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入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资源ID:69753486
资源大小:13.9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入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docx
2022年入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中英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二、学制:二年三、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定位在学生毕业后5年应该能达到的目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的学 生应具备良好的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基础及专业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具有一定 的跨学科发展的技术储备;具备独立完成课程实验、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的能力,以能适应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及就业需求;具备一定的电子电路分析、设计、规划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以及管理和创新的能力;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 意识。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5年内,应达到如下目标:(1)道德修养:具有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自觉性。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 推动社会进步的强烈责任感;(2)工程能力:掌握扎实的工程知识及技术,具备创新性地从事电子工程相关软硬件 产品应用与开发、系统集成与设计等工作的工程实践能力;(3)工程伦理:在具体工程实践中能够自觉综合考虑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经济、 社会、文化及环境等因素,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4)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在实 际工作中适应不同的工作定位;(5)终身学习:能够自觉主动适应社会环境、行业和技术的发展变化,拥有自主学习 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四、培养规格1 .专业素养(1)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电子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 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电子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 局限性。(2)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子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 和复杂电子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 责任。(3)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电子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4)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子工程实践中理解并 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2 .知识要求(1)工程知识:具备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电子工程领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 够将所学各类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 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电子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电子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 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电子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 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3.能力要求(1)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 色。(2)沟通:能够就复杂电子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 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 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3)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经济决策方法与工程管理原理,并能在多学科工程环境中 应用。(4)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五、专业主干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拟电子技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高 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电气与控制系 统设计实训等。六、专业相关课程电子工艺设计与实训、自动控制原理、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 用、嵌入式系统与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及实训、多媒体信息处理。七、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一)毕业条件2022年专升本专业毕业学分结构表毕业总学分公共教育专业教育成长教育思政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成长必修课80338363备注:1 .所有专升本专业的学生至少修满2学分的形势与政策课、1学分的“四史”课程。2.其中,“四史”课程即: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每门课 程分别是1学分,至少选修一门,修满1学分。学生申请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须符合以下全部条件后,才准予毕业,并发 给毕业证书:L在学院允许的学习年限内,即25年。2.取得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80学分,其中:公共课共3学 分;成长教育课3学分;专业必修课38学分;专业选修课36学分。(二)授予学位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在取得毕业资格的前提下,按现行的绩点制,其专业课、公共必修课 的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0及以上者,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八、专升本公共教育课程计划进程表请详见附表一。九、专升本专业教育课程计划进程表请详见附表二。十、专升本成长教育课程计划进程表请详见附表三。十一、专升本各学期学分分配表 请详见附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