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推荐】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强化训练.pdf

    • 资源ID:69744273       资源大小:92.1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推荐】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强化训练.pdf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建议用时:45 分钟)1(2015云南昆明联考)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 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中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解析:选C。孟德尔在观察到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接近31 时,提出的假说是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内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在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演绎”过程是若假说成立,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其比例接近11。2(2015宁夏六校联考)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它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B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时起作用C用秋水仙素处理大肠杆菌,可使其染色体加倍D进行减数分裂的动物细胞,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次级精(卵)母细胞中解析:选 B。原核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而是进行二分裂,且原核细胞中一般只有一条环形 DNA,无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它的遗传也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A错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正确;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C错误;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发生在初级精(卵)母细胞中,D错误。3豚鼠毛色的黑色和白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现有一对黑色豚鼠生了一只白色雌鼠和一只黑色雄鼠,若让这两只子一代豚鼠交配再生两只小豚鼠,子二代豚鼠一只为黑色、一只为白色的概率是()A2/9 B4/9 C3/8 D3/16 解析:选 B。由题意判定,黑色对白色为显性,亲本均为杂合子(其基因型可用Aa表示),子一代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2/3Aa,由如表所示的棋盘式图解可知,子二代个体为黑色的概率为2/3,个体为白色的概率为1/3,子二代中一只为黑色、一只为白色的概率为C12(2/3)(1/3)4/9。配子频率2/3A 1/3a a 2/3Aa(黑色)1/3aa(白色)4现有一豌豆种群(个体足够多),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已知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均没有活性,该种群在自然状态下繁殖n 代后,子 n代中能产生可育配子的个体所占比例为()A.2n12n1 B.2n1 12n1C.2n12n2 D.2n1 22n1解析:选 C。首先从题干中可获取以下信息:豌豆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自交;隐性纯合子不育(被淘汰);子 n 代的 A_所占比例(子 n 代中有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存在)。虽然题干信息是隐性纯合子(aa)在每一代都被淘汰,但 aa 自交并不影响自交基因型AA与 Aa之比,因此,可在自交(n 1)代后再一次性淘汰aa,根据杂合子连续自交(n 1)代,产生子代的基因型及概率可知,AAaa1212n、Aa12n1,淘汰基因型aa 后,AA 1212n/11212n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2n 112n11、Aa12n 1/11212n22n11,再让它们分别自交1 代,则子 n 代中出现基因型 aa 的概率22n11(1/4)12n2,AA Aa112n 22n12n2。5(2015贵州七校联考)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 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 F1的成熟植株中()A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B有 9 种基因型C高产抗病类型占1/4 D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 解析:选 D。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F1,基因型和比例为(1AA2Aa1aa)(1DD致死 2Dd 1dd),有茸毛与无茸毛之比为21,故 A错。有 6 种基因型,故B错。高产抗病 AaDd的比例为1/2 2/3 1/3,故 C错。宽叶有茸毛A_Dd比例为 3/4 2/3 1/2,故 D正确。6(2015临沂三模)兔子的毛色是由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的。C控制野鼠色,对其他3 个复等位基因为显性;Cch控制灰色,对Ch和 Ca为显性;Ch控制喜马拉雅白化,对Ca为显性;Ca是一种突变型,不能形成色素,纯合时兔子毛色为白色。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控制兔子毛色的复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若某种群仅含有三种与毛色相关的复等位基因,则杂合子有6 种基因型C喜马拉雅白化兔相互交配产生白色兔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CCh与 CchCa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接近野鼠色灰色喜马拉雅白化211解析:选 D。由于控制毛色的基因为复等位基因,故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 A错误;若只含有三种与毛色有关的复等位基因,杂合子有 3 种基因型,故 B错误;喜马拉雅白化兔相互交配后代产生白色兔不一定是由于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故C错误;由于C控制野鼠色,对其他3 个复等位基因为显性;Cch控制灰色,对Ch和 Ca为显性;Ch控制喜马拉雅白化,对Ca为显性,因此CCh与 CchCa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灰色喜马拉雅白化211,故D正确。7 已知绵羊(二倍体)为 XY型性别决定生物,下列有关遗传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XHXh的绵羊是纯合子B含 A、a、B基因的正常绵羊,产生的配子一定是卵细胞C杂种雌雄白毛绵羊交配,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D基因型为Aa的绵羊连续自交n 次,后代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1(1/2)n解析:选 C。在考虑多对基因时,只有每对基因都是纯合的个体才能称为纯合子,故 AAXHXh是杂合子。含 A、a、B基因的正常绵羊体内B基因应位于X或 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所以该绵羊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XBY 或 AaXYB,因此该绵羊产生的配子为精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根据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结果可知:Aa 连续自交n 次,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n,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2)n,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2)n/2。8现有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品系隐性性状均为显性残翅黑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A BC D解析:选 B。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的遗传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规律,若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所选亲本至少含有两对等位基因,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表格中性状及相应染色体,亲本组合是()或(),本题只能选 B。9如图为某家族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A此病为显性遗传病B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1 号为纯合子,4 号为杂合子D1 号和 4 号必有一方为杂合子解析:选D。仅由题意及遗传系谱图,无法判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故不可得出A、C选项中的结论。如果致病基因为隐性,则从遗传系谱图来看,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也可能为伴 X染色体遗传,故无法排除伴性遗传的可能,B选项不成立。假设1 号为隐性纯合子,3 号、4 号必为杂合子;假设2 号表现隐性性状,3 号、4 号必表现隐性性状,此时1 号不可能为显性纯合子,只能是杂合子,D选项正确。10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设眼形由A和 a 基因控制,翅形由B和 b 基因控制),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B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2/3 D雌性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解析:选 C。圆眼雌、雄果蝇杂交,子代出现棒眼,则圆眼为显性性状,棒眼为隐性性状;长翅雌、雄果蝇杂交,子代出现残翅,则残翅为隐性性状,长翅为显性性状,A正确。子代中圆眼与棒眼的表现型比例雌雄不同,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为伴X染色体遗传,B正确。亲本为圆眼长翅雄果蝇和圆眼长翅雌果蝇,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可判定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和 BbXAY,因此F1中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所占比例为1/2bbXAXA和1/2bbXAXa,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1/2,C 错误。根据亲代基因型可知,F1雌性中圆眼长翅与圆眼残翅比例应为(1BBXAXA1BBXAXa2BbXAXA2BbXAXa)(1bbXAXA1bbXAXa)62,而实际比例是52,因此可判定基因型为BBXAXA或 BBXAXa的个体死亡,D正确。11研究发现野生型果蝇中,眼色的红色由常染色体上基因A决定,基因型aa 的个体不能产生色素表现为白眼。但另一对独立的基因D、d 中,显性基因D能使红眼色素呈现紫色,其隐性等位基因d 则不起作用。利用纯系红眼雌果蝇甲与纯系白眼雄果蝇乙杂交,F1为红眼雄果蝇和紫眼雌果蝇,让F1雌雄果蝇交配,结果如表所示。眼色红眼紫眼白眼F2果蝇数量118 122 79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 D(d)位于 _染色体上。(2)F1中红眼雄果蝇和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_、_。(3)F2中红眼雌果蝇所占比例为_。(4)若将 F2中的紫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所得后代眼色的表现型(不分性别)及其比例为 _。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亲本纯系红眼雌果蝇甲应该具有基因A,且没有基因D,而纯系白眼雄果蝇乙应该没有基因A。F1红眼雄果蝇应该具有基因A,且没有基因D;而 F1紫眼雌果蝇,应该具有基因A与基因 D,且基因 D来自亲本白眼雄果蝇乙,该基因D只传递给子代雌果蝇,可以推得基因D与 d 位于 X染色体上。再结合题意进行验证发现该判断是正确的。(2)根据上述判断,可以推得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AAXdXd、aaXDY,则 F1中红眼雄果蝇和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AaXdY、AaXDXd。(3)让 F1雌雄果蝇交配,F2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组成为 A_XdXd,其所占比例为(3/4)(1/4)3/16。(4)F2中的紫眼雌果蝇基因型为A_XDXd,与红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眼雄果蝇(基因型为A_XdY)杂交,所得后代中,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XDY、aaXdXd、aaXdY、aaXDXd,其出现的概率为(2/3)(2/3)(1/4)1/9;紫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_XDY、A_XDXd,其出现的概率为1(2/3)(2/3)(1/4)(1/2)4/9;红眼果蝇出现的概率为1(1/9)(4/9)4/9,故 F2中的紫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眼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紫眼白眼 441。答案:(1)X(2)AaXdY AaXDXd(3)3/16(4)红眼紫眼白眼 44112(2015宁夏银川一中第五次考试)某种植物叶片的形状由多对基因控制。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圆形叶个体与另一圆形叶个体杂交,结果子代出现了条形叶个体,其比例为圆形叶条形叶 133。就此结果,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观点一:该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观点二:该性状有受三对基因控制的可能性。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可依次用 A与 a、B与 b、D与 d 来表示相关基因):(1)观 点 一 的 同 学 认 为 两 亲 本 的 基 因 型 都 是 _,子 代 条 形 叶 的 基 因 型 是_。(2)观点二的同学认为条形叶是三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分 别 是 _(写 出 其 中 一 组 即 可),子 代 中 条 形 叶 的 基 因 型 是_。(3)就现有材料来验证观点二时,可将上述子代中的一株条形叶个体进行自交,如果后代出现条形叶圆形叶_或_,则观点二正确。解析:(1)如果叶片的形状受两对基因控制,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33,该比例是9331 的变式,即(931)3,说明两亲本的基因型都为AaBb。两亲本(AaBb)杂交产生的子代中A_B_占 9/16、A_bb占 3/16、aaB_占 3/16、aabb 占 1/16,则子代条形叶的基因型为A_bb 或 aaB_。(2)若子代中三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表现为条形叶且占3/16,3/163/4 1/2 1/2,则两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它们杂交,子代中条形叶基因型为A_BbDd或 AaB_Dd或 AaBbD_。(3)三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的条形叶个体,如A_BbDd有两种基因型,即AABbDd、AaBbDd,其中 AABbDd个体自交,子代中条形叶AAB_D_ 占 3/4 3/4 9/16,则圆形叶占7/16,即子代中条形叶圆形叶97;AaBbDd个体自交,子代中条形叶A_B_D_ 占 3/4 3/4 3/4 27/64,则圆形叶占37/64,即子代中条形叶圆形叶2737。答 案:(1)AaBbA_bb 或aaB_(2)AabbDdAaBbdd(或AaBbdd aaBbDd或AabbDd aaBbDd)A_BbDd(或 AaB_Dd或 AaBbD_)(3)9 7273713(2015吉林长春市高三监测)某种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的动物,其眼色有白色、灰色和黑色三种,基因控制情况未知。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纯合的白眼个体与纯合 的 黑 眼 个 体 交 配,F1均 为 灰 眼,则F1随 机 交 配 所 得F2中 黑 眼 个 体 占_。(假设每代个体数足够多,下同)(2)如该动物的眼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基因控制的情况如图: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某黑眼个体与白眼个体交配,F1中黑眼个体占1/4,则该黑眼亲本个体的基因型为_,F1中黑眼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若等位基因A、a 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 位于 X染色体上,则该动物三种眼色对应的基因型共有_种,两灰眼雌雄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白眼个体,则亲本杂交组合共有_种。由图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解析:(1)纯合白眼纯合黑眼,F1表现为灰眼,F1随机交配所得F2中,黑眼个体所占比例为 1/4。(2)据题图可知,黑眼个体的基因型为AB,灰眼个体的基因型为Abb 或 aaB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白眼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黑眼个体与白眼个体交配,F1中黑眼个体占1/4,则亲代黑眼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F1中黑眼个体的基因型也为AaBb,F1黑眼个体相互交配,F2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黑眼灰眼白眼961。若等位基因A、a 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 位于 X染色体上,则该动物三种眼色对应的基因型共有35 15(种),两灰眼雌雄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白眼个体,则亲本杂交组合共有4 种:AaXbXbaaXBY、aaXBXbAaXbY、AaXbXbAaXbY、aaXBXbaaXBY;题图表示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1)1/4(2)AaBb 黑眼灰眼白眼 96115 4 酶的合成14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回答问题:(1)甲 病 的 遗 传 方 式 为 _,乙 病 可 能 的 遗 传 方 式 有_。(2)若-4 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2 的基因型为 _。-1 携带 a 基因的概率为_,若-1 与一位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生一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_。解析:(1)由图可知,-1 和-2 不患甲病,却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儿子(-2),由此可推断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再根据-1 患甲病,但其儿子(-3)不患病,可推知甲病不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即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对于乙病,-3和-4 不患病,而-2 患乙病,只能确定乙病为隐性遗传病,无法准确判断出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因此,乙病可能的遗传方式有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根据-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推知乙病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4的基因型为AaXBY,-3 的基因型为A_XBXb,由此可知-2的基因型为AaXBXb。由题意可知,-3的基因型及概率是1/3AA、2/3Aa,而-4 的基因型为Aa,则-1 的基因型及概率为:2/5AA、3/5Aa;由于题目只让求患甲病的概率,可不考虑乙病的基因,因为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1/100,则有基因a 的频率 1/10,基因 A的频率 9/10,则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9/10 9/10)/(1 1/100)9/11,Aa19/11 2/11,则-1(1/3AA、2/3Aa)与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子代患甲病的概率2/3 2/111/4 1/33。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AaXBXb3/51/33

    注意事项

    本文(【推荐】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强化训练.pdf)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