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分析.pdf

    • 资源ID:69699345       资源大小:266.2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分析.pdf

    CONSTRUCTION ECONOMYCONSTRUCTION ECONOMY2009年第3期(总第317期)1引言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我国推行建筑节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步骤。根据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到 2010 年我国城镇建筑要达到节能 50%的目标,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要达到 65%。大城市要完成对 25%的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 10%。到 2020 年要完成对大部分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我国将对现有建筑进行大规模节能改造,作为试点和样板,对包括建设部在内的 10 个部委的办公建筑的改造已经启动。10 个部委的建筑改造预计一年半左右完成,之后要推广到所有中央政府部门以及省级政府1。过去我国的节能工作主要是通过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各级节能服务机构和企业节能管理部门三位一体的能源管理机制运作。这一节能体系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节能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面向市场的转变,原有的节能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必须进行转变。当今,我国已经不摘要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我国将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但合同能源管理运作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市场障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合同能源管理三种运作模式的特点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提出了改进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出了扶持培育第三方建筑节能的权威认证与评估机构、培育和完善节能服务市场、建立建筑节能融资平台和提高ESCO的技术水平建议,以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关键词建筑节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Abstract: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EMC)will be actively developed in energy efficient retrofit of existing largepublic buildings in China.But the market of energy service companies(ESCO)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C modes and existing problems,and proposes new EMC modes.On thebasis of present status,it proposes the suggestion on cultivating and establishing ESCO market,building the assessment and authority institutes for service of 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M&V),pioneering new way of financingand improving technical level of ESCO.Key words:building energy saving;existing public building;energy efficient retrofit;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中图分类号 F407.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2-851X(2009)03-0054-04*基金项目:江苏省2008年度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JS2008JH02);无锡市2008年度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锡建总2008159号)作者简介冯小平(1965-),男,安徽宣城人,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建筑节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分析*冯小平1,李少洪2,龙惟定3(1.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无锡214122;2.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214151;3.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上海200092)节 能 经 济54CONSTRUCTION ECONOMY2009年第3期(总第317期)能只靠政府的强制性政策和呼唤社会节能意识的宣传工作获得大规模、深幅度的节能收益,纵观世界发达国家,节能降耗的工作只有从市场中获得激励,才能更加广泛地推广和落实下去。因此,我国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推动节能工作,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就是引导和促进节能机制面向市场的过渡和转变。合同能源管理(国内简称 EMC,即 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国外一般简称 CEM,即 Contracting EnergyManagement),是指从事节能服务的公司(Energy ServiceCompany,简称 ESCO),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由自己担负风险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的一整套服务(包括节能改造设计、融资、采购、运行管理、能效审计和测评),并从客户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其实质就是一种以减少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投资的营运方式。我国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市场规模大,尤其是既有公共建筑等能耗高、节能潜力大的用能单位,往往成为 EMC 机制推广伊始的工作对象。因 ESCO 承担了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大部分风险,有助于能耗单位解决节能技术、资金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从而克服了目前实施节能项目的主要市场障碍,解除了用能单位进行节能改造的犹豫和担心,ESCO 的专业化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 EMC 项目的成本,而且能够通过分享 EMC 项目产生的效益获得利润而不断发展壮大,并吸引其它节能机构和投资者组建更多的 ESCO,从而可以在全社会实施更多的节能项目,从而推动和促进节能事业的产业化。鉴于我国的国情,虽然 EMC 在我国的建筑节能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在市场环境、融资担保、技术和政策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为推动 EMC 机制在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在借鉴、学习和引进发达国家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成功经验的同时,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创新合同能源管理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模式。本文根据合同能源管理三种运作模式的特点,分析在我国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提出改进的 EMC 模式。2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我国建筑领域的合同能源管理大致有三种模式:节能量保证型、节能效益分享型、能源费用托管型1。2.1节能量保证型节能服务公司在这种形式的合同中必须向客户承诺能耗指标(节能量),即保证其承包项目在改造后的节能收益,否则就要进行赔付。作为回报,客户在项目施工验收结束后,立即将所有工程款支付给 EMC。如果实施节能措施后的合同期内项目的节能收益没有达到 EMC 在合同中承诺的数字(通常还包括统计误差),那么 EMC 公司必须将这部分收益差额退还给客户。一般还有专门的保险公司参与这样的项目,一旦项目失败,保险公司将承担 EMC不负责赔偿的部分。采用该模式的特点是:(1)有客户完成融资,ESCO 承担性能风险和客户承担信用风险;(2)ESCO 不会债务过多,可以承担更多的项目;(3)由于融资成本低,适合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该模式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1)这种模式是依赖客户提供融资,客户自身未必有很大的动力实施节能项目,对小型的节能项目而言较难出售。(2)节能量的确定。节能测算是 EMC 项目实施的关键,此外还需要解决企业和ESCO 之间的节能效益的分配问题。(3)信誉问题。ESCO承诺的节能效益能否达到既定的目标。当前,该模式应用于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还必须解决改造资金、经济激励政策、节能收益的评估、企业开展节能改造的积极性等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建筑的能耗调查和检测,并对节能潜力进行评估,提出节能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对具有节能改造价值的项目制定强制性的改造计划,每年对一定数量的政府建筑进行改造,制定节能改造计划。并将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列入政府年度考核内容,实施相应的奖惩。(2)制定激励政策和开辟融资渠道,对于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建筑,国家可制定专门的法律政策来支持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每年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当中拨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建筑节能改造。也可以建立一笔节能改造的担保基金向银行贷款,采用“购买节能量”方式,即政府每投入的一分钱,都要有每年相应价值的节能量来偿还。对于商用和企业建筑,由于节能项目从属于企业的经营主业,许多企业中的能源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不大,领导人员对节能技术不了解,怕承受技术及经济风险等方面的原因,客户自身未必有很大的动力实施节能项目,因此,运用该模式需要引入政府的监管行为,以确保该模式的实施。可以构建如图 1 所示的融资模式2。首先,政府需要设立节能监督机构,对于立入节能改造的建筑实施监督;其次,政府采取政府补贴、税费优惠和特别折旧等经济激励政策来调动企业实施节能改造的积极性。2.2共享节能收益型这种模式是 ESCO 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完成融资工作;同时,又与客户签订能源服务合同,其回报则来自于和客户分享的节能收益。这种合同方式一般在 EMC 项目实施节能措施后头 23 年,ESCO 会提取较大比例的节能节 能 经 济55CONSTRUCTION ECONOMYCONSTRUCTION ECONOMY2009年第3期(总第317期)图1修正的节能量保证型的结构模式收益,后几年的比例会下降,直至合同期结束。这样的合同方式中,如果节能的初投资全部由 ESCO 来承担,则 ESCO承担了所有的项目风险;从财务角度来看,资产和负债也是出现在 ESCO 的资产负债表上,而且每年回收节能收益的方式使 ESCO 现金周转非常缓慢,使其无法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或承担更多的项目。因此,该模式适合节能效益大、回报期短的项目。该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融资障碍。当前国内节能服务市场上的企业多为提供技术服务的节能服务公司,以民营为主,规模小、注册资金有限,ESCO 要通过银行贷款融资,其注册资金作为抵押担保就远远不够了。此外,银行可能对 ESCO 承诺的节能改造的节能量以及企业的技术实力持怀疑态度,认为发放贷款的风险大,这也是ESCO 难以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主要原因。(2)制度障碍。按照我国现行政府机构财务管理制度,政府机构的能源费用实行实报实销制,节能服务公司不能与政府机构分享节能效益,导致节能服务公司难以为政府机构实施节能项目。(3)节能量的确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在融资方面,ESCO 需要有担保措施才能实现通过银行贷款融资,可以在共享节能量模式基础上加入担保单位进行修正,其结构模型如图 2 所示。这个模型里,ESCO 对客户提供的是全面服务。有政府进行担保,解决 ESCO 融资问题。这个模型增加了 EMC 的运行压力,优点是容易出售给客户2。政府应鼓励和扶持企业运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进行融资,如按服务型企业向 ESCO 征税、对进口节能型产品减免关税。吸引国外有实力的 ESCO 进入中国建筑节能市场,鼓励这些企业通过海外融资在中国做EMC 项目。针对节能服务公司不能与政府机构分享节能效益现状,应对现行地方财政体制进行改革,鼓励政府机构采购节能服务公司的服务,并且在不增加能源费用的前提下与节能服务公司分享节能效益,允许节能改造费用视同能源费用列入政府机构的预算和采购。2.3能源费用托管(能源账单交易)型该模式是指客户的能源费用(包括电、热能等)全部交给节能服务公司管理,节能服务公司自己改造,节约的效益自己所有。也可以试行“能源账单交易”的方法,让一些能耗很高但改造成本很大的建筑业主出资购买一些能耗接近或低于同类建筑平均值而又易于改造的建筑的节能量。例如,某大楼每年能源账单 50 万,该大楼以 5 年200 万费用支付给 ESCO,由 ESCO 代为缴纳能源费。ESCO 通过节能改造和管理,花去成本 30 万,用 150 万即够缴能源费,其利润 20 万,利润率 10%。而该大楼在五年中可节约 50 万。该模式的特点:对 ESCO 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设计、设备材料采购、融资、能效审计和测评以及运行管理等一整套服务,因此,ESCO 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济实力。由于 ESCO 承担的风险大,融资成本大,该模式适合节能效益大、回报期短的项目。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 ESCO 公司属于技术(产品)推广型,综合实力不强。因此,在运行中仍然存在融资难、企业信用度不高、综合技术实力较差等问题。为推进该模式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按照文献8的建议,提出以下措施:(1)成立政府控股节能服务集团。政府控股的节能服务企业率先实现政府办公建筑节能改造,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宣传效应,进而拉动节能产业的市场需求,促进节能市场的发展。(2)促进节能服务战略联盟形成。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为达到一定的战略目标而建立的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市场、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合作关系。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还是属于技术(产品)推广型,且技术特长不一,分别从事建筑采暖、空调、照明、电梯、蓄冷蓄热、地源热泵以及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等各项技术和产品开发或服务,相互间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引导这些企业在针对不同项目时按需组织起战略联盟,将十分有利于降低各自谈判费用、降低总成本,增进相互间认识,消除壁垒,有利于未来联合向综合型节能服务企业发展。(3)发展国际合作企业。利用国际知名 ESCO 在技术研发、融图2修正的节能效益分享型的融资模式节 能 经 济56CONSTRUCTION ECONOMY2009年第3期(总第317期)资体系、运营模式等方面的优势,建立国际合作节能服务企业,不仅可以解决国内企业资金缺乏问题,还可以全面提升我国节能服务市场质量。3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几点建议3.1扶持培育第三方权威认证与评估机构对节能效果进行公正的检测和验证是 EMC 项目成功的关键。缺乏权威的第三方对节能效果进行客观认定则是客户担心的问题。现在多数小规模节能改造项目的节能效果是靠合同双方的认定,节能服务企业同时还扮演着项目实施方和效益效果认定方的双重角色。这种双重角色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权威性和声誉,使得客户难以接受单方认定的效益和结果。因此,建立公平公正的节能服务市场竞争秩序,必须培育具有独立性、代表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权威认证评估机构,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第三方认证体系,由第三方提供能源审计、进行建筑能耗检测与效果评估,从而营造良好市场氛围,树立市场信心。目前,由于我国公共建筑中基本上都没有能耗检测和计量装置,因此对改造前的能耗水平是心中无数的。而对改造后节能效果的评价,由于受气候变化、功能改变和入住率变化等多因素影响,缺乏公正的评价标准。国际上普遍接受的 国际性能测试与验证协议(IPMVP,International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 Protocol)就是节能效果后评估的权威的规范。这套方法必须在我国 EMC项目中推广应用,甚至要强制执行。3.2培育和完善节能服务市场,建立建筑节能融资平台建立和完善能源服务行业规范,如资质认定、节能量检测方法、规范化能源管理合同等,改变目前鱼目混珠的状态;对节能项目的融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应该根据项目的特点,特别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特点,设计出多种投资和融资金融品种,以切实可行的多种渠道和模式为 ESCO 投资和节能项目融资创造有利环境。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专门的绿色建筑基金或建筑节能基金。基金通过提供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节能服务企业以融资支持;基金的主要来源渠道除了财政预算列支外,还应吸纳社会资金和国际上的政策性贷款,如国债资金、国际投资、墙改基金、能源消费税、超额电费加价等等。通过宣传、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提高商业银行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认识和放贷积极性,进而增强节能服务企业的融资能力8。3.3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ESCO的技术水平节能服务企业(简称 ESCO)是集咨询、融资、设计、施工、调试、运营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对资金、人才、设备、服务的要求很高。但我国市场上这种类型的企业数量极少,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EMC 的技术提高,有赖于人才培养,特别是跨学科人才的培养,但节能改造所需要的更多的是集成技术,这对我国暖通空调专业尤其是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提出了挑战。如何把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从面向设计院转向多元化,如何在有限时间里让专业人才既打好扎实的基础,又能建立比较广泛的和综合的知识结构,这是对人才培养单位提出的重大课题,也是决定未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取得最终成效的关键问题。4结语我国公共建筑的能耗水平差异较大,由于我国公共建筑的管理水平较低,无论是围护结构还是用能系统上都存在很大的节能潜力。我国已经将建筑节能改造列入议事日程,并有了时间表。要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就必须对高耗能建筑实施节能改造。EMC 必然在建筑节能改造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 EMC 服务模式也必将在建筑节能改造中得到广泛应用。蒉参考文献1龙惟定,白玮,马素贞.我国建筑节能服务体系的发展J.暖通空调,2008,38(7):36-43.2戴建如.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模式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05.3孙金颖,刘长滨.西南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投融资机制探讨J.建筑经济,2007(4):36-39.4王婷,胡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运作机制及风险分析J.电力技术经济,2007(6).5Edward V.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the energy servicecompany(ESCO)industry J.Energy Policy,2005(33).6Paolo B,Silvia R,Edward V.Energy service companiesin European countries:current status and a strategy tofaster their developmentJ.Energy Policy,2006(34).7王树茂.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能源,2008,30(2):21-23.8杨晓波.创新建筑节能发展模式N.学习时报,2008-11-17.9王李平,王敬敏,江慧慧.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10(1):17-18.(编辑 吴颖)节 能 经 济57

    注意事项

    本文(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分析.pdf)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