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研究争论综述.pdf
David Shambaugh.“Is there a Chinese model?”.China Daily,March 1,2010.收稿日期:2011-03-08作者简介:李绍来(1984-),男,广西百色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执政党建设研究。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研究争论综述李绍来(中山大学 教育学院,广州 510275)摘要:自从乔舒亚 库珀 雷默发表题为 北京共识 的文章以来,“中国模式”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也引起众多学者的很大争议。对这些争议进行归纳与总结,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模式”的研究。关键词:中国模式;国内外;争论;综述中图分类号:D0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2-0004-022004 年 5 月 7 日,美国 时代 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 库珀 雷默在伦敦 金融时报 上发表题为 北京共识 的文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作了较为理性、客观、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中国模式”的概念。至此,“中国模式”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也引起众多学者的热烈讨论与争议。其中对有没有“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是什么、要不要提“中国模式”等问题,学者们争论激烈,莫衷一是,对这些问题进行厘清、归纳与总结,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模式”的研究。一、对于有没有“中国模式”的争议有没有“中国模式”,国内外学者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存在“中国模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很多。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英国学者马丁 雅克、美国学者约翰 奈斯比特、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季塔连科等人就比较肯定“中国模式”。季塔连科在 2004 年的 远东问题 第 5 期发表文章指出,中国不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现代化模式,更避免了社会主义危机。而在约翰 奈斯比特看来,“中国已经开始展示一种与西方不同的、诱人的发展模式”,“它不仅经济繁荣、政治稳定,而且在世界大舞台上坚定地呈现着自己的价值观”1。新加坡的郑永年教授在 为什么要提“中国模式”?一文中也肯定“中国模式”的客观存在,“就像是盖房子,房子盖好了肯定有个模式”,重要的是回答“中国模式”是什么和如何改进“中国模式”的问题2。英国学者马丁 雅克在其新著 当中国统治世界 中也指出:“现代性模式绝非只有一种,事实上有很多种。”3330言外之意,“中国模式”是不同于西方发展模式的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他还指出:“我们得出的现代性概念,不能仅仅建立在北美和欧洲的经验基础上。随着新型现代性的出现,我们对现代性的理解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和扩展”390。马丁 雅克对现代性问题的分析,实际上就是要明确中国模式也是一种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并强调中国模式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俞可平认为中国模式还在形成之中,远未定型,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中国模式”的存在。此外法国学者托尼 安德列阿尼和吉勒 吉厄,德国学者罗尔夫 贝特霍尔德、美国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赵穗生等人也认为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获得巨大的成就,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二)不存在“中国模式”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也不在少数,主要有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英中可持续发展对话国家协调员里奥 霍恩、德国学者托马斯 海贝勒、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的黄亚生、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俄勒冈大学阿里夫 德里克等学者。沈大伟在中国日报撰文指出:“如果想要确定的确有这么一个中国模式 的话,必须记住的一点就是这是否是中国特有的并且其他国家也有借鉴的可行性。”但他否定了这一点。他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很独特,不可为其他国家所借鉴或复制(只有列宁式党国比如朝鲜、老挝、越南、古巴这样的国家可以);中国存在众多的而且相当严重的医疗、失业、教育、环境等社会问题,所谓的“中国模式”对其他国家来说不值得称赞与推崇;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新秩序、和谐世界等外交理念也不被其他国家所接受。因此所谓的“中国模式”并不存在。里奥 霍恩指出,“是否过去 30 年中的战略决策和非决策累加起来便形成了成熟的发展模式?”这值得怀疑,“中国模式一说至少有三重含义:成功、可复制性和周密计划,这三个方面都还有待商榷。”4他更进步提出,中国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为没有什么“模式”。因此,并不存在一个已经非常成功的,可以被复制的而又具有完整计划的中国模式。德国学者托马斯 海贝勒指出:“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因此我认为所谓的 中国模式 并不存在。中国的这一转型期将伴随着急剧的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增量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谈论 中国模式 还为时过早。”5傅高义、黄亚生等人则认为中国与东南亚南美比较成功的后现代化国家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就不是什么“中国模式”。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在 2010 年出版的 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也否认了“中国模式”的存在,他认为人的自由、私有产权,加Z h e n g Z h i Y a n J i u政 治 研 究万方数据Theory Research学论理 上市场经济和法治促进了发展,这是人类共有的模式,不是什么“中国模式”。美国俄勒冈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阿里夫 德里克教授则完全否认了这一概念,在他看来,“中国模式”只是一个想法,而不是一个概念或思想,因为它与概念和思想没有多少密切联系,相互间或者共同的认识累加并不一定就是共识。从对“否定”观点的梳理中可以看出,他们持“否定”主要是基于:第一,“中国模式”不可为他国所借鉴或复制;第二,“中国模式”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能称之为模式的体系;第三,中国的发展模式与当年东南亚成功国家的发展并无差别。他们并不否认中国发展道路的成功。中国的成功必有其独特之处,中国的独特在哪儿?学者们把对“中国模式”的关注焦点转移在“中国模式 是什么”这一问题上。二、“中国模式”是什么虽然国内外许多学者承认“中国模式”的存在,但是基于不同的价值理念、不同的观察角度,对“中国模式 是什么?”这一问题上也持不同的看法。(一)“中国模式”的内涵1.“中国模式”即“北京共识”、“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有学者将“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概念混为一谈。如雷默等人把“北京共识”作为“中国模式”的代名词。雷默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速增长的发展途径。中国科学院霍国庆教授指出:“中国模式”也可称为“中国道路”或“中国经验”,特指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主动创新、大胆实践,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和平崛起的一整套思路、经验和理论。沈云锁从发展道路和经验的角度定义的“中国模式”特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或发展经验,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或世界视野来看待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也称为中国道路、中国经验6。2.经济自由加政治压制澳大利亚人报 驻中国资深记者罗恩 卡利克把中国模式概括为经济自由加政治压制,并被众多西方学者所认同。罗恩 卡利克认为“中国模式”“有两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效仿自由经济政策的成功要素,通过对外资的大部分开放,允许实现劳动方面的灵活性,减轻税收和监管,并把私营部门和国家的开支相结合,从而创建一流的基础设施。第二部分就是继续保持执政党对政府、法院、军队、国内安全机构以及信息的自由流动的牢牢控制。描述这一模式的一个较为简捷的方式是:经济自由加政治压制。”这种描述一方面反映了西方学者对中国经济建设成就的肯定,但另一方面,却是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偏见。3.混合经济加一党执政郑永年认为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模式。在经济方面,中国是混合经济模式。中国有一个强大的国有经济部门,在关键经济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是抵御重重危机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存在大量的私有经济或者民营经济,在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混合经济模式仍将是中国经济的常态。在政治方面,是一党执政,“党权是中国政治的核心”7。他认为,由传统皇权转变而来的具有现代因素的党权,“既是现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但也可以实现民主化”。“党权是中国政治的核心,不理解党权,就很难理解中国政治”。一党执政,“通过开放政治过程,把外部问题内部化来求得问题的解决”,进而化解政治危机,是中国政治的独特性所在7。(二)“中国模式”的性质1.“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持这一观点的大多数是西方学者。在他们看来,中国的改革采取私有化和降低贸易壁垒的手段;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改革成果并没有被广大人民所共享,而是被极少数已经蜕变的党的精英分子所攫取。因此,“中国的市场社会主义改革并未将该国导向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而是导向了一种日渐等级化和残忍的资本主义形态”。“面对人民的各种变革要求,他们试图寻找一种改革方式,以使自己能够实现对国家财富的更为牢固的控制,并且引领自己通过试验和过失拥抱 中国特色的 资本主义。”8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参与的游戏规则和价值追求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在“吸纳了资本主义的规则制度与精神”,“采纳了这一套西方的游戏规则,整个社会共同找寻的是一种现代化价值,具体而微地表现在精细的动态运作过程,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资本主义社会”8。2.“中国模式”依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模式程恩富认为,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既保持了(社会主义)继承性,又总结了全球化条件下进行政治改革和开放的新经验,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崩溃和苏联解体的经验”9,是实现中国共产党发展目标的一种策略和选择,是为实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总目标所作抉择、所走道路、所用方法,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物”10。三、要不要提“中国模式”(一)反对提“中国模式”概念有些学者担心“中国模式”产生的“国际效应”将对中国自身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首先,提“中国模式”,显得与“西方模式”相对峙,为西方宣扬“中国威胁论”提供口实,不利于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其次,提“中国模式”正好中了西方“捧杀”中国的圈套,让中国去“拯救“世界,承担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责任,如同当年“捧杀”日本“经济奇迹”一样。第三,“中国模式”自身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盲目照搬,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挫折或不适。有的学者则从“国内效应”出发,反对使用“中国模式”概念,如中山大学袁伟时教授认为“中国社会处于转型阶段,改革的任务非常繁重,有待解决的问题成堆,面对这样的状况,急急忙忙唱赞歌,呕心沥血称之为 中国模式,太不合时宜”,他更进一步指出“中国模式”的鼓吹者,“不是引导人们看清危险所在,寻求突围的路径;反而沉迷于肯定现状,美化和固定缺陷”11。(二)慎提“中国模式”“中国模式”还没有定型,提模式有定型之嫌,还为时尚早,而且有自我满足、掩盖缺陷的危险。北京师范大学施雪华教授在题为提中国模式为时尚早的文章中认为,“中国模式”如被其他国家成功模仿、形成了某类概念时,再提“中国模式”可能更显科学合理。李君如在 慎提“中国模式”中提出,现在就讲“模式”,既不符合事实,也很危险。虽然改革开放成就斐然,但中国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定型,提升到“模式”就有定型之嫌。而“危险”在于,一会“自我满足,盲目乐观”;二会转移改革的方向,在旧体制还没有完全变革、新体制还没有完善定型的情况下,说我们已经形成了“中国模式”,以后就有可能把这个“模式”视为改革的对象。所以,李君如认为,现在讲“中国特色”更好,“中国特色”指的是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下转 364 页)Rowan Callick.“The China Model”.American,November/December 2007.Martin Hart Landsberg and Paul Burkett.“China and Socialism:Market Reforms and Class Struggle”,Monthly Review,July-August 2004,P.26.万方数据Theory Research学论理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Argument of“China Model”in Domestic and ForeignLi Shao-lai(Department of Education,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Abstract:After Joshua Cooper Ramo published an article named The Beijing Consensus,“China Model”has becoming a hottopic and rising lots of arguments among scholar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This paper summing up and summarizing thesearguments,and it may be useful to further study“China Model”.Key words:China Model;Domestic and Foreign;Argument;Summary(上接 5 页)具有中国自己特点的体制机制,“特色”包含了不断探索的含义和要求。等将来中国特色体制完善了、定型了,再探讨可不可以说形成了“中国模式”。中央党校哲学部邱耕田教授在 当务之急是注重科学发展 一文中认为,中国的发展是一种高代价的发展,这种高代价说明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不成熟和不完善,所以,我们不要忙着人云亦云地谈论“中国模式”,而是应该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我国目前及今后的科学发展上来。(三)提倡“中国模式”俞可平、郑永年等一批学者则拥护和提倡“中国模式”。作为“中国模式”“始作俑者”之一,俞可平认为“中国模式”还未定型,但仍对“中国模式”充满期待,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完善。郑杭生认为“中国模式”这样的概念具有简明性、鲜明性。用“中国模式”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新型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十分简洁,非常鲜明,有利于扩大自己的影响,必须说是利大于弊的。不仅如此,“模式”这个概念是国内外使用率很高的概念之一,具有很大的通用性和普遍的易接受性,有利于促进国际对话12。郑永年教授在多次接受采访中都肯定和拥护“中国模式”,而且发表过多篇文章提倡“中国模式”,他认为“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中国模式”既然已经存在,那么重要的是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就是回答“中国模式”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不承认“中国模式”的存在,只能导致对这个模式所包含的缺陷的忽视或者漠视。只有承认了“中国模式”的客观存在,才能对这个模式加以认真地研究,找到其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2。参考文献:1美约翰 奈斯比特,德多丽丝 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M.魏平,译.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6.2郑永年.为什么要提“中国模式”N.联合早报,2010-05-04日.3英马丁 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M.张莉,刘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330.4“中国模式”给世界带来启迪N.参考消息,2008,-07-30.5德托马斯 海贝勒.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6沈云锁,陈先奎.中国模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7郑永年.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N.联合早报,2010-05-11.8中国善于 内化 西方游戏规则N.参考消息,2010-06-30.9季塔连科.中国发展道路的国际意义N.参考消息,2004-10-29.10徐崇温.国外有关中国模式的评论J.红旗文稿,2009.(8).11袁伟时.“中国模式”再审视J.纵横,2010,(2):1216.12郑杭生.“中国模式”能不能提N.北京日报,2010-12-20.俗话说,父母是他们孩子的镜子,孩子是跟者(着)父母看他们的背后(后背)长大的。但我还年经(轻),时间也很多。二手烟的有害之外(处)也是许多人所知道的。伯(但)“安乐死”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安慰。要是我能把假期的时间利用好的活(话),我的成绩也会提高的。以后有机会的话,我想去中国名(各)地参观,和中国人接触,了解中国的文化。“绝(绿)色食品”是在这种潮流中出现的。父母应该有时候客欢(观)地看(看待)孩子和自己。然后在没有饿肛(肚)子的问题的地方应该慢慢开始作(做)绿色食品。以上句子中的别字和正确的字之间虽然字义、字音并无联系,但在字形上很相似,稍不注意就容易写错,而且在这些字中,“爱、微、着、轻、处、话、绿、观”等字在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书写形式也存在差异。中日汉字字形差异性和汉语汉字字形相似性的双重影响无疑加重了日本学生对汉语汉字的记忆和书写难度,使他们在文字运用中出现写错字或写别字的情况。四、注意值得注意的是,在对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原始语料进行查阅时,我们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同一个汉语汉字的书写,在同一篇 HSK 考试的作文的连续几个句子甚至同一个句子中,有的书写正确,有的有书写错误,如我的父亲今年四十五岁,性格是好象明治时代的人差不多一样,我的记(忆)上父亲的(样)子是一直工作,从早上开始到晚上父亲的(样)子一点儿也不(变),星期日也工作。我在美术大学学了日本(画)。我从小孩子爱画画儿。因为我妈妈是职业(画)家。从小到大妈妈一直在我旁边做作品。我也跟着妈妈随便乱(画)。所以养成了画画的习惯。例是题为“记我的父亲”的作文中的句子,作者在文章的第一段 3 次用到“样”字,第一次书写正确,后面的两次全部写成了日语汉字“”的形式。例是题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作文中的句子,作者在文章中 7 次用到“画”字,有 3 次出错,写成了日语汉字“画”的形式。这样看来即使是在日本汉语学习者已经知道中日汉字存在字形差异的情况下,只要稍不注意也仍然会受到母语汉字书写形式的影响写下错字,对日汉字书写教学的任务并不轻松。因此我们在对日汉字书写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中日常用汉字相同点的便利,以“对照比较、重在区别”为原则,引入形近偏旁、笔形对比策略,厘清中日常用汉字偏旁、笔形的差异,对中日常用汉字的异形字进行重点区分,将“存在字形差异的中日常用汉字”作为汉字字形教学的重点,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汉字字形,开展真正有成效的有针对性的对外汉字教学。参考文献:1陈绂.日本学生书写汉语汉字的讹误及其产生原因J.世界汉语教学,2001,(4).2何俊.日本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借用母语策略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3刘富华.HSK 词汇大纲中汉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与对日本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1998,(6).(责任编辑/许广东)(责任编辑/许广东)万方数据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研究争论综述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研究争论综述作者:李绍来,Li Shao-lai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广州,510275刊名:学理论英文刊名:THEORY LEARNING年,卷(期):2011(12)参考文献(12条)参考文献(12条)1.约翰奈斯比特;德多丽丝奈斯比特;魏平 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20092.郑永年 为什么要提中国模式 20103.马丁雅克;张莉;刘曲 当中国统治世界 20104.中国模式给世界带来启迪 20085.托马斯?海贝勒 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期刊论文-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5(05)6.沈云锁;陈先奎 中国模式论 20077.郑永年 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 20108.中国善于内化西方游戏规则 20109.季塔连科 中国发展道路的国际意义 200410.徐崇温 国外有关中国模式的评论 2009(08)11.袁伟时 中国模式再审视 2010(02)12.郑杭生 中国模式能不能提 201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刘娟 中国模式综述及分析期刊论文-投资与合作2011(5)2.徐崇温:对“中国模式”有四个误解期刊论文-红旗文稿2010(9)3.俞可平:“中国模式”是否具有某种世界性意义?期刊论文-红旗文稿2010(2)4.郜会远 试论政治共识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期刊论文-湖北社会科学2008(1)5.冉文伟.RAN Wen-wei 中国模式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学会2011(3)6.寇鸿顺 论利普哈特共识民主理论对多元分裂社会的整合期刊论文-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6)7.美罗杰阿尔特曼:中国模式期刊论文-红旗文稿2010(14)8.武贤芳.WU Xian-fang 中国语境与霍布斯的主权理论期刊论文-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2)9.赵司空 论中东欧转型国家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期刊论文-理论视野2011(9)10.郑永年:“中国模式”为何引起世界争论?期刊论文-红旗文稿2010(11)引证文献(1条)引证文献(1条)1.刘磊 论“中国模式”的内涵、成本与修正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 2012(8)本文链接: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