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国际先进注塑模具技术的发展分析.pdf

    • 资源ID:69680383       资源大小:521.8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际先进注塑模具技术的发展分析.pdf

    综述 专稿 电 加工与模具)2 0 1 4 年增刊1 国际先进注塑模具技术的发展分析 张 平(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 6 6 1 0 3)摘要:阐述了国际上先进的注塑模具成形技 术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双 色注塑模具、叠层 注 塑模具、自动化送料模具、一体注塑模 具、微发泡模具、注塑后压缩模 具等多种高端模具的成形原 理和结构特点,阐述 了各类模具的应 用领域及带动产业发展的意义。提 出我 国高端注塑模 具技 术 的发展 方向。关键词:注塑模具;高品质外观;高效生产;绿色制造;制品轻量化 中图分类号:T Q 3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9 2 7 9 X(2 0 1 4)S 1 一 O 0 l 1 0 6 A n a l y s i s o n De v e l o p me n t f o r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d v a n c e d I n j e c t i o n Mo u l d T e c h n o l o g y Zh a n g Pi n g (Q i n g d a o H a i e r Mo u l d C o ,L t d,Q i n g d g o 2 6 6 1 0 3,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i n j e c t i o n m o l d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r e n d o f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d v a n c e d mo l d t e c h n o l o gy Ma i n l y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f o r mi n g p rin c i p l e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 f t h e d o u b l e i n j e c t i o n mo l d,t h e s t a c k i n j e c t i o n mo l d,t h e l a m i n a t e d a u t o m a t i c f e e d i n g mo l d,t h e i n t e g r a t e i n j e c t i o n m o l d,t h e mi c r o f o a mi n g mo u l d,t h e i n j e c t i o n c o mp r e s s i o n mo l d a n d o t h e r h i g h-e n d mo l d a n d d e s c rib e d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v a rio u s t y p e s o f v a ri o u s t y p e s of mo l d a s we l l a s t h e s i g n i fi c a n c e o f p r o mo t i n g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f i n d u s t r y,p u t f o r w a r d t h e d e v e l o p i n g d i r e c t i o n o f h i g h-e n d i n j e c t i o n m o l d t e c h n o l o gy i n c h i n a Ke y wo r d s:i n j e c t i o n m o l d;q u a l i t y a p p e a r a n c e;e ffic i e n t p r o d u c t i o n;g r e e n m a n u f a c t u ri n g;l i g h t we i g h t p r o d u c t s 模 具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被誉为“工业之母”。高水平的工业产品离不开高水平的模 具。模具技术 已成为衡量一个 国家产品制造水平 的 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国模具行业总体水平提高较 快。主要反映在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高档模具 比例持 续上升 科技进步 明显,产 品质量档次有 了较大提 高。塑料模具在模具市场占有率最高,而注塑模具 在 整机零部件 占比、模具技术复杂程度、模 具市场 占有率等各项对 比指标 中均处于领先地位。“十二 五”期 间。我国注塑模具领域应重点打造可持续发 展能力。开展注塑模具技术创新,解决行业发展的 瓶颈问题。通过研发高品质外观、高效生产、绿色制 收稿 日期:2 0 1 3 一 l l 一 1 8 基金项目: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 目(2 0 1 0 F U 1 1 5 Q O 6);国 家科技支撑计划项 目(2 0 1 1 B AF 1 6 B 0 0)作者简介:张平,男,1 9 7 2年生,高级工程师。造、制造轻量化等类型的先进注塑成形工艺及新型 模具结构,提升我 国注塑模具技术在国际高端模具 领域 内的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国际先进注塑模具技 术的发展状况和前景。供行业 同行参考。1 高 品质外观 注塑模 具 随着社会 的发展进步,时 尚、绚丽 的高 品质外 观产 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 为市场 的主 流。此类产品离不开高 品质外观注塑模具,如双色 注塑模具、高档饰纹类模具等,满足了消费者对高 端、时尚产品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 1 双 色 注塑模 具 该技术成形原理是将两种不同的塑料 在两个 注塑机料筒 内分别塑化。通过注塑机顺序注射和模 具 型腔转换,将 两种熔料分别注入模具型腔,成形 出表面具有两种颜色 的塑料制品。根据双色注塑机中旋转结构的不 同。双色模具 一1 1 电 加工与模具 2 0 1 4 年 增刊1 综述 专稿 主要分为转盘式、转轴式、转塔式 3种类型。(1)转盘式双色模具:由两套定模不同、动模相 同的模具在垂直平面按上下或左右方向排列。两定 模安装在注塑机定模板上,两动模安装在注塑机转 盘上。两料筒位于注塑机同侧,与两定模对应上下 或左右排列(图 1)。转盘式双色模具主要适用于 中 小 型双色制 品的生产 如 冰箱双色装饰条、汽车天 窗防护件等。2 1 4 5 口模 A模 互j i 6 7 1 注塑机动模板2 注塑机转盘3 B模动模4 双色成 品 5 B模定模6 注塑机定模板 7 料筒 b 8 料 筒 a 9 A模定模1 0 半成品 M 1 1 A模动模 图 1 转 盘式双色模具工作原理图(2)转轴式双色模具:由一副模具组成,型腔的 一侧用于成形单色半成品、另一侧用于成形双色成 品。模具的定模两腔结构不同,动模两腔结构相同,分别安装在注塑机的定模板和动模板上。动模被分 成两部分,其 中一部分是旋转块结构,与注塑机的 转轴相连接,用来成形制品 的单色半成品;另一部 分 固定,用来成形双色成品。两料筒布置在 注塑机 同侧,分别与双色模具定模的两型腔浇 口相对应(图 2)。转轴式双色模具主要适用于产量大的小型 双色制品,如双色牙刷、手机壳等。5 6 7 8 9 1 0 l 1 1 2 1 定模第 二腔 腔2 双色成 品 3 注塑机转轴 4 注塑机动模板5 动模6 动模旋转块 7 半成品 8 定模第一腔 A腔9 定模 1 O 注塑机定模 板1 1 料筒 n 1 2 料筒 b 图 2 转轴式双色模具工作原理 图(3)转塔式双色模具:由两副定模相同、动模不 同的模具沿注塑机开模方 向并排安装在注塑机 中 两副模具按倒装形式设计,成形单色半成 品的模具 一】2 动模和成形 双色成 品的模 具动模分别安装在注塑 机动模板和定模板上,两定模分别安装在位于注塑 机中间转塔的垂直模板两侧。注塑机两料筒分布在 注塑机两侧,从注塑机定模板和动模板两个方 向注 射。注塑成形单色半成品后,转塔水平旋转,带动模 具两定模在水平面进行旋转换位 1 8 0。,合模后成形 双色成品(图 3)。转塔式双色模具适用于大、中型双 色制品的生产。如大型双色空调面板、电视前壳等。醅 窭 1 料 筒 2 注 塑 机 定模 板3 A 模 动 模4 半 成 品 5 A模定模6 注翅机水平旋转 台7 注塑机中间模 板 8 廖模定模9 双色成品 1 0 模动模 l 1 注塑机动模板l 2 料筒 b 图 3 转塔式双色模具工作 原理 图 双色注塑模具 的关键技术包括热流道 系统 的 设计、模具转换机构、模具型腔加工精度、模具注塑 工艺控制、排气系统设计等。产品造型的复杂化使 双色注 塑模 具 向大 型、深 腔、高亮、控光 的方 向发 展,如采用双色注塑工艺空调面板、滚筒洗衣机 面 板等。1 2高档饰纹类注塑模具 该 技术 通 过 在产 品表 面增 加 纹理。起 到 装 饰 产 品 的作用,使产 品更美 观、高雅。克服 了印字、喷漆 易磨掉的缺点,具有防滑、防转、手感 良好的特点,麻面、亚光面、拉丝纹等纹理具有防止光线反射、消 除眼部疲劳的作用。该技术主要有表现平面装饰效 果 的腐蚀饰纹工艺和表现立体装饰效果的纹理雕 刻工艺等。(1)腐蚀饰纹工艺是利用化学药水作用,在 已 加工成形 的模具型腔或型芯面上腐蚀纹理,如拉丝 纹、沙纹、条纹、木纹、皮纹、绸缎 图案等。主要表现 平面装饰效果。其关键技术包括纹理设计、制版、模 具钢材等。纹理可采用纹理 C A D软件优化设计。采 用不同的疏密度、深度,来体现不同的视觉效果。纹 理 与制 品色彩搭配,制成各种 纹理样板,供产 品设 计师选用。模具钢材的性能对纹理的视觉表现力影 响很大,钢材需有很好的抛光、耐磨性能。(2)纹理雕刻工艺是利用 3 D扫描仪和 3 D模型 制作软件“F r e e f o r m”等数字工具制作纹理数 据 然 后将其追加 到产 品的 C A D C A M 数据中制作模具。综述 专稿 电 加工与 模具)2 0 1 4 年增刊1 由于纹理直接雕刻在 模具上,因此,成形后 的制 品 形成质感丰富的 3 D纹理。这种饰纹方法可根据客 户的需求随意设计花纹形式,流程简单,过程环保,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图4)。图 4纹理雕刻图案 饰纹技术在注塑模具上早有应用。但主要用在 低端制品的外观表 面体现不出外观的高品质。原 因在于花纹设计、制造 工艺、模具材料等方面的局 限性。随着该技术 的不断创新。将广泛应用于高端 产 品。2 高效生产注塑模具 模具注塑生产效率低 严重影响了塑料制品的 产量,还提升 了单件成本,进而造成整款产 品的高 成本。企业缺少创新技术 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的突 然放大,只有扩大规模来 占领市场,这样,给企业造 成很大的风险。严重影响行业 的发展,使企业不得 不在 占领市场与扩大规模之间博弈。据统计,汽车 内饰 中有 9 O的零件是注塑成形,家电产品 中有 7 0的零件是注塑成形。因此,模具注塑生产效率 将直接影响产品的交货期。高效生产注塑模具技术 包括叠层注塑模具、自动化送料注塑模具等,采用 新型模具结构、模具 自动化装置等技术创新,大幅 提高注塑生产效率,能有效解决上述注塑制造行业 的瓶 颈 问题。2 1 叠层 注塑模 具 叠层 注塑模 具是区别 于普通注塑模具 的一种 新型模具型式。是在一副模具 中将多个型腔在合模 方 向重叠布置,这种模具通 常有多个分型面,每个 分型面上可布置一个或多个型腔。简单地说,叠层 模具就相 当于将多副单层模具叠放在一起,安装在 一台注塑机上进行注塑生产。叠层注塑模具结构上 由叠层模具热流道系统、专用模架 系统、承载导向系统、双向顶 出系统、开合 模联动系统等多个系统组成(图 5)。叠层模具技术具备 以下特点:(1)叠层模具生产效率超过普通的单层模具一 倍或多倍,大幅降低 了注塑生产成本。从叠层模具 的结构特点来看,叠层模具将多副型腔组合在一副 模具 中,利用普通 注塑设备 即可满足生产,模具的 图 5 叠 层 模 具 结 构 不 意 图 充模、保压和冷却时间与单层模具相同。因此,生产 效率将超过普通的单层模具一倍甚至多倍,大大提 高制品单位时间的产量。(2)装在与单层模 具要求相 同的注塑机上,无 须投资购买额外的机器和设备,从而节约 了安装机 器、设备和扩建厂房、新增劳动力的费用。(3)叠层模具的制造要求基本上与普通模具相 同。据统计,l 套双层叠层模具的制造周期 比 2套单 层模具的制造周期缩短 5一 l 0。(4)叠层模具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制品,批量 越大,制 品生产成本越低。叠层模具技术可广泛应用 于家电、汽车等产品 塑料零件 的制造。如洗衣机外桶盖 和上盖、空调面 板、汽车的门板、地图袋等。发展叠层注塑模具技术可有效解决我 国注塑 制造行业 的瓶颈 问题,促 进行业的转型升级,因此 被列入科技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 重大 技术装备 自主创新指导 目录。2 2 自动化送料注塑模具 自动化送料注塑模具 是指基 于模具 的 自动化 生产解决方案,主要包括 自动送网、送布、送膜片等 类型,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输送辊对膜片、网、布等物 料实现 自动传输。由传感器控制传输的进给量,料 片 自动装夹定位,模具可实现批量化连续性生产,对 比需人工操作的单件安装、单件 生产,效率得到 大幅提升。同时,采用机械手取件,保证了生产的连 贯性。生产周期可实现大幅缩短。图 6是空调滤尘网 自动送料注塑模具。将过滤 网置 于模具型腔 内作为嵌 件,合模后注入塑料熔 体,经冷却成形包括支撑框架和过滤网的制 品。该 模具 的难点是保证网布 的平整度,提高模具生产效 率。模具工艺方案包括挂 网方式、压网间隙、浇口布 局、网布预紧、制 品后处理等。产品实施 自动化生 一】3 一 电加工与 模具 2 0 1 4 年增刊1 综述 专稿 产,配置 自动送 网、自动切网、机械手、去应力设 备 等装置 提高制 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模具实现物 料 自动输送、自动切网、机械手取件、去应力后处理 等功能 生产效率较普通模具提升 5 0以上。图 6空调滤尘网 自动送料 注塑模具 自动化送料注塑模具技术可广泛应用到各种 一体注塑模具 中 如空调滤尘 网模具、汽车 A B柱表 面蒙覆的皮革 布料一体注塑模具、产品面板的模内 转印模具等。模具的自动化技术创新将成为模具产 业新的增长点。3 绿色制造注 塑模具 为贯彻实施 国家积极倡导的“绿色制造”的发 展路线。实现注塑生产 向低碳、节能减排 的方 向良 性发展 应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模具技术。其中,高光 免喷涂模具、一体注塑模具是绿色制造模具的重要 发展 方 向。3 1 高光免喷涂模具 高光免喷涂模具技术是通过提高模具表 面温 度、消除产 品表面 因熔接线、波纹等引起 的外观质 量缺 陷,实现产品表面无需喷漆 即可拥有镜面效 果,达到绿色、环保 的目的。高光免喷涂模具在注塑前,模具的成形部分需 升温至 9 0 1 2 0。从而使射人的熔体在填充过程中 保持均衡 的温度、较强 的流动性、较小的压力降,从 而消除熔接痕、气痕 等缺 陷,使制 品表面实现高光 亮度。型腔填充完成后,加热系统与冷却系统进行 切换。在模具冷却系统的作 用下,制 品快速冷却 固 化 温度降低至顶出温度 以下。提高模具型腔表面 温度 的方法主要有:高 温油加热、蒸汽加热、电热管 加热、高频 电磁感应加热等加热方式。(1)高温 油加热方式采用高温热油 为介 质,在 模具上做均衡 的油路 当模具空腔 的时候便开始注 入热油 使模具型腔位置达到设定温度,保证成形 材料快速填充 型腔,在注塑机完成保压后,将热油 变换为冷油,从而快速 降低温度,模具温度很快下 降到设定值后开模,完成整个注塑过程。其优点是 控温范围大。可实现 0 3 5 0。的温度控制。载热量 一1 4 一 大、热稳定性好,但导热油需更换和防火,存在冷却 速度慢、设备投入大等问题。(2)蒸汽加热方式采用 高温热蒸 汽作为介质,模具 内部设计均衡 的管道,加热时通人蒸汽,冷却 时切换为低温水,实现模具表面 的加热或冷却(图 7)。在蒸汽加热前,一般还需用压缩空气将管道吹 干。高温高压蒸汽加热系统可使模具表面最高温度 达到 1 6 0 o C。蒸汽加热方式主要用于大型制品的高 光免喷涂模具 但 由于生产过程 中蒸汽不可循环利 用 需安装锅炉设备和铺设管道等,致使其运行成 本偏高。图 7 蒸汽加热方式模具结构不意 图 (3)电加热方式是利用模具局部安装高效 电加 热装置,使模 具型腔位置达到相 当高的温度,保证 成形材料在高温时快速填充型腔,并在成形材料冷 却的同时,快速降低模具温度,以获得产品非常高 的表面质量效果。电热管加热速度较快,控制温度 范围可达 3 5 0,利用该加热系统,1 5 s 就可将模具 温度加热到 3 0 0 c c;然后再过 1 5 s,又能将模具温度 冷却到 2 0 c I=。电加热方式主要用于生产 中小型精 密制品。由于加热丝反复快速加热,配件性能要求 很高,模具使用寿命是瓶颈问题。(4)高频 电磁感应加热方式是本领域的一种新 型加热方式。根据 电磁感应原理使工件的温度升 高。由于集肤效应,在工件表面上产生的涡流最强,而在内部很弱,到芯部接近于零。因此,这种方法可 只对工件表 面至集肤深度范 围加热,故加热体积 小 升温速度快,加热速度在 2 0 s以上。表面加热 完成后,再搭配快速低温冷却设 备,可达到模 具表 面快速加热、冷却的效果。实现变模温控制。该技术 已在 中小型、扁平制品的模具上实施,但因受到加 热器形状的限制。对于深腔、大弧度的产品还处于 研究阶段。目前,高光免喷涂模具技术应重点研究通过低 成本快速加热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简化模具结 综述 专稿 电 加工与 模具)2 0 1 4 年增刊1 构、降低模具成本、提高制品表面硬度等课题。扩大 该技术的应用范围。3 2一体注 塑模具 将膜片、皮革、网、布料等表面装饰层与塑料结 构本体一体注塑成形的模具统称为一体注塑模具。该技术 可减少生产工序,避免黏合、喷涂 等高污染 的表面处理工艺。实现模具的绿色制造。模具一体 注塑技术主要有模内转印、模 内注塑、皮革 布料一 体注塑等多种模具类型。(1)模内转印模具(简称 I MD)是在定模和动模 之间吸附有凹版印刷制成的胶片,且在注塑的同 时,将胶片表面的油墨层转 印到注塑件上的注塑方 式。模具采用倒装结构形式,并配有送料装置、离心 泵吸气装置等。模具生产时,通过卷轴状送料机 自 动送料,由模具夹持、吸引装置通过排气槽 将胶 片 吸附在凹模腔,合模后注塑,将油墨层转印至塑件。(2)模 内注塑模具(简称 I ML)是将 油墨网印形 成的具有各种 图案的高分子片材(一般为 P E T)放 于塑料模具中,将此膜片和塑料制品经注塑结合。膜片的最外层是一次透明 P E T基材。油墨丝印于中 间层,底层是粘合胶。注塑成形后,制品外表光亮美 观,具有优 良的抗刮性和耐化学性(图 8)。此类模具 是包括刀模、热压成形模、裁边模、注塑成形模 的多 工序模 具。图 8 I ML产 品 模 内注塑模具技术 的关键环节是膜片 的预成 形。对于深腔复杂制品的膜片成形技术还不成熟。制品表面质量合格率低,应重点研究膜片的材料、成形、定型技术。提高制品的合格率。(3)皮革 布料一体注塑模具是在模具型腔内嵌 入无纺布、P V C、真皮等内饰材料,随后在嵌件 内侧 注入塑料熔体。熔体在成形时与 内饰材料接触并熔 合在一起 生产出表面覆盖装饰材料的塑料制品。皮革 布料一体注塑模具结构分为多点顺序阀 热流道系统、倒装模架系统、面料挂针机构、面料压 块机构、电控柜顺序控制系统、模具冷却系统等。模 具动作过程是:开模后,面料挂针弹出,挂住装饰材 料 四个角:模具合模,达到一定间隙时,面料压块 弹 出;同时,面料挂针缩 回,面料压块 以恒定 的压力均 匀地压住装饰材料的边缘,使其固定在型腔 中;完 全合模后 面料压块全部缩 回。熔 融塑料 注射入 型 腔中,冷却成形后,与装饰材料牢固地黏附在一起,实现一体注塑成形。皮革 布料一体注塑模具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注塑工艺只需一次成 形,因而具有很高 的加工效 率,并可节省高达 1 5 3 0的成本;属于环保 型工艺,在模内粘 合的过程 中不需添加任何粘接 剂,使用中不会释放挥发性有害气体;表面装饰 层与模塑件之间具有很强的黏附力。使用中不会脱 落或开裂,手感舒适。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家电、电 子、汽车内饰等领域 的外观制品制造。如洗衣机控 制面板、空调面板、手机外壳、汽车 A B柱、控台等。目前,一体注塑模具技术需重点研究注塑生产 自动化提效、提高制品表面质量、表 面装饰材料研 发等课题,解决技术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4 制 品轻量化注 塑模具技术 制品轻量化注塑模具技术是指模具所生产 的 制品在保持原有外部形状及原有力 学性 能的基础 上,减轻产品重量,降低能源消耗。在注塑模具技术 领域,主要发展方向有:微发泡注塑成形、模具注塑 后压缩成形等。4 1 微 发泡 注塑 成形 该工艺主要靠气孔的膨胀来填充制品,并在较 低且均匀的压力下完成制件的成形。由于制品内部 几乎没有残余应力 制品的翘 曲和变形可得到很好 的控制,保障 了制品尺寸合格率,提高 了产品的装 配质量,同时,微发泡注塑成形可使制 品减重 1 O 以上,降低制品原材料成本。微发泡注塑成形是利用发泡装置。将超 临界流 体射人料筒搅拌区,采用特殊螺杆切碎超临界流 体,使之与热熔胶充分溶解,形成单相溶体。单相溶 体必须保持在一定的高压下才不会离析 料筒设有 单 向止逆 阀和开关式射嘴。从而在料筒前端的射 出 段形成一个密闭高压的区间。当注射时。开关式射 嘴打开 单相溶体瞬间注入模具型腔开始发泡。由 于温度和压力降低引发分子的不稳定性,从而在制 品中形成 大量的气泡核。最后这些气泡核逐渐长大 生成微小的孔洞,气体起到保压和减重的作用。微发泡注塑成形的关键技术 主要集 中在两方 面:一是注塑设备的微发 泡装置改造,包括安装发 泡装置、更换特殊 的螺杆和料筒等;二是微发泡成 形工艺控制。该技术主要应用 于产 品的塑料结构 件,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成形周期方面效果 明显。目前不适用于透明制品、高要求外观制品的 注 塑成 形。4 2模具 注 塑后压 缩技 术 一1 5 电 加工与 模具)2 0 1 4 年增刊1 综述 专稿 原理上是一种注塑成形和压缩模 塑的组合成 形技术,成形过程包括注塑和压缩两个阶段。该技 术能增大注塑制品的流长比。降低塑料制品的残余 应力,使其具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还可生产难成形 的薄壁塑件。实现注塑制品的轻量化。根据注塑零件 的几何形状、表面质量要求及不 同的注塑设备条件,主要有 3种后压缩 方式,分别 是:顺序压缩、呼吸式压缩、局部压缩。(1)顺序压 缩:其注射动作和模具型腔 的压缩 是按先后顺 序进行的。注塑生产开始时,模具不完 全闭合,留有约为零件壁厚两倍 的型腔空间,开始 注射动作 将树脂注入模具型腔,达 到一定 的人胶 量后,模具开始闭合压缩至完全闭合,冷却成形。(2)呼 吸 式 压 缩:模 具 在 注 射 开始 时 即 处 于 完 全闭合状态;注射 时,塑料熔体保持在受压状态下 流动,同时,模具同步打开一定距离,形成较大 的型 腔空间 而型腔内的熔料始终保持在一定压力之 下;当接近充填结束时,模具开始反向推合,直至完 全闭合,完成后压缩动作。(3)局 部压缩:注射时,模 具完全处 于闭合状 态 模具 内置 的压缩滑块,在熔料注射时或注射完 毕后,对型腔进行局部压缩。注塑后压缩模具技术的关键技术主要 集中在 压缩驱动装置的研制、注塑工艺控制等方面。由于 该技术能注塑成 形高质量制品、薄壁制 品,可广泛 应用 于透 明件模具、外观件模具 等方 面,具有广 阔 的市场前景。综上所述,国际模具技术的发展 日新月异,我 国模具企业要想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加大对高端模 具的研发投入,培养高端模具的研发能力,以提 升 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从而推动我 国制造业的转 型 升级(上接第 1 0页)智能能量场制造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旨在吸 收 已有 的先进制造思想和创新方法,包括精益制造、质量控制、系统化创新方法;其本 身发展 了广义 能 量场,广义逻辑性功能材料 和广 义智 能。以及新工 程优化标准等新概念。以面对跨学科创新和新工业 革命 的挑战。2 0 o 6年,该 领 域首 届 国际论 坛 在 A S ME,MS E C 举 办,目前,该论 坛 已成 功 举 办 四届。初 步 获得 国际 认可。2 0 1 0年,该领域第一本专著 出版。2 0 1 2年 8 月,第一个专注于智能能量场制造 的官方研究 团队 在中科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先进制作所成立9 1。8 结 束语 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 阶段。特种 加工对国家竞争力意义重大。特种加工的更大发展 需 打 破 历 史 局 限性,系统 化 研 究 多 能 场 融 合 的规 律,以更好地解决工程矛盾。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大 国向制造强 国的转变,必须重视对工程方法和创新 方法的研究和发展。智能能量场制造是这些方面的 有益探索。参考文献:【1】张伟 航空发动机【M】北京:航 空工业 出版社,2 0 0 8 2】B u n k e r R S T u r b i n e e n g i n e fi l m c o o l i n g d e s i g n a n d印一 p l i c a t i o n s I G T I-VKI T u r b o Ex p o W o r k s h o p,2 0 1 0 【3 3 Z h a n g We n w u,I n t e l l i e n t e n e r g y fi e l d ma n u f a c t u ri n g a n d i n t e r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p r o c e s s i n n o v a t i o n s【M】N e w Y o r k:C R C P r e s s,2 01 0【4】Z h a n g We n w u,T k a c z y k J E,A n d r e i n i K,e t a 1 P roc e s s 一1 6 一 、c o mp e t i t i o n i n t h e mi c r o ma c h i n i n g o f b r i t tl e c o mp o n e n t s 【C 4 t h P a c i fi c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 e o n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L a s e r s a n d O p t i c s Wu h a n,2 0 1 0 【5】L e i S,S h i n Y C,l n c r o p e r a F P E x p e ri m e n t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t h e r mo me c h a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i n l a s e r a s s i s t e d ma c h i n i n g o f s i l i c o n n i t ri d e c e r a mi c s J J o u r n a l of Ma n u-f a c t u r i n g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i n g,2 0 0 0,1 2 3(4):6 3 9-6 46【6】Z h a n g We n w u I n t e l l i g e n t e n e r g y fi e l d m a n u f a c t u ri n g【c 1 P r o c e e d i n g s of AS ME MS E C2 0 0 6 Mi c h i g a n,2 0 0 6 7 7 F e y V R,R i v i n E I T h e s c i e n c e o f i n n o v a t i o n【M】T R I Z G rou p,Mi c h i g a n,1 9 9 7 【8 R a n t a n e n K,D o m b E S i mp l i fi e d T R I Z,n e w p rob l e m s o l v 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e n g i n e e r s ma n u f a c t u ri n g p r o f e s-s i o n al s M L o n d o n:T i me s Mi r r o r,2 0 0 2 【9】h t t p:ma n u f a c t u r e n i mt e a c e n p a g e a s p?p i d=1 2 电加工 与模具 征订启 事 本刊是我 国特 种加工和模具制造领域 国 内外公开发行 的专业性技术刊物,主要报道内 容为:特种加工(包括 电火花加工、电化学 电解 加工、超声加工、激光及其他高能束流加工、增 材制造 3 D打印等)和模具制造领域的设计研 究成果、工艺应用技术、使用维修经验、产品开 发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等。本刊为双月刊,邮发代号:2 8 3 6 全国各 地邮局均可订阅。每期定价 1 0元,全年 6 0元。欢 迎订 阅!编辑部地址:苏州高新区金山路 1 8 0号 电话:0 5 1 2 6 7 2 7 4 5 4 1 Q Q:1 0 8 7 2 2 5 8

    注意事项

    本文(国际先进注塑模具技术的发展分析.pdf)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