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doc
-
资源ID:69688596
资源大小:31.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东省2023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doc
山东省山东省 20232023 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建+安装)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安装)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某国有资金建设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施工招标,业主委托具有相应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的中介机构编制了招标文件和招标控制价。该项目招标文件包括如下规定:(1)招标人不组织项目现场勘查活动。(2)投标人对招标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 10 日前提出,否则招标人拒绝回复。(3)投标人报价时必须采用当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计价定额中分部分项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标准。(4)招标人将聘请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在开标后评标前开展清标活动。(5)投标人报价低于招标控制价幅度超过 30%的,投标人在评标时须向评标委员会说明报价较低的理由,并提供证据;投标人不能说明理由,提供证据的,将认定为废标。在项目的投标及评标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 1:投标人 A 为外地企业,对项目所在区域不熟悉,向招标人申请希望招标人安排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勘查现场。招标人同意安排一位普通工作人员陪同投标。事件 2:清标发现,投标人 A 和投标人 B 的总价和所有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相差相同的比例。事件 3:通过市场调查,工程清单中某材料暂估单价与市场调查价格有较大偏差,为规避风险,投标人 C 在投标报价计算相关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综合单价时采用了该材料市场调查的实际价格。事件 4:评标委员会某成员认为投标人 D 与招标人曾经在多个项目上合作过,从有利于招标人的角度,建议优先选择投标人 D 为中标候选人。问题:【答案】1.(1)妥当;招标投标法第二十一条,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组织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组织踏勘现场不是强制性规定,因此招标人可以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组织或不组织项目现场踏勘。(2)妥当;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潜在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对资格预审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 2 日前提出;对招标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 10 日前提出。招标人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3 日内作出答复;作出答复前,应当暂停招标投标活动。(3)不妥当,投标报价由投标人自主确定,招标人不能要求投标人采用指定的人、材、机消耗量标准。(4)妥当,清标工作组应该由招标人选派或者邀请熟悉招标工程项目情况和招标投标程序、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组成,招标人也可以委托工程招标代理单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或者监理单位组织具备相应条件的人员组成清标工作组。清标工作组人员的具体数量应该视工作量的大小确定,一般建议应该在 3 人以上。(5)不妥当,不能将因为低于招标控制价一定比例且不能说明理由作为废标的条件。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七部委第 12 号令)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报价或者在设有标底时明显低于标底的,使得其投标报价可能低于其个别成本的,应当要求该投标人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投标人不能合理说明或者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由评标委员会认定该投标人以低于成本报价竞标,其投标应作为废标处理。2.事件 1 中,招标人的做法不妥当。根据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招标人不得组织单人或部分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因此招标人不能安排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勘查现场。3.评标委员会应该把投标人 A 和 B 的投标文件做为废标处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为同一人;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账户转出。4.不妥当,暂估价不能变动和更改。当招标人提供的其他项目清单中列示了材料暂估价时,应根据招标人提供的价格计算材料费,并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中表现出来。5.不妥当,根据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客观、公正地对投标文件提出评审意见。招标文件没有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不得作为评标的依据。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投标人给予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不得向招标人征询确定中标人的意向,不得接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明示或者暗示提出的倾向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的要求,不得有其他不客观、不公正履行职务的行为。二、某市政府投资的一建设工程项目,项目法人单位委托某招标代理机构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代理项目施工招标,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编制了招标控制价。招标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 1:招标信息在招标信息网上发布后,招标人考虑到该项目建设工期紧,为缩短招标时间,而改用邀请招标方式,并要求在当地承包商中选择中标人。事件 2:资格预审时,招标代理机构审查了 15 个潜在投标人资格,筛选了 10 家单位,并向剩余 5 家发出了未通过资格预审的通知,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同时向 5 家提供了合格的 10 家的资料,用以证明这 10 家相对优秀。事件 3:招标代理机构设定招标文件出售的起止时间为 3 日;在出售标书时公布了招标控制价总价,同时要求投标人购买标书时候要递交投标保证金,金额按照控制价的 5%标准计取。投标保证金的有效期要超过投标有效期 30 天。事件 4:开标后,招标代理机构组建评标委员会,由技术专家 2 人、经济专家 3 人、招标人代表 1 人,该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 1 人组成。事件 5: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后,向其提出降价要求,双方经过多次谈判,签订了书面合同,合同价比中标价降低 2%。招标人在与中标人签订合同 3 周后,退还了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问题: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对技术复杂或者无法精确拟定技术规格的项目,招标人可以分两阶段进行招标。请简述招标做法。2指出事件 1 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3说明事件 2 中招标代理机构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4指出事件 3、事件 4 中招标代理机构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5指出事件 5 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答案】问题 1:对技术复杂或者无法精确拟定技术规格的项目,招标人可以分两阶段进行招标。第一阶段,投标人按照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的要求提交不带报价的技术建议,招标人根据投标人提交的技术建议确定技术标准和要求,编制招标文件。第二阶段,招标人向在第一阶段提交技术建议的投标人提供招标文件,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包括最终技术方案和投标报价的投标文件。招标人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应当在第二阶段提出。问题2:事件 1 中:(1)“招标人把招标方式改为邀请招标方式”不妥,因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应当公开招标,如果项目技术复杂,工期要求比较紧,可以报请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才能进行邀请招标。(2)“要求在当地承包商中选择中标人”不妥,因招标人不得对投标人实行限制、歧视待遇。(3)“招标信息在招标信息网上发布”不妥,招标公告必须在指定媒介发布。问题 3:招标人把合格的 10 家信息给未中标 5 家不妥,因为投标人和潜在投标人的信息要保密。问题 4:事件 3 中:(1)“招标文件出售的起止时间为 3 日”不妥,因招标文件自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至不得少于 5 日。三、案例分析一【背景资料】某企业拟于某城市新建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基础数据如下:1.拟建项目占地面积 30 亩,建筑面积 11000m2,其项目设计标准,规模与该企业2 年前在另一城市的同类项目相同已建同类项目的单位建筑工程费用为 1600 元/m2,建筑工程的综合用工量为 4.5 工日/m2,综合工日单价为 80 元/工日,建筑工程费用中的材料费占比为 50%,机械使用费占比为 8%,考虑地区和交易时间差拟建项目的综合工日单价为 100 元/工日,材料费修正系数为 1.1,机械使用费的修正数为 1.05,人材机以外的其它费用修正系数为 1.08。根据市场询价,该拟建项目设备投资估算为 2000 万元,设备安装工程费用为设备投资的15%。项目土地相关费用按 20 万元/亩计算,除土地外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项目建安工程费用的 15%,项目的基本预备费率为 5%,不考虑价差预备费。2.项目建设期 1 年,运营期 10 年,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 10 年,残值率为 5%,直线法折旧。3.项目运营期第 1 年投入自有资金200 万元作为运营期的流动资金。4.项目正常年份销售收入为 1560 万元(不含销项税额),增值税税率为 17%,增值税附加税率为 10%,项目正常年份年经营成本为 400 万元(不含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30 万)。项目运营第 1 年产量为设计产量的 85%,第 2 年及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产量,运营期第 1 年的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增值税、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和增值税附加均为正常年份的 85%。企业所得税率为 25%。问题:1.列式计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2.若该项目的建设投资为 5500 万元(不含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为 3000 万元,贷款年利率为 7.2%(按月计息),约定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前 5 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分期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 1 年,第 2 年的总成本费用和净利润以及运营期第 2 年年末的项目累计盈余资金,(不考虑企业公积金,公益金提取及投资者股利分配)。3.列式计算资本金现金流量表中计算期第二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人工费占比=4.580/1600=22.5%,人工费修正系数=100/80=1.25 人材机以外的其它费用占比=1-22.5%-50%-8%=19.5%单位建筑工程费=1600(22.5%1.25+50%1.1+8%1.05+19.5%1.08)=1801.36 元/m2 建筑工程费=1801.3611000/10000=1981.496 万元设备安装工程费=200015%=30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030+(1981.496+300)15%=942.224 万元建设投资=(1981.496+300+2000+942.224)(1+5%)=5484.91 万元2.年实际利率=(1+7.2%/12)12-1=7.44%建设期利息=3000/27.44%=111.60万元每年还本额=(3000+111.60)/5=622.33 万元运营期第 1 年应还利息=(3000+111.60)7.44%=231.50 万元运营期第 2 年应还利息=(3000+111.63-622.326)7.44%=185.20 万元折旧费=(5500+111.60)(1-5%)/10=533.10万元运营期第 1 年总成本费用=40085%+533.10+231.50=1104.60 万元四、某企业拟投资建设一工业项目,生产一种市场急需的产品。该项目相关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建设期 1 年,运营期 8 年。建设投资估算 1500 万元(含可抵扣进项税 100 万元),建设投资(不含可抵扣进项税)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8 年,期末净残值率 5%,按直线法折旧。2.项目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借款总额 1000 万元,借款年利率8%(按年计息),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的前 5 年等额还本付息。自有资金和借款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3.项目投产当年以自有资金投入运营期流动资金 400 万元。4.项目设计产量为 2 万件/年。单位产品不含税销售价格预计为 450 元,单位产品不含进项税可变成本估算为 240 元,单位产品平均可抵扣进项税估算为 15 元,正常达产年份的经营成本为 550 万元(不含可抵扣进项税)。5.项目运营期第 1 年产量为设计产量的 80%,营业收入亦为达产年份的80%,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产量。6.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3%,增值税附加按应纳增值税税额的 12%计算,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问题:1.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固定资产年折旧额。2.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 1 年、第 2 年的企业应纳增值税额。3.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 1 年的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4.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 1 年、第 2年的税前利润,并说明运营期第 1 年项目可用于还款的资金能否满足还款要求。5.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 2 年的产量盈亏平衡点。【答案】问题 1:建设期贷款利息=100028%=4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1500-100+40)(1-5%)8=171(万元)问题 2:运营期第 1 年增值税=280%45013%-280%15-100=-30.40(万元)运营期第 1 年应纳增值税=0 运营期第 1 年增值税附加=0 运营期第 2 年增值税=245013%-215-30.4=56.60(万元)问题 3:运营期第 1 年经营成本=550-2402+240280%=454(万元)运营期第 1 年总成本=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454+171+(1000+40)8%=708.20(万元)问题 4:运营期第 1 年税前利润=280%450-708.20=11.80(万元)运营期第 1 年净利润=11.8(1-25%)=8.85(万元)五、某地区 2004 年初拟建一工业项目,有关资料如下:1.经估算国产设备购置费为 2000 万元(人民币)。进口设备 FOB 价为 2500 万元(人民币),到岸价(货价、海运费、运输保险费)为 3020 万元(人民币),进口设备国内运杂费为 100 万元。2.本地区已建类似工程项目中建筑工程费用(土建、装饰)为设备投资的23,2001 年已建类似工程建筑工程造价资料及 2004 年初价格信息,如表 5.1所示,建筑工程综合费率为 24.74。设备安装费用为设备投资的 9,其他费用为设备投资的 8,由于时间因素引起变化的综合调整系数分别为 0.98 和1.16.3.基本预备费率按 8考虑。表 5.12001 年已建类似工程建筑工程造价资料及 2004 年初价格信息表问题 1.按照答题纸表 5.2 的给定数据和要求,计算进口设备购置费用。2.计算拟建项目设备投资费用。3.试计算:(1)已建类似工程建筑工程直接工程费、建筑工程费用。(2)已建类似工程建筑工程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分别占建筑工程费用的百分比(保留小数点后两位)。(3)2004 年拟建项目的建筑工程综合调整系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4.估算拟建项目工程建设静态投资。【答案】问题 1表 5.2进口设备购置费用计算表问题 2拟建项目设备投资费用:4044.54+2000.00=6044.54(万元)问题 3(1)人工费:2400028=67.20(万元)材料费:4402410+1201251+850352+1985000=349.47(万元)则已建类似工程建筑工程直接工程费:67.20+349.47+66.00=482.67(万元)已建类似工程建筑工程费用:482.67(1+24.74)=602.08(万元)(2)人工费占建筑工程费用的比例:67.20602.08100=11.16材料费占建筑工程费用的比例:349.47602.08100=58.04机械台班费占建筑工程费用的比例:66.00602.08100=10.96(3)2004 年拟建项目的建筑工程综合调整系数:人工费差异系数:3228=1.14六、某拟建工业项目建设投资 3000 万元,建设期 2 年,生产运营期 8 年。其他有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1.建设投资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 8 年,残值率为 5%,采用直线法折旧。2.建设投资的资金来源为资本金和贷款,其中贷款为 1800 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贷款在两年内均衡投入。3.在运营期前 4 年按照等额本息偿还贷款。4.运营期第一年投入资本金 300 万元作为运营期的流动资金。5.项日运营期正常年份不含税营业收入为 1500 万元,含税经营成本为 680 万元(其中进项税为 30 万元)。运营期第 1 年不含税营业收入和含税经营成本分别为正常年份的 80%和 90%,第 2 年起各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均达到正常年份水平。6.所得税税率为 25%,增值税为 16%,增值税附加为 12%。【问题】1.列式计算项目的固定资产年折旧额。2.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 1 年的应偿还的本息额。3.通过计算分析运营期第 1年年末是否发生短期贷款。4.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的总投资收益率。(计算结果均保留 2 位小数)【答案】问题 1:(1)建设期利息1800/2=900 万元 900/26%=27.00 万元(900+27+900/2)6%=82.62 万元合计:109.62 万元(2)原值:3000+109.62=3109.62 万元(3)折旧:3109.6295%/8=369.27 万元问题 2:(1)年初借款余额:1800+109.62=1909.62 万元(2)还本付息额:1909.621.0646%/(1.064-1)=551.10 万元其中付息:1909.626%=114.58 万元其中还本:551.10-114.58=436.52 万元问题 3:七、某业主拟建一年产 60 万吨产品的工业项目。已建类似年产 40 万吨产品项目的设备购置费用为 1000 万元,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占设备购置费的比例分别为 0.6 和 0.3。由于时间、地点因素引起的综合调整系数为 1.4。拟建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500 万元。基本预备费率 10%。拟建项目有关数据资料如下:1.项目建设期为 1 年,运营期为 5 年,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包含500 万可抵扣进项税。残值率为 5%,折旧年限 8 年,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2.运营期第 1 年投入流动资金 600 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3.产品不含税价格 60 元/吨,增值税率 16%。在运营期间,正常年份每年的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额)为 1000 万元,单位产品进项税额为 4 元/吨,增值税附加税率为 10%,所得税率为 25%。4.投产第 1 年生产能力、经营成本为设计能力的 80%,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问题:1.试计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2.列式计算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及期末余值。3.列式计算每年应交纳的增值税和增值税附加。4.列式计算运营期第 1 年的调整所得税。5.列式计算运营期第1 年的净现金流量。【答案】问题 1:类似工程工程费用=1000(1+0.3+0.6)=1900.00 万元拟建工程工程费用=1900(60/40)1.4=3990.00 万元建设投资=(3990+500)1.1=4939.00 万元问题 2: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4939-500)(1-5%)8=527.13 万元期末余值 527.13(8-5)+(4939-500)5%=1803.34 万元问题 3: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第 2 年:增值税=606080%16%-6080%4-500=-231.20 万元0 不纳增值税增值税附加=0八、背景材料某拟建生产项目,建设期为 2 年,运营期为 6 年。设计年产1000 台设备,不含税售价 3 万元/台,增值税税率为 13%,运营期第 1 年达产85%,以后各年均达产 100%。1.建设投资 3600 万元,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其中有 180 万元为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有 600 万元形成无形资产,其余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 10 年,残值率为 5%,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一次收回。无形资产在运营期内均匀摊入成本。2.建设投资中每年贷款 800 万元,其余为自有资金,贷款利率 6%,还款方式为运营期前 4 年等额本金偿还。流动资金 300 万元为自有资金,于运营期第 1 年投入,在项目运营期末一次收回。3.增值税附加按应纳增值税的 6%计算,所得税税率为 25%。4.运营期第 1 年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为 1800 万元,以后各年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为 2200 万元,可抵扣进项税额按当年的经营成本的 5%计算。(计算结果保留 2 位小数)问题:1.列式计算年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2.列式计算运营期第 1 年、第 2 年建设投资贷款应偿还本金、利息。3.列式计算运营期第 1 年、第 2 年的所得税。【答案】问题 1:建设期贷款利息:第 1 年:800/2X6%=24.00(万元)第 2年:(824+800/2)X6%=73.44(万元)合计:24+73.44=97.44(万元)折旧=(3600-180-600+97.44)X(1-5%)10=277.16(万元)摊销=6006=100.00(万元)问题2:第 1 年、第 2 年本金=(1600+97.44)/4=1697.44/4=424.36(万元)第 1 年利息=1697.44X6%=101.85(万元)第 2 年利息=(1697.44-424.36)X6%=76.38(万元)问题 3:运营期第 1 年应纳增值税=3X1000X85%X13%-1800X5%-180=61.50(万元)增值税附加=61.5X6%=3.69(万元)九、某市政府投资的一个建设工程项目,项目法人单位委托某招标代理机构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代理项目施工招标,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编制了招标控制价。招标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 1:招标信息在招标信息网上发布后,招标人考虑到该项目建设工期紧,为缩短招标时间,而改用邀请招标方式,并要求在当地承包商中选择中标人。事件 2:资格预审时,招标代理机构审查了各个潜在投标人的专业、技术资格和技术能力。事件 3:招标代理机构设定招标文件出售的起止时间为 3 个工作日,要求投标人提交的投标保证金为 120 万元。事件 4:开标后,招标代理机构组建评标委员会,由技术专家 2 人、经济专家 3 人、招标人代表 1 人、该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 1 人组成。事件 5: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后,向其提出降价要求,双方经过多次谈判,签订了书面合同,合同价比中标价降低 2。招标人在与中标人签订合同 3 周后,退还了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问题:1说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编制招标控制价的主要依据。2指出事件 1 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3说明事件 2 中招标代理机构在资格预审时还应审查哪些内容。4指出事件 3、事件 4 中招标代理机构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5指出事件 5 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答案】问题 1:工程招标控制价的主要编制依据如下:(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2)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方法;(3)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4)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及有关要求;(5)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6)相关工程造价信息;(7)其他的相关资料。问题 2:(1)招标人改用邀请招标不妥。因为该工程是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招标方式。(2)在当地承包商中选择中标人不妥。在公开招标活动中,不得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问题 3:还应审查的内容有:(1)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权利;一十、某工程项目业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公开招标确定了承包人,双方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 6 个月。合同中的清单项目及费用包括:分项工程项目 4 项,总费用为 200 万元,相应专业措施费用为 16 万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为 6 万元;计日工费用为 3 万元;暂列金额为 12 万元;特种门窗工程(专业分包)暂估价为 30 万元,总承包服务费为专业分包工程费用的5%;规费和税金综合税率为 7%。各分项工程项目费用及相应专业措施费用、施工进度,见表 5-1。合同中有关付款条款约定如下:1.工程预付款为签约合同价(扣除暂列金额)的 20%,于开工之日前 10 天支付,在工期最后 2 个月的工程款中平均扣回。2.分项工程项目费用及相应专业措施费用按实际进度逐月结算。3.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在开工后的前 2 个月平均支付。4.计日工费用、特种门窗专业费用预计发生在第 5 个月,并在当月结算。5.总承包服务费、暂列金额按实际发生额在竣工结算时一次性结算。6.业主按每月工程款的 90%给承包商付款。7.竣工结算时扣留工程实际总造价的 5%作为质保金。问题:1.该工程签约合同价是多少万元?工程预付款为多少万元?【答案】1.答:合同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费+其他项目费)X(规费+税金费率)=(200+16+6+3+12+30+30 x5%)x(1+7%)=287.295 万元预付款=(200+16+6+3+30+30 x5%)x(1+7%)x20%=54.891 万元2.第 3 月末拟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计划完成分部分项工程费累计+安全文明费)X(规费+税金费率)=40+2.2+(60+5.4)x23+(60+4.8)x1/3+6x(1+7%)=121.338 万元第 3 月末已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实际完成分部分项工程费累计+安全文明费)X(规费+税金费率)=40+2.2+(60+5.4)X24+6x(1+7%)=86.563 万元第 3 月末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121.338-86.563=34.775 万元进度滞后 34.775 万元。3.第 5 月实际完成:(1)分部分项工程费=(60+5.4)x14+(60+4.8)x13+(40+3.6)x12=59.75 万元(2)专业分包工程费=30 万元(3)计日工工程费=3 万元实际完成工程款=(59.75+30+3)x1.07=99.243 万元应付承包商款=本月完成工程价款 x90%-应扣除预付款=99.243x90%-54.891/2=61.873 万元 4.工程实际总造价=287.295+10 x1.07-12x(1+7%)=285.155 万元或:(200+16+6+3+10+30+30 x5%)x(1+7%)=285.155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