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苏科版1.pdf
-
资源ID:69830077
资源大小:1.64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文档】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苏科版1.pdf
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2014-2015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24 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的1“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小华接听电话喊道小华主要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判定是外婆打来的()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 频率2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关于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 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3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冰箱冷冻室的最低温度约为5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4下列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冰冻的衣服变干B钢水浇铸得到钢件C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D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罐,外壁出现水珠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A花开时香气扑鼻B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飘散在空中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D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6“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光的反射C投影凸透镜成像D倒影光的折射7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A量程 15cm,分度值0.5mm B量程 10m,分度值1dm 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C量程 30cm,分度值1mm D 量程 3m,分度值1mm 8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如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下列图中的()A9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项操作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102012 年 6 月 18 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A“天宫一号”D“神舟九号”11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 秒末的速度为9.0m/s,10 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 5 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一定为9 m/s B在后 5 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一定为10.2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 m/s 12将一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可能是凹透镜B一定是凸透镜,纸上的光斑是太阳通过透镜所成的实像C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l D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也随之变大二、填空题:第16 小题第一空2 分,其余每空1 分,共计26 分13“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减弱噪声14 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选填“冷”、“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选填“吸收”、“放出”)大量的热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15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现象,我们通常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一种光学元件来研究此现象,如图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实验中,位于光屏处以外(选填“a”或“b”)的光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光屏上呈现的红、绿、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小红站在平面镜前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发现梳过的头发相互散开,这是因为当处观察自己的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m,若以 1m/s 的速度向后m,此过程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 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 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 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 A 应该向(选填“左”或“右”)移动;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透镜制成的眼镜18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折射光线是,反射角等于度,分界面的侧是玻璃19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质的运动如图1 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1秒的不同位置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球运动平均速度大,图2 中的图象描述的是球的运动20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 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 上的 c 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 a 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透镜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像,在照相机、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在光屏上会出的是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三、解答题:共计50 分21如图所示,P为人眼的位置,请在图中用作图的方法,作出人眼所能看到的挡板右侧墙壁的范围2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中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3如图是一束射向凹透镜且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请画出它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24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础,完成下列有关测量的问题(1)图甲中秒表的读数为s(2)如图乙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由图可知(填字母)尺使用不正确,根据正确使用的尺读出木块的长度为cm(3)如图丙所示的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填字母)25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松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这一现象说明:,下列现象中能应用这一知识解释的是:A破镜很难重圆 B 十月桂花香 C 铁丝难拉断 D 液体很难被压缩26在练习使用刻度尺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出物理课本的宽,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理课本的宽度是;(2)为了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小明与同学交流后确定了测量方案请帮助小明同学完成如图乙中的实验表格的设计(不需要填写实验数据)实验序号一张纸的厚度/mm 27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1)如图甲所示,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此时看见的(选填“是”或“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2)如图乙所示是用易拉罐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选填“膜”或“孔”)进行观察,可以看像(完整描述像的特点)(3)如图丙所示是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把一枚硬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硬币不见了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它与箱底的夹角为度28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上的硬纸板ENF是由两块硬纸板拼接起来的,它可随垂直于平面镜的接缝ON转动(1)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在图甲中应进行的操作是:多次改变的方向,观察并记录的大小(2)将图甲、乙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较,可以得到的结论是29如图所示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1)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只改变凸透镜与的距离(选填“光源”或“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在实验时,小明用该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图乙(a)所示,则物距满足的条件是(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如丙图所示,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最合理的做法是(4)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丁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5)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眼睛应在什么位置朝着什么方向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答:(6)图戊是“视力矫正”的实验装置图,此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若将眼镜撤去,将光屏向透镜移近一些才能再次呈清晰的像,所用眼镜片是透镜30取两张圆形纸,将它们做成如图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图所示的位置释放(2)若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可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来比较下落的快慢31在“探究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约为l cm、长为 60cm的玻璃管中注煤油,管内留一个小气泡后封住开口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10cm、20cm、30cm和 40cm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立即计时如图(1)”;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如图(2)”同学的方案正确(2)按照正确的方案,测得的数据如表,负责记录的同学漏记一次的时间,你认为这个数据可能是,依据是从 O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从 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5 10 20(3)以路程s 为纵坐标、时间t 为横坐标,在图(3)中画出气泡运动的st 图象32从南京到上海的K1158次快速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表1 所示,从南京到上海的G7013次高速动车时刻表如表2 所示表 1: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里程/km 1 南京起点站12:30 O 2 常州14:05 14:08 136 3 无锡14:38 14:40 175 4 苏州15:14 15:22 217 5 上海17:00 终到站300 表 2: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站次 站名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km 1 南京起点站13:OO O 2 常州13:39 13:40 136 3 无锡13:50 13:56 175 4 苏州14:12 14:13 217 5 上海14:30 终到站300(1)由南京到上海,乘坐G7013次高速动车比K1158次快速列车节省的时间为多少小时?(2)求 G7013 次高速动车的由南京开往上海的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3)G7013以 50m/s 的平均速度通过全长为3200m的大桥,列车全部通过桥所用的时间多少秒?(列车长为 150m)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2014-2015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24 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的1“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小华接听电话喊道小华主要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判定是外婆打来的()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 频率【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小华通过声音就能分别出是外婆打来的电话,就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选 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三个特征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2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关于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 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解答】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中考的热点3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冰箱冷冻室的最低温度约为5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考点】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解答】解:A、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低于0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中小学一节课的时间在45min=0.75h 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不到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5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 D【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4下列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冰冻的衣服变干B钢水浇铸得到钢件C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D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罐,外壁出现水珠【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熔化、汽化、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需要放热,弄清楚每个选项中的物态变化再去判断吸放热情况【解答】解:A、冰冻的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冰升华成为水蒸气,需要吸收热量符合题意;B、钢水浇铸得到钢件,是钢水变成固态钢件的过程,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不符合题意;C、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嘴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不符合题意;D、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罐壁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不符合题意故选 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物态变化概念及其吸放热情况的理解和掌握,弄明白每个选项中的物态变化名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A花开时香气扑鼻B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飘散在空中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D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考点】分子的热运动【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解答】解:A、花开时香气扑鼻,是气体分子运动的结果,不符合题意;B、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飘散在空中,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符合题意;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液体分子运动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D、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是扩散现象的结果,能证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评】要把宏观物体或者物质的运动和微观分子的运动区别开来,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的这个基本条件6“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光的反射C投影凸透镜成像D倒影光的折射【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各种影的形成都与光的传播有关,本题要把手影、摄影、投影、倒影道理弄清,知道其光学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解答】解: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A错误;B、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错误;C、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故C正确;D、岸上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故选:C【点评】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倒影、照镜子、潜望镜都是光的反射原理;透镜、看水下的物体等都是光的折射原理,此题是一道光学的综合题,也是物理中考的一个热点知识7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A量程 15cm,分度值0.5mm B量程 10m,分度值1dm C量程 30cm,分度值1mm D 量程 3m,分度值1m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选择尺子的原则有二:能够满足测量要求,也就是尺子的最大测量值应该大于身高;尺子的精确度要高,因为身体长度差异非常小【解答】解:A、C、尺子的量程太小,不能满足测量要求,都不合适;B、量程是10m,满足测量要求,但分度值是1dm,准确程度不高,测量结果误差太大,不合适;D、量程是3m,满足测量要求,分度值是1mm,准确程度较大,测量结果误差较小,合适故选 D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点评】在满足测量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测量工具时尽可能地选择量程较小的工具,一般这样的工具准确程度高,测量结果误差小8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如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下列图中的()A【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位置降低,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A、B选项中,光的传播方向错误,C选项中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应该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了,故C错误,只有选项D正确故选 D【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要知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项操作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光屏上能承接清晰的像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2)光路是可逆的,当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凸透镜左移,使现在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解答】解:(1)光屏上能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像是实像,要使像成放大的,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凸透镜位置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同时向右移动光屏(2)因为光路是可逆的,如图位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时,凸透镜向左远离光屏时,使现在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 A【点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这条规律在凸透镜成像习题中有广泛的应用102012 年 6 月 18 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A“天宫一号”D“神舟九号”【考点】【专题】运动和力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分析】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解答】解: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相对它的位置不变,“天宫一号”是静止的,地球相对于“神舟九号”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地球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所选参照物,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1 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 秒末的速度为9.0m/s,10 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 5 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一定为9 m/s B在后 5 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一定为10.2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 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即物体的路程和发生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确定路程与总时间即可求解【解答】解:(1)根据 v=,平均速度的计算应为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前5 秒的路程未知,则无法计算;故AB错误;(2)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总位移为s=100m 总时间为t=10s 则平均速度为:v=10m/s 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求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严格按定义式求解12将一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可能是凹透镜B一定是凸透镜,纸上的光斑是太阳通过透镜所成的实像C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l D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也随之变大【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从这两种可能进行分析(2)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 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解答】解:A、太阳光对着凸透镜时,才会形成光斑,而凹透镜不会形成光斑,因此该透镜为凸透镜,故 A错误;B、当光斑的距离小于焦距时,其光斑不是凸透镜的实像,故B错误;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CD、由于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 时,即像距为l 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 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f 一定小于l 故 C正确,D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及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在凸透镜成像习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二、填空题:第16 小题第一空2 分,其余每空1 分,共计26 分13“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3)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2)琴声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3)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音调;空气;声源处【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要素、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分析解答14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冷(选填“冷”、“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汽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吸收(选填“吸收”、“放出”)大量的热【考点】液化方法及其应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吸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解答】解: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气体打火机里的丁烷气体,是在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如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冷,这是因为液态丁烷迅速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故答案为:压缩体积;冷;汽化;吸收【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液化方法以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明确液化方法:降低温度,只要条件允许,任何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压缩体积,有的气体在常温下压缩体积就能液化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15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我们通常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一种光学元件来研究此现象,如图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三棱镜,实验中,位于光屏a 处以外(选填“a”或“b”)的光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光屏上呈现的红、绿、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是按照三原色的不同比例合成各种色光【解答】解: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太阳光不是单一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故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三棱镜,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很快,故实验中,a 处为红光,位于光屏a 处以外的光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色彩是有光的三原色按不同的比例合成的故答案为:色散;三棱镜;a;蓝【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色光三原色的灵活考查,同时也考查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16小红站在平面镜前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发现梳过的头发相互散开,这是因为头发和梳子摩擦起电,摩擦后的头发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当她站在离镜子0.5m 处观察自己的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0.5 m,若以 1m/s 的速度向后退了2s,此时像离人5 m,此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摩擦起电;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1)梳子梳头发,属于摩擦起电现象被梳子摩擦过的头发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发现梳过的头发相互散开,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2)小红站在距离平面镜0.5m 前照镜子,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小明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 0.5m人以 1m/s 的速度向后退了2s,则人运动的距离s=vt=1m/s2s=2m,人离镜子的距离是2.5m,像离人的距离是5m;当小红远离镜子时,小红的身高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小红的像大小不变故答案为:头发和梳子摩擦起电,摩擦后的头发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0.5;5;不变【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知识的应用,属于常见题型,一定要熟练掌握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17 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 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 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 A 应该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分析】由于晶状体太薄,其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这就是远视眼的成因;然后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即可判断用哪种透镜来矫正【解答】解:来自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说明是远视眼;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体应远离眼睛即向左移动;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答案为:左;凸【点评】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物体;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物体 近视眼戴凹透镜,远视眼戴凸透镜18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折射光线是OG,反射角等于30 度,分界面的左侧是玻璃【考点】【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内容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此题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解答】解:由图可知,BOE=60,所以 COE=90 60=30,而 COF=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为法线,AB为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 OG 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由图可知,折射角为:GOD=45 因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根据光由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知,AB左侧是玻璃故答案为:OG;30;左【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定律的内容,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确定法线,从而确定界面,则可首先确定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入射光线,最后确定反射光线19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质的运动如图1 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1秒的不同位置 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乙球运动平均速度大,图 2中的图象描述的是甲球的运动【考点】【专题】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分析】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的多少即可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先根据图1 判断甲乙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st 图象判断所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解:根据图1 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因此乙的平均速度大;由于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图2 中,s 与 t 成正比,因此图2描述的是甲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乙;甲【点评】此题是考查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理解,以及观察运动图象的能力20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 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 上的 c 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 a 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乙透镜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像,在照相机、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投影仪;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在光屏上会出的是缩小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图判断出甲乙对光线的作用,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进行判断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2)根据题意,当物距等于8cm时,物距处于1 倍和 2 倍焦距之间,当物距为10cm时,物距大于2 倍焦距从而分析出焦距的范围,得出6cm与焦距的关系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解:由图知,若光沿直线传播会聚到b 点,经过甲会聚到c 点,说明甲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经过乙会聚到a 点,说明乙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所以应选择乙透镜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投影仪也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乙;投影仪;缩小【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此题的关键有二: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甲乙透镜的类型三、解答题:共计50 分21如图所示,P为人眼的位置,请在图中用作图的方法,作出人眼所能看到的挡板右侧墙壁的范围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据上述原理做出该题的图示即可解:由于在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人眼看到的范围如下图所示:【点评】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能利用该原理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推荐学习K12 资料推荐学习K12 资料2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中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要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要先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虚像、左右相反,及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其次,先作出两个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答】解: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 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本题考查了如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时,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就能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一定要掌握这种技巧如图是一束射向凹透镜且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请画出它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图像综合题【分析】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所以该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连接入射光线一侧的焦点和折射点,并延长两点的连线,标出光线的方向故答案为:【点评】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4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础,完成下列有关测量的问题(1)图甲中秒表的读数为543.19 s(2)如图乙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尺的分度值是1mm,由图可知B(填字母)尺使用不正确,根据正确使用的尺读出木块的长度为2.20 cm(3)如图丙所示的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b (填字母)【考点】时间的测量;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长度的测量【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1)根据电子秒表的数字特点读数;显示屏上的数字依次是分、秒和毫秒;(2)刻度尺使用时,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根据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确定测量对象【解答】解:由图知:(1)在秒表的显示屏上的示数为:9min3.19s=543.19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 之间有 2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