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doc

    • 资源ID:69680886       资源大小:24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doc

    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杨小锋12030145 12工商1班一 我国汽车产业现状 工信部发布了2013年1-12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我国汽车市场延续2012年发展态势,保持平稳增长,汽车产销量双超2100万辆,产销量保持世界第一,同时,汽车整车出口有所回落,进口市场保持增长,整车累计出口87.24万辆,同比下降6.4%。2013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产销量月月超过130万辆,平均每月产销突破180万辆,全年累计产销超过2100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全年累计生产汽车2211.68万辆,同比增长14.76,销售汽车2198.41万辆,同比增长 13.87,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10.2和9.6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1808.52万辆和1792.8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6.50%和15.71%,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9.52和8.84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403.16万辆和405.52万辆,同比分 别增长7.56%和6.40%,同比较2012年分别提高12.25和12.30个百分点。2013年1-4季度,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3.11%、11.40%、14.24%和17.36。2013年,6家汽车生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超过100万,其中上汽销量突破500万辆,达到507.33万辆,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和广 汽分别达到353.49万辆、290.84万辆、220.33万辆、211.11万辆和100.42万辆。前5家企业(集团)2013年共销售汽车 1583.1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72.0%,汽车产业集中度同比增长0.4%。我国汽车销量前十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汽车1943.06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8.4%,汽车产业集中度同比增长1.4%。二 国外汽车产业现状 世界汽车产业集中 度现状 。 从世界范围看 , 汽车产业全球化进程日 益加 快 。 从 1 964 年到 2003 年 39 年间 , 国际汽车企业经过不断兼并和重组 , 整车制 造企业的数量从 52 家骤减到 9家 , 形成六大跨国集团 (通用 、 戴克 、 福特 、 丰田 、 大众 、 雷诺) 和三家独立汽车公司 (本田 、宝马 、 PSA) 的 “6 + 3” 格局 。从主要汽车生产国情况看 , 美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很高 , 1999 年生产的1301 万辆车基本上被三大汽车公司 囊括 , 其中最大的通用汽车公司 在全球 的 产 量 823.5 万 辆 , 占 全 球 份 额 的 1 5 %。日 本汽车产业集中 度 也 相 当 高 , 1 999 年的 CR4达到 77. 7 % , CR8 几乎为 1 00 % , 特别是丰田 汽车公司 的全球产量达 549.5 万辆 , 占全球份额的10 % , 到 2003 年丰田 汽车公司 的 全球产量达678 万辆 , 居全球第二位 。 韩国 作为新兴的汽车工业国也遵循着 “汽车企业数量由多到少 , 企业规模由小到大” 的规律 。 因此 , 寡头垄断的形成是汽车工业成熟的标志 , 也是汽车工业的本质特征 。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 , 产业集中度高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 三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中低度主要原因:1 . 政策性原因 。 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 , 市场因素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 而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始于计划经济体制 , 成长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 , 政策性壁垒对汽车产业集中度的影响尤为突出 。 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 :(1 ) 审批管理体制形成进退壁垒 。 (2) 高关税对国外企业构筑高进入壁垒 。(3) 汽车工业发展政策形成地区性低进入和高退出壁垒 。(4) 税收制度形成低进入壁垒 。 2. 市场容量变化导致市场集中度下降 。 一般讲 , 市场容量缩小或不变会促进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 , 因为大企业会试图加强兼并来争取更大的市场垄断力量 , 获得更多的利润 。 市场容量扩大时 , 一方面能使市场集中度提高 , 因为市场容量扩大 , 处于更优越竞争地位的大企业常常率先发展 , 使企业规模得到扩张 ; 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市场集中度降低 , 即当市场容量的增长率很高且超出大企业扩张的速率时 , 才有可能降低市场集中度 。 导致市场容量发生变化的因素很多 , 包括经济发展速度 、 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及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等 。近年来 ,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 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 , 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量大幅度提高 , 汽车生产企业的扩张速率无法跟上市场容量的增长率 , 从而导致市场集中度的降低 。 因此 , 尽管我国汽车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 但汽车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却在下降 , 出现由寡头型市场结构向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转变的趋势 。3. 大规模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速度缓慢。4. 小规模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展迅速。解决方法:1.注重汽车产业政策。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史上,国家政策对汽车产业一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尤其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行业面临更大的挑战。中国汽车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发展较慢,技术比较落后,所以更需要国家相关政策发挥积极作用,以提高市场集中度,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汽车市场应该实施以汽车企业为主导,政府加以引导的策略,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扶持汽车大集团,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和同国外大企业的竞争;另外市场环境也很重要,为了使汽车产业能在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中得以成长发展,还应该加大力度健全市场体制,规范市场行为,加大监督力度,防止地方政府受利益诱使导致过度进入汽车产业。  2.适当减少汽车厂商数。汽车行业具有规模经济性,只有规模足够大才能发挥规模效应,所以需要有大型企业集团存在。所以,中国的汽车企业要想具有国际竞争力,不仅要与国外企业实行兼并合作,善于利用国外企业的技术以及生产管理的优势发展自身,更应该鼓励中国的汽车企业实行“强强联合”,进行资产重组,扩大企业规模,通过大企业间的联合和重组,使格局更理想,以此来进一步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市场集中度6。 3.加强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就是自主创新,而企业要持续全面的创新,为其发展壮大注入不竭的动力,不仅要坚持制度创新,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而且坚持管理创新,形成高效灵活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坚持技术创新,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技术开发体系7;只有加大在技术方面的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有效地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集中度,改进市场绩效。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doc)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