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模块考试物理(试卷A)试卷分析.doc
-
资源ID:69716997
资源大小:89.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芜湖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模块考试物理(试卷A)试卷分析.doc
芜湖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模块考试物理(试卷A)试卷分析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主要内容为运动学、静力学和动力学,教材编写比以前有很大变动,将运动学放在前面并做了分章处理,但静力学的编写显得较为松散。在静力学中先是力的概念,再是力的合成和分解,而在动力学中在处理力的平衡问题,将其视为a0的特殊情况来处理。有经验的教师则在处理时将其放在前面一并学习。 对高一新生来说,初次接触高一物理,感觉初高中物理跨度很大,有很大的不适应。初中只要求记住几个公式,甚至是开卷考试,高中不仅知识点增加,而且涉及到变量;另外对数学工具的要求比初中也加强了。 同时本学期绝大多数学校由于运动会、国庆休假、军训等冲突,课时较紧,学生练习量不够,对知识点把握不牢不深,概念模糊,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使得学习状况不是很好。二命题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本人命题时本着以考察基础知识,锻炼基本技能为主,突出教材重点,尽量回避过于繁琐、偏难的题目,适当拉开优秀生和中等生及学习状况不好的学生的差别,以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成绩,帮助学校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及教师教学情况的目的。三试卷结构及特点 试卷第一大项为单选题,每题4分,10小题,共40分;第二大项为填空题,3小题,每题4分,共12分;第三大项为实验题,考察力的合成与牛顿第二定律实验,14分。第四大项为计算题,4小题,共34分。其中运动学有12分,静力学有24分,动力学及综合应用有64分。基础题占50,中等题占30,难题占20。 从考察情况来看,选择题第4、8、9、10小题答题情况较差,第1和第5 小题较好。填空题第11,第12题第一空答题较好,第13题较差,有的是猜测的。实验题普遍得分率较低,尤其以第15小题最差。计算题第16小题满分占大多数,17题得5分的较多,18题答题情况不理想,得5分以上的很少;19题绝大多数得0分,少数得5分以上。四题目分析选择题: 1考察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概念,为书后附录内容。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速度和加速度的区别,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C正确。3。v-t图像,前2s的速度为同向,加速度为反向,第2s内速度和加速度反向,第2s的速度为0,加速度不为0。4.三种性质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应用。5.合力和分力的关系。合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中一个分力。6.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及破坏力的异同点,很多同学选择B或C,属于概念不清。7.惯性只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与其它因素无关。8.力学单位制中千克、米、秒是基本的国际单位,瓦是导出单位,由功率的公式可以推导出。9.属于连接体问题,由整体法求加速度,再隔离B物体求力。多数同学选择不当。10.属于斜面上多阶段问题,上升和下降过程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同,要认真受力分析再由牛二定律求解。填空题: 11.略。12.小题是简单的连接体问题。13题是关于瞬间问题的求解,答题情况相当的差,也是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掌握很不好的题型,反映了这方面的教与学的情况都不到位。实验题: 14题.在平时的演示和分组实验中,有些教师不做实验或实验演示马虎,实验分析不当;有些学生做实验时只看不做,或者是只背实验不实际操作。针对以上情况,命题时将一部分学生的操作加以情景再现,将其曝光。答题中有些同学语言表达不准确或不规范,也有的不能理解题意,看不懂操作步骤。物理学科的学习要求有严谨的思维,清晰的概念和扎实的数学计算能力,缺一学不好物理。 15题.对A,GT=ma1 对m1: T=m1a1 则a1=G/(m+m1)=F/(m+m1) 对m2 F=m2a2 则a2=F/m2 ,所以a1<a2 图像中当a0时,F>0,则开始有板的摩擦阻力。计算题: 16.将重力按效果进行分解或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再将斜面的弹力正交分解,答题中以第一种为主。17.有一半的同学计算质量时没有注意到物体有质量,受力分析时没有考虑重力的因素,认为F=ma。18.相当一部分同学审题不清,将水平面的问题放到斜面上去计算。另外,有些同学认为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19题。很多同学走了很大弯路才得到最大速度,不会利用v-t图像求面积的方法求解。加速下滑和减速下滑时滑动摩擦力大小方向不变,但加速度的方向变了,加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五试卷抽样分析 本人抽样芜湖市第十二中学高一考生试卷100份进行分析,其中选择题答题情况如下:题号12345678910错误人数91693510268578041填空题答题情况如下:题号11题第一空11题第二空12题第一空12题第二空13题得满分918190277实验题答题情况如下:题号第14题第15题得分情况0分2分4分6分0分2分4分6分人数302334137354414计算题答题情况如下:题号第16题第17题第18题第19题得分情况得满分答不全得满分答不全5分以上5分以下5分以上5分以下人数3961415937631387分数段901008090708060705060405040以下人数46111734226100份试卷均分52.32分,及格率38,优秀率6% 。六总结: 新教材实行两年后,在初步摸索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广大教师和同学不断地适应新教材和新的教学大纲,考虑到是高一模块考试,试卷难度不宜太难,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成就,试卷又不宜太容易。特别最近高考成绩的滑坡,广大教师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教材和旧体制的矛盾,新课改和高考指挥棒的矛盾一直是困扰广大一线教师的极大烦劳,衷心希望芜湖市的教育和教学能在牛年一路走好。由于时间有限,许多知识点未考察到,所以可能试卷不能全面反映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水平,尽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