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共6页).doc
-
资源ID:6971825
资源大小:1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共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质疑是发现的设想,探究的动力,创新的前提。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探究者所具有的良好的质疑意识无疑是探究活动的催化剂。从一定程度上说,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比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更为重要。然而,目前科学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却普遍不足,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敢或不愿质疑。这类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质疑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状态。二是较少或者没有质疑意识。主要是学生不善思考,不肯思考,不能质疑或是不善于质疑。造成学生质疑意识不强的原因,一是受制于学生的心理因素,即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意愿不强烈。二是受制于学生的认知因素,即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不够。三是教师只按自己的预设思路进行教学,剥夺了学生主动质疑、自主探究的权利,使课堂缺少质疑的氛围等等。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我认为应该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质疑动机入手,辅以情境的创设和方法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质疑”强加给学生,而是应通过启发引导,精心设置质疑情境,让他们自己产生强烈的质疑意识,进而主动进行质疑。1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质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没有兴趣,我们的一切探索计划就会落空”。学生的思想要积极主动地展开,就得让学生自身具备强烈的求知欲。要激发学生,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疑问去寻求答案。很多学生或因为对科学课不感兴趣,或因为重语、数、英而轻其它学科,抱着对科学课无所谓的态度。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就必然懒得思考,也就很难提出质疑。所以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采用趣味实验、模型、投影、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淀粉的踪迹时,首先以小魔术的形式演示“白纸显字”的小实验,教学混合身边的物质部分时,演示“清水变牛奶”的小实验等等小学数学论文,使学生感到十分新奇,纷纷质疑“怎么回事”,个别学生甚至怀疑有假。我则趁势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进而引导学生对自己产生的疑问展开探究。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自然而然地也就产生了质疑意向。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小资料、“阅读与拓展”材料等,适当结合进一些课外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敏锐的质疑意识对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他们认识到培养自己质疑意识的重要性,增加他们学习探究科学的兴趣。如介绍富兰克林探索雷电的故事、海尔蒙的实验等。另外,对课本中的一些“观察报告”、“调查报告” 等范例,我也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的观察、调查报告往往写不到点子上,或者写不到范例上那样具体全面。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质疑意识对正确开展科学探究的重要性。2突破思维禁锢,使学生敢于质疑。从创造主体的心理素质来看,缺乏创新意识,往往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他人(尤其是权威)已有知识的迷信;二是对自己已有知识的迷信。这种迷信严重阻碍了创造性思维活动,当然也就没有质疑了。因迷信教师、书本而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或因害怕自己的质疑会遭到老师同学的批评或耻笑,造成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一问学生一答,或只有教师的问而无学生的答,甚至整堂课没有一次学生的质疑的现象并不鲜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信奉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鼓励学生的“三不迷信”、“三怀疑”、“三允许”,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教师;欢迎上课质疑、欢迎发表对教材的不同见解、欢迎发表与老师不同意见;允许说错、允许改正错误、允许保留意见。因而经常教育学生不唯书、不唯师,要敢于对书本知识和老师的观点进行质疑。同时自己也认真做到勇于接受学生的质疑,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质疑空间,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他们勇于质疑。如在动物和植物一课中探讨“植物是否能够运动”时,有一些学生就植物不会运动的观点向教师质疑:“向日葵不是会转动吗?” “有些植物还会吃动物呢!”“太阳花不是会见了太阳就开花,太阳落山就闭拢吗?”还找来了有关的书本资料给我看。对这种情况,我没有含糊应对,而是在充分查找了相关资料后,向学生认真解释了有关植物的这些现象,并进一步拿动物的运动器官与之对比,才消释了学生的疑问。对于这些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学生,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精神。3创设质疑情境,使学生能够质疑。质疑的产生应源于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观察和感知。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感知活动中去呢?我的做法是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诱发学生质疑、解疑。首先,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始,用实验、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质疑情境。如了解空气一课,我首先演示了“纸的奇遇”实验,当学生看到烧杯中的纸团被压到水下却并没有如他们预期中的被浸湿时,顿时被激起了求知欲,这时我又适时提问:“是谁保护了杯中的纸团不被浸湿呢?”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初步推断出可能与空气有关,那么究竟是不是空气呢,由于课堂一开头就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如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空气、摸到空气等等一连串的疑问。其次,质疑情境的好坏还在于刺激情境到疑问解决的过程,即这个“解答距”的难度是否妥当。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的差异,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质疑。例如,在探究小苏打和醋的混合现象时,先让学生做混合实验并观察现象,然后再让学生用燃烧的火柴做混合产生气体与普通空气的对比实验,再鼓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质疑。于是,学生纷纷质疑:小苏打和醋混合杯中的火柴为什么熄灭?空气杯中的火柴为什么不熄灭?两个杯中的气体是不是不一样?混合杯中的气体为什么和空杯中的气体不一样?是不是小苏打和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的气体?再让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思考解疑,使得各类学生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寻找答案,有利于各层次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另外,质疑情境的创设更可以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的活动是要使学生在真实而未知的情境中去探知真知,亲自去解决综合问题,使他切身体会学习实验技能的方法,体验科学知识的价值和对周围未知的发现,并养成动手的习惯,不断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形成强烈的质疑意识。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尽量创设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尽量把实验的机会让给学生来操作,让学生在自己动手过程中自觉产生新的疑问。4强化课后延伸,使学生善于质疑。质疑是教学的开始,质疑是教学的主线,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应当是用所传授的知识完全消灭疑问小学数学论文,而应当是在初步解决已有疑问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新疑问。在课外,我经常让学生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经常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课外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外动手动脑。往往,学生在探究中会有一些意外的发现并进行质疑,进而会寻求教师的帮助解决,这时,只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就能让学生在操作、观摩、思考中逐步增强质疑意识。如在凤仙花苗的生长变化观察中,一位学生观察到子叶与第一对真叶的不同,跑来问我,为让这刚刚萌发的好奇心长大,我没有直接解答,也没告诉他下一节课中就要解决这个问题,而是鼓励他继续仔细观察,并让他自己去查资料解决,结果这位同学在下一节课上很详细地向其他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发现和找到的答案。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质疑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质疑走出教室。这些新疑问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够使教学活动无止境地进行下去,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进而成为创造者。要求学生愿意质疑、敢于质疑、能够质疑、善于质疑,教师自身也要具备质疑意识,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而不是权威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教师自己也要做善于质疑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课堂中,教师应少些直接提问,多些指导诱问;少些批评斥责,多些鼓励表扬;少些权威专制,多些民主平等;少些直接告诉结果或答案,多些让学生质疑尝试。此外,教师还应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不仅不怕学生质疑,而且为能被学生质疑倒而高兴,这样才说明我们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取得成功了。探究性学习倡导学生提出质疑,但并非质疑越多越好,一堂课时间有限,而小学生的思维又非常发散,容易提出许多与所要研究摘要问题上来。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