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指导原则和战略定位分析.pdf
作者简介:王洋(1986-),男,安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博弈论与产业组织。收稿日期:2010-01-22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指导原则和战略定位分析王洋(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经济系,安徽合肥230009)摘要:随着国际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唯一一个国家级经济发展区域,适时地提出了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文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区位优势、劣势、存在的机遇及面临的挑战,阐述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以期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分析;指导原则;战略定位中图分类号32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7-7731(2010)05-28-02 国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涉及安徽省 8个沿江城市及部分县、区。还不仅对沿江地区,也对全省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就必须分析示范区的优势,从而确立正确的战略定位。1皖江城市带 分析1.1 面临的机遇 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皖江城市带重化工业比重大,发展快;长三角经济圈快速崛起,为皖江城市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牵动力量;国内外资本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促进中部崛起和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层面。1.2 面临的挑战沿海和沿江各省都明确将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发展的落差呈扩大趋势,虽然有利于产业梯度转移,但也可能会延缓融入长三角的进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环境和生态压力将越来越大。1.3 存在的优势1.3.1区位优势 皖江城市带最大的优势是区位优势。一方面靠近经济比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或者说位于泛长江三角洲之内,现在又恰逢长三角核心地区(上海、苏锡常等)发展到了向外辐射扩散的阶段,皖江城市带正是最便捷的接纳地;另一方面靠近长江黄金水道,虽然现在陆路交通发展迅速,但长江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潜力巨大。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在安徽省内是其他地方无法取代的。1.3.2自然条件 皖江城市带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较为丰富。皖江城市带地属江南鱼米之乡,动植物种类繁多。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铜、金、银等,矿储量大,开发潜力巨大,此外还有一些非金属矿。皖江城市带的旅游资源品质高,特色鲜明,在5万多 2的范围内集中了众多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1.3.3文化资源 皖江城市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文明程度较高。多种文化交汇(徽文化、皖文化、吴文化),人才辈出。1.3.4城市发展环境 皖江城市带的城市环境容量大。一是有较宽裕的发展空间。由于地形多样,地貌复杂,城市附近基本农田不是很多,而且还有一些河滩地、沙荒地,可供城市开发的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二是水资源较丰富,降雨多,靠近大江大河,城市不会有缺水之虞;三是生态环境良好,大气遭受污染较轻,容量大。1.3.5经济基础 近 20 来(1985 2005年),皖江城市带内各城市有了长足的发展,各个城市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都有几十倍、十几倍的增长,即使扣除物价增长的因素,其增长速度也是很快的。除皖江城市带自身的纵向比较外,还可将其与国内其他城市群及中部地区城市群进行横向比较。皖江城市带的人均 小于其他城市群,但经济密度(或称单位面积经济产出)高于辽中南城市群,略低于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密度比较高,仅次于长三角;城镇化水平偏低;经济外向度(进出口贸易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高于山东半岛和辽中南,几乎是这两个城市群的 2倍;城镇密度指数和城镇群发育程度指数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在中部地区,皖江城市带人均 与武汉城市群接近,高于中原城市群;经济密度仅次于中原城市群,高于其他城市群;人口密度是最高的;城镇化水平仅次于武汉城市群,高于中原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外向度大大高于其他城市群,是武汉城市群的 3倍、中原城市群的 3.7倍;城镇密度指数偏低,仅高于长株潭城市群;城镇群发育程度指数偏低。与中部地区其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并不处于劣势,经济活力比较强。1.4存在的劣势 综合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对全省发展的贡献还不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经济中心,呈现东强28安徽农学通报,.2010,16(5)西弱、南强北弱的格局,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尚未形成;对外开放尤其是对境外开放水平较低;思想观念、市场机制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也还存在较大差距等。2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皖江城市带在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时要坚持以下原则:2.1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接产业转移的市场主体是企业,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机制,因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必须依照市场规律来进行。政府政策的应用空间逐渐缩小,市场壁垒作用的逐渐减弱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可能会出现各种市场失灵的问题,这就要发挥政府作为市场监管者的职能,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推进机制,监督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营造适宜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条件,制定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服务,搭建对外交流的平台。2.2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 开放就是要实现市场的开放,让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并在区际流动中实现最佳配置。互利是要让参与经济活动的多方主体共同分享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利益,实现“双赢”、“多赢”的局面。为积极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应该扩大区域的对内对外开放程度,加强国际合作、区际合作、区域内的合作,加强跨省、跨区域的协调,建立互利共赢机制,促进泛长三角各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在开放互利的原则下,推动泛长三角各区域产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2.3 坚持科学承接,创新发展原则 为了促进承接产业的发展,实现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需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依据承接地的实际情况,强化承接地的主体功能分区,优化空间结构布局,提高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促进要素的集聚。在承接产业的选择上,迁入产业应有创新能力,能够带动承接地的产业结构升级;适当地迁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同时注重迁入企业的环境效益,重视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移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产业创新是产业转移成功的基本条件,产业转移只有在创新的基础上才可能获得成功。企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这对于吸纳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层次,以及转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都起到决定性作用。为此,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中心区域需要努力培育技术创新体系,整合现有的技术资源,重点扶持发展条件适宜的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将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运用到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过程中,鼓励企业组建研发中心,同时制定便于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加强合作的措施,加强中介机构的发展,利用好区域内甚至区域外的科研资源,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增强产业承接的主动性。2.4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的原则 城镇化的本质是通过聚集效应,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现代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解决“三农”的问题途径。在城镇化过程中,会出现农业剩余人口从劳动生产率低的传统的农业部门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非农业部门的职业转移、以及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或从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的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经济的发展要以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在转移产业的选择上,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而言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城镇的就业问题,因此,适当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在产业转移中,承接地往往盲目重视那些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忽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然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而且也是促进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适当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的有效需求,将会发挥重要作用。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按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定位和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要求,将皖江城市带打造成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先试地区。3.1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优化发展环境,集聚国内外发展要素,将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机结合,在创新中承接,在承接中发展,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坚持产业承接与科学发展相结合。加强思想保障、人才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和能源保障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抓住机遇,先走一步、快进一拍,成为发展的表率、崛起的先锋、统筹的示范,在推动安徽跨越式发展中发挥脊梁作用,带动和促进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奋力崛起。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敢想敢做,大力创新承接方式、承接政策,努力实现与沿海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成为中部地区率先接轨长三角、接轨国际的开放型经济区域。坚持产业承接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产业承接要有所取舍,从长远利益出发,不能盲目的承接(下转 143页)2916卷 05期王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指导原则和战略定位分析群众称“定椽”,应将多余的枝条截掉,只留 4 8根健壮枝条,并剪掉其下部的侧生枝,促使枝条通直生长。3试验成效调查分析经过 2个年度的大面积试验,从目前来看整体效果相当明显,抽枝率高,除彻底枯死腐朽的树木之外,其余全部能抽出新枝,而且枝条生长旺盛,绝大部分在当年就可形成圆形树冠。据调查,当年生枝条最长可达 2.8,基部直径 3.3。第 2 定枝留条后,由于除去多余的枝条减少了养分和水分的竞争,生长率进一步加大,但由于母树树势及作业方式不同,新枝生长势也有一定的差异。根据调查显示,新枝生长与母树的生长状况关系较为密切。母树越粗壮,新枝越发旺,健壮母树的新枝无论抽枝数量还是生长量均明显大于弱势母树。4综合评价根据试验结果看,采用这种作业方法是对生长衰退旱柳进行复壮更新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当前因旱柳过熟之后生长衰弱、降低防护效益和经济价值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应积极推广实施,理由如下:4.1时间短,见效快 作业的当年即可成林,不会因为砍伐而造成植被的破坏和地表的裸露,其生态效益可持续发挥。4.2简单易行由于榆林市干旱少雨,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极低,每造一片林往往要经过 3 5 甚至更长时间反复补植栽培,方可成林,且抚育管护极为困难。而采取类似的改造方法易活、易管,比较容易收到预期效果。4.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实施头木作业后,截下来的枝梢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足以支付施工费用,甚至还有结余。同新造林相比,可节省大量的种苗、栽植、抚育和管理费用。作业后经过精心抚育每隔 5、6 可下一次椽把,每株树可获得几十元甚至 100元的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嫩枝梢还可作饲料。(责编:陶学军)(上接 29页)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3.2 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和服务业基地 把握产业发展和转移趋势,充分发挥临江通海、环境容量大、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壮大冶金、建材等现有产业,积极培育装备制造、化工等新的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主导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相结合,进一步壮大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轻纺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建设沿江产业密集带为目标,充分发挥沿江城市群综合优势,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通过产业的上下游、前后向及旁侧链接,延伸产业链,形成汽车、冶金、装备制造、石化及化工、建材及新材料和物流 6大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各城市要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传统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3.3 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引擎 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增强产业集聚和辐射力,完善城镇体系,提升皖江城市带综合实力,建成承东启西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成为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重要引擎。4总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省、市、区(县)各级政府应该在基础设施、园区建设、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支撑体系建设,着力从思想保障、组织保障、体制保障、资金保障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区域合作,打造和建设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参考文献 1 安徽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2 陈甬军,陈爱贞.城镇化与产业区域转移 .当代经济研究,2004,(12).3 邓亦林,钟建华,汪淼.产业承接模式及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的对策思考 .区域经济,2005(11).4 胡星.新形势下中部地区产业承接战略的路径选择 .中州学刊,2007(5).5 李恒.结构性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绩效评价 .经济经纬,2006(5).6 彭连清.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路径选择、产业定位与政府作用 ,2007(11).7 汪世忠.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接轨势在必行 .今日中国论坛,2008(1).8 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9 朱英明,姚士谋.皖江经济带城市空间演化态势研究 .人文地理,1999(4).10 杨素琳.广西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思路探讨 .商业时代,2009(04).11 李金生,孙辉,蒋瑛.四川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研究 .社科纵横,2009(01).12 谢毅,谢莉.基于 分析的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北方经济,2009(01).13 李恕宏.皖江城市带空间整合构想 .池州师专学报,2006(05).14 中国统计年鉴 2008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5 安徽统计年鉴 2008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责编:陶学军)14316卷 05期张静等采用“头木作业”方式更新改造过熟期旱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