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吸氧法技术操作规范.docx
精神科吸氧法技术操作规范【目的】(1)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 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2)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用物准备】1 .中心供氧吸氧用物氧气装置1套(流量表、湿化瓶、 橡胶管),一次性吸氧管、胶布、棉签、安全别针,吸氧记 录单,根据不同的吸氧方法增加鼻塞、面罩等。2 .氧气瓶吸氧用物 扳手,其余同中心供氧吸氧用物。【操作方法及程序】(1)护士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2)携用物至患者床前,核对床号及腕带信息(床号、 姓名、住院号等),做好解释工作。(3)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治疗情况、心理 状态及合作程度,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 考前须知及配合要点,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4)吸氧1)中心供氧吸氧法A.将流量表连接湿化瓶,安装在墙壁氧气装置上,连接橡胶管道。B.核对床号及腕带信息(床号、姓名、住院号等),做 好解释工作。C.用湿棉签清洁双侧鼻腔并检查。D.翻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流量,连接鼻导管,确定氧 气流出通畅。E.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鼻导管至鼻咽部(长度为鼻尖到 耳垂的2/3),询问患者无不适后固定。F.查对,整理床单位,洗手。G.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H.停止用氧时,拔出鼻导管,擦净鼻部。关流量表,取 下流量表及湿化瓶并处置。2)氧气瓶吸氧法A.在氧气瓶上安装氧气流量表。B.接湿化瓶及橡胶管道。C.核对床号及腕带信息(床号、姓名、住院号等),做 好解释工作。D.湿棉签清洁鼻孔。E.翻开总开关,再翻开流量表,调节氧流量,连接鼻导 管,确定氧气流出通畅。F.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鼻导管至鼻咽部(长度为鼻尖到耳垂的2/3),询问患者无不适后固定。G.查对,整理床单位,洗手。H.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L.停用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关闭流量表开关,然后关总开关,再开流量表开关放余气,关流量表开关。3) 一次性吸氧管吸氧法A.将流量表连接湿化瓶安装在墙壁氧气装置上。B.核对床号及腕带信息(床号、姓名、住院号等),做 好解释工作。C.用湿棉签清洁患者鼻腔并检查。D.连接一次性吸氧管,翻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流量, 检查吸氧管,确定氧气流出通畅。E.鼻导管吸氧: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1cm,鼻导管至 鼻咽部(长度为鼻尖到耳垂的2/3),询问患者,无不适后固 定。鼻塞吸氧:将鼻腔插入单侧/双侧鼻孔1cm,环绕患者 耳部调整松紧度后固定。F.查对,整理床单位,洗手。G.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H.停止用氧时,拔出鼻导管或鼻塞,擦净鼻部。关流量 表,将取下的一次性吸氧管废弃流量表按要求处置。【考前须知】(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氧气筒放置阴凉处。切实做 好防火、防油、防热、防振,注意用氧安全。(2)持续吸氧患者鼻导管每日更换两次,双侧鼻孔交 替插管,以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和压迫。及时清理鼻腔分泌 物,保证用氧效果。(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表,后给患者吸入; 停用时应先拔出吸氧管,再关闭氧气流量表开关。防止操作 错误,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4)氧气筒内氧气切勿用空,至少保存0. 5MPa(5kg/cm 2)压强,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入简内,再灌入氧气时引 起爆炸。(5)对未用或已用完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 “空”的标志,以便鉴别并及时调整氧气筒,并防止急救时 搬错而影响使用。(6)用氧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判断用氧效果,做到 安全用氧。(7)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呼吸道湿化。(8)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折叠,无分泌物堵塞或扭 曲。(9)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部皮肤受压情况。(10)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