碍【答案】C35、情境教育学由三个维度组成,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其维度的是()A.情境线索B.从实践到理论的线索C.理论线索D.技术操作线索【答案】B36、下列表述中符合奖励与处分的使用要求的是()。A.奖惩由老师决定B.奖惩结果不宜进行宣传,只限于本人知道即可C.奖惩要合情合理D.对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尽可能多表扬,少处分【答案】C37、在当代,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原因是()。A.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教育的主要目的B.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只能给他们传授基础知识C.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E.掌握基础知识是发展的前提【答案】C38、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A.1904 年B.1922 年C.1949 年D.1986 年【答案】A39、教育影响是()A.教育内容B.教育手段C.形式与内容的统一D.教育组织形式【答案】C40、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査知识【答案】A41、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A.非正式群体B.正式群体C.联合群体D.松散的群体【答案】A42、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所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是()。A.教育规律B.教育经验C.教育现象D.教育方针【答案】A43、长期在课程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评价模式是()A.目标游离评价模式B.CIPP 模式C.表现性评价模式D.目标评价模式【答案】D44、教师最突出的角色是()A.教员B.领导者C.父母代言人D.心理医疗者【答案】A45、在课堂设置相应的情境,引发对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使学生通过扮演其中角色,对有关道德 价值观进行充分的体验,促进道德结构的转换。最早使用这一方法的是()。A.罗杰斯B.马斯洛C.科尔伯格D.皮亚杰【答案】C46、教学的中心环节是()。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迁移知识【答案】A47、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A.家庭B.职业组织C.社区D.学校【答案】D48、首先提倡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著作是()。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答案】B49、有计划、有目的、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是()。A.制定课程标准B.制定教学计划C.课程设计D.明确培养目标【答案】C50、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答案】C多选题(共多选题(共 2020 题)题)1、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主动积极()的能力。A.计划B.检查C.评价D.反馈E.控制和调节【答案】ABCD2、下列哪项疾病不会引起血尿酸增高A.肾功能损害B.白血病C.恶性肿瘤D.痛风E.肝硬化【答案】3、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抗体检测试验中,下列哪项检测的是非特异性抗体?()A.FTA-ABSB.MHA-TPC.RPRD.TPPAE.FTA-ABS-DS【答案】C4、根据研究结果,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哪方面存在差异()A.课前计划B.课堂教学过程C.课后评价D.课后检查E.课后总结【答案】ABC5、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有()。A.教学大纲B.专业知识C.课程D.教材【答案】AD6、下列表述中符合网络教育特点的有()A.等级制教育B.开放式教育教C.较严格的“年龄段教育”D.跨时空教育【答案】BD7、下列哪种疾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和 TSH 浓度均升高A.垂体腺瘤B.甲状腺性甲减C.甲状腺腺样瘤D.异源性 TSH 综合征E.Graves 病【答案】A8、品德培养的策略主要有()A.晓之以理B.动之以情C.导之以行D.引起共鸣E.落实行动【答案】ABCD9、品德培养的策略主要有()A.晓之以理B.动之以情C.导之以行D.引起共鸣E.落实行动【答案】ABCD10、下列哪些政策文献作了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的规定?()A.教师资格条例B.教育法C.宪法D.教师法E.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答案】BD11、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包括()。A.定义B.思索C.苏格拉底讽刺D.助产术E.启发【答案】ACD12、关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人血红蛋白是由两条珠蛋白肽链形成的二聚体和亚铁血红素构成B.红细胞膜具有可变性、半透性、免疫性和受体特性等功能C.红细胞膜缺陷均为获得性的D.新生儿 HbA 含量较高,至 l 岁左右接近成人水平E.红细胞膜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答案】B13、发展性心理教育主要是()A.提高性的B.矫正性的C.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D.面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E.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答案】AC14、体育的基本任务包括()A.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的基本知识B.指导学生锻炼身体C.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D.使学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E.为国家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答案】BCD15、高创造者的个性特征()A.喜欢幻想B.具体独立性C.有强烈的好奇心D.有幽默感E.有抱负【答案】ABCD16、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A.学前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社会教育【答案】ABCD17、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否实现预期效应,取决于()A.教师自身因素B.学生的人格特征C.学生原有认知水平D.学生的归因风格E.学生的自我意识【答案】ABCD18、抗原抗体反应之间的作用力不包括()。A.共价键B.静电引力C.氢键D.疏水键E.范德华引力【答案】A19、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答案】ABCD20、判断代偿型呼吸性碱中毒的指标是A.血浆 pH 正常,HCOB.血浆 pH 正常,HCOC.血浆 pH 下降,HCOD.血浆 pH 正常。HCO【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分组教学在一些国家出现。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论述两类分组的内涵及分组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答案】【答案要点】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以此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一般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两类。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发展变化的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它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目标的分组,另一种是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相同而采取不同方法和媒体的分组。分组教学的优点:(1)它比较好地考虑了学生的具体情况,比班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2)在分组教学时因为组的规模比较小,而且组内部学生之间的同质性比较强,因而更容易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组教学的不足:(1)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2)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3)分组教学由于组的变动性较大,学生在不同组之间的变动较为频繁,从而加大班级管理的难度。(4)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较容易给各类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二、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问题: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答案】【答案要点】案例中的教师并没有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在教与学的矛盾关系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受过专业教育的培养和训练,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掌握了教育、教学规律。因而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教师有责任、也有能力主导教学过程,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担负一定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还有赖于教师本身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人者只有学高身正,才能为人师表。三、阅读以下材料,说说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某学校组织公开课,在老师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向学生提问。去听课的家长发现,老师每次提问时,自己的孩子都把手举起,但老师每次都是请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而不会叫自己的孩子。【答案】【答案要点】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现象由来已久,这种现象违背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切实关注并解决好不均衡的问题。(1)改变学校教育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是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同时也要看到学习成绩不好学生的潜力,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后进生的发展。(3)我国实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素质教育强调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发展,这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所以,无论是教师、学校还是社会以及相关教育部门,都不能只把关注的眼光放在少数优等生身上,要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4)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式,不能把学习成绩当做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改变将学生学业成绩当做评定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5)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而不是对其采取忽视的态度。总之,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既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又需要社会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四、林红是高中一年级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其实,她是以较高的分数考进此学校的,只是进入高中后,还没有适应好高中的学习,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问题: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将怎样帮助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答案】(1)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形成适当的预期,以体验到更多的成功。(2)设置合理的目标:目标应是具体、可行的并及时反馈、评价目标的实现状况。(3)进行归因训练:减轻或消除其习得无助感,教授其掌握些有效方法: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五、一位初二学生,学习基础差,考分低,几次考试成绩均未超过 60 分。任课教师大多认为他是低能儿。数学期中考试时,面对一个个试题,他无从下手,却在卷面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0 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向我靠近,0 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我当作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棵自尊心再见了零分。”监考老师见到这张试卷,便对他讽刺挖苦。他一恼之下,竞把试卷揉成-团扔在地上,监考老师为此把他揪到办公室,-路上他还与监考老师扭打起来。然而,他的班主任在处理此事时却与监考老师不同。他仔细看过这张试卷后,就请这个学生朗读这段话,又帮助他改正错别字,标上标点符号,整理成下面这段话:“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向我靠近:零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我当做一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也是一个有用的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了,零分。”读完这段话,班主任对这位学生说:“你写了一.首诗,一首很好的诗。这首诗写得很形象,还用了拟人的手法。”孩子听了,露出了会意的微笑。接着班主任又说:“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你不甘心落后,要与零分再见。你要鼓起勇气和信心。把学习搞上去。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可以跟老师谈,老师们都乐意帮助你。”班主任的一番话,温暖了这位学生的心。他既激动又感动,从此发奋,。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请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这位班主任老师取得成功的原因。【答案】(1)这位班主任老师把学生当做发展中的人来看待:(2)这位班主任老师具备可贵的爱心:(3)这位班主任老师熟悉学生心理:(4)这位班主任老师懂得育人的原则和方法:(5)这位班主任老师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娴熟掌握了教育的技巧;(6)这位班主任老师沉着、冷静,有着高超的教学机智。六、年底,学校对教师的年终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加上了“学生评估教师”这一栏。绩一出来,我竟是全校最低分,当时我非常愤怒地对学生一頓痛骂。学生都低着头,满脸的恐惧。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骂人,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种压抑感,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你骂。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下面是 10 个学生的署名。问题:请你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如何转变学生观,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答案】教学无小事,教师无小节。也许就是你的某一句话或是某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了你最终的成绩。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说服教育,真诚与之沟通。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要和多门学科的任课教师接触,他们对教师的了解程度及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多,故教师应关注和重视学生的评价。每一位教师在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无疑是在展示自己,所以,教师应放下架子,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评价。七、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问题: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答案】【答案要点】案例中的教师并没有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在教与学的矛盾关系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受过专业教育的培养和训练,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掌握了教育、教学规律。因而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教师有责任、也有能力主导教学过程,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担负一定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还有赖于教师本身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人者只有学高身正,才能为人师表。八、一位初二学生,学习基础差,考分低,几次考试成绩均未超过 60 分。任课教师大多认为他是低能儿。数学期中考试时,面对一个个试题,他无从下手,却在卷面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0 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向我靠近,0 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我当作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棵自尊心再见了零分。”监考老师见到这张试卷,便对他讽刺挖苦。他一恼之下,竞把试卷揉成-团扔在地上,监考老师为此把他揪到办公室,-路上他还与监考老师扭打起来。然而,他的班主任在处理此事时却与监考老师不同。他仔细看过这张试卷后,就请这个学生朗读这段话,又帮助他改正错别字,标上标点符号,整理成下面这段话:“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向我靠近:零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我当做一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也是一个有用的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了,零分。”读完这段话,班主任对这位学生说:“你写了一.首诗,一首很好的诗。这首诗写得很形象,还用了拟人的手法。”孩子听了,露出了会意的微笑。接着班主任又说:“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你不甘心落后,要与零分再见。你要鼓起勇气和信心。把学习搞上去。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可以跟老师谈,老师们都乐意帮助你。”班主任的一番话,温暖了这位学生的心。他既激动又感动,从此发奋,。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请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这位班主任老师取得成功的原因。【答案】(1)这位班主任老师把学生当做发展中的人来看待:(2)这位班主任老师具备可贵的爱心:(3)这位班主任老师熟悉学生心理:(4)这位班主任老师懂得育人的原则和方法:(5)这位班主任老师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娴熟掌握了教育的技巧;(6)这位班主任老师沉着、冷静,有着高超的教学机智。九、请阅读下列案例后,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评价一堂好课?一次学生座谈会上,有的学生说,老师上课应该着重讲解概念、基本原理,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这样才能避免满堂灌;有的学生则反对说,如果组织讨论,学时不够,完不成教学内容怎么办?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评价一堂好课?【答案】(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一十、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分组教学在一些国家出现。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论述两类分组的内涵及分组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答案】【答案要点】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以此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一般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两类。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发展变化的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它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目标的分组,另一种是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相同而采取不同方法和媒体的分组。分组教学的优点:(1)它比较好地考虑了学生的具体情况,比班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2)在分组教学时因为组的规模比较小,而且组内部学生之间的同质性比较强,因而更容易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组教学的不足:(1)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2)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3)分组教学由于组的变动性较大,学生在不同组之间的变动较为频繁,从而加大班级管理的难度。(4)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较容易给各类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