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油煤油柴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pdf
市场研究当代石油石化PETROLEUM&PETROCHEM ICAL TODAYVol.9No.11Nov.2001我国汽油煤油柴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杨浔英(中国石化咨询公司,北京100029)摘要:对汽油、煤油、柴油三大类成品油的市场现状作了介绍,并对其未来需求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同时分析了石化行业生产的成品油质量现状以及目前和未来国家成品油规格?质量要求发展趋势,最后对影响未来成品油市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关键词:汽油煤油柴油市场分析预测中图分类号:F416.2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6809(2001)11-0013-06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Chinas Gasoline,Kerosene and D iesel O ilMarketYang Xunying(China Petrochem ical Consulting Corporation,B eijing100029,China)Abstract:This paper gives an account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market of threemajor oil products-gasoline,kerosene and diesel oil,analyses and forecasts the demands for the three oil products in the fu2ture,and analyses the oil product quality of the petrochem ical industries aswell as the development trendsof Chinas oi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and quality both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In the end,the paperanalyses the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 future oil product market.Keywords:gasoline,kerosene,diesel oil,market,analyse,forecast1汽煤柴三大类成品油消费现状分析成品油消费与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渔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国家产业政策、替代能源、汽车车型变化和油耗的影响。目前成品油消费现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分析。第1种:宏观统计表观消费量即“产量加进口量减出口量减石化行业库存增量”,然后对偏离实际经济活动的成品油消费量进行数据修正,包括对违规进入中国成品油市场的分析;第2种:微观部门?行业调查法,即对汽煤柴油消费部门?行业进行调查和市场细分分析成品油消费特点。1.1宏观统计1985-2000年成品油消费量与GDP、客货运周转量变化关系见图1,其中以表观消费量计算得到的成品油消费量数值没有考虑走私和社会库存变化的影响,因此数据需要修正。从1996年之后非规渠道进口的成品油尤其柴油数量较大,据统计,几年累计数量超过1 600104t。虽然社会库存对成品油当年的消费数量影响较大,但若取较长时间段如23年分析,则其影响可以忽略,因此在对成品油消费量数据进行修正时采用了在3年内进行调整的办法。从图1(其中货物周转量内不包括管道运输量)可见,1994年国家开始征收汽柴油消费税,在这之前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很大,1994年和1995年表观消费量下降很大,而从实际的消费行业如交通运输业获悉,客货运周转量仍处于正常发展阶段,对成品油的需求仍然较为旺盛,因此对这几年的数据进行了调整。这里我们采用计量经济学线性回归方法,对上述以旅客、货物周转量、GDP为自变量、以成品油收稿日期:2001-08-23作者简介:杨浔英(1964-),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国内外原油、油品市场的分析研究,对国内汽油、煤油、柴油、LPG、燃料油等市场一直进行专题跟踪研究。消费量为因变量的参数进行关联,得出关联方程式,以此作为未来需求预测的方法之一。图11985-2000年汽煤柴油消费量与GDP、客货运周转量关系(其中货物周转量以右纵标数值为准)近5年汽煤柴油的消费量数据见表1。表1近年汽煤柴油消费量104t汽油煤油柴油1996年3 0415264 7891997年3 1826085 2591998年3 2856355 6601999年3 4106906 1552000年3 5557406 6251.2微观消费部门?行业现状调查近期我们对一些成品油消费行业进行了调查,在2000年年报的基础上更新行业调研数据。汽油的消费领域集中于交通运输业(主要公路)。从1998年之后由于我国加强环保要求,一些大中型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的燃料被L PG(液化石油气)和CN G(压缩天然气)取代,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全国燃气汽车为1.13104辆,2000年达到10104辆,汽油被替代的数量增长较快。图2为近年汽油车保有量,从中可见,摩托车、轿车、微型车保有量增长较快,中型和轻型货车呈下降趋势。柴油消费的主要领域集中于交通运输(包括公路、铁路及水路),其次还有农业、渔业、电力等。近几年柴油车保有量的情况见图3,由于我国农用车的数量较大,不在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统计之内,但其在柴油消费量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图2近年汽油车保有量(其中摩托车以右纵标数值为准)图3历年柴油车保有量(其中农用车以右纵标数值为准)汽油消费主要集中于公路交通运输,历年汽油消费量计算结果见表2,计算方法是用不同车型的41当代石油石化2001,9(11)单车年汽油消耗乘以汽车保有量,同时也考虑了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汽油替代能源L PG和CN G清洁燃料的使用。2000年交通运输业中中型汽油车、轻型货运汽油车、微型汽油车、轿车的汽油消费量合计占汽油消费总量的83%,轿车占汽油总消费量的17%。细分市场的汽油消费量数据与表1的消费量数据偏差在5%以内。表2近年市场细分的汽油消费量104t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交通运输用合计2 8052 8902 9702 9892 980中型车1 3261 2331 1321 1571 181轻型货车1 0311 1071 1801 061941微型车135170207223238轿车313380451548620摩托车209263367411490其它150150150150150替代汽油量35.715.0500总计3 1643 3033 4813 5353 5703 为LPG或CNG?LNG汽车替代汽油量,不入总计。煤油消费行业较为简单,消费结果见表3。表3近年市场细分的煤油消费量104t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民用航煤323350379403470军煤和灯煤236258256287270总计559608635690740表4中,公路运输的柴油消费量,主要根据不同车型的单车年柴油消耗和相对应的车辆保有量进行计算取得数据;铁路、水路和农业?渔业行业的用油量,主要通过调研取得数据。2000年轻型柴油车、中型和重型柴油车消费的柴油合计占柴油总消费量的24%,农用车占21%,农业占23%。在成品油消费中,交通运输占有较大的比例。部门调查的柴油消费量与表1中按宏观统计法取得的消费数据偏差在5%以内。表4近年市场细分的柴油消费量104t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公路运输用合计8218951 0091 3641 686轻型车116157202193183中型车5555605958181 010重型车150178212353493农用车9281 0741 3251 3191 443铁路运输450460480500520水路运输350360380400420农业31 2001 2401 3701 5001 600渔业570600610630650电力450500450410380其它250250250250250总计5 0195 3795 8746 3736 9493 包括农田作业、农田排灌、农业开发和农田基建、农副产品加工。2需求预测需求预测方法很多,在这里成品油需求预测主要采用部门调查法和计量经济学模型法进行预测,最后给出推荐结果。2.1微观部门调查法预测结果近期我们走访了汽煤柴油消费的相关部门以及国家计委和经贸委,了解了未来相关行业的发展,对以往的数据作了修正和补充,重新计算后得到细分市场的预测结果。国家经贸委“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曾提出:“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2005年力争使各种车型百公里油耗平均降低10%,其中,轿车和轻型车降低5%10%,中重型汽车降低10%15%”,以此为依据,我们在对未来汽柴油消费量进行预测时,调低了汽车的单耗。未来车型变化见图4和图5。图4未来汽油车保有量(其中摩托车以右纵标数值为准)图5未来柴油车保有量(其中农用车以右纵标数值为准)据目前不完全统计,2000年L PG?CN G燃料汽车大约超过10104辆,汽油替代开始显现,基于国家清洁汽车燃料领域小组对主要城市的环保要求,结合各地的发展规划,预计2005年L PG?CN G汽车保有量为25104辆。“十五”期间,铁路旅客和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速512001,9(11)杨浔英.我国汽油煤油柴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度分别为3.8%和1.2%;水路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速度为3.3%,水路旅客周转量下降速度为1.2%,总体对柴油的消费增长影响不大;农业中农田作业、农田排灌、农业开发和农田基建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对柴油的需求增长率为6%,农用车运输消费柴油年均增长3.4%,渔业耗柴油年均增长1.5%,发电用柴油的消费将逐渐减少。未来10年航空运输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0%,2005年航煤需求高限约750104t,军煤和灯煤约需250104t。市场细分的未来汽煤柴油需求分别见表5、表6和表7。表5未来市场细分的汽油需求104t2005年2010年2015年交通运输用合计3 2853 8404 659中型车1 037851662轻型货车834760688微型车275355533轿车1 1391 8742 776摩托车7731 1531 146其它150150150替代汽油量3125150175总计4 0834 9935 7803 为LPG或CNG?LNG汽车替代汽油量,不入总计。表6未来市场细分的煤油需求104t2005年2010年2015年民用航煤7501 0501 360军煤和灯煤250250250总计1 0001 3001 610表7未来市场细分的柴油需求104t2005年2010年2015年公路运输用合计2 3193 1584 116轻型车299435527中型车1 3781 9052 507重型车6428181 082农用车1 7042 3432 340铁路运输600660730水路运输470530600农业32 1412 6053 020渔业700800900电力250200150其它250250250总计8 43410 54612 1063 包括农田作业、农田排灌、农业开发和农田基建、农副产品加工。2.2宏观统计法预测结果未来成品油消费量仍然取决于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且与后者关系更为密切。通过一些机构对未来GDP增长的预测和交通运输业专家对未来旅客、货物周转量的研究,结合我们的分析,对未来GDP值和旅客、货物周转量的预测,见表8和表9。表8未来GDP值GDP32000年10 4852005年14 8782010年20 8672015年28 5903 以1990年为4 000单位。表9未来旅客、货物周转量货物周转量3?108tkm旅客周转量?108人km2000年43 81512 2622005年50 30516 2552010年58 21522 0032015年65 43027 2913 不包括管道运输。通过计量经济学理论关联计算得到不同方法预测的未来汽煤柴油消费量结果见表10。表10汽煤柴油消费量预测104t2005年2010年2015年与GDP关联15 04620 57527 705与货物周转量关联12 84815 22817 398与旅客周转量关联14 92220 46825 571后二者平均13 88517 84821 485从以上预测结果可见,采用与GDP关联的计算结果较市场消费的预测结果偏高许多,主要原因是成品油消费与GDP中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关系较为密切,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日渐成熟,我们认为第三产业中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支撑国内经济的发展作用将增加,而信息业的发展对成品油需求的增长推动不大。2.3消费量预测推荐值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交通运输业发展与油品消费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因此在预测汽煤柴油消费量时,我们既结合行业发展对汽煤柴油市场细分的数据结果,同时更为重视考虑表10中与旅客、货物周转量所关联的数据,最终推荐数据见表11。61当代石油石化2001,9(11)表11汽煤柴油需求预测推荐值2005年2010年2015年三大类合计消费量?104t13 79017 30020 500年均增长率,%4.784.643.45年均增长量?104t574702640汽油消费量?104t4 3005 1605 900年均增长率,%3.883.712.72年均增长量?104t149172148煤油消费量?104t1 0001 3001 610年均增长率,%6.215.394.37年均增长量?104t526062柴油消费量?104t8 49010 84012 990年均增长率,%5.095.013.69年均增长量?104t3734704303石化企业成品油质量现状3.1成品油生产质量和质量标准现状以及未来质量要求趋势总体上看,国内炼油企业生产的石油产品,基本满足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产品质量与国际水平、新型汽车设计要求及国家现已提高的环境标准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3.1.1汽油目前国内车用汽油执行的是GB17930-1999“车用无铅汽油”国家标准,该标准于2000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意味着我国车用汽油已跨入了“高标号化”和“无铅化”的行列,迈出了“组分优化”的步伐,按该标准生产的汽油,质量明显提高,能满足Euro I的排放要求。该标准中的硫含量和烯烃含量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于2000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实施(称清洁汽油);第二阶段将于200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该标准的主要指标见表12。2000年全国石化行业生产汽油超过3 900104t,石化集团生产90号以上汽油2 101104t,约占石化集团总产量的97%,占全行业汽油产量的54%;生产清洁汽油382104t,占石化集团总产量的17.7%。石化业生产的各种牌号汽油占总产量之比见表13。表12车用无铅汽油的主要质量指标90号93号95号RON909395(RON+MON)?2858890铅含量?(gL-1)0.0050.0050.005硫质量含量,%0.100.080.08烯烃体积含量,%353535表13石化业各牌号汽油占总产量比例%产品牌号所占比例3产品牌号所占比例370号无铅4.1083号无铅1.0590号无铅69.3690号清洁6.6691号清洁017992号无铅2.4992号清洁0.1393号无铅10.1593号清洁2.2095号无铅0.4897号无铅1.2997号清洁0.7698号无铅0.0498号清洁0.01其它车用0.493 不包括地方小炼厂。3.2航空煤油70年代以前,国内的喷气燃料是参照原苏联标准制定的产品规格,主要生产1号和2号喷气燃料。70年代中后期,根据出口和国际通航的需要,等同采用了JetA21标准,即GB6537-94 3号喷气燃料标准,2000年石化集团和石油集团共生产航空煤油622104t,全部为3号喷气燃料。2000年,石化行业已做到全部按国际通用标准生产航空煤油。未来还将执行该标准。3.3柴油新近修订的“轻柴油”标准为GB252-2000,该标准与GB252-94的主要差异有:在标准中质量水平只设一个档次;增设5号轻柴油牌号;将硫质量含量修订为不大于0.2%;将氧化安定性的总不溶物指标修订为不大于2.5mg?100mL。修订后的新标准将使我国轻柴油的整体质量水平有显著提高,并与国际水平相一致,该标准(其中以总不溶物含量表示氧化安全性)将于200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主要质量指标见表14。表14修订后的轻柴油主要质量指标10号5号0号210号220号235号250号总不溶物(100mL)?mg2.52.52.52.52.52.52.5硫质量含量,%0.20.20.20.20.20.20.2凝点?1050210220235250十六烷值45454545454545712001,9(11)杨浔英.我国汽油煤油柴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据统计,我国未来柴油消费量的50%将用于非上路用,因此,不必将我国所生产的全部轻柴油都向国外车用柴油标准靠拢,只需制定满足不同需要的柴油标准,并加以实施。从2000年至2001年,我国已开始参照欧盟EN 590-1998制定车用轻柴油国家标准,该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见表15。达到该标准的柴油可满足Euro 的排放要求。表15制定中的车用柴油主要质量指标质量指标十六烷值49硫质量含量,%0.05总不溶物(100mL)?mg2.5由于国内原油多为石蜡基和中间石蜡基,故炼油企业生产的柴油倾点较高。国内目前是按凝固点划分轻柴油牌号的,目前生产的柴油以0,+5和-10为主。2000年,这3种牌号柴油约占柴油总量的90%,小于-10的低凝固点柴油所占比例较小,见表16(表中专用牌号为军用)。表16石化业各牌号柴油占总产量比例%产品牌号所占比例产品牌号所占比例轻柴油98.9710号0.725号7.460号75.9625号1.08210号6.53215号0.09220号2.45230号0.08235号2.04专用210号0.47专用235号0.08专用250号0.01其它2.00重柴油20号1.03目前,柴油国家标准规定硫质量含量不大于0.5%,实际生产中,硫含量一般都在0.2%以下,沿江沿海加工含硫原油的企业,由于加氢精制装置能力不足,有时生产的柴油硫质量含量超过0.2%,甚至接近0.5%。国家标准规定柴油十六烷值不低于45,实际生产中,平均值可达50以上。4影响未来成品油市场的因素清洁气体燃料(L PG?CN G)的使用,使得国内汽油消费量的增速减缓,这一苗头在2000年已经显现。未来的发展与国家掌控经济发展速度和环保法规实施的进度有关。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国家为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保要求会愈来愈严,随着未来西气东输、广东LN G项目的实施,以及国内油田企业如中石化中原油田LN G的推广应用,未来L PG?CN G?LN G汽车的应用数量将会逐渐增多。当然,其替代数量是与成品油、L PG以及天然气的价格密切相关。从2000年6月之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已与国际接轨,基本随国际原油价格变化而变化。受美国遭受恐怖袭击事件和经济发展减缓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将会发生连锁反应。我们在原预测的基础上调低了对世界原油、成品油价格的预测。到2005年,估计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将会在25美元?bbl以下。通过分析炼油毛利,我们预计新加坡市场95号汽油价格将会在27美元?bbl左右,柴油价格将会在26美元?bbl左右;到2010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将维持在2527美元?bbl,新加坡市场95号汽油价格将会在30美元?bbl左右,柴油价格将会在29美元?bbl左右。当然,目前国内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还有待完善,但总体上看未来成品油价格会在中等以及中等略为偏高的价位上徘徊。据世界石油大会报道,世界天然气资源较石油资源丰富。从长期看,在基础设施(如天然气管线)建设完成后,且天然气能够稳定供应的情况下,使用天然气资源较使用石油资源的经济性将转好,因此汽油所面临的能源替代产品是清洁气体燃料。乙醇汽油也是汽油部分替代的强有力竞争者,当然替代量的多少也要视乙醇汽油的生产成本和国家政策的推动而定。随着国家西电东输项目的实施,在成品油消费市场活跃的沿海地区,柴油发电的经济性将会显著变差,如广东省和福建省。由于我国汽柴油所具有的消费特点,未来柴油较汽油的消费比例将加大,柴油的替代能源量较汽油少,而国内炼化企业由于历史原因,所提供的柴汽比始终未能满足实际消费柴汽比的需要,因此建议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限制一些不合理消费,制定合理的产品规格,既满足消费需要,又不造成质量浪费。近期有关于利用天然气生产柴油的一些报道,我们将会密切关注其技术经济的进展以及对未来油品市场的影响。(编辑温大庚)81当代石油石化20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