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基本知识过关训练.docx
-
资源ID:69720552
资源大小:445.7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基本知识过关训练.docx
(每日一练)人教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基本知识过关训练单选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图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4cm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把蜡烛适当左移,透镜保持不动,向左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把蜡烛移至45cm处,透镜保持不动,右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C .只有正确D ,只有的正确答案:B解析:物距为30cm,则有30cm > 2/f < 15cm相距为20cm,则有f < 20cm < 2f10cm < f < 20cm综上可知10cm < f < 15cm故图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4cm,故正确;图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故错误;把蜡烛适当左移,透镜保持不动,物距增大,像距应减小,故应向左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 晰的像,故正确;把蜡烛移至45cm处,透镜保持不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o2、2021年5月26日,天空先后出现超级月亮和月全食的少见天象,与月全食成因相同的是()墙上的“兔子”A .B .C .“塔”“桥D .镜中字答案:A解析:月全食是月球进入了地球的阴影中,太阳无法照射到月球表面,产生反光,所以就形成了月全食。是光在均匀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墙上的“兔子”,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故A符合题意;B.水中的“塔”,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 .空中的“桥”是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形 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镜中“字”被放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o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30cm 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2cm处时,则()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D.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距离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r=30cm=2/则A15cm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12cm处时,此时物距二12cm则物距应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光屏上不会出现像,故ABD不符合题 意,C符合题意.4、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照相机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B.在校园监控摄像头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C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成放大、正立的实像D .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答案:D解析:A.在照相机中是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不是正立,A错误;B .在校园监控摄像头中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不是正立,B错误;C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不是实像,C错误;D.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D正确。故选Do5、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和像距厂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4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焦距为20cmB .物距为5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C.物距为15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D .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答案:C解析:A.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图像时u-昨 2/-20cm所以610cm故A错误;B .物距为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C .当=15cm时,2Q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故C正确;D.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像距变小,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小的,故D错误。故选Co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 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蜡烛和调节光屏的位置来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将蜡烛移到10cm刻线处,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 .将蜡烛移到45cm刻线处,光屏上呈现正立放大的虚像C .将蜡烛移到35cm刻线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D .将蜡烛从10cm刻线处移向40cm刻线处的过程中,光屏上呈现的像会变大答案:D解析:A .将蜡烛移到10cm刻线处,物距为40cm,大于两倍焦距,故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 .将蜡烛移到45cm刻线处,物距为5cm,成的是虚像,光屏上无法承接,故B错误;C .将蜡烛移到35cm刻线处,物距为15cm,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故成像特点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与 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故C错误;D .将蜡烛从10cm刻线处移向40cm刻线处的过程中,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故光屏上呈现的像会变大, 故D正确。故选Do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8cm处的 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蜡烛远离透镜,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该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9cm</<15cm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远离透镜A ,只有和B .只有和C .只有和D .只有和答案:C解析: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物距大 于像距,故物距在两倍的焦距外,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故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错误;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若蜡烛远离透镜,则光屏靠近透镜,故正确;故物距在两倍的焦距外,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a=30cm >2ff <18cm <2f解得9cm <f <15cm故正确;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远视是凸透镜会聚光线,故需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故错误。故选C正确。故选Co8、如图是患有近视眼的小明检查视力时的情景,小明通过观察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来完成检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比实际视力表小C.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弱D.近视眼应该用度数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答案:A解析:A .平面镜成像中,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故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 等,故A正确;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实际大小相等,故B错误;CD .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之前,矫正时要使像后移到视网 膜上,需要将进入眼睛的光线适当发散,故应佩戴度数合适的凹透镜来矫正。故CD错误。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