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填空+论述+简答+计算).docx
一、名词解释.油井流入动态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它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1 .吸水指数表示(每米厚度油层)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它的大小表示油层吸水能力的好坏。2 .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原油中溶解的蜡便开始析出,蜡开始析出的温度称为蜡的初始结晶 温度。3 .气举采油法气举采油是依靠从地面注入井内的高压气体与油层产出流体在井筒中混合,利用气体的密度 小以及气体膨胀使井筒中的混合液密度降低,将流入到井内的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一种采油方 式。4 .等值扭矩用一个不变化的固定扭矩代替变化的实际扭矩,使其电动机的发热条件相同,那么此固定扭矩 即为实际变化的扭矩的等值扭矩。5 .气液滑脱现象在气液两相流中,由于气体和液体间的密度差而产生气体超越液体流动的现象叫气液滑脱现 象。6 .扭矩因数悬点载荷在曲柄上造成的扭矩与悬点载荷的比值。7 .配注误差指配注量与实际注入量的差值与配注量比值的百分数。8 .填砂裂缝的导流能力在油层条件下,裂缝宽度与填砂裂缝渗透率的乘积,常用FRCD表示。9 .气举启动压力气举井启动过程中的最大井口注气压力。10 .采油指数是一个反映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完井条件及泄油面积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指标。其数值等于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油量。11 .注水指示曲线稳定流动条件下,注入压力与注水量之间的关系曲线。12 .冲程损失由于抽油杆和油管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弹性伸缩,而引起的深井泵柱塞实际行程与光杆冲 程的差值。13 .余隙比余隙体积与泵上冲程活塞让出的体积之比。14 .流动效率所谓油井的流动效率是指该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15 .酸的有效作用距离酸液由活性酸变为残酸之前所流经裂缝的距离。16 .面容比岩石反响外表积与酸液体积之比1、采油指数定义为产油量与生产压差之比,或者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油量;也可定义岩性特征、(3)储层特征、(4)油藏类型及油、气、水分布等。2 .目前常用的完井方式有(5)射孔完井、(6)裸眼完井、(7)豁缝衬管完井、(8)砾 石充填完井等。3 .注水井投转注前一般需要(9)姓泄、(10)洗法、(11)试注。4 .电潜泵的特性曲线反映了 (12)压头、(13)效率、(14)功率和(15)泵排量之间的 关系。5 .常用的油水井解堵方法有(16)酸化解堵、(17)高能气体压裂、(18)水力震荡解堵 等。6 .国内外水力压裂常用的支撑剂分为(19)天然支撑剂和(20)人造支撑剂两大类。7 .稠油注蒸汽开采主要包括(21)蒸汽吞吐和(22)蒸汽驱两种方法。8 .酸化过程中常用的酸液添加剂有(23)缓蚀剂、(24)铁离子稳定剂、(25)助排剂、 (26)破乳剂等类型。11.目前常用的出砂预测方法有(34)现场观察法、(35)经验法、(36)数值计算法、 (37)实验室模拟法等四类方法。12.碳酸盐岩酸化工艺分为(38)酸洗、(39)基质酸化、(40)酸压三种类型。1.油气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有速敏,(2)水敏,盐敏,碱敏,(5)酸敏,(6)应力敏等评价实验。5 .影响油层出砂的因素很多,主要分为(17)地质因素和(12开发因素两大类。6 .电潜泵的特性曲线反映了 (19)压头,(20效率,(21)功率,和(22)泵排量N闻怛失系。7 .砂岩地层射孔完井参数设计主要设计(23)孔深,孔密。(24)相位角。(25)孔径。(26)射孔格式等参数。8 .抽油机井生产动态模拟器模拟的是(27)油层,(28)井筒,(29)机,杆,泵所组成的 常规有杆泵生产系统。9 .油田开发过程中电化学腐蚀常用(30)阴极保护等方法防腰,化学腐蚀多采用(31)化 学防腐方法防腐,而细菌腐蚀常用的防腐方法是(32)杀菌。10.采油工程方案设计中油田地质基础资料主要包括(33)地质构造特征(34)地层划分及 岩性特征,(35)储层特征和(36)油藏类型及油,气,水分布等。1、井身结构下入的套管有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2、完井方式有裸眼完井、射孔完井、衬管完井、砾石充填完井四种。3、射孔参数主要包括射孔深度、孔径、孔密。4、射孔条件是指射孔压差、射孔方式、射孔工作液。5、诱喷排液的常用方法有替喷法、抽汲法、气举法和井口驱动单螺杆泵排液法。6、采油方法分为自喷井采油、机械采油两大类。7、自喷井的分层开采有单管封隔器分采、双管分采、油套分采三种。9、气相混合物在油管中的流动形态有缠蜿、泡流、段寒流、环流、雾流五种。10、自喷井的井口装置结构有套管头、油管头、采油树三局部组成。11、压力表是用来观察和录取压力资料的仪表。12、压力表进行检查校对的方法有互换法、落零法、用标准压力表校对三种。13、油嘴的作用是控制和调节油井的产量。15、采油树主要有总闸门、生产闸门、油管四通、清蜡闸门和附件组成。16、机械采油法分为有杆泵采油、无杆泵采油。17、抽油装置是由抽油机、抽油杆和抽油泵所组成的有杆泵抽油系统。18、游梁式抽油机主要有动力设备、减速机构、换向机构、辅助装置四大局部组成。19、抽油泵主要有泵筒、吸入阀、柱塞、排出阀四局部组成。20、抽油泵按井下的固定方式分管式泵和杆式泵。21、抽油杆是抽油装置的中间局部。上连抽油机下连抽油泵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22、抽油机悬点所承受的载荷有静载荷、动载荷。23、抽油机悬点所承受的静载荷有杆柱载荷、液柱载荷。24、1 寸inch=25. 4毫米。25、抽油机的平衡方式主要有游梁式平衡、曲柄平衡、复合平衡、气动平衡。26、泵效是油井日产液量与 泵的理论排量的比值。27、影响泵效的因素归结为地质因素、设备因素、工作方式三方面。28、光杆密封器也称密封盒,起密封井口和防喷的作用。29、生产压差是指油层静压与井底流压之差。30、地面示功图是表示悬点载荷随悬点位移变化的封闭曲线,以是点位移为横坐标,以悬点 载荷为纵坐标31、电潜泵由井下局部、中间局部、地面局部组成。32、电潜泵的井下局部由多级离心泵、保护器、潜油电动机三局部组成。33、电潜泵的中间局部由油管、电缆组成。34、电潜泵的地面局部由变压器、控制屏、接线盒组成。35、电潜泵的油气别离器包括沉降式、旋转式。1、抽油机四种平衡方式有:(1)游梁平衡、(2)曲柄平衡、(3)复合平衡 和(4)气动 平衡。2、在计算气液两相垂直管流时常将气液混合物的流动型态划分为:(5)泡流、(6)段塞 近、(7)过度流和(8)雾流。3、写出两种常规酸液添加剂:(9) (10)缓蚀剂、外表活性剂、稳定剂、增粘剂、减阻 剂、暂时堵塞剂。(任选两种)4、写出抽油机悬点所承受的动载荷:(11)液柱的惯性载荷、(12)抽油杆柱的惯性载荷 和(13)振动载荷。5、注水井从完钻到正常注水一般要经过(14)排液、(15)洗井和(16)试注之后 才能转入正常注水。6、压裂液滤失于地层主要受三种机理的控制:(17) 压裂液粘度 、(18)储层岩石和流体压缩性、(19)压裂液的造壁性 。7、根据压裂过程中注入井内的压裂液在不同施工阶段的任务,压裂液分为:(20)前置液、(21)携砂液 和(22)顶替液。8、稠油热采常用的技术有:(23)蒸汽吞吐、(24) 蒸汽驱 和(25) 火烧油层 。9、写出四种防砂方法:(26) (27) (28) (29)砾石充填防砂、衬管防砂、筛管防砂、滤 砂管防砂、人工胶结砂层、人工井壁防砂法、注热空气固砂、短期火烧油层固砂、压 裂防砂任选四种。10、当抽油机悬点开始上行时,游动阀抽0)关闭,液柱重量由机1)油管转移(32) 抽油杆上,从而使抽油杆长度(33)伸长,油管长度(34) 缩短 。11、在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如果上冲程电机电流大、下冲程电机电流小,那么说明平衡(35)不够,应(36)加大(增大、增加)平衡重或平衡半径。12、注水指示曲线右移,斜率变小,说明地层吸水能力(37)增强;吸水指数(38)3 大。泵内余隙体积越大,那么充满系数越(39)低;泵内油气比越高,那么充满系数越(40)_氐.自喷井井筒气液两相管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流型有(1)纯液流、(2)泡流、(3) _ 段塞流 、(4) 环流和(5) 雾流。1 .气举采油法根据其供气方式的不同可分为(6)连续气举和(7)间歇气举 两种类型。2 .表皮系数S与流动效率FE的关系判断:S0时,FE (8)工1; S=0时,FE (9)=1; S<0时,FE (10) >lo (>,=, <).抽油机型号CYJ3L27HB中,“3”代表(11)悬点最大载荷,“L2”代表(12) _ 光杆最大冲程,ar代表(13)减速箱曲柄轴最大允许扭矩和“B,代表(14) 曲 柄平衡方式。3 .常规有杆抽油泵的组成包括(15)抽油机、(16) 抽油杆和(17)深井泵.三部分。4 .我国研究地层分层吸水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18)测定注水井的吸水剖 面,另一类是(19)注水过程中直接进行分层测试。5 .影响酸岩复相反响速度的因素有(20)面容比、(21) 酸液的流速、(22)酸液的 类型、(23)温度和(24)压力。6 .为了获得好的压裂效果对支撑剂的性能要求包括(25)粒径均匀、密度小、(26)强 度大、破碎率小、(27)圆球度高和(28)杂质含量小等。7 .测量油井动液面深度的仪器为(29)回声仪,测量抽油机井地面示功图的仪器为 (30)动力仪。8 .目前常用的防砂方法主要有(31)机械防砂和(32)化学防砂两大类。9 .根据压裂过程中作用不同,压裂液可分为(33)前置液、(34)携砂液、(35) _ 顶替液。15.目前常用的采油方式主要包括(45)自喷采油、(46)气举采油、(47)游梁式抽油 机一深井泵、(48)电潜泵采油和(49)水力活塞泵采油.。18.压裂形成的裂缝有两类:(57)垂直裂缝 和(58)水平裂缝 。1、采油方法可分为自喷采油和 机械(或人工举升)两大类。2、任何油井生产都可分为油层渗流、多相垂直管流和 地面管线中的流动三个基本流动过 工口teo3、Standing方法修正的无因次IPR曲线适用范围是0.5Ef1.5。4、超完善井的表皮系数S为小于0。5、随着流压的下降含水率上升,说明油层静压小于水层静压。6、在临界流动状态下,产量随着油嘴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7、游梁式抽油机按结构可分为普通式和前置型两种基本类型。8、间歇气举主要用于地层能量 缺乏的油井。9、杆式泵适用于下泵深度较大的 低产 油井。11、注入水进行脱氧是为除水中氧、碳酸气和硫化氢 气体。12、一般认为破裂压力梯度大于0.0220. 025MPa/m时易形成 垂直 裂缝。14、按力学性质分,支撑剂分为脆性和韧性 两种类型。15、新鲜酸进入地层变为原浓度10%, 一般称之为残酸。16、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生产压差越大,渗透速度越高,油井越 易 出砂2、持液率是描述气液两相管流的重要参数,存在滑脱时的当地持液率大 于无滑脱持 液率,即滑脱使得气液混合物密度强纪,从而造成重力损失增加 。3、气举阀可分为油压操作阀和套压操作阀。对于套压操作气举阀,油管效应系数越大,打 开阀所需的套压越 小,而关闭阀所需的套压 不变 。4、游梁式抽油机的机械平衡方式分为气动平衡、游梁平衡、曲柄平衡和复合平衡 。(2分)5、扭矩因素的物理含义是单位 悬点载荷 在曲柄轴上产生的扭矩,其量纲为长度(单位 m)_o6、抽油机示功图表示 悬点载荷 与 悬点位移之间的关系曲线。7、无杆泵主要有ESP、HP、JP、PCP,它与有杆泵采油的主要区别是不需要抽油杆传递地面 动力,而是用 电缆 或 高压液体将地面能量传输到井下,带动井下机组把原油抽至地面。9、吸水剖面对注水井配注和调剖都十分重要,常用同位素载体法方法进行测定。吸水剖面可形象地反映出注水井不同吸水层 吸水能力的大小。10、节点系统分析方法中,节点类型有 普通节点 和 函数节点。11、获得地应力的主要方法有 矿场测量或水力压裂法、实验室分析 力的或要方)、 测井曲线解释和有限元模拟法等。12、水基冻胶压裂液配方组成包括稠化剂、 交联剂法、破胶剂、外表活性剂或粘土 稳定剂、破乳剂或PH调节剂等化学剂。(2分)13、支撑剂在裂缝中的沉降速度由自由沉降速度经 浓度校正、壁面校正 和剪切校正获得。14、16、17、实验确定的酸一岩反响动力学参数包括反响速度常数、反响级数、反响活化能等。砂岩深部酸化工艺主要包括氟硼酸酸化和地下自生HF酸化等。影响酸蚀裂缝长度的两大障碍是因反响速度太快而限制酸蚀缝长 和液滤失等。1采油工程方案设计中油田地质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应力分布)(储层分布) (储层岩心分析)O.常用的油水井解堵方法有(机械堵水)(化学堵水)(底水封堵)。5 .国内外水力压裂常用的支撑剂分为(天然砂)和(陶粒)。6 .稠油注蒸汽开采主要包括(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两大类。7 .酸化过程中常用的酸液添加剂有(缓蚀剂)(外表活性剂)(稳定剂)(增粘剂)等类型。1L目前常用的出砂预测方法有(机械防砂)(化学防砂)(焦化防砂)(砂拱防砂)。12.碳酸盐岩酸化工艺分为(酸洗)(常规酸化)(酸压)三种类型。一填空题L油藏敏感性评价实验有(速敏)(水敏)(盐敏)(碱敏)(酸敏)和(钻井液损害) 等评价实验。1.1. 化过程中常用的酸液添加剂有(缓蚀剂)(外表活性剂)(稳定剂)(增粘剂)等 类型。5 .影响油层出砂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6 .电潜泵的特性曲线反响了(功率)(泵效)(排量)和(扬程)之间的关系。7 .砂岩地层射孔参数设计主要设计(孔密)(孔深)(孔径)(相位角)等参数。8 .抽油机井生产动态模拟器模拟的是(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所组成的常规有杆 泵生产系统。9 .油田开发过程中电化学腐蚀常用(阴极保护)等方法防腐,化学腐蚀多采用(隔绝腐蚀 介质)等方法防腐,而细菌腐蚀常用的防腐方法是(加杀菌剂)。10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中油田地质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应力分布)(储层 分布)(储层岩心分析)。11 .水力压裂常用支撑剂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密度)(粒径)(强度)(圆度)等。1 .油藏地质研究是对开发对象是油藏的(油藏地质基础)(油藏工程基础)。2 .国内外水力压裂常用的支撑剂分为(天然砂)和(陶粒)。3 .油藏开发的天然能量主要有(边水)(底水)(气顶)等。4 .油田开发全过程中保护油气层措施的关键是(外来流体与地层流体的配伍)和(外来 流体不堵塞孔缝)。8常用的射孔液有(无固相清洁盐水射孔液)(聚合物射孔液)(油基射孔液)和(酸 基射孔液)。1 .砂岩胶结方式可分为(基底胶结)(接触胶结)(孔隙胶结)。2 .水力压裂常用支撑剂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密度)(粒径)(强度)(圆度)等。1 .气举采油法根据其供液方式的不同分为(自喷)和(人工举升)两种类型。2 .表皮系数S与流动效率FE的关系判断:S>0时,FE()1;S=0时,FE(二)l;S0时,FE(»0.抽油机型号CYJ3-L2-7HB中,“3”代表(悬点载荷30KN) , “1.2”代表(最大冲程 长度1. 2米),“7”代表(减速箱额定扭矩7KN.M)和“B”代表(曲柄平衡)。3 .常规有杆抽油泵的组成包括(工作筒)(活塞)(阀)三局部。4 .我国研究地层分层吸水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早期注水),另一类是 (注水井调剖)。5 .为了获得更好的压裂效果对支撑剂的性能要求包括(粒度均匀密度小)(强度大) (破碎率小)(圆度和球度高)(杂质含量少)。6 .自喷井生产过程中,原油由地层流至地面别离器一般要经过四个基本流动过程是(油 层中的渗流)(井筒中的流动)(嘴流)(地面上的管流)。7 .目前常用的采油方式包括(自喷采油)(气举采油)(电潜泵采油)(水力活塞泵采 油)(水力射流泵采油)。1、井身结构下入的套管有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2、射孔条件是指射孔压差、射孔方式、射孔工作液。5、诱喷排液的常用方法有替喷法、抽汲法、气举法和井口驱动单螺杆泵排液法。6、采油方法分为自喷井采油、机械采油两大类。7、自喷井的分层开采有单管封隔器分采、双管分采、油套分采三种。8、自喷井的四种流动过程是地层渗流、井筒多项管流、嘴遍、地面管线流。9、气相混合物在油管中的流动形态有纯油流、泡流、段塞流、环流、雾流五种。10、自喷井的井口装置结构有套管头、油管头、采油树三局部组成。11、压力表是用来观察和录取压力资料的仪表。15、采油树主要有总闸门、生产闸门、油管四通、清蜡闸门和附件组成。16、机械采油法分为有杆泵采油、无杆泵采油。17、抽油装置是由蛆她、抽油杆和抽置泵所组成的有杆泵抽讪系统。18、游梁式抽油机主要有动力设备、减速机构、换向机构、辅助装置四大局部组成。27、影响泵效的因素归结为地质因素、设备因素、工作方式三方面。28、光杆密封器也称密封盒,起密封井口和防喷的作用。29、生产压差是指油层静压与井底流压之差。30、地面示功图是表示悬点载荷随悬点位移变化的封闭曲线.以悬点位移为横坐标,以悬点 载荷为纵坐标31、电潜泵由井下局部、中间局部、地面局部组成。32、电潜泵的井下局部由多级离心泵、保护器、潜油电动机三局部组成。33、电潜泵的中间局部由油管、电缆组成。34、电潜泵的地面局部由变压器、控制屏、接线盒组成。35、电潜泵的油气别离器包括沉降式、旋转式。1、目前作为注水用的水源主要有地面水源、地下水源、油田采出水。2、对水质的基本要求是不堵塞孔隙、不产生沉淀、没有腐蚀物、具有良好的洗油能力。3、目前常用的水处理技术有暴晒、沉淀、过滤、杀菌、脱氧、含油污水处理。4、配水间是用来调节、控制和计量一口注水井注水量。5、注水井的投注程序是排液、洗井、试注、转注。6、改善吸水能力差的措施有压裂酸化、酸化增注、粘土防膨。7、劣质注入水造成油层的损害主要有堵塞、腐蚀、结垢三种。8、含油污水处理的目的主要是除去油及悬浮物。9、双管多井配水流程从注水站到配水间有两条干线,一条用于注水,另一条用于洗井。10、 从水源到注水井的注水地面系统通常包括水源泵站、水处理站、注水站、配水回、和注水井。11、 洗井的目的是把井筒内的腐蚀物、杂质等污物冲洗出来,防止油层被污物堵塞,影响注水。12、 洗井时要严格注意进入和返出的水量及水质,要求油层到达微吐,严防漏失。13、 在非均质多油层注水井中下人封隔蛰将各油层分隔开,并在各注水层段安装所需要尺的配水嘴。14、 分层配水是限制高渗透层注水,加强低渗透层 注水,以保证水线均匀推进。15、 分层注水指示曲线是注水层段分层注水压力与分层注水量的关系曲线。16、 油井出砂可归纳两个方面,即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17、 通常砂岩油层的胶结物主要有粘土,碳酸盐和硅质、铁质三种。粘土的胶结物强度最差。18、 岩石的胶结方式主要有基底式胶结、接触式胶结、孔隙式胶结三种。容易出砂的油层岩石主要以接触式胶结方式为主。19、 通常采用的清砂方法有清砂和捞砂两种。20、 冲砂的目的在于解除砂堵及恢复油井、水井、气井的正常生产。21、 目前油井常用的清蜡方法根据清蜡原理可分为机械清蜡和热力清蜡两类。22、 油井的堵水方法有机械堵水和化学堵水大类。23、 化学堵水可分为选择性堵水、非选择性堵水两种。24、 原油粘度的高低取决于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及含蜡量的多少。25、 原油密度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其金属、机械混合物及硫含量的多少。26、 目前常用的井筒降粘技术主要包括化学降粘技术和热力降粘技术。27、 热处理油层采油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和火烧理层三种方法。28、 蒸汽吞吐采油过程可分为注汽阶段、关井阶段、回采阶段三个阶段。29、 油井出水按其来源可分为注入水、边水、底水、上层水、下层水和夹层水。30、 高凝油是指蜡含量高、凝固点高的原油。31、 冲砂:通过冲管、油管或套管环形空间向井底注入高速流体冲散砂堵,由循环上返的液体将砂粒带到地面,以解除油水井砂堵的工艺措施。32、 按酸液类型现场应用最多的是圾和盐酸类酸化。33、 根据压裂过程中注入井内的压裂液在不同施工阶段起的作用不同可把压裂液分为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三种。34、 酸化按工艺分为酸洗、基质酸化、压裂酸化三大类。35、 土酸是盐酸和氢氟酸与添加剂所组成的混合酸液。五、计算题1s某注水层段日注量q=150m3/d,注水井静压Pr=18MPa,吸水指数K=20m3/(d.MPa),求该井流压Pfo解:由K二可知:Pf=Pr+ =18+ = 25.5 (MPa)答:该井流压为25.5 MPa.2、某注水井一级、二级分层注水,在注水压力15MPa下,每小时注水10 m3,第一级、第二级吸水百分数分别为40%,60%,那么每天注入该井各层的水量分别是多少?解:该井日注水量=10x24=240 (m3/d)第一层注水量=240x40%=96 (m3/d)第二层注水量=240x60%=144 (m3/d)答:该井的各层的日注水量分别是96 m3, 144 m3.五、计算题1.某抽油井下6 56nlm的泵,冲程2. 4m,冲次9次/min,日产液量35t,液体密 度为0.9t/m3、求该井的泵效。解:71°Q 液=1440x夕液=1440xHx0.0562 x 2.4 x 9 x 0.94=68.9(吨/日)Qi35ri=- x 100% =x 100% =50.8%。理68.9答:该井泵效为50.8%2、某井抽油泵下入深度为1500米,音标深度为300米,液面曲线显示从井口 波到音标反射波距离为18cm,从井波到液面反射波距离为30cm,试求动液面深度和抽油泵漂浮度。 解:HL的幽=300 X =500( tK)液 液L标18怀H. =H,. -H =1500 500 =1000(米)vL豕fix答:动液面深度为500米,漂浮度为1000米。五、计算题1 .某抽油井下泵深度为800m,音标深度为180m,在回声仪测得的曲线图上(如图),井口 到液面距离t为35cm,井口到音标距离tl为10cm,求该井的漂浮度。漂浮度为:h=H-L=800-630=170 (m).答:该井的漂浮度为170m。2 .某抽油井,采用CYJ6-3.3-26和CYB51/4组合,在冲数为10次/分,冲程为最大组合 时,日产液量为55 n?/d,求该抽油井的泵效。3 .解:根据题意知:实际产液量Q实=55 m3/d,最大冲程Smax=3.3m,冲数为N=10次/ 分 泵径为 D=51mm,截面积为 f=3. 14/4(0. 051X0. 051)=0. 002 (itf )最大理论排量为:Qmax=1440fSmaxN=1440X0. 002X3. 3X10=95 (m3/d)泵效为:n =Q 实/Qmaxl00%=55/95X100%=57 9%答:该抽油井的泵效为57. 9%2.右下列图为某岩心的速敏评价实验结果曲线。试根据该图确定并在图上标出该岩心的速敏临界流速,并计算速敏损害程度。(注:kO为岩心原始渗透率,k为实测渗透率) 答:(1)根据临界流速的定义k - k上一xl00%>5%匕一100.1 0.2 0.3 0.4 0.5 0.6 0.7实验流速(m/s)读图可知速敏临界流速:0.36m/s读图可知速敏临界流速:0.36m/s(2)根据速敏损害程度的定义:迎 x 100% = 1 0.63=37%"max1、某抽油井产液量为50t/d,相应的抽汲参数为泵径70mm、冲程3m、冲次6rpm, 产出液平均密度为900kg/m3,试求其泵效。答:泵 理论科F 量:0 =1440xSxNxO75m3/d油井的产液量(折合为体积):(1分)(2 = 50x1000/900 = 55.56泵效为:(4分)= 55.56/99.75* 100 = 55.70% 或 =55.56/99.7 *100 = 55.73%六、计算(共15分)封闭油藏中,某井地层平均压力18MPa,泡点压力13MPa,泄油半径为500米,井筒半 径为0. 108米,地层流动效率FE=1O测试井底流压为15MPa时,油井产油量为28. 39m7do 试计算井底流压为9MPa时的产量和该井的最大产量?.解:(1)因为=13M',所以Pr Pwftest22 39一 = 9.46m3 /(d MPa) 18-15(3分)qh = J() (pf -pb) = 9.46(18 13)= 47.30 (m3 /d)(3分)1.81.8(2分)pWf=9<Pb时,其产量为q。=qb+qv i02q。=qb+qv i02-0.8Pb/、2Pwf<Pb >为每增加单位生产压差时,油井产量的增加值,或IPR曲线的负倒数。2、采油工程是油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通过产油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项工程 技术措施的总称。3、产液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生产液量。6、影响持液率的因素:倾斜校正系数W ;系数C ;气液两相流阻系数人与无滑脱气液两相流 阻系数人的比值。7、自喷:利用油层本身的能量使地层原油喷到地面的方法。8、油井流入动态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10、 持液率,又称真实含液率或截面含液率,它是指在水气两相流动过程中,液相的过 流断面面积占总过流面积的比例。5、节点系统分析法:应用系统工程原理,把整个油井生产系统分成假设干子系统,研究各子 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整个系统工作的影响,为系统优化运行及参数调控提供依据。6、临界流动是流体的流速到达压力波在流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声波速时的流动状态。7、气锁:抽汲时由于气体在泵内压缩和膨胀,吸入和排出阀无法翻开,出现抽不出油的现 象。9、水力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液体提升一定距离所需要的功率。10、光杆功率就是通过光杆来提升液体和克服井下损耗所需要的功率。11、在抽油井生产过程中,实际产量Q一般都比理论产量Qt要低,两者的比值叫泵效。12、示功图是由载荷随位移的变化关系曲线所构成的封闭曲线图。13、注水井指示曲线是稳定流动条件下,注入压力与注水量之间的关系曲线。14、相对吸水量是指在同一注入压力下,某一层吸水量占全井吸水量的百分数。15、当产生裂缝时,井筒内注入流体的压力即为地层的破裂压力。16、破裂梯度是指地层破裂压力与地层深度的比值。17、填砂裂缝的导流能力是在油层条件下,填砂裂缝渗透率与裂缝宽度的乘积。18、当酸浓度降低到一定浓度时,酸液基本上失去溶蚀能力,称为残酸。19、酸液由活性酸变为残酸之前所流经裂缝的距离,称为活性酸的有效作用距离。20、用酸液作为压裂液,不加支撑剂的压裂称为酸化压裂(简称酸压)。21、酸化是油气井增产、注入井增注的又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其原理是通过酸液对岩石胶 结物或地层孔隙、裂缝内堵塞物(粘土、钻井泥浆、完井液)等的溶解和溶蚀作用,恢复或提 高地层孔隙和裂缝的渗透性。22、为了调整注水井的吸水剖面,提高注入水的涉及系数,改善水驱效果,向地层中的高渗 透层注入化学药剂,药剂凝固或膨胀后,降低油层的渗透率,迫使注入水增加对低含水部位 的驱油作用,这种工艺措施称为注水井调剖。23、自喷井的节点:各流动过程的分界点,是一个位置的概念。包括普通节点和函数节点。24、求解点:以其它中间节点,作为使问题获得解决的节点。25、普通节点:两段不同流动规律的衔接点。普通节点本身不产生于流量相关的压力损失。26、函数节点:压力不连续的节点(压力函数节点)。流体通过该节点时,会产生于流量相 关的压力损失。27、吸水指数是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2 .水敏:油气层遇淡水后渗透率降低的现象。3 .财务内部收益率:工程在计算期内各所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速敏:流体与储层岩石和流体在无任何物理、化学作用的条件下,由于流体的流动引起的 地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AoA / g A2= 47.30 + 68.32 1-0.2 -0.8 _ U3j 113;(4分)(3分)=79.96 (m3/J)%max =% +外-47.30 + 68.32 = 115.62(m3 Id)简答试题1、自喷井协调生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节点数在井口、井底有什么意义?自喷井协调生产的基本条件是满足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2、定产量、定井口压力条件怎样确定井口压力注气量?1)根据要求的产量由1PR曲线确定相应的井底流压Pu/ o2)根据产量、油层气液比等以巧炉为起点,按多相垂直管流向上计算注气点以下的压 力分布曲线A。3)由工作压力R。利用(2-16a)式计算环形空间气柱压力曲线B。此线与上步计算的注气 点以下的压力分布曲线A的交点即为平衡点。4)由平衡点沿注气点以下的压力分布曲线上移AP (平衡点气体压力与注气点油管内力 之差,用于克服凡尔阻力,一般取0.50.7Mpa)所得的点即为注气点。对应的深度和 压力即为注气点深度L(工作凡尔安装深度)和工作凡尔所在位置的油管压力PS/。5)注气点以上的总气液比为油层生产气液比与注入气液比之和。假设一组总气液比, 对每一个总气液比都以注气点油管压力为起点,利用多相管流向上计算油管压力分布曲 线。1、D2及确定井口油管压力。6)根据上步结果绘制总气液比与井口压力关系曲线,找出与规定井口油管压力相对应 的总气液比TGLR。7)由上步求得的总气液比中减去油层生产气液比可得到注入气液比。根据注入气液比 和规定的产量就可算得需要的注入气量。8)根据最后确定的气液比TGLR和其它数据计算注气点以上的油管压力分布曲 线;此线即为根据设计进行生产时的油管压力分布的计算曲线,可用它来确定启动凡 尔的安装位置。3、定井口压力和限定注气量条件下怎样确定注气点深度和产量?1)假定一组产量,根据可提供的注气量和地层生产气液比计算出每个产量所对应的总气 液比TGLR;2)以给定的地面注入压力Ps。,利用(2-16a)式计算环形空间气柱压力分布线B,用注入 压力减AP(0.50.7MR/ )作3线的平行线,即为注气点深度线C。3)以定井口压力为起点,利用多相垂直管流,根据对应产量的总气液比,向下计算每个 产量下的汕管压力分布曲线。1、D2。它们与注气点深度线。的交点,即为各个产 量所对应的注气点 1、2、3和注气深度注、L2、£3-o4)从每个产量对应的注气点压力和深度开始,利用用井筒多相管流根据油层生产气液比 向下计算每个产量对应的注气点以下的压力分布曲线Al、A2、A3及井底流压Pm/ 1、Pwf2. Pu/3 5)在IPR曲线图(图2-40)上,根据上步计算结果绘出产量与计算流压的关系曲线(油 管工作曲线)。它与IPR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压力和产量,即为该井在给定注气量和 井口油管压力下的最大产量Q相应的井底流动压力尸叮,亦即协调产量和流压。根据 给定的注气量和协调产量Q,可计算出相应的注入气液比,进而计算出总气液比 TGLR;6)根据上步求得的井底流压尸必和产量Q,以井底为起点用井筒多相流计算对应的注气 点以下的压力分布曲线A,与注气点深度线之C之交点a,即为可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的 注气点,其深度L即为工作凡尔的安装深度。7)根据最后确定的产量Q和总气液比TGLR,以给定的井口压力Pvv/z为起点用井筒多相 管流向上计算注气点以上的油管压力分布曲线D。它可用来确定启动凡尔的位置。4、从井口到井底依次出现的流动形态? 雾流、环流、段塞流、泡流、纯油流5、泵的工作原理:抽油杆柱带着柱塞向上运动。活塞上的游动凡尔受管内液柱压力而关 闭。此时,泵内(柱塞下面的)压力降低,固定凡尔在环形空间液柱压力(漂浮压力)与泵内 压力之差的作用下被翻开。如果油管内已充满液体,在井口将排出相当于柱塞冲程长度 的一段液体。抽油杆柱带着柱塞向下运动。固定凡尔一开始就关闭,泵内压力增高到大 于柱塞以上液柱压力时,游动凡尔被顶开,柱塞下部的液体通过游动凡尔进入柱塞上 部,使泵排出液体。由于有相当于冲程长度的一段光杆从井外进入油管,将排挤出相当 于这段光杆体积的液体。柱塞上下抽汲一次为一个冲程,在一个冲程内完成进油与排油 的过程。6、抽油机平衡的方法:气动平衡和机械平衡。7、影响泵效的因素:排出局部漏失;吸入局部漏失;其它局部的漏失。提高泵效的措施: 1)选择合理的工作方式;2)确定合理漂浮度;3)改善泵的结构;4)使用油管锚减少冲程 损失;5)合理利用气体能量及减少气体影响。7、水力压裂的基本概念、原理。水力压裂是利用地面高压泵组,将高粘液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中, 在井底憋起高压,当此压力大于井壁附近的地应力和地层岩石抗张强度时,在井底附近 地层产生裂缝。水力压裂增产增注的原理主要是降低了井底附近地层中流体的渗流阻力和改变流体的渗 流状态,使原来的径向流动改变为油层与裂缝近似性的单向流动和裂缝与井筒间的单向 流动,消除了径向节流损失,大大降低了能量消耗。8、压裂液滤失到地层受三种机理控制,即压裂液的粘度,油藏岩石和流体的压缩性及压裂 液的造壁性。9、酸和岩石反响的三个步骤:酸液中的H +传递到碳酸盐岩外表;H+在岩面与碳酸 盐进行反响;反响生成物Ca2+、Mg2+和C02气泡离开岩面。10、麦克奎尔-西克拉曲线的指导意义:在低渗油藏中,增加裂缝长度比增加裂缝导流能 力对增产更有利。对一定的裂缝长度,存在一个最正确的裂缝导流能力。11、影响酸岩反响速度的因素:面容比;酸液的流速;酸液的类型;盐酸浓度;温度压 力。12、砂岩地层为什么只用土酸而不用HF、Hcl?土酸液中的盐酸成分溶蚀碳酸盐类物质,并维持酸液较低的pH值,依靠氢氟酸成分溶 蚀泥质成分和局部石英颗粒,从而到达清除井壁的泥饼及地层中的粘土堵塞,恢复和 增加近井地带的渗透率的目的。13、自喷井生产系统的流动过程:1)油层中的渗流:从油藏到井底的流动;2)井筒中的 流动:从井底到井口的流动;3)水平或倾斜管流:从井口到别离器的流动;4)嘴 流:对自喷井,原油流到井口后还有通过油嘴的流动。14、酸压与水压的异同点:酸压和水力压裂增产的基本原理和目的都是相同的,目标是为 了产生有足够长度和导流能力的裂缝,减少油气水渗流阻力。主要差异在于如何实现 其导流性,对水力压裂,裂缝内的支撑剂阻止停泵后裂缝闭合,酸压一般不使用支撑 齐I,而是依靠酸液对裂缝壁面的不均匀刻蚀产生一定的导流能力。1 .简述常规有杆泵抽油工作原理。答:1)上冲程:抽油杆柱带着柱塞向上运动。活塞上的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