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doc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摘要:证券投资活动是整个经济运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证券市场对国民经济成长的贡献率和国民经济的证券化率迅速提高。在当下这个环境中,我国证券市场面对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重大的发展机遇,这是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新的课题和新的契机。关键字:证券投资 证券市场 宏观经济 政策 影响 影响整个证券市场的经济因素,成为宏观经济因素或市场因素,影响某一产业的证券的经济因素,称为中观经济因素或产业因素;影响某一公司证券的经济因素称为微观经济因素或公司因素。美国股市分析家曾动用因素分析法,分析了这些因素对股价变动的影响程度。他们研究了63种股票在19271960年间价格变动的情况,结果发现,股价变动的原因约有52%来自宏观经济因素,11%来自产业因素,37%来自公司因素。这一结论已被证券界普遍接受。经济运行中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在证券市场上有所反应,影响证券市场的基本经济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本文只从经济运行总体出发讨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市场利率水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汇率的调整、经济的增长、国际收支状况等与证券投资的关系。一.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可用于证券市场投资的资金会相应增多,股票市场的需求相应增加,导致股价上升;反之,用于证券投资的资金会减少,股票市场需求降低,进而导致股价下跌。国家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非常大。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这意味着一方面社会货币供给总量扩大,使更多资金进场,对证券市场交易有着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宽松,利率降低投资者成本也相对降低,上市公司运营成本也降低。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有直接的影响。货币政策是政府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央银行通常采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发展经济、稳定货币等政策目标。无论是中央银行采取的政策手段,还是最终的货币供应量变化,都会影响股票价格,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 1.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市场资金趋紧,投资者手中的资金减少,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投资者会减少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证券市场不再活跃,进而推动股票市场价格下降。 2.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增加,市场资金趋松,投资者手中的资金增加,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增加,投资者会增加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证券市场会活跃起来,进而推动证券市场价格上升。(二).再贴现政策手段 1.中央银行通过采取再贴现政策手段,提高再贴现率,收紧银根,使商业银行得到的中央银行贷款减少,市场资金趋紧,投资者手中的资金减少,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投资者会减少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证券市场不再活跃,进而推动股票市场价格下降。 2.中央银行通过采取再贴现政策手段,降低再贴现率,放松银根,使商业银行得到的中央银行贷款增加,市场资金供应相对宽松,投资者手中的资金增加,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增加,投资者会增加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证券市场会活跃起来,进而推动股票市场价格上升。 再贴现率又是基准利率,它的提高必定使市场利率随之提高。资金供应趋紧和市场利率提高将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下降。另一方面,再贴现率的下降必定使市场利率随之下降,股票市场价格相应提高。(三)公开市场业务 1.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大量出售证券,收紧银根,一方面,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投资者可用于投资证券市场的资金减少,证券价格下降;另一方面,在收回中央银行供应的基础货币的同时又增加证券的供应,可能使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也会使证券价格下降。 2.中央银行放松银根时,一方面,基础货币增加,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增加,投资者可用于投资证券市场的资金增加,推动证券市场活跃,证券价格上升;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买入证券,在投放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的同时又增加证券需求,可能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也会使证券价格上升。 总之,中央银行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应,资金面较为宽松,大量游资需要新的投资机会,股票成为理想的投资对象。一旦资金进入股市,引起对股票需求的增加,立即促使股价上升。反之,中央银行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资金普遍吃紧,流入股市资金减少,加上企业抛出持有的股票以获取现金,使股票市场的需求减少,交易萎缩,股价下跌。二.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收支状况也会较直接的影响股市的行情。财政收支增加将使需求扩大,促进经济景气;财政支出减少,则需求相应减少,经济紧缩,可能直接影响工商企业的产品需求,导致企业利润下降。金融危机以来政府不断提高转移支付水平,创造更多的社会福利条件。如出口退税,家电下乡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会是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水平提高,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间接促进证券指数上升。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或赤字、财政税收和补贴、国债政策等手段影响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对于刺激或者减缓经济发展速度有相对直接的效果。财政指出下降会直接减少对社会产品与劳务的需求,税率上升也会立即减少消费者的收入,从而导致消费的快速下降。财政支出减少,税率下降,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财政政策也是政府的重要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国家预算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作为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能全面反映国家财力规模和平衡状态,并且是各种财政政策手段综合运用结果的反映。财政赤字具有扩张社会总需求的功能,会起到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反之,财政结余政策压缩财政支出,具有缩小社会总需求的功能,会抑制经济的发展速度。1.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发展。2 .或是通过增加财政盈余或降低赤字,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经济增长,调整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改变企业生产的外部环境,进而影响企业利润水平和股息派发。(二)通过调节税率影响企业利润和股息。 税收调节经济的首要功能是调节收入分配,也就是税收的转移功能。另外,税收还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结构,财政部门通过设置税种和差别税率能够达到调节供求结构的效果。在经济萧条时期,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这时,政府降低税率可以刺激企业扩张投资,提高总需求;在经济过度繁荣时期,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率的办法抑制企业投资冲动,降低总需求。1.提高税率,企业税负增加,税后利润下降,股息减少。公司的可分配利润减少,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减小,投资者不再投资于证券市场而是采用其他投资手段,使证券市场投资减少,从而推动证券价格下降。2.降低税率,企业税负减少,税后利润增加,股息增加。公司的可分配利润增加,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大,投资者投资于证券市场而不是采用其他投资手段,使证券市场投资增加,从而推动证券价格上升。(三)国债发行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国债是政府用来调节总体经济以及经济结构的手段。通过发行国债,政府可以调节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将部分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以信用的方式集中到政府手里,以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国债还可以帮助政府在调节国民收入时使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将部分用于消费的资金转化成投资基金,用于农业、交通、能源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国债发行量的增加和减少,对于调整基准利率有一定影响,而基准利率变化对于市场利率的变化也有影响,因此,国债政策也能够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经济增长。国债发行量会改变证券市场的证券供应和资金需求,从而影响股票价格。1 .国债发行量增加,市场上有一部分资金流向国债投资,使市场上的资金减少,投资者可用于投资证券市场的资金减少,证券市场价格下降。2 .国债发行量减少,市场上流向国债投资的资金减少,使市场上的资金增加,投资者可用于投资证券市场的资金增加,证券市场价格上升。三.市场利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利率水准的变动对股市行情的影响最为直接和迅速。一般利率与股票反向。利率下降时,股市上涨。利率上升时,股市下降。究其原因,利率上升公司借贷成本增加,公司因融资能力相对减弱不得不选择缩小缩小生产规模,导致公司利润下降股票价值因此下降。同时,利率的上升使得场内资金转向银行和债券,也是导致股市下跌的原因。反之,利率下降,股市上涨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一,绝大部分公司都负有债务,利率提高,利息负担加重,公司净利润和股息相应减少,股票价格下降;利率下降,利息负担减轻,公司净盈利和股息增加,股票价格上升。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为上市公司和优质企业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开辟了新的渠道。按照“信号理论”,在一个利率市场化的较为完备的资本市场,企业的融资选择顺序一般是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企业一般更倾向于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债务融资,股权融资通常是次优选择,企业债券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第二,利率提高,其他投资工具收益相应增加,一部分资金会流向储蓄、债券等其他收益固定的金融工具,对股票需求减少,股价下降;利率下降,对固定收益证券的需求减少,资金流向股票市场,对股票的需求增加,股票价格上升。 第三,利率提高,一部分投资者要负担较高的利息才能借到所需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如果允许进行信用交易,买空者的融资成本相应提高,投资者会减少融资和对股票的需求,股票价格下降;利率下降,投资者能以较低利率借到所需资金,增加融资和对股票的需求,股票价格上涨。 第四,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规范化,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股票、债券和其他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形成,是以市场利率为基础的。而市场利率的形成则是以长期收益曲线为基准,以便形成有效的利率期限结构。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长期国债收益线,即尚未形成基准利率。在这种情况下,证券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虚拟化”、抽象化,在相当程度上由政策所左右。因而,我国证券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一直难以规范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投资者的理性市场预期难以自主形成,所承担的不是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而是政策风险。利率市场化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创造了前提。 第五,加快证券市场的金融创新,实现金融工具的多元化,为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证券市场稳健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市场投资者能够对市场的走势拥有理性预期并有多种投资渠道和投资工具可供选择,而这一前提是以利率市场化为基础的。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金融创新,扩展投资者的投资选择空间,克服因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单一所造成金融机构的“利率大战”以及资金在银行与证券市场之间的非理性流动所造成的市场波动,为证券市场的稳健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增加证券市场上的资金供给,从而有利于改善证券市场资金供求非均衡格局。由于国内市场的利率水平远远低于国际市场利率,就有可能出现资本外逃现象,使证券市场运行的资金支撑受到影响。利率市场化后,境内外币利率将围绕国际市场利率波动,本外币利差水平将缩小。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外逃的压力会有所缓解,这意味着国内证券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增加,从而有利于改善证券市场的资金供求的非均衡格局。 四.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分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较该时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程度、经济背景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等。 对通货膨胀的问题要分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通货膨胀的影响。首先我们来看看不同阶段的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发展阶段有早期、中期、晚期之分。早期的通货膨胀还处于经济较为繁荣时期,物价虽有上涨,但仍处于市场可以接受的范围,这种涨幅还不至于影响市场的各种交易。在这个阶段,企业订单不断,购销两旺,就业状况也令人满意,收入呈上涨趋势,所以证券市场的交易势头十分旺盛,各种证券的价格能够上扬。当通货膨胀进入中期以后,随着供需比例的严重失调,企业效益的减少和收入的降低,处于头部的证券价格立即呈下跌形态,有些证券甚至下跌破位,投资者再也没有信心去涉足证券市场,而逐步将资金撤离。经过急剧下挫,证券市场交易清淡,其价格也一蹶不振,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已经处于晚期,市场的经济恢复仍需要通过一个较长时期的休整,投资者对前景不持乐观态度,证券价格因此也十分低迷。 当通货膨胀出现,物价水平缓慢上涨,通货膨胀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较复杂,它既有刺激股票市场的作用,又有抑制股票市场的作用。通货膨胀是因货币供应过多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在通货膨胀之初,公司会因产品价格的提升和存货的增值而增加利润,从而增加可以分派的股息,并使股票价格上涨。在物价上涨时,股东实际股息收入下降,股份公司为股东利益着想,会增加股息派发,使股息名义收益有所增加,也会促使股价上涨。通货膨胀给其他收益固定的证券带来了不可回避的通货膨胀风险,投资者为了保值,增加购买收益不固定的股票,对股票的需求增加,股价也会上涨。但是当通货膨胀严重、物价居高不下时,企业因原材料、工资、费用、利息等各项支出增加,使得利润减少,引起股价下降。严重的通货膨胀会使社会经济秩序紊乱,使企业无法正常地开展经营活动,同时政府也会采取治理通货膨胀的紧缩政策和相应的措施,此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更大。五.汇率的调整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汇率的变动将影响进出口企业的利率和国外投资者的投资方向。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开放,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证券市场受汇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汇率下调,人民币升值,对于股市来说,本国产品竞争力减弱,出口型企业利润受损,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中一驾陷入困境,股市自然下跌。汇率的调整对整个社会经济影响较大,有利有弊。传统理论认为,汇率下降,即本币升值,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汇率上升,即本币贬值,不利于进口而有利于出口。汇率变化对对股价的影响要看对整个经济的影响而定。若汇率变化趋势对本国经济发展影响较为有利,股价会上升;反之,股价会下降。具体地说,汇率的变化对那些在原材料和销售两方面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国家和企业的股票价格影响较大。 第一,汇率变动可以改善或限制上市公司的进出口状况,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二级市场公司股价的变化,尤其是进出口量大的外贸企业受其影响更大。 第二,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物价上,并通过物价、国民收入间接影响国内股市。本币汇率下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增加国民收入,物价水平上涨,诱导盈余资金流入股市;反之亦然。 第三,汇率变动还可以通过资本流动来影响股票价格。一国货币大幅度贬值,意味着投资者在该国的投资预期收益会减少,投资者会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怀疑甚至失去信心,很可能会从股市抽走资金,致使股价下跌;同时,为避免本国货币大幅度贬值,该国政府就会提高利率以支撑本币汇率。这样一来,公司经营成本会上升,利润就会减少,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就会下跌。六、 经济增长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国的经济如果处于长期稳定增长的阶段,则该国的股票市场将大大受益,因为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将使该国的工商企业在总体上获得较高的利率水平,使得该国公司的股票较受欢迎,需求增大将导致价格水平上涨。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综合性指标是我国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表面国民经济运行状况良好,生产发展形势较好,股市行情一般会稳步上升;而当国民生产总值停止增长甚至下降,表面国民经济运行状况运行不佳,工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严峻的经济形势,反映到股市上便产生了上市公司前景黯淡,股票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进而导致股市价格水平下降。 第一,证券市场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发展证券市场尤其是扩大市场规模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会有显着的作用,所以,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应该是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另外,在上市公司数和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比例从而增加流通股的数量和规模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 第二,证券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把储蓄转化成投资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证券市场起到了枢纽的作用,那么,对证券市场的管制就会通过对储蓄转化成投资的改变而问接地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对证券市场的管制一方面会影响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数量,另一方面会影响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速度,这就需要在证券市场的准入标准和时间标准方面进行改革,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七、 国际收支状况对证券交易的影响 国际收支状况也对股市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地说,国际收支的赤字增加,政府为减少赤字,将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再贴现利率等,其结果是国内资金市场利率水平上升,本国货币贬值。虽然这种局面有利于进口企业的经营,但对大多数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其后果是严峻的,较高利率水平导致企业的借贷成本上升,利润下降,所以,一般的反应是当国际收支恶化时,一国的股票市场的价格水平将下跌。反之,股市价格水平将有可能上涨。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一般会引起本国货币汇率下浮;如逆差严重,则会使本币汇率急剧跌落。该国货币当局如不愿接受这样的后果,就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抛售外汇和买进本国货币。这一方面会消耗外汇储备,甚至会造成外汇的枯竭,从而严重削弱其对外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则会形成国内的货币紧缩形势,促使利率水平上升,影响本国经济的增长,从而引致失业的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率的相对与绝对下降。从国际收支逆差形成的具体原因来说,如果是贸易收支逆差所致,将会造成国内失业的增加。如系资本流出大于资本流入,则会造成国内资金的紧张,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参考文献1. 【日】津村英文证券市场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2. 【美】S.克里库伯等著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7年版;3. 吴晓求主编证券投资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4. 朱元编著证券投资学原理,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2年版;5. 金雪军著证券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6. 徐文通、任映国主编现代西方投资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1年版;7. 【美】赫伯特E. 杜格尔、弗朗西施J.科里根著,任怀秀、陆中云、张迎等译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8. 【日】中村孝俊编著,詹天星、王海纱译证券投资入门,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9. 宋颂兴编著证券投资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1922年版;10. 陈自强主编证券投资与管理,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11. 胡启新著证券投资学,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年版;12. 【美】本顿E. 盖普著投资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13. 李春常、盛默、刘波编著证券投资理论,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14. 【美】罗伯特A哈根:现代投资学中译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15. 诸葛霖等编译:证券与证券交易,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0年版;16. 1高辉清.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M2009年版;17. 胡媛成主编货币银行学第四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8. 朱宝宪、赵家和编著当代金融市场,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版;19. 【美】Benton E. GUP:The Basics of Investing1979年版;20. 肖海泉著证券投资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证券投资学期末考核论文标题: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姓名:刘壮壮学号:110203111专业:化学工程学院精细化工专业电话:15261860921日期:20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