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苏科版2.pdf
-
资源ID:69829933
资源大小:1.16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文档】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苏科版2.pdf
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2014-2015 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二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4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B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外可以直接对话C声音在空气、水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D地震、海啸发生时,不会伴有次声波的产生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3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道路“转弯镜”使视野更广阔B插鱼时,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投掷鱼叉C透过树叶的阳光D阳光下人形成的影子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沐浴时水的温度一般是60B某初中生每分钟脉搏大约是70 次左右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铁是一种晶体,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铁水凝固成铁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A B6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7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关于这些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B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升华现象,要放出热量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的早晨落叶上会出现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A无法成像 B 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9“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 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l 100nm这样的长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是()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10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在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A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小丽观察并记录了像在光屏上的变化情况,其中错误的是()A像始终是实像C像始终是倒立的D像先变小后变大12在光具座上,平行光线透过凸透镜,在凸透镜另一侧的与透镜平行的光屏上形成光斑,移动光屏,发现光屏距光心10cm和 20cm时,光屏上的圆形光斑大小相同,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此凸透镜不能成放大的实像B若用此凸透镜不能成放大的虚像C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D用此凸透镜不能成缩小的实像二、填空题(本题共12 小题,每空1 分,共 31 分)13公园里,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能够分辨出黄鹂鸟的叫声,是因为不同种类的鸟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我们看到各种颜色的花朵,是光的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14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微粒,它的浓度直接影响到空气的质量和能见度15“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的实验证明了光的现象;“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的现象证明了光的现象;“潭清疑水浅”的现象证明了光的现象16读数:(1)图 1 中,木块的长度为cm(2)图 2 表示一支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3)图 3 中,该秒表的示数是s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m/s;天文学中常用天文单位(AU)和光年(1y)做距离单位,1AU是指地球到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1l y是指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距离,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所需时间约为8min,则 1AU 1l y(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8前段时间达州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9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有些学生看不清前方白板上的字迹,原因是光在白板上发生了(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白板能反射颜色的光 我们看到白板上的字迹是黑色的,是因为黑色字迹(填“能”或“不能”)反射光20 小明身高1.60m,站在镜前0.50m 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面m,像高m;当他慢慢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变大/变小/不变)21某固态物质加热变为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2)该物质在第3min 时的状态是态,此时它将(填“吸热”或“放热”)22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 和像距 v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可在光屏上观察到23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读数较;在一定的气温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24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的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三、解答题(本题有6 小题,共45 分,其中选择和作图题2 分一空,其余每空1 分)25按题目要求作图: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所示,分别作出光线通过甲、乙两个透镜的光路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边入射,画出这束光从AB边进入玻(正确/错误)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熔化时温度(升高/不变/降低),具有这种熔化特点的固体叫(晶体/非晶体)27在做自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时,首先要通过小水滴成倒立放大的红箭头的实像,如果没有形成倒立放大的像,就要调整或者改变;实验中应使凸透镜、水滴、红箭头在竖直线上28“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 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2)点燃蜡烛A,从 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3)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4)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5)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 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29小明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择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1)小明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1 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2)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时,某同学点燃蜡烛,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的像不完整(如图2 所示),若调整凸透镜,接下来的操作是(3)问题解决后,小明经过规范操作,测量准确,实验记录如表:序号物距 u/cm 像距 v/cm 像的性质1 30.00 10.91 a 2 16.00 16.00 倒立,等大,实像3 12.00 24.00 b 4 6.00/正立、放大、虚像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表格中有几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助填补:a;b;在第 4 次实验时,为了观察到此时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同”或“异”)侧(4)完成实验后,小明又拿一个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并调节光屏,使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 3 所示),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应该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5)小明将光源“F”放在距凸透镜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4 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为30如图 1 所示,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96 97 98 98 95 98 98(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除了图1 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有些国家使用的是华氏温度,规定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212F,纯水凝固时的温度为32F,之间的刻度是均匀的,用F表示华氏温度,则此水的温度可以记为F(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上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5)甲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合理即可)(6)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2 中的图(选填“a”或“b”),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7)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种原因)(8)郭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2014-2015 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二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 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4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B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外可以直接对话C声音在空气、水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D地震、海啸发生时,不会伴有次声波的产生【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能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声音能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传声最慢(4)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发生时伴有次声波发生【解答】解:A、声波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B、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外不能直接对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地震、海啸发生时常会有次声波发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声学基础的考查,比较简单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考点】紫外线【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紫外线具有化学作用强、生理作用强、荧光效应强的特点,根据这样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来判断此题【解答】解:A、红外线方向性好,可以用作电视遥控器;B、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超就说明这一点;C、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D、红外线热作用强,一切物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高温物质辐射红外线强,因此制成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军事上故选 C【点评】红外线:光谱中红光之外的部分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也不停地吸收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特点:(1)热作用强:烤箱、浴室里的暖灯、夜视仪、热谱图(2)穿透力强:航空摄影(3)遥感、遥控:卫星遥感、家用遥控器紫外线:光谱中紫光之外的部分天色紫外线的来源是太阳光紫外线特点: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1)化学作用强:使胶片感光、(2)生理作用强:杀菌消毒、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3)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制验钞机3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道路“转弯镜”使视野更广阔B插鱼时,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投掷鱼叉C透过树叶的阳光D阳光下人形成的影子【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现象有以下三种情况:(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A、道路“转弯镜”使视野更广阔,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我们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因此用鱼叉捕鱼时,不是将鱼叉对准他看到的鱼,而是瞄准所看到的鱼的下方位置叉去;故 B符合题意;C、透过树叶的阳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不能用光的折射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射向地面的太阳光被挡住,就在地面上形成了光线照不到的阴暗区,即影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应用光传播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判断生活中的光现象是比较常见的题目,属于基础题,要会区分各种光现象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中的哪种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沐浴时水的温度一般是60B某初中生每分钟脉搏大约是70 次左右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考点】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应用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沐浴时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60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B、初中生每分钟脉搏大约是70 次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20cm,在 26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0m/s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 B【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5铁是一种晶体,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铁水凝固成铁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A B【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分析】铁等金属是晶体,晶体在凝固前首先放热降温,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完全凝固后放热继续降温【解答】解:铁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A、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B、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C、温度在整个过程中有上升的趋势,是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D、温度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符合题意故选 D【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的区别,根据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凝固或熔化图象;根据温度是否变化判断晶体还是非晶体6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考点】水的三态变化【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熔化指的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解答】解:A、冰融化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合题意;B、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液态小水珠故B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合题意;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不合题意;故选 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关键是知道物质由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7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关于这些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B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升华现象,要放出热量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的早晨落叶上会出现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出热量的物体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解答】解:A、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A错误;B、干冰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升华吸热,故B错误;C、露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C错误;D、霜是水蒸气气态变为固态的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D正确故选 D【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掌握各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属于基础知识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A无法成像 B 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当物距处于1 倍和 2 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 2 倍焦距;当物距大于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1 倍和 2倍焦距之间【解答】解: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则此时物距处于1 倍、2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2 倍焦距;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物距大于2 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 D【点评】此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做到灵活应用9“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 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l 100nm这样的长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是()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单位换算,1.76109nm=1.76m,与一个人的身高相似【解答】解:1.76109nm=1.76m 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单位换算的掌握情况,要求了解纳米这个长度单位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10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在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A【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折射规律【专题】【分析】)鱼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鱼”位置升高了;(2)根据光线的传播方向及入射角与折射角间的关系分析各光路图,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解答】解:A、光由空气射入水中,不符合题意;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路图错误;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不符合题意;D、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路图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折射的光路图,知道看水中鱼时,光的传播方向,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小丽观察并记录了像在光屏上的变化情况,其中错误的是()A像不断变大B像始终是实像C像始终是倒立的D像先变小后变大【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应用题【分析】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小根据这个知识点进行判断【解答】解:蜡烛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靠近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成倒立的实像物体靠近凸透镜,物距减小,像距要增大,像不断变大,所以光屏要远离凸透镜故选 D【点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这个知识点在凸透镜成像中经常用到,要熟练掌握12在光具座上,平行光线透过凸透镜,在凸透镜另一侧的与透镜平行的光屏上形成光斑,移动光屏,发现光屏距光心10cm和 20cm时,光屏上的圆形光斑大小相同,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此凸透镜不能成放大的实像B若用此凸透镜不能成放大的虚像C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D用此凸透镜不能成缩小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可将平行光会聚到一点,这里应注意,题目中的光斑一个在焦点之前,一个在焦点之后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解答】解:据题目可知,凸透镜可将平行光会聚到一点,其传播路径如图所示,在光屏距10cm和20cm时,光屏上得到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形光斑,说明这两个光斑分别在焦点之前和焦点之后,且距焦点的距离相同,故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故选【点评】能利用作图的方法,对光的传播路径进行分析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分)13公园里,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能够分辨出黄鹂鸟的叫声,是因为不同种类的鸟发出声音的音色(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我们看到各种颜色的花朵,是光的反射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条件;光的反射【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声音可以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我们能分辩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了音色这一特征;我们能够看到周围各种颜色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解答】解:公园里,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人们能够分辨出黄鹂鸟的叫声,是因为不同种类的鸟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看到各种颜色的花朵,是花朵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是光的反射现象故答案为:空气;音色;反射【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以及光的反射现象,属基本知识点,难度不大14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m(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微粒,它的浓度直接影响到空气的质量和能见度【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对 PM2.5物理含义的理解作答【解答】解: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故答案为:m【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PM2.5 单位的掌握情况,体现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15“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的实验证明了光的色散现象;“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的现象证明了光的反射现象;“潭清疑水浅”的现象证明了光的折射现象【考点】光的色散;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天在清溪底”是看到“天”在“溪底”,即人看到的是“天”在“溪底”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指人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故答案为:色散;反射;折射【点评】光学现象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从诗句中分析出现象,再与知识相联系,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技能16读数:(1)图 1 中,木块的长度为2.70 cm(2)图 2 表示一支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6(3)图 3 中,该秒表的示数是337.5 s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 开始,要以”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3)秒表的使用:先按下复位按钮,使分针和秒针都指在零刻线处;按一下开始按钮,指针开始转动,再按一下就停止;读出分针、秒针的读数,就是两次按按钮的间隔时间【解答】解: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端与3.00cm 对齐,右端与5.7cm 对齐,估读为5.70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5.70cm3.00cm=2.70cm;(2)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 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 以下,说明温度低于0,为 6;(3)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 5min 和 6min 之间,略偏向 6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7.5s=33.7.5s故答案为:(1)2.70;(2)6;(3)337.5【点评】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17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m/s;天文学中常用天文单位(AU)和光年(1y)做距离单位,1AU是指地球到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1l y是指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距离,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所需时间约为8min,则 1AU 小于1l y(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2)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 个天文单位(AU),知道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所需时间,利用 s=vt求球到太阳的距离,即1AU的大小;1 光年是光在1 年内通过的距离,求出其大小和1AU比较得出答案【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m/s;1AU是指地球到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由v=可得,1AU=s=vt=3108m/s860s=1.441011m 1 光年(1y)是指光在一年里通过的距离,1l y=365243600s3108m/s=9.46081015m 可见,1AU小于 1l y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故答案为:3108;小于【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天文单位、光年的了解,属于天文学知识,平时要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18前段时间达州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升华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熔化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解答】解: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成为气体,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空气中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变为雨滴落到地面,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故答案为:升华;凝华;熔化【点评】判断一种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一定要分析现象原来和现在的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19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有些学生看不清前方白板上的字迹,原因是光在白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白板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我们看到白板上的字迹是黑色的,是因为黑色字迹不能(填“能”或“不能”)反射光【考点】镜面反射;物体的颜色【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黑板“反光”就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2)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3)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解答】解:(1)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有些学生看不清前方白板上的字迹,是因为光在白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白板反射的光线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白板上的字(2)白板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黑色字迹不能反射光,吸收所有色光;因此我们看到白板上的字迹是黑色的故答案为:镜面反射;各种;不能【点评】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反射现象,分析问题时注意反射光线是向一个方向还是向各个不同方向漫反射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多注意这方面的应用,积累对漫反射应用的了解,做到活学活用20小明身高1.60m,站在镜前0.50m 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面0.50 m,像高1.60 m;当他慢慢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不变(变大/变小/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且物距与像距相等,即可分析解答此题【解答】解:推荐学习K12 资料K12 资料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小明站在镜前0.50m 处,此时物距为0.50m,则像距也为0.50m,由于像与物是等大的,所以像高也为1.60m,不管他慢慢远离镜子还是靠近镜子时,像的大小将不变故答案为:0.50;1.60;不变【点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要求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21某固态物质加热变为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210;(2)该物质在第3min 时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此时它将吸热(填“吸热”或“放热”)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判断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最大区别,要看温度随时间变化时,是否有一段时间内,物质吸热但不升温晶体在达到熔点后,熔化的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解答】解:(1)从图象观察,在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210不变,此时吸热,温度不变,说明物质有一定的熔点,而且物质的熔点是210,属于晶体(2)该物质在第3min 时物质正在熔化,因此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时它将吸热,但温度不变故答案为:(1)晶体;210;(2)固液共存;吸热【点评】观察物质熔化的图象时,要学会分析关键的时间点和温度点,从而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进而确定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以及物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22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 和像距 v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2)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可在光屏上观察到圆形光斑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定量思想;实验分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等于像距,)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根据图象可知,当物距等于二倍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等于像距,都等于二倍焦距分析图可知物距等于20cm时像距等于20cm,所以二倍焦距等于20cm,则焦距为10cm(2)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光屏上不能得到像,可在光屏上观察到圆形光斑答:(1)10;(2)圆形光斑【点评】此题考学生对于凸透镜成像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熟知成像规律是解题关键23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读数较小;在一定的气温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推荐学习K12 资料【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进行的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据此作答【解答】解:湿泡温度计上的液体蒸发吸收热量,温度计的示数降低空气的湿度越大,液体蒸发越慢,温度降低的越小故答案为:小;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蒸发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4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不会(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照相机的工作原理,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并且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于人眼看不到红外线,因此不会对观众观看电影产生影响【解答】解:此装置的摄像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u2f 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由于人眼看不到红外线,因此此装置的使用不会影响观众的观看故答案为:缩小;实;不会【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照相机的制作原理,关键是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题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三、解答题(本题有6 小题,共45 分,其中选择和作图题2 分一空,其余每空1 分)25按题目要求作图:所示,分别作出光线通过甲、乙两个透镜的光路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边入射,画出这束光从AB边进入玻【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2)仔细观察折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3)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1)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 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 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2)折射光线平行凸透镜的主光轴,则入射光线过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3)光从空气入射到玻璃界面上,传播方向不变,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在作图时,注意先做出法线此题考查平面镜成像作图的方法,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光的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26如图是“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正确(正确/错误)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使物质受热更加均匀,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升高/不变/降低),具有这种熔化特点的固体叫晶体(晶体/非晶体)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为使一些固态物质能够被均匀加热,可以将固体物质弄碎,并放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知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于冰在常温下也能熔化,如果用酒精灯加热,温度太高,冰熔化太快,不利于观察现象,故甲装置是可以的乙装置将需要加热的物质放入试管中,并用水进行加热,这样可以使物质受热更加均匀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