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实验心得体会范本.doc
软件工程实验心得体会范本软件工程实验心得体会范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WTT搜集整理的软件工程实验心得体会范文,欢送大家分享。经过这学期软件工程实验的学习,深深感到用户需求对软件的重要性。成功的软件产品是建立在成功的需求根底之上的,而高质量的需求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当用户有一个问题可以用计算机系统来解决,而开发人员开场帮助用户解决这个问题,沟通就开场了。需求获取可能是最困难、最关键、最易出错及最需要沟通交流的活动。对需求的获取往往有错误的认识:用户知道需求是什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和他们交谈从他们那里得到需求,只要问用户系统的目的特征,什么是要完成的,什么样的系统能合适商业需要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需求获取并不是想象的这样简单,这条沟通之路布满了荆棘。首先需求获取要定义问题范围,系统的边界往往是很难明确的,用户不理解技术实现的细节,这样造成了系统目的的混淆。其次是对问题的理解,用户对计算机系统的才能和限制缺乏理解,任何一个系统都会有很多的用户或者不同类型的用户,每个用户只知道自己需要的系统,而不知道系统的整体情况,他们不知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怎么样工作效率更好,也不太清楚那些工作可以交给软件完成,他们不清楚需求是什么,或者说如何以一种准确的方式来描绘需求,他们需要开发人员的协助和指导,但是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交流很容易出现障碍,忽略了那些被认为是"很明显"的信息。最后是需求确实认,因为需求的不稳定性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变动,使之难以确认。为了克制以上的问题,必须有组织的"执行需求的获取活动。需求获取活动要完成的任务或者步骤的过程如下:1、编写工程视图和范围文档系统的需求包括四个不同的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非功能性需求。业务需求说明了提供应用户新系统的最初利益,反映了组织机构或用户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的要求,它们在工程视图与范围文档中予以说明。用户需求文档描绘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需要完成的任务,这在使用实例文档或方案脚本说明中予以说明。功能需求定义了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使得用户能完成他们的任务,从而满足了业务需求。非功能性需求是用户对系统良好运作提出的期望,包括了易用性、反响速度、容错性、强健性等等质量属性。需求获取就是根据系统业务需求去获得系统用户需求,然后通过需求分析p 得到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工程视图和范围文档就是从高层次上描绘系统的业务需求,应该包括高层的产品业务目的,评估问题解决方案的商业和技术可行性,所有的使用实例和功能需求都必须遵从的标准。而范围文档定义了工程产品所包括的所有工作及产消费品所用的过程。工程相关人员对工程的目的和范围能达成共识,整个工程组都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工程目的和范围上。2、用户群分类系统用户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例如:使用系统的频度和程度、应用领域和计算机系统知识、所使用的系统特性、所进展的业务过程、访问权限、地理上的布局以及个人的素质和爱好等等。根据这些差异,你可以把这些不同的用户分成不同的用户类。与ULM中Usecase的Actor概念一样,用户类不一定都指人,也可以包括其他应用系统、接口或者硬件,这样做使得与系统边界外的接口也成为系统需求。将用户群分类并归纳各自特点,并详细描绘出它们的个性特点及任务状况,将有助于需求的获取和系统设计。3、建立核心队通常用户和开发人员不自觉的都有一种"我们和他们"的想法,产生一种对立关系,把彼此放在对立面,每一方都定义自己的"边界",只想自己的利益而忽略对方的想法。他们通过文档、记录和对话来沟通,而不是作为一个合作的整体去识别和确定需求完成任务。理论证明这样的方法是不正确的,不会给双方带来一点好处,良好的沟通关系没有建立导致了误解和忽略重要的信息。只有当双方参与者都明白要成功自己需要什么,同时也知道要成功对方需要什么时,才能建立起一种合作关系。为了建立合作关系通常采取一种组队的方式来获取需求,建立一个由用户代表和开发人员组成的结合小组作为需求获取的核心队伍。结合小组将负责识别需求、分析p 解决方案和协商分歧,小组成员可以采用会议、电子邮件、综合办公系统等方式进展交流,但交流时应注意以下原那么:小组会议应该由中立方来组织和主持,用户和开发人员都要参加;交流预先要确定准备和参与的规那么;议题要明确并覆盖所有关键点,但信息来应该自由;交流目的要明确,并告知所有的成员。4、确定使用实例从用户代表处搜集他们将使用系统完成所需任务的描绘,讨论用户与系统间的交互方式和对话要求,这就是使用实例,一个单一的使用实例可能包括完成某项任务的许多逻辑相关任务和交互顺序。使用实例方法给需求获取带来的好处来自于该方法是用以任务为中心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观点,比起使用以功能为中心和以开发者为中心的方法,使用实例方法可以使用户更清楚地理解和认识到新系统允许他们做什么和怎么做。描写使用实例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简洁直白的表述,尽量使用主动语态,用"系统"或者"用户"作为主语,比方"用户提交用户密码,系统验证用户密码是否正确",还有一点在描绘中不要设计界面细节,比方"用户从下拉框中选择产品类型"。使用实例为以后写用例场景描绘中的根本途径和扩展途径提供了素材。5、分析p 用户工作流程分析p 用户工作流程观察用户执行业务任务的过程,通过分析p 使用实例得到系统的用例图。编制用例图文档将有助于明确系统的使用实例和功能需求,统一建模语言的使用有助于与用户进一步交流。每个用例的描绘应包括:编号,为每个用例分配一个唯一的编号,为需求的追溯提供了方便;参与者,与这个用例交互的actor;前置条件,开场用例前所必须具备的系统状态;后置条件,用例完成后系统到达的状态;根本途径,用例完成的关键途径,也是用户期望的途径;扩展点,根本途径的分枝,表示意外情况;字段说明,途径中名称的进一步分讲解明,对以后类属性的定义和数据库字段设计起作用;设计约束,实现用例的非功能约束。6、检查问题报告通过检查当前已经运行系统的问题报告来进一步完善需求客户的问题报告及补充需求为新系统或新版本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改良及增加特性的想法,负责提供用户支持及帮助的人能为搜集需求过程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7、需求重用假如客户要求的功能与已有的系统很相似,那么可查看需求是否有足够的灵敏性以允许重用一些已有的软件组件。业务建模和领域建形式需求重用的最好方法,像分析p 形式和设计形式一样,需求也有自己的形式。总结:经过一学期的软工实验,深入感到其重要性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将对我在今后的软件开发过程中起极大的作用。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