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与城乡收入差距_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pdf
农业与农村发展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REFORMATION&STRATEGY 2009.112009年第11期改革与战略NO.11,2009第25卷(总第195期)REFORMATION&STRATEGY(Cumulatively,NO.195)一、引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起始于1978年的农村土地改革,到目前为止已历时30年。在此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但市场化进展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市场化进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走向市场的改革期间,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市场化的进展程度是很不平衡的。就区域而言,在某些省份,特别是在东部沿海省份,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而在另外一些省份,经济中非市场的因素还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国民经济研究所调查得出的相关资料(樊纲,2006)可知,2005年排名前10位的,基本上为东部沿海地区。总体而言,市场化程度,西部低,中部次之,东部最高,而且东部与中部的差距比中部与西部的差距要大得多。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我国经济总量在逐年攀升,城市和乡村居民收入都有很大提高的同时,各地区城乡收入之间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虽然东部地区的城市场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汪茂泰,徐柳凡(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安徽芜湖241000)摘要 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文章选取2001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总水平也越低,但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构建起收入公平分配的各种制度安排。关键词 市场化;城乡收入差距;面板数据中图分类号 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09)11-0084-04Marketization a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 in ChinaWang Maotai,Xu Liufan(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Wuhu,Anhui 241000)Abstract: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shows the trend of gradually expanding in Chinas economy reformingprocess.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the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es and cities areas in 2001 to 2005,this paper founds that the higherthe degree of marketization,the lower the general level of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But the enhancement of market degree wouldlead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further enlarge.Therefore,in order to narrow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onone hand we hav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market,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economy,on the other hand,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input in rural areas,establish the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income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Key words:marketization;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panel data基金项目 本文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项目 服务新农村的乡村建设及其社会政策支持研究 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AHSKW07D02)。作者简介 汪茂泰(1976-),男,安徽怀宁人,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徐柳凡(1966-),男,安徽太湖人,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社会政策。84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农业与农村发展REFORMATION&STRATEGY 2009.11乡收入绝对差距远远大于中部和西部,但相对差距要小于中部和西部。根据以上背景和数据,我们猜测我国市场化程度是否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某种关系。阎大颖(2007)通过对市场化指数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相关性分析,认为提高市场化水平,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进而消除二元经济格局。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另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在新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市场化与城乡差距的关系。本文在借鉴他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对市场化程度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重新探讨。二、数据来源迄今为止,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实践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来衡量市场化的绝对程度,想找到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作为参照系也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将各地的市场化程度进行相互比较,作出排序,用市场化指数尽可能地反映省市区的市场化程度变化。本文所要研究的各省市区市场化指数(用INDEX表示)来源于樊纲、王小鲁、朱恒鹏(2006)所编写的年度报告。这种市场化指数主要由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构成,每个方面反映市场化的某一特定方面。在每个方面指数下面,包含若干分项指标,有的分项指标下面还有二级分项指标。我们称最下面一级的分项指标为基础指标,该市场化指数体系总共由23项基础指标构成。该指数体系采用相对比较法形成,即设定每个指标基期年份(本文中所使用的市场化指数总体评分数据以1999年为基期)中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10与0(10与0分别代表基期年份该项指标市场化程度最高和最低的省份所达到的水平),按照其他各省的指标实际数据在010区间平分。因此,各指标的评分只反映各省份在该方面市场化进展程度的相对位置,并不反映市场化的绝对水平。每个方面的若干指数通过加权合成方面指数,再由五个方面指数通过加权合成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总指数)。考虑到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可比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选择修正后2001年的市场化指数数据为起始样本点,又因为其后四年的统计数据也比较完整,所以选择20012005年五年的市场化指数的统计数据作为样本点。城乡收入差距的衡量方法,有绝对和相对之分。但相对方法具有动态的性质,便于不同地区和年份的比较,因而更受重视和普遍使用。因此,我们也使用相对方法,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来衡量城乡差距。本文所使用的各省市区城乡收入差距(用RIG表示)均由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2003,2004,2005,2006)数据资料整理计算所得。三、实证分析(一)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在对市场化指数与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关系进行检验之前,首先需要对回归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最早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的是Bhargava等(1982)。他们利用修正的DW统计量提出了一种可以检验固定效应动态模型的残差是否为随机游走的方法。Abuaf和Jorion(1990)基于SUR回归模型,采用GLS估计方法提出了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SUR-DF检验。Levin 和 Lin(1993)建立的LLC 法也是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的早期版本。Im、Pesaran和Shin 在1997 年建立了IPS 法,但Breitung(1999)发现IPS 法对限定性趋势的设定极为敏感。2003 年Im、Pesaran和Shin 在考虑异方差和残差自相关后,建立了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的W 检验。为了避免单一方法可能存在的缺陷,此处选择用Levin、Lin 和 Chu 检 验,Im、Pesaran 和 Shin W-stat 检 验,ADF-Fisher Chi-square 检验和PP-Fisher Chi-square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INDEX,RIG序列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变量INDEXRIGINDEXRIGLLC1.60926-7.012-18.0814*-80.6197*IPS4.82738-7.79128ADF-Fisher19.117829.20199.9355*147.009*PP-Fisher32.738318.347127.996*161.195*注:*表示在1%的检验水平上具有显著性;LLC指Levin,Lin and Chu检验;IPS指Im,Pesaran and Shin检验。由检验结果可知,INDEX、RIG序列为一阶差分平稳变量。(二)面板数据协整检验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原理与普通数据序列一样,都是先将待协整的序列进行回归,然后对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残差项检验为平稳序列,则存在协整关系。检验时选取具有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结果如表-2所示。表-2模型残差水平数据单位根检验MethodLevin,Lin&Chu tIm,Pesaran and Shin W-statADF-Fisher Chi-squarePP-Fisher Chi-squareStatistic-15.5608-9.65633142.316194.104Prob.0000由检验结果可知,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形成平稳的残差序列。因此,序列INDEX、RIG之间存在相互协整的关系。85农业与农村发展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REFORMATION&STRATEGY 2009.11(三)模型检验与估计应用面板数据分析面临着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的问题。为此,首先构造一个Hausman统计量,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若Hausman统计量大于临界值则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否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如表-3所示。表-3随机效应的 Hausman 检验Test SummaryCross-section randomChi-Sq.Statistic40.583261Chi-Sq.d.f1Prob.0根据Hausman统计值,我们选择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如式(1)。RIG=2.736074+i+0.052794*INDEX(1)(29.038)(3.139)R2=0.964,R-2=0.956,DW=1.104,F=106.81地区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内蒙古河南广东福建浙江山东安徽i-0.938971-1.343996-1.002813-0.5425690.027721-0.107837-0.227540-0.509790-0.824894-0.459611-0.013706地区山西云南湖北湖南贵州新疆海南江苏四川青海i-0.0040621.627640-0.276533-0.0090241.1956450.560099-0.292309-1.0153680.0490770.812303地区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甘肃陕西重庆西藏广西i0.205080-0.688102-0.350347-0.450490-0.3691170.9719810.9819940.4880531.8826850.624802由以上回归模型可知,市场化指数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市场化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扩大0.05个百分点。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事实。上述模型从总体上解释了市场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但我国各地区市场化程度不一,差别较大,他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否也存在不同呢?所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各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如式(2)。由回归结果可知,不同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上海、广东、浙江等25个省市区在市场化的推进中,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其中广东、福建、贵州、甘肃、陕西等影响程度较大,达到0.2以上。而北京、天津、新疆、海南、四川以及西藏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却有所缩小,其中西藏尤其明显,市场化指数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差距缩小0.5个百分点。RIG=2.622433+i+i*INDEX(2)(44.619)R2=0.995,R-2=0.991,DW=2.749,F=277.399地 区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内蒙古河南广东福建浙江山东安徽i-0.001382-0.0358360.0321510.1731740.1259120.1916110.2226490.2336010.0599720.0788450.190001地 区山西云南湖北湖南贵州新疆海南江苏四川青海i0.1645650.0352460.1038980.0389130.272483-0.326232-0.3371710.157940-0.1207440.000603地 区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甘肃陕西重庆西藏广西i0.0577520.0726090.0266200.0662360.0304290.2359040.2732950.123632-0.5006220.108578四、结论(一)市场化程度越高,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越小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较快,市场化指数靠前,城乡收入绝对差距虽然较大,但相对收入差距较小,基本保持在23左右;相反,西部不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但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较大,基本在56附近。部分原因我们可以解释为:市场化水平越高,经济行为越规范,生产要素流动相对自由,农民获取收入较多;如果市场体制不健全,经济行为不规范,农民群体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获取收入的机会不多,增加收入困难,有时甚至连已有的财富也会失去,其结果只能是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但我们不能就此就得出结论:推进市场化进程就可以降低城乡差距。由回归模型(1)的截距项可以发现,各地区的发展阶段是不一致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历史起点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历史上,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就比中西部要小得多,如西藏(1.88)就比天津(-1.34)高出3.22。(二)市场化程度提高,城乡收入相对差距拉大我们不能得出推进市场化进程可以降低城乡差距的结论,但由回归模型(1)的系数,我们可以得出,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城乡之间的相对差距将进一步拉大。这点与阎大颖(2007)的结论恰好相反。一般来说,在制度完善、发育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各种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按照市场规律配置到各个部门,获取社会平均利润,这时,不同部门之间不会出现较大的收入差距。但我国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就是城乡二元市场,城市市场化进程远远走在农村市场化之前。对于广大农民而言,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产出农产品在市场上完全按照市场供求规律进行交易;而农业生产的投入各种生产要素的购买却通过扭曲了的市场,甚至是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完成的。农民的同一种生产活动是通过两个发育程度不同的市场来完成,这就导致农民在这一交易行为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拉大了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86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农业与农村发展REFORMATION&STRATEGY 2009.11(三)市场化程度不能完全解释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不同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有所不同。由模型(2)的回归系数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省市区在加快市场化进程中拉大了城乡居民相对差距,但也有例外。如北京、天津、新疆、海南、四川以及西藏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却有所缩小。为何出现这种情况?虽然我们没有很好的实证检验结果,但可以说明影响城乡收入相对差距扩大的因素不止是市场化程度这一指标,还应有其他因素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比如产业结构、政府政策等。五、对策建议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不仅直接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缩小城乡这种差距。首先,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的进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推进工业化的结果是造成农业萎缩、农民贫困和农村落后。只有加快市场化,特别是农村的市场化,通过要素和产品在全国城乡统一的市场内进行合理配置,才能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只有在城乡经济都获得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缩小其差距才有意义和可能。其次,加快城市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就是尽快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和城市转移。因此,必须破除二元体制,减少劳动力地域流动的政策限制,适时解决农民工从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换问题,赋予农民与城里人相同的国民待遇、同等的获取收入的机会,从而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再次,加大政府的投入。以经济效率为核心的市场化进程在一定时期并不能自发构建起收入公平分配的各种制度安排,这就需要政府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比如政府加大对各地区农村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缩小城乡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等,为城乡创造相对平等的对内、对外贸易和投资环境。对西部,尤其是农村地区,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出,全面改善其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考文献1樊纲,王小鲁等.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江永红,段若鹏.工业化、市场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1):55-60.4阎大颖.中国市场化进程与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内在联系与影响机制J.当代财经,2007,(10):16-22.5于刚,鲁红英,陈莹莹.市场化指数与人均GDP关系的实证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16-18.6张伟丽,叶民强.区域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1):27-30.责任编辑:唐玉萍SDR 具有众多功能,包括交易安排,远期业务,债务清算等,这是建立在IMF 的国际权威基础之上的。区域合作组织没有这么强大的权威支持,且该信用货币的使用仅限于区域内,这就要求必须对其在区域内的使用设立一定的限制。例如对区域成员国之间债务清算和抵押贷款等职能有作出比例上的限制,或者提出额外要求来达到该信用货币的价值保证。这种职能和使用范围的限制应该是因时而变的,可以随着合作程度的加深以及区域组织的规模发展而逐步放松,其发行规模也应逐步扩大,最终可能过渡成更高层次的货币合作形式。3设立区域风险准备基金。各国可以按照一定份额上缴准备金来成立一个区域内部的准备基金,其作用包括确定发放“信用货币”份额;为成员国提供金融支持;稳定汇率和为建立惩罚机制创造条件等。4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为了保证个体国家利益与合作组织利益的统一,一个行之有效的区域货币合作机制必须要既有合作也有约束,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率的惩罚体制。该机制可以用来指引成员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方向,督促各国政府对债务、通胀、国际收支的调控管理,该机制可以通过扣除各国上缴准备金或调整其比例来确保实施。参考文献1马君潞.国际货币制度研究M.北 京:中 国 财 政 经 济 出 版 社,1994.105-110.2J.Frenkel,Internationalliquidityand monetary control in George M.V.Furstenberg(ed)J.internationalmoneyand credit:the policy role(1984),IMF.3J.S.LizondoandD.J.Mathieson,The stability of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reserv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1987,(6):251-282.4R.Heller and M.Khan,Demandfor international reserve under fixed andfloating exchange ratesJ.IMF Staff Pa-per,1978,(12):623-649.责任编辑:黄兴豪上接第67页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