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注意精选文档.ppt
第七章注意本讲稿第一页,共五十五页1一、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依据一、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依据w对注意的研究是从有关信息缩减问题开始的。人类的各种感官每时每刻都在同时受到许许多多的内外刺激的撞击,由于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对所有撞击感官的刺激都进行完善加工,所以,人们总是选择重要的而忽略其他的。w因此,注意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对信息的选择分析。本讲稿第二页,共五十五页2(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w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是英国心理学家Broadbent(1958)在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较早的注意模型。本讲稿第三页,共五十五页3(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wBroadbent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则是有限的,于是就出现了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要某种过滤器来对之加以调节,选择其中较少的信息,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这类信息将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而其他信息则不让通过。这种过滤器体现着注意的选择功能。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为“注意的过滤器模型”。因为这种过滤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它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因而,Welford(1959)称之为“单通道模型”。本讲稿第四页,共五十五页4(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wBroadbent(1954)双耳分听实验w他向被试的右耳呈现3个数字,同时向左耳则呈现另外3个数字,如:右耳:4,9,3左耳:6,2,7呈现的速度为每秒2个数字。然后,要求被试再现。结果发现被试可用两种方式再现: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收的信息;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按顺序成对地再现。本讲稿第五页,共五十五页5(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w结果:Broadbent原估计能达到95%的准确再现率,但实际上,以第一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65%,以第二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20%。w解释:Broadbent认为,每只耳朵相当于刺激输入的一个通道,而过滤器只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本讲稿第六页,共五十五页6支持证据:wCherry(1953)使用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程序的实验,其实验结果支持过滤器模型。w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信息,而对非追随耳的刺激,除了一些物理特征变化(如语言由男声变为女声)能觉察之外,其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报告,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刺激由法语改为德语、英语或拉丁语等的变化都觉察不到。本讲稿第七页,共五十五页7Evidence against filtering:Some unconscious processing occurswGSR(galvanic skin response)conditioning experiment:One message coming in the left ear,and another set of isolated words coming in the right ear.In the right ear,when subjects got the word“carpenter”they would get a shock.Afterwards shock is removed.During dichotic listening test,subjects show elevated GSR to the word“carpenter”in the unattended channel.Even though they arent aware of the word there.Semantically similar words(“builder”)also elicit GSR response-some semantic processing takes place in unattended channel.Also words that sound similar.But still no memory for message and not consciously aware of meaning.Therefore there is some unconscious processing going on.本讲稿第八页,共五十五页8(二)衰减模型wTreisman(1960)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程序的实验。左耳(追随耳):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右耳(非追随耳):Knowledge of on a hill.结果,被试都报告为:There is a house on a hill.并声称这是从一只耳朵听到的。实验结果表明:当有意义的材料,分开呈现在追随耳和非追随耳时,被试会不顾主试的事先规定(即复述追随耳所听到的项目),而去追随意义。这种现象只有在过滤器允许两只耳朵的信息都能通过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即人可同时注意两个通道的刺激。本讲稿第九页,共五十五页9(二)衰减模型wTreisman(1960,196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对过滤器模型加以改进,提出了衰减模型(attenuation model)。Treisman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不过,这种过滤器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其中一些信息仍然可得到高级加工。本讲稿第十页,共五十五页10(二)衰减模型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五十五页11(二)衰减模型w解释: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信息都先通过初级的物理特征分析,然后都经过过滤器。只是非追随耳的信息经过过滤器时受到衰减,以虚线表示;而非追随耳的信息未衰减,仍以实线表示。w为了解释受到衰减的非追随耳的信息如何得到高级分析而被识别,Treisman将阈限概念引入高级分析水平。w她认为,已储存的信息如字词(在图中以圆圈表示)在高级分析水平(即意义分析)有不同的兴奋阈限。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时其强度没有衰减,可顺利地激活有关的字词,从而得到识别;而非追随耳的信息,由于受到衰减而其强度减弱,常常不能激活相应的字词,因而难于识别。w但是,特别有意义的项目如自己的名字,虽然有较低的阈值,却仍可受到激活而被识别。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五十五页12衰减模型和过滤器模型的基本共同点w两者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来加以调节;w两者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w因而,这种注意选择都具有知觉性质。w为此,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中,多倾向于将这两个模型合并,称之为Broadbent-Treisman过滤器-衰减模型,并将之看作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五十五页13(三)反应选择模型wDeutsch和Deutsch(1963)提出了反应选择模型(response selection model),之后,Norman(1968,1976)支持这个模型并加以一定的修订。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五十五页14(三)反应选择模型w基本假定:由感觉通道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知觉加工,并加以识别。w而注意选择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即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w其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于人的重要性。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五十五页15(三)反应选择模型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五十五页16支持实验:wHardwick(1969)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靶子词实验。w在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一些刺激,其中包括一些靶子词。w这些靶子词呈现在右耳或左耳的数量相同,但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要求被试不管右耳还是左耳听到靶子词,都要作出分别的反应。w实验结果: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达到59%68%。双耳的反应率很接近。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五十五页17(四)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w两类注意模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对注意选择机制(即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五十五页18(四)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wTreisman和Geffen(1967)为了验证以上两种模型,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实验,在此实验中既设置了追随耳程序(即让被试复述追随耳中所听到的项目),又设置了追随靶子词的程序(即在同时呈现给两耳的刺激中,分别随机地安排一些特定的靶子词,并要求被试无论是追随耳还是非追随耳听到靶子词时,都要做出反应,分别记录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可以做出如下预测:若追随耳能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而非追随耳听不到并不能做出反应,则支持过滤器模型;若追随耳和非追随耳都可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但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应多于非追随耳,则支持衰减模型;若追随耳和非追随耳都可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并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接近,则支持反应选择模型。实验结果: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是86%,而非追随耳的反应率是8%。这一实验结果有利于衰减模型,支持知觉选择模型。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五十五页19(四)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wDeutsch等(1967)则对以上实验设计提出批评。他们指出,在Treisman的实验设计中,两耳实际上处于不等的地位:w一耳为追随耳,另一耳则不是;w在追随耳一方,对靶子词既要复述(即追随),又要做出敲电键反应,即要做出两次反应;而在非追随耳一方仅对靶子词做出敲击反应,即一次反应。w这种设计会造成追随耳的信息比非追随耳的信息更重要,因此,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比非追随耳的要多得多。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五十五页20(四)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wTreisman和Riley(1969)听取了Deutsch等人的批评意见,又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在新的实验中,要求被试当从追随耳中听到靶子词后,不要对其进行复述,使两耳在接受靶子词的条件上一致,其他安排与前一实验相同。w结果: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76%,而非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33%。w此结果仍然支持知觉选择模型。w从反应选择模型的角度来分析,这一新的实验设计仍然使两耳处于不等的条件。这不仅仅因为一耳被确定为追随耳,而且即使就靶子词本身条件来看,两耳也没有保持相同条件,即当追随耳的刺激受到逐个复述,而听到靶子词时停止复述,这反而会使靶子词显得突出而变得重要,以致影响反应输出,使追随耳的反应率高于非追随耳的反应率。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五页21(四)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w目前,对于这两类模型,心理学界还没有充分依据来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然而,从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具体问题而言,这两类模型似乎还不至于像双方所想象的那么对立。w主张知觉选择模型的研究者,一般都运用附加追随耳程序的双耳分听的实验方法。这种实验方法将注意引向一个通道,然后再来分析和比较两个通道的作业情况。可见,他们所研究的是注意的集中性。w而支持反应选择模型的研究者,一般都运用不附加追随耳程序的靶子词的双耳同时分听的实验方法。这种实验方法使注意分配到两只耳朵中,可见他们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是注意的分配性。w由于这两种实验方法和研究的具体问题不同,所以它们必然会反映在实验结果上,并影响理论分析。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五页22二、注意能量有限理论及其实验依据w无论是知觉选择模型还是反应选择模型都是以认知系统的加工能力或资源有限作为出发点的;wBroadbent(1958)最早提出“注意是资源有限的加工系统的工作结果”的想法,他所提出的注意过滤器模型也体现了这种思想;w然而,前面的模型并没有用这种思想来具体说明注意,没有成为注意的机制或解释注意的原则。w因而从70年代开始,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已经开始避开注意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而把注意能量有限当作注意机制来解释注意。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五页23(一)注意能量分配模型wKahneman(1973)在注意与努力(Attention and Effort)一书中提出注意能量分配模型。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五页24(一)注意能量分配模型wKahneman认为,人可利用的资源总是和唤醒相连的,其资源的数量可随各种情绪、药物、肌肉紧张等因素的作用而变化。w图中的资源分配方案是决定注意分配的关键。而分配方案则要受制于唤醒因素可利用的能量、当前的意愿、对完成作业所要求能量的评价以及个人的长期意向。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所实现的分配方案就体现着注意的选择。w对完成作业所要求能量的评价是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唤醒水平,使可利用的能量增加或减少,而且极大地影响着分配方案;w个人长期意向反映着不随意注意的作用,即它要求将能量分配给新异的刺激、突现刺激和自己的名字等;w当前意愿体现着完成当前作业的要求和目的等。w从这个模型可知,只要不超过可利用的能量,人就可同时接收两个或多个输入,或者从事两种或多种活动。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五页25(一)注意能量分配模型wNorman等人(1975)把能量或资源有限分成两类过程:w资源有限过程(resource-limited process):若某作业因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而不能有效地完成。但一旦能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作业就能顺利地进行,则称之为资源有限过程;w材料有限过程(data-limited process):若某作业因受到其质量低劣或记忆信息不适当的限制,当时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该作业操作水平,则称之为材料有限过程。w双作业操作的互补原则(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ity)在进行双作业操作过程中,如果一个作业的操作所需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作业操作可得到的资源相应地减少多少。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五页26(一)注意能量分配模型w认知容量(cognitive capacity)模型的三点假设首先,容量模型假设不同来源的刺激产生的干扰是非特定的。当我们同时进行两件事时,所产生的问题并非由于这两件事互相干扰,而是进行两件事需要较多的资源,超出我们所供应的范围。因此,该模型预测,只要这些活动不超过所需的资源数目,我们便能同时进行这些活动。第二个预测是跟着第一个预测而来的,即当这些活动所需的总资源要求超过既有容量时,要同时进行第二件事,必然使第一件事的反应退步。第三个预测是认为分配决策有弹性,能改变来适应输入刺激的资源需要。(Johnson&Heinz,1978)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五页27(二)支持实验wPosner和Boies(1971)的实验:被试要同时做两个实验项目。主要项目(即被试必须集中注意的)使字母配对项目。视觉警告信号出现后,被试先看到一个字母,如T,约持续50ms。第二个字母于1s后出现,被试决定是否与第一个字母相同,以按键表示。如果字母相同,被试以右手食指按键,如果字母不同,被试以右手中指按键。第二个实验项目是听觉侦察项目,以耳机呈现声音刺激几次,被试若听到声音,则以左手食指尽快按键表示。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五页28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五页29(二)支持实验w第一点显示声音出现在警告信号之前,侦察出声音的平均反应时间,这点是作为比较的基础;w如果声音出现在字母前,合理的假定是认为被试能集中所有注意力在声音上;反之,声音出现在字母后,很可能由于被试把认知资源分配在主要实验项目上,而增加反应时间。w当警告信号出现时,及稍后,声音侦察反应时间减少。警告信号的功能是在增加被试的警觉性,增加可用资源。w在第四点的反应时间最少,这是当被试已辨认出第一个字母,声音立刻呈现的情形。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五十五页30(二)支持实验w这个研究具体支持Kahneman的第一个假设:当整个情境要求不超过可用容量时,被试能处理互相竞争的刺激。警告信号的警觉效果并不持久,在延长时距中(即第二个字母尚未出现),被试可能从感觉记忆中引出第一个字母的代码,并在工作记忆中产生较持久的认知代号,这解释第6点增加反应时间的理由。但是反应时间增加最多的是第7点和第8点,在这两点以上,第二个字母已经出现,被试忙着分类、辨认并判断。这些活动占用了被试大多数的可用资源,剩下少之又少的资源来处理声音。因此这个发现也支持Kahneman的第二个预测;当所需资源超过容量时,听觉侦察反应项目的成绩必然退步。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五页31(三)对能量模型的疑问w到底什么是资源?资源的本质是什么?w没有人能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w有些研究者认为所谓的“资源”是神经系统基本和组成运作的结果。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五页32三、两种加工过程理论及其实验依据w在能量有限理论的前提下,Schneider和Shiffrin(1977)提出了两种加工过程理论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加工。w他们认为,控制性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由于这种加工受人的意识控制,所以称为控制性加工,又称注意性加工;w自动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是不需应用注意,无一定的容量限制,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并且一旦形成就难于改变。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五页33(一)练习与自动加工w自动加工与练习有密切关系。wShiffrin和Schneider(1977)视觉搜索实验:在该实验中要求被试在一系列字母中搜寻目标字母,而目标字母数从16个随机变化;因变量为反应时间。w结果:w未经练习的被试,其反应时随目标字母数增加而增加;w经反复练习的被试,其结果是他们搜寻6个目标字母与搜寻1个目标字母的反应时间几乎相同。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五页34(一)练习与自动加工w结果:未经练习的被试,其反应时是目标数量的函数,这种现象被称为搜寻的目标物数量效应。w经过反复练习之后,被试对6个目标物的反应与对一个目标物的反应,其速度趋于相同,也就是说,搜寻目标物数量效应的消失。w为什么这种效应会消失呢?Shiffrin等人认为,因经反复练习,被试对于搜寻目标物已经形成了自动化。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五页35(二)两种加工过程理论的实验依据wShiffein和Schneider的记忆扫描实验:在实验中,先让被试识记14个项目,然后再视觉呈现再认项目14个,要求被试判定在再认项目中是否有以前识记过的项目,“有”按yes键;“无”按no键。在实验中,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设置两种条件:w不同范畴条件,其中识记项目均为字母,而再认项目中只含一个字母,其余的为数字或再认项目均为数字(也可字母和数字倒过来设置)。在这一条件中,被试只需从数字(或字母)中发现是否有字母(或数字),就可作出是与否的反应。此条件中识记项目和无关的再认项目分属不同范畴。w相同范畴条件,其中识记项目均为字母(或均为数字),再认项目中也全部为字母(或全为数字),在再认项目中可包含也可不包含曾识记过的项目。在此条件中被试要从字母(或数字)中,发现是否有识记过的字母(或数字)并作出恰当的反应。此条件中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同属相同范畴。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五页36(二)两种加工过程理论的实验依据w实验结果:w在相同范畴条件下,当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均为1个时,要达到80%的正确反应率,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需120ms;而当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均为4个时,要达到70%的正确反应率,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需800ms。w在不同范畴条件下,不论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的数量多少,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只需80ms,就可达到80%以上的正确反应率。w这些结果说明:不同范畴条件下的再认或搜索优于相同范畴条件,而且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的数量对不同范畴条件下的反应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在相同范畴条件下,随着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的增多,判定所需的时间也增加。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五页37(二)两种加工过程理论的实验依据w结果解释:wSchneider和Shiffrin认为,在相同范畴条件下,被试所进行的是控制性加工。它将每一个再认项目与同一范畴的每一个识记项目按顺序进行比较,直到匹配为止。w在不同范畴条件下,被试从字母中搜索出数字或从数字中搜索出字母。他们所进行的是自动加工。w由于采用加工方式不同,所以表现出判定速度的不同。w被试在不同范畴条件下所进行的自动加工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分辨字母和数字的结果。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五页38(三)特征整合论wTreisman(1977,1980)提出的特征整合论(feature integration)是在注意研究的背景中提出来的。她吸取了由Schneider和Shiffrin所提出的自动加工和控制性加工的思想,特别是吸取了Neisser所提出的前注意加工和集中注意加工;注意在数据驱动(即自下而上)和概念驱动(自上而下)的共同作用下引导知觉以及平行加工和系列加工等思想,并进一步发挥了 Neisser的把注意与知觉操作相联系的思想,力图将注意与知觉的内部过程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本讲稿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五页39Neisser(1967)的理论观点:wNeisser最先提出前注意加工和集中注意加工。前注意加工是自动的,可能是平行的加工;集中注意加工则是系列的加工。w注意在概念驱动和数据驱动的共同作用下引导知觉,知觉是主动的、灵活的。wNeisser着眼于注意和知觉操作的联系。本讲稿第四十页,共五十五页40(三)特征整合论w特征整合论的核心是将客体知觉过程分成早期的前注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w理论的出发点是知觉的特征分析。w知觉在前注意阶段是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无需注意,而在整合阶段,通过集中注意将诸特征整合为客体,其加工方式是系列的。w对特征和客体的加工是在知觉过程的不同阶段实现的。w她将特征看作是某个维度的一个特定值,而客体则是一些特征的结合。w例如,图形、颜色都是维度,三角形、红色则分别为这两个维度的值,而红色三角形是红色和三角形这两个特征值所组成的客体。本讲稿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五页41Treisman的视觉搜索实验w在实验中,向被试视觉呈现130个不同颜色的字母,要求他们从其中搜寻一个特定的靶子,这靶子或者是一个客体(如绿色的字母T),或者是一个特征(如兰色的字母或一个字母S)。同时,记录被试的反应及所用的时间。w结果:w当靶子是一个客体时,呈现的项目数量对观察靶子所需的时间由很大影响,项目数越多,所需的时间也越长。w当靶子是一个特征时,呈现的项目数量对觉察靶子所需的时间没有实际意义的影响。w解释:Treisman认为,搜索特征比搜索客体快,并不受所呈现的项目数的影响,是因为对特征的加工是自动的平行式加工;而搜索客体则是系列加工。本讲稿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五页42非对称性搜索实验w非对称性搜索是指,在若干个甲类项目(干扰项)中搜索一个乙类项目(靶子),与同样的乙类项目(干扰项)中搜索一个甲类项目(靶子)。w两者的搜索速度有显著差异,即出现非对称现象。本讲稿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五页43Treisman的非对称性搜索实验举例w向被试呈现一些刺激卡,所有的刺激分(a)、(b)两类,如下图所示。在(a)类中靶子是0,干扰项是Q;而在(b)类中靶子是Q,干扰项是0。在所有的刺激卡中靶子只有一个或无,而干扰项则可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不同的数目。靶子和干扰项在画面上的位置每次都是不同的。在每次试验前,告之被试何为靶子,然后用速示器呈现。要求被试按键作出“有”或“无”的反应。本讲稿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五页44Treisman的非对称性搜索实验举例w结果发现:在(b)类刺激卡中搜索Q要显著地快于在(a)卡中搜索0。w解释:Treisman认为,在(b)卡中搜索Q,只需判断画面中有无一竖线,就可作出反应,不必考虑竖线在哪个位置或与哪个圆相交。这种搜索属前注意加工的快速过程,是以平行方式实现的。然而,在(a)卡中搜索0,则需要对画面上的每个项目依次扫描,以判断哪个圆不与竖线相交,需要将注意依次集中于有关的位置。这种搜索属集中注意阶段的慢速加工,是以系列方式实现的。w前注意阶段的加工原则是表征“特征有”,而不表征“特征无”。本讲稿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五页45四、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w启动实验研究w负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w关于负启动的起因本讲稿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五页46(一)启动实验方法w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促进作用。w相对于起抑制作用而言,起促进作用的启动效应被称为正启动效应或促进性启动效应;w起抑制作用的启动效应则被称为负启动效应(negative priming effect)或抑制性启动效应(inhibitory priming effect)。本讲稿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五页47(二)负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w负启动效应最早是由Dalrymple-Alford和Budayr(1966)在stroop色词研究中提出的。w负启动作为分心物抑制的研究方法却是由Tipper的研究而开始的。本讲稿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五页48(二)负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wTipper等指出,涉及注意选择性机制主要有两种理论观点。w一种观点认为,选择的主要作用是使专注信息得到进一步加工(即目标激活)。w另一种观点认为,选择具有双重机制,即专注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被忽略信息的积极抑制相结合(即目标激活和分心物抑制)。wTipper的负启动实验的方法学思想:如果在专注刺激的选择期间,一个被忽略信息的内部表征是与抑制相联系的,那么对要求相同内部表征的一个随后的刺激加工就会象先前被忽略的信息一样被削弱。本讲稿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五页49Tipper&Cranston(1985)负启动实验w向被试呈现用红、绿墨水书写的两个部分重叠的英文字母,红字母为目标字母,即要求被试又快又准地读出字母;绿字母为分心字母,要求被试不理会它。并且设置3种条件:w控制条件,即每次试验中目标字母和分心字母都是不同的;w分心字母启动条件,即在启动显示中的分心字母将作为探测显示中的目标字母;w重复分心字母条件,即分心字母在各试验中保持不变。w结果:分心字母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最长,并且与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本讲稿第五十页,共五十五页50(三)关于负启动的起因wNeill和Valdes(1996)归结为6种:w反应压制(response suppression)w认知去活化(cognitive deactivation)w编码协调(code coordination)w认知阻塞(cognitive blocking)wS-R映射(S-R mapping)w情景恢复(episodic retrieval)本讲稿第五十一页,共五十五页51五、注意的生理机制的研究w对注意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大类:研究注意的认知机制研究注意的生理机制本讲稿第五十二页,共五十五页52(一)关于注意的生理指标的探索w关于注意的生理机制的研究始于对朝向反射的研究。w20世纪60年代初,在心理学研究中正式采用计算机的叠加功能对人脑颅表电位进行加工,提出了一系列过去不可能观察到的心理活动所引起的脑电波,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事件相关脑电位(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简称ERP)研究领域。本讲稿第五十三页,共五十五页53(二)神经匹配模型w神经匹配模型(the neuronal matching model)认为,刚刚呈现的外部刺激在神经系统内形成了某种神经元组合的固定反应模式。如果同一刺激重复出现,传入的信息与已形成的反应模式相匹配,则朝向反射就会消退。但若刺激因素发生变化,新的传入信息与已形成的神经活动模式不相匹配,则朝向反射就又重新建立起来。w因此,Sololov认为,无论是第一次运用新异刺激引起的朝向反射,还是在它消退之后,由刺激模式变化所再次引起的朝向反射,都是由同一神经活动模型的机制所实现的。w具体而言,这种机制发生在对刺激反应的传出神经之中,在这里将感觉神经元所传入的信息模式和中间神经元所保存的以前刺激痕迹的模式相比较。如果两种模式完成匹配,则传出神经元不再发生反应;如果两种模式不匹配,那么就会使传出神经元从不反应状态变为反应状态。本讲稿第五十四页,共五十五页54(三)神经活动双重过程模型wGroves和Thompson(1970)在他们对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神经系统“双重过程模型”(dual-process model)。w他们发现,在神经系统中有一些特定的细胞,对任何输入都发生反应并快速放电。w此外,他们发现,更强的输入就会有更多的神经细胞的反应。一系列较弱的输入,随时间的延续也会逐渐增加神经放电。这种效应称之为敏感化(sensitization)w他们还发现,当重复一个输入时,参与对这个特定输入加工的一些神经细胞就会变得疲劳,并随着输入的每一次重复,该细胞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这种效应称为习惯化(habituation)。wGroves和Thompson推断,有机体对输入的反应强度是习惯化和敏感化两种作用的整合。他们称这为双重过程模型。本讲稿第五十五页,共五十五页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