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精品)国际经济学讲义.ppt

    • 资源ID:69841669       资源大小:2.11MB        全文页数:6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品)国际经济学讲义.ppt

    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教学讲义前言一、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意义?1、吸收和掌握开放条件下经济运行的一般理论和政策2、把握和了解国际经济现象3、理解国外企业和国家的经营战略和对外政策4、理论联系实际,吸收与评价相结合二、理论准备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尤其西方经济学是国际经济学重要的理论前提三、参考教材1、薛敬孝最早编书国际经济学2、黄辉主编的国际经济学侧重理论研究3、克鲁格曼主编的国际经济学侧重模型研究4、Dominick Salvatore主编的国际经济学内容比较全面5、还有黄卫平和彭刚 主编的、赵春明主编的、胡曙光等主编的四、要求记好笔记;考试通过;上课注意纪律;听课注重理解,思维尽量跳跃和发散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什么是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用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来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化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学科。二、国际经济学发展的阶段1、重商主义是国际经济学发展的逻辑起点。2、18世纪开始对贸易和货币理论的研究。3、19世纪已经对贸易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了理论探讨。4、二战后建立了国际经济体系,同时理论也完善了。三、国际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对象)1、主权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关系2、相应的管制、调解政策和机制3、福利效应四、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2、金融理论3、要素的国际流动4、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5、世界经济一体化五、国际经济学的特点1、以独立的国家或独立的行政区域为单位2、不同于区域经济学,更注重经济的运行特点研究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3、国际经济学理论是在科学性和民族性相关联中付诸实施的4、国际经济学交易是在不同的货币媒介下进行的5、国际经济学是建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科学基础上的学科六、国际经济学的研究任务1、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学相关的理论及模型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分析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质3、分析国际经济运行的机制和机理4、论述国民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均衡过程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相结合5、理论与政策相结合6、吸收与评价相结合二、国际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国际经济学与世界经济学的关系共同点:两者同属于理论经济学;研究内容有共同点;世界经济学中运用的研究方法和揭示的国际生产关系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于国际经济学。不同点:理论基础不同,前者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西方经济学,而后者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不同,前者的研究对象是国际间的国际经济关系,而后者的研究对象则侧重于国际生产关系;研究内容不同,前者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国贸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两大部分,而后者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涉及到更为宏观的问题,如世界市场问题、世界能源的利用和世界生态资源保护问题等。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国际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共同点:学科体系上都分为宏观部分和微观部分;研究内容有相似;西方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国际经济学。不同点:两者在研究范围上是有明显差异的。3、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关系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联系:非常密切,一定程度上,国际经济学是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学的综合。区别:国际经济学偏重于纯理论和抽象模型的研究,是一门理论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学侧重于分析一些具体的业务,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4、国际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联系:从扩展和宽松的定义上来看,研究世界某个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的区域经济学可以为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国际经济学提高一定的理论方法和个案分析。区别:从严格的定义上来说,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的资源配置及其各产业在各地区的布局,并在此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政策和建议;而国际经济学所研究的则是跨国界的资源分配,它推崇各国按照自己的资源优势形成经济部门,进而开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第二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第一节 概述一、生产要素的种类及流动性1、种类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制度、信息和管理2、流动性二、生产要素流动的一般原因1、生产要素自身的差异性2、生产要素密集度的差异 第一节 概述3、生产要素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化配置。三、要素流动和商品流动间的关系1、替代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国际分工处于垂直分工阶段,两者关系更多地表现为替代关系,这种替代关系发挥反贸易的作用。2、互补关系第一节 概述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高,国际分工处于水平分工阶段时,两者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互补关系,要素的流动推动了商品流动,这种互补关系发挥顺贸易的作用。3、现实中两者的关系实际中两者是混合性的关系,但以互补关系为主。第二节 劳动力要素的国际流动一、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类型及特点1、劳务输出一般以体力劳动者为主,一般出于经济原因,当事人自己,短期的流动。2、移民一般是出于经济原因和非经济原因、长期的、举家的流动。3、人才流动第二节 劳动力要素的国际流动一般以脑力劳动者为主,出于经济原因或非经济原因二、劳动力要素国际流动的历史1、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到一战前的几百年间。主要表现:1492年以后西欧国家特别是英国人向北美的大规模移民;通过“三角贸易”贩卖黑奴;逃避欧洲宗教和政治迫害第二节 劳动力要素的国际流动或怀有其他经济目的的移民。这一阶段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方向:从亚非国家流向欧美新兴资本主义工业国家或新开发的国家。这一阶段的劳动力流动并不同于现代意义的劳务,而是带有浓重的移民色彩。2、一战开始到二战结束期间这一阶段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主要是战争劳第二节 劳动力要素的国际流动务性质,是有组织的,比较接近于现代意义的劳务输出,这一阶段欧洲人口也大规模向外迁移。3、二战之后至今这一阶段的劳动力流动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国际性的政治难民流动;高技术人才在国际间的流动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一个突出特点;非法移民。第二节 劳动力要素的国际流动三、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原因分析1、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使得劳动力流动2、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3、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需要4、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需要5、非经济原因:政治、民族、宗教、种族和战争等第二节 劳动力要素的国际流动6、科学家、工程师、教师、医生等高学历的专家学者的流动还有另外一些原因。四、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益分析1、假设前提(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2)世界上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3)劳动力是同质的,可以在国际间自由第二节 劳动力要素的国际流动移动且不存在移动成本(4)生产一种同质的商品并且假定两国之间不存在商品贸易2、作图分析(1)说明世界上只有甲乙两国,图中横轴OO表示世界劳动力的总数量,其中A国劳动力数量为OA,B国劳动力数量为OA,纵轴表示A、B两第二节 劳动力要素的国际流动(2)图形分析3、劳动力要素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1)对流入国的影响A 节省了大量的教育和培训费用B降低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C增加了本国的国民总产出和财政收入D增大了人口密度,提高了社会成本第二节 劳动力要素的国际流动(2)对流出国的影响A减轻了就业压力,提高了工资水平B增加了外汇来源C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D减少了国民总产出和公共财政收入E知识的外溢(3)对世界的影响使得世界总产出净增加,实现了劳动力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第二节 劳动力要素的国际流动国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收益,其中OF表示A国的,OJ表示B国的,曲线FF和JJ分别表示A、B两国劳动力的边际产品,自由竞争条件下,它们代表了劳动力的实际工资。(2)图形分析(3)结论A国工资水平提高,总产出下降;B国工资水平下降,总产出增加;整个世界总产出第三节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一、资本要素流动的类型1、按照信用期限长短不同划分(1)短期投资 一年以内(包括一年)(2)长期投资 一年以上2、根据对资本的实际控制程度不同划分(1)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设立公司或者购买国外企业股权达到一定的标准,以追求企业经营管理控制权第三节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为目的的实物资本的投资。(2)对外间接投资又称间接投资,是通过借贷以及购买国外公债、企业债券等形式来投资,以获取股利和红利为目的的金融资本的投资。(3)两者的关系A联系没有本质区别,都为获利和增值,可通过投资比例的变化实现转化。第三节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B区别流动的内容上不同,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流动的目的不同,经营管理控制权和利息、股息和红利。对投资者竞争力要求不同,有一定的资金、规模和垄断优势;注入一定的资金即可面临的风险大小不同,风险大和风险小流动性大小不同,流动性小与流动性大投资主体有差异,跨国公司为主和多元化第三节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二、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分析1、追求利润最大化2、为了寻求巨大且迅速增长的市场3、企业为了寻求廉价和稳定的资源供应4、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5、为了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6、为了避开东道国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7、分散风险第三节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8、东道国的优惠政策9、转移污染三、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经济效益分析1、假设前提(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2)世界上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3)资本是同质的,可以在国际间自由移第三节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动且不存在移动成本(4)生产一种同质的商品并且假定两国之间不存在商品贸易2、作图分析(1)说明世界上只有甲乙两国,图中横轴OO表示世界资本的总量,其中A国资本数量为OA,B国资本数量为OA,纵轴表示A、B两国的资本第三节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边际报酬,FF曲线、JJ曲线表示A、B两国的资本边际产品价值,即资本的实际投资回报率。(2)图形分析3、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经济效益(1)若允许非充分就业存在,资本的国际流动会降低投资国的就业水平,而增加东道国的就业水平。第三节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2)提高了资本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配置效率,投资国和东道国的国民收入净增加,从而世界总产出水平净增加。(3)国际资本流动会影响到两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从短期看,会使资本输出国的国际收支恶化,而使输入国的国际收支改善,但其长期作用又是较不明确的。(4)会影响两国的税基和所纳税额。即使资本输出国的税基和所纳税额都减少,而第三节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使资本输入国的税基和所纳税额都相应提高。(5)对外投资也会通过影响两国的产品产量和贸易量,从而很可能影响两国的贸易条件关系。(6)也会影响资本输出国的技术领先地位和输入国对自己经济的控制和执行独立经济政策的能力。第四节 技术要素的国际转移一、什么是技术?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项服务所需要的系统知识,一般包括理论、实际经验和专业技能,具体可指专利技术、商标、商业秘密和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产权。二、技术国际转移的主要形式1、许可证贸易(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第四节 技术要素的国际转移2、技术服务3、合作生产三、技术要素国际转移的原因分析1、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内在动力)2、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重要前提)3、国际分工与合作不断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条件)四、技术要素国际转移的经济效应分析第四节 技术要素的国际转移1、对输入国的影响(1)可大量节省研发费用,促进本国的科技创新。(2)可提高本国的资源配置效率(3)有利于提高本国的就业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4)有利于实施进口导向或出口导向的产业政策,提高产品的自给能力和出口能力。第四节 技术要素的国际转移(5)可以降低本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和高档化。2、对输出国的影响(1)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2)有利于推动本国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3)有利于推动本国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4)可进一步延长本国企业的技术寿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一、重商主义1、背景介绍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商业资本利益要求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2、代表人物 Willian Stafford Thomas Mun3、主要观点(1)金银和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2)获得金银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国际贸易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3)主张国家干预贸易,征收关税。4、评价(1)主张国家干预贸易,积极发展出口对一国经济发展是有利的(2)通过关税保护国内贸易、国内市场和幼稚产业对发展中国家有指导意义(3)通过贸易顺差取得货币收入有经济参考价值(4)财富货币论是错误的,金银只是获得财富的一个手段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5)财富产生于流通领域是错误的(6)只研究从贸易中获得金银,未研究国贸产生的原因及结构(7)过于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国民的利益;过于追求本国利益,忽视了他国利益,违背了国贸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的思想二、绝对利益说1、代表人物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英国的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研究思路: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成本差异价格差异国贸产生2、主要观点(1)主张自由贸易(2)坚持社会分工论(3)认为通过自由贸易引起国际分工,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参与国际分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工和交换对双方都是有利的。(4)遵从劳动价值论3、评价(1)揭示了分工论的规律(2)该理论初步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结构及贸易结果(3)坚持了劳动价值理论(4)交换引起分工的思想是错误的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5)理论上的缺陷当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时,该国要不要参加国际贸易,是否在贸易中获利,该理论无法解释。三、比较利益说1、代表人物英国的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进行了阐述2、主要论点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1)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唯一动力。(2)主张自由贸易和专业化分工(3)坚持劳动价值理论(4)国际分工的原则是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3、评价(1)科学地揭示了一般规律:比较成本法则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2)该理论证明了无论生产力高低的国家按照比较利益的思想都可以参加国际分工,获得贸易利益,增加财富(3)比较利益说是西方国贸理论的核心和基础,为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意义(4)理论上的缺陷:商品价格仅以劳动计价和现实不符;成本不变进行计价与事实不符;要素国内自由流动,国际间不流动不切实际;贸易模型过于简单等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四、大国模型与小国模型1、大国模型(贸易大国模型)(1)内涵是某一国家商品的进出口数量占世界该产品的贸易比重比较大,大到足以影响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该国就是大国贸易模型。(2)特点不完全专业化分工、可以影响国际条件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2、小国模型(贸易小国模型)(1)定义是某一国家商品的进出口数量占世界该产品的贸易比重比较小,小到不足以影响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该国就是小国贸易模型。(2)特点完全专业化分工五、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1、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Eli Heckscher Bertil Ohlin在1919年出版的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和1933年出版的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提出的。2、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1)要素禀赋差异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2)要素投入比例的差异3、评价(1)从要素禀赋的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突出了要素的供给(2)是对比较利益理论的发展(3)违背了劳动价值论(4)忽视了科技进步的作用(5)该理论一般能更好地解释要素禀赋差异较大的两国之间的贸易行为,但很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难解释当代要素禀赋相似国之间的贸易行为(6)抹杀了国际生产关系,抽象地谈国贸使各个国家收入均等化。第四章 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 IS-LM-BP模型一、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1、经济增长(长期目标)2、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其中,1和2是对内平衡目标;3是对外平衡目标二、国际收支均衡线(BP曲线)1、BP曲线的推导(1)推导一国的国际收支达到平衡,即BP=0即(X-M)+(AM-AX)=0即M-X=AM-AX即M(Y+)-X=AM(i+)-AX(i-)说明:M表示进口,X表示出口,AM表示金融资产的流入,AX表示金融资产的流出(2)BP曲线的定义第一节 IS-LM-BP模型第一节 IS-LM-BP模型表示在固定汇率条件下,利率与国民收入处于国际收支均衡时的各种组合形成的轨迹。2、BP曲线的形状(1)一般情况下,BP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利率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化。(2)特殊情况下,BP曲线是水平线或垂直线。第一节 IS-LM-BP模型三、影响BP曲线变动的因素1、汇率2、利率3、实际国民收入4、价格水平四、IS-LM-BP模型1、内涵在描述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 IS-LM模型中加入BP曲线,从而形成一第一节 IS-LM-BP模型个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要求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收支同时达到均衡。2、模型图第二节 内外平衡一、总需求政策的两难困境1、背景介绍战后,各国政府相继把宏观政策目标确定为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当前开放经济下,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就是为了达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两大内外目标。现实中,战后政府当局仅仅使用总需求第二节 内外平衡政策(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需求管理)一种方式来干预经济,结果形成了一个宏观经济政策的两难困境,即仅仅使用总需求政策不可能既改善国内需求水平,又改善国际收支。2、两难困境形成的原因分析(1)假设:BP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斜率(2)使用IS-LM-BP模型加以分析第二节 内外平衡(3)政府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A作图B分析(4)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A作图B分析(5)紧缩性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结果则相第二节 内外平衡反(6)结论A一国国内经济高失业下,政府当局实施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刺激总需求,增加就业的同时,最终会导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赤字)。B一国国内经济高通胀下,政府当局实施紧缩性的经济政策,抑制总需求增长,缓解通胀压力的同时,最终会导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盈余)。第二节 内外平衡C仅靠总需求一种政策工具不可能令人满意地解决内外平衡两个经济目标,必须针对不同的目标确定适当的工具。二、两种政策工具及其分配法则1、丁伯根法则(1)1953年荷兰出版公司发行的经济政策理论中提出的(2)内容针对不同的几个经济目标,政府当局一般至少需要几个独立的政策工具。在固定汇第二节 内外平衡率制度下,政府面临内外平衡两个目标,则政府至少需要两个政策工具。2、蒙代尔法则在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种独立的政策工具,只要适当地搭配使用,就可以同时实现内外部平衡,关键在于应把每一种政策实施在它最具影响力的目标上,具体说,财政政策作用在内部平衡上,货币政策作用在外部平衡上。第二节 内外平衡3、图形分析(1)高失业与国际收支赤字同时存在时A政府当局应搭配使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B图形分析设:BP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斜率(2)高通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同时存在时B政府当局应搭配使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第二节 内外平衡B图形分析设:BP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斜率4、两种工具的分配法则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不同作用,指派给它们不同的任务,从而形成一种有用的法则,即将稳定国内经济使其在没有过度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达到稳定就业之均衡的任务分配给财政政策,而将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分配给货币第二节 内外平衡政策,让每一种政策工具集中于一项任务,从而免去了部门间不必要的协调甚至妥协。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国际经济学讲义.ppt)为本站会员(s****8)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