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Word版.docx
-
资源ID:69854584
资源大小:53.02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Word版.docx
文言文阑读专题综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裘日修,宇叔度,江西新建人。自编修五迁至侍郎,历兵、吏、户诸部。二十一年,个在军机处行 走。师讨准嘴尔,命如巴里坤董军储。疏言:“请敕伯克额敏和卓,尼鲁特窜入境当檎残,予赏秀,勿 被煽生疑惧。“寻还京师。河屡决山东、河南、安徽境,积水久不去。是岁上南巡花视,既返畔,命日 修会山东、河南、安徽诸巡抚周行积水诸州县,画疏设之策。日修至安徽,僧选抚高晋有睢河,虹县有 潼河,泗洲有安河,皆境内大水,与灵壁,红县诸支港当次第疏设,俾入洪泽湖。”日修至河南,偕巡 抚胡宝琛疏陈,“自永城至汝宁府支河当施工者几十二,导积水自支河入於干河。其不能达者,有所约 来而不为民害。”日修至山东,偕巡抚鹤年疏请培馆陶,临清滨运河诸州县民玲,官给夫米,令实力修 朴。日修诸议皆称上意,命及时修筑。二十三年,诸水毕治,御制诗褒之。二十六年河决杨桥命如河南 勘灾赈并议疏泄回修请广设粥厂饥民便北食量增料价料悬集工可速蕨上皆可其奏工竞,上制中州治河 碑,褒日修及宝珠。二十九年,黄仕简疏论总督、巡抚得厦门洋行岁馈,命日修往按,并命日修暂署福 建巡抚。三十三年,丁生母忧,归。三十四年,召授刑部尚书。初,江南、山东蝗起,命日修捕治。是 岁畿南蝗,复命捕治。日修至武清,令顺天府尹窦光鼐行求蝗起处。上责日修不亲勘,左授顺天府府 尹。三十八年四月,日修病噎乞归,上以“钱陈群尝病此,以老许其归;今日修方六十,不当如陈群之 引退”。赐诗慰之,屡遣存问,御医视疾。旋加太子少傅。卒,谥义达。(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八,有制改).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二十六年/河决/杨桥命如河南勘灾赈/并议疏泄/日修请广设粥厂/饥民便/就食/量增料价/料 易集/工可速蕨/上皆可其奏/B.二十六年/河决杨桥/命如河南勘灾赈/并议疏泄/日修请广设粥厂/饥民便/就食/量增料价/料 易集/工可速蕨/上皆可其奏/C.二十六年/河决/杨桥命如河南勘灾赈/并议疏泄/日修请广设粥厂/饥民便就食/量增料价/料易 集/工可速蕨/上皆可其奏/D.二十六年/河决杨桥/命如河南勘灾赈/并议疏泄/日修请广设粥厂/饥民便就食/量增料价/料易 集/工可速蕨/上皆可其奏/1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编修,翰林院官员,多以一甲第二、三名进士及庶吉士之留馆者充任,掌纂修、著述等事。B.户,指户部,尚书省六部之一,设尚书、侍郎等官职,掌全国屯田、户籍、赋税、财政等事务。C. 丁生母忧,遭生母之丧,古代官员在职期间,假设遭逢父母去世必须辞官回乡,为父母守丧。D.谥,对死去的帝王、大臣及其他地位较高的人,按其生前事迹评定给予的称号,谥有美恶。A.唐高祖,指唐朝皇帝李渊,高祖为其庙号。庙号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B.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中原人认为,江南地区在长江之外,“外”与“表”同义,故也称江表。C.改元,指封建时期新皇帝即位公布年号,每个皇帝用一个年号,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D.纳言,古官名,主出纳王命;也指尚书等近臣所用慎巾。尚书舜典中记载“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27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杜伏威率领部众抵抗陈棱的讨伐,陈棱闭门不战,杜伏威就送陈棱女人衣服并称他为“陈姥”,此举激 怒陈棱,陈棱率兵出战,结果被杜伏威大败。B.杜伏威挑选不怕死的士兵组成“上募”,对他们恩惠丰厚,但凡攻战往往命令他们在前,战后如果发现 有后背受伤的就杀死,认为是其后退才被击伤的。C.沈法兴担任吴兴太守,听说宇文化及弑了隋炀帝反叛,就以讨伐宇文化及的名义起兵,到了乌程得到 精兵六万人,于是攻占余杭,毗陵,丹阳等地。D.李子通向毛文深献计招募江南人冒充沈纶的士兵,在夜里袭击杜伏威的军营,杜伏威十分愤怒,派兵 袭击沈纶,从此二人相互怀疑,都不敢进兵。2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分遣诸将徇属县,所至辄下,江、淮间小盗争附之。(2)子通入江都,因纵击纶,大破之,伏威亦引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十月乙卯,汉帝告祠高庙,使行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禅位于魏。王三上书辞让,乃为坛 于繁阳,辛未,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燎祭天地、岳渎,改元,大赦。帝欲改正朔,侍中辛毗日: “魏氏遵舜、禹之统,应天顺民;至于汤、武,以战伐定天下,乃改正朔。孔子日:行夏之时。' 左氏传日:'夏数为得天正。'何必期于相反!”帝善而从之。时群臣并颂魏德多抑损前朝散骑常侍 卫臻独提授之义称扬汉美帝数目臻日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之帝谓侍中苏那么日:“前破酒泉、张掖, 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益得不? ”那么对日:“假设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幕,即不求自 至。求而得之,缺乏贵也。“帝嘿然。帝召东中郎将蒋济为散骑常侍。时有诏赐征南将军夏侯尚日: “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作威作福,杀人活人。”尚以示济。济至,帝问以所闻见,对日:“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因日:“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天 子无戏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 ”帝即遣追取前诏。帝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时天旱蝗,民 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侍中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毗 日:“陛下欲徙土家,其计安出? ”帝日:“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日:“诚以为非也。”帝日:“吾不 与卿议也。”毗日:“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日:“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帝乃徙其半。(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一,有删改)注帝,这里指魏文帝曹丕。山阳,汉献帝在禅位后被奉为山阳公。29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时群臣并颂魏德多/抑损前朝/散骑常侍卫臻独明禅授之义/称扬汉美/帝数目臻日/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 之/B.时群臣并颂魏德多/抑损前朝/散骑常侍卫臻独明禅授之义/称扬汉美/帝数目臻日/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 之/C.时群臣并颂魏德/多抑损前朝/散骑常侍卫臻独明禅授之义/称扬汉美/帝数目臻日/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 之/D.时群臣并颂魏德/多抑损前朝/散骑常侍卫臻独明禅授之义/称扬汉美/帝数目臻日/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 之/.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禅位,禅让帝位,即把帝位让给别人,这里指汉献帝把帝位让给魏王。B.左氏传春秋左氏传,与诗书礼易合称“五经”。C.敦煌,地名,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邑,莫高窟就诞生于此。D.陛下,宫殿的台阶下,也指对帝王的尊称,这里是对魏文帝的尊称。31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魏文帝想要重新公布历法,辛毗反对。辛毗认为魏文帝不能效仿商汤和周武王,辛毗认可“夏朝的历 法,最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的说法。B.魏文帝想要得到西域的大珍珠,苏那么认为如果魏文帝广施教化和威德的话,自会有人送来珍珠,向人 要求才得到的珍珠就不再珍贵了。C.魏文帝曾赐给征南将军夏侯尚诏书,委以重任,随他作威作福。蒋济认为诏书的说法不妥,他说尚 书中将“作威作福''写作戒律。D.魏文帝想要迁徙冀州籍士兵的家属十万户去充实河南郡,在面对朝臣的反对和辛毗的进谏时他态度坚 决,最终没有听取朝臣的意见。3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三上书辞让,乃为坛于繁阳,辛未,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2)毗日:“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D1. BC2. (1)(它们)与灵壁、虹县众支流应当依次疏浚,让(它们)流入洪泽湖。黄仕简上疏弹劾总督、巡抚收受厦门洋行岁馈,(朝廷)命令裘曰修前去查办。【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河决杨桥”,是“河决(于)杨桥”的省略句,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A和C项;“便就食”是“便(饥民)就食”的省略句,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B项。译文:二十六年,黄河在杨桥决口,朝廷命令裘曰修到河南勘察灾情赈济百姓,并商议疏浚排泄的办 法。裘日修请求广泛开设粥厂,便于饥民前往用餐;酌情增加材料的价格,材料容易采集,工程可以快 速完成。皇上都认可他的上奏。应选D。1.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掌管全国屯田、户籍、赋税、财政等事务”错,“屯田”属工部职责。应选B。2.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裘曰修奉命捕治江南、山东的蝗灾,他令顺天府尹设法寻找蝗灾发生的起源地”错误。从“是岁畿南 蝗,复命捕治。日修至武清,令顺天府尹窦光鼐行求蝗起处”可知,应为捕治“畿南蝗 应选C。3.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诸,众,各个;“支港”,支流;“次第”,依次;“俾力让,使;“俾入洪泽湖”,是“俾(之) 入洪泽湖”的省略句。第二句中,“疏”,名词动用,上疏;“论”,弹劾;“得”,收受;“按“,查办。参考译文:裘日修,字叔度,是江西新建人。从编修五次升迁至侍郎,历任兵、吏、户众部官职。二十一年, 朝廷任命裘曰修在军机处担任行走。军队讨伐准喝尔,朝廷命令裘曰修到巴里坤监督管理军需物资。裘 日修上疏说:“请皇上命令伯克额敏和卓,如果厄鲁特窜入境内应当抓住并杀掉,朝廷给予赏赐,不要 被煽动心生疑虑畏惧。”不久返回京城。黄河屡次在山东、河南、安徽境内决口,积水很长时间不退。 这一年皇上到南方巡行视察,车驾返回后,命令裘曰修会合山东、河南、安徽巡抚巡视遭遇水涝的众州 县,谋划疏浚的方法。裘曰修到安徽,同巡抚高晋一起上疏说:“宿州有睢河,虹县有潼河,泗洲有安 河,都是境内的大河,(它们)与灵壁、虹县众支流应当依次疏浚,让(它们)流入洪泽湖。“裘日修到 河南,同巡抚胡宝琮一起上疏陈奏:“从永城到汝宁府应当施工的支河共十二条,疏导积水从支河流入 干河。对那些不能流到干河的河流,应当有所约束而不成为百姓的祸患。”裘日修到山东,同巡抚鹤年 一起上疏请求加固馆陶、临清靠近运河众州县的民堤,官府供应夫役粮食,使切实用力修补。裘日修众 奏议都合乎皇上心意,下命及时修建。二十三年,各条河流治理完毕,皇上作诗褒奖他。二十六年,黄 河在杨桥决口,朝廷命令裘日修到河南勘察灾情赈济百姓,并商议疏浚排泄的方法。裘日修请求广泛开 设粥厂,便于饥民前往用餐;酌情增加材料的价格,材料容易采集,工程可以快速完成。皇上都认可他 的上奏。工程结束,皇上命令建中州治河碑,褒奖裘日修及胡宝琮。二十九年,黄仕简上疏弹劾总督、 巡抚收受厦门洋行岁馈,朝廷命令裘日修前去查办,并任命裘日修暂时代理福建巡抚。三十三年,遭逢 生母的丧事,辞官回家。三十四年,召回担任刑部尚书。当初,江南、山东发生蝗灾,朝廷命令裘日修 捕捉治理。这年京城南部发生蝗灾,朝廷再次命令裘日修捕捉治理。裘日修到武清,命令顺天府尹窦光 鼐设法寻找蝗灾发生的起源地。皇上责备裘日修不亲自勘察,将他贬官作顺天府府尹。三十八年四月, 裘日修患噎病请求辞职回乡,皇上认为“钱陈群曾经患此病,因为年老准许他辞职回乡;现在裘日修才 六十,不应当像钱陈群一样辞职”。赐诗抚慰他,屡次派人慰问,派御医诊断。不久加衔太子少傅。 卒,谥号文达。4. AC5. C(1)如今苏建以数千的军队抵挡单于数万人,单独返回,将其斩首,这是在明示以后战败将领不要再 返回的意思。(2)况且我的职权即使允许我斩杀(有罪)将领,但凭借我大臣的地位尊贵和受皇上的宠信,也不敢擅 自在境外诛杀大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赵信原为匈奴小部落的首领,归降汉朝后,被汉朝封为翕侯,现在战败,匈奴引诱他投降,于是 他率领其部剩余的八百名骑兵投降了匈奴。“信故胡小王”是判断句,意思是“赵信原为匈奴小部落的首领”。“降汉”的主语也是“信”,所以“小王”放前 一句,据此排除B、Co“及败”的主语是“信。“诱之”的主语是“匈奴”,所以“匈奴”放后一句,据此排除D。应选Ao此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 “这里指卫青表达自己戴罪立功的决心”错,这里的待罪是古代官吏供职的谦辞,意谓随时准备因失职 而被治罪。应选c。5.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采纳了军正闵等人的提议”错,根据原文“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 乎”,应为卫青提议是否处斩苏建交由皇帝裁决,而不是采纳了军正阂等人的提议。应选Co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当”,抵挡;“是”,这;“示”,明示;“反”,通“返”,返回。(2) “虽”,即使;“尊宠”,尊重宠幸;“擅”,擅自;“不敢自擅诛于境外/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是“不 敢自擅于境外诛”。参考译文:卫子夫和卫青是同母异父的姐弟,卫青的父亲郑季,原本是平阳县的县吏,后来到平阳侯家里侍奉 当差,和卫媪生了卫青,并让他冒充卫姓。后来卫青长大了,就在平阳侯家中做骑奴。汉武帝元朔五年 (前124年),匈奴右贤王屡次率军侵扰朔方郡,汉武帝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塞,与各 部共率领十几万人,攻击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相距遥远,不会很快到达,饮酒大醉。卫青等率兵出塞 六七百里,乘夜赶到,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很吃惊,乘夜逃走,只带数百名强壮的骑兵冲出包围,向 北逃去。卫青俘获右贤王牲畜近百万头,于是卫青率军回朝。到达边塞,汉武帝派使臣带着大将军印, 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领都属卫青统领。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春季二月,大将军卫青又 奉命率军自定襄出发出击匈奴。任命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都 归大将军卫青统领,这次斩杀匈奴几千人返回,驻扎在定襄、云中、雁门等地休养兵马。汉武帝元朔六 年(前123年)夏季,四月,卫青再次率六位将军自定襄出发,攻打匈奴,斩杀与俘虏匈奴一万多人。 右将军苏建、前将军赵信共三千多骑兵,单独与匈奴单于所率军队相遇,交战一天多,汉军伤亡殆尽。 赵信原为匈奴小部落的首领,归降汉朝后,被汉朝封为翕侯,现在战败,匈奴引诱他投降,于是他率领 其部剩余的八百名骑兵投降了匈奴。苏建全军覆没,脱身逃亡,单独回到大将军卫青的军营。议郎周霸 说:“自从大将军出兵以来,未曾斩杀过一位副将。如今苏建弃军逃回,应将斩首以示将军的威严。” 军正阂、长史安说:“不对。兵法说小部队坚强作战,也会被大部队擒住'。如今苏建以数千的军队 抵挡单于数万人,单独返回,将其斩首,是告诉以后战败的将领不要再返回。所以不应斩杀苏建。”大 将军说:“我卫青幸运以皇上亲信的身份为将带兵,不担忧没有威严,周霸劝我杀苏建以示威严,这很 不合我的本意。况且我的职权即使即使允许我斩杀(有罪)将领,但凭借我大臣的地位尊贵和受皇上的 宠信,也不敢擅自在境外诛杀大将。一切交给皇上,由皇上裁决,以显示作为臣子的不敢专权,不是更 好吗!”军吏们都说:“好。”于是把苏建囚禁起来,送到汉武帝所在的地方。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 年),大将军卫青出塞后,从捕获的俘虏口中得知单于的居住地,自己便带着精兵前去攻打,大将军卫青 率军出塞一千余里,横穿过大沙漠,看到单于的军队正列阵以待。于是卫青下令利用兵车围成一周结成 营阵,又令五千骑兵向匈奴出击,匈奴派出约一万名骑兵迎战。这时恰好太阳要落山,狂风骤起,砂砾 打在脸上,两军相互看不见,汉军增派左右两翼的军队将单于包围。单于看到汉兵人数很多,而且兵马 也很强,估计自己再战下去,也打不过汉兵,于是单于便乘坐六匹骡子拉的车,带着数百名精壮骑兵, 径直冲出汉军的包围,向西北奔去。大将军卫青为人仁义善良,尊重士兵,谦虚退让,以温和柔顺博得 汉武帝的喜爱。6. BA7. C(1)赵普屡次委婉地劝说卢多逊,让他辞职,可是卢多逊贪恋权势,想保住职位,自己难以决断。 (2)我如果有过失,你不要碍于情面一味顺从。古人以自己的君主赶不上尧舜为羞耻,你可要谨记啊! 【解析】9.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赵普昨天到了中书省,拿着皇上写的诗,痛哭流涕地对我说:“我这一生余下的日子,无法报答皇 上了,希望有来世,能为皇上效犬马之力。”我已经听过了这番话,今天又听到皇上的宣谕,这一种君臣 之间善始善终的情份,可以说是尽善尽美啊!“无阶上答”的意思是“无法报答皇上”,“无阶”修饰“上答”,二者不可断开,排除C、D两项。“此言”的意思是“这些话”,属于复指短语作“闻''的宾语,句意完整,且后又有“闻宣谕''的结构,与之结构 相同,故应在“言”后断开,排除A。应选B。10. 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 ”文中取,山陵,的后一个意思”解释错误。文中指宋太祖的坟墓,应是取的前一个意思。 应选Ao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虽经皇帝提醒,但仍然把工部侍郎雷德骥吓得要辞职”说法错误。“工部侍郎雷德骥吓得要辞职”发生 在太宗提醒赵普之前。原文为“先是,普再入相,方立班宣制,工部侍郎雷德骥骤闻之,手不觉坠笏,遽 上疏乞归田里"先是”说明了此事发生在太宗提醒赵普之前。应选C。11.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讽”,委婉地劝说,暗示;“固”,使牢固、保住;“自决”,自己决断。(2) “假设”,如果;“面”,碍于情面;“耻”,以为耻;“念”,记住。参考译文:太平兴国二年,河阳三城节度使赵普来京觐见,先去往太祖赵匡胤的陵墓祭拜。被授予太子少保, 留在京城。太平兴国六年,赵普连年只是具有奉朝请的资格,更是被卢多逊诋毁,苦于抱负志向不能施 展。赵普的儿子赵承宗娶的是燕国长公主的女儿。赵承宗正在任潭州知州,接到诏书回归京城,举办了 婚礼。结婚不到一个月,卢多逊通知赵承宗让他回到自己的任所,赵普因此非常生气。正赶上如京使柴 禹锡等人告发秦王赵廷美骄横恣肆,私底下恐怕会发动图谋不轨之事。皇帝召见赵普问询,赵普回答 说:“我愿意留在中枢部门,来观察事变。”退朝后又上密奏:“我是开国旧臣,现在被有权势的奸佞 之人阻挡。”借机说出了当年昭宪皇太后的临终嘱托和太祖主政时自己向上陈述的有关往事。皇帝在宫 中查找到赵普以前所上奏章,于是非常感动并醒悟了,就把赵承宗留在了京城。太平兴国七年四月,赵 普已经重任宰相。卢多逊越觉察得自己不太平安。赵普屡次委婉地劝说卢多逊,让他辞职,可是卢多逊 贪恋权势,想保住职位,自己难以决断。十一月丁卯日。皇帝宴请赵普,赐给赵普诗。第二天,皇帝对 身边的大臣说:“赵普对国家出过大力、立过大功,我从前地位不高的时候就和他交往,他现在牙齿头发 都衰落了,我不想拿机要政务劳烦他,借那首诗传达我的心意,赵普感动得都哭了,我也为此而落 泪。”宋琪答道:“赵普昨天到了中书省,拿着皇上写的诗,痛哭流涕地对我说:“我这一生余下的日 子,无法报答皇上了,希望有来世,能为皇上效犬马之力。'我已经听过了这番话,今天又听到皇上的 宣谕,这一种君臣之间善始善终的情份,可以说是尽善尽美啊! ”端拱元年二月,赵普任太保兼侍中。 皇帝告诫赵普说:“你不要因为地位尊贵而放任自己,也不要因为有权有势就骄横跋扈。只要能够对待 赏罚谨慎小心,推举贤才能人,消弭仇怨,怎么会担忧军国大政得不到有效治理呢?我如果有过失,你 也不要碍于情面一味顺从。古人以自己君主赶不上尧舜为羞耻,你可要谨记啊! ”在这之前,赵普再次 进入内阁任宰相,当时大家正站在朝堂之上聆听皇上宣布对赵普的任命,工部侍郎雷德腹突然听到此 事,手中的笏板不自觉地掉在了地上,立即上疏请求回归乡里。又单独请求奏对,把自己要求离职的缘 由详尽地呈给了皇帝。皇帝抚慰了他很久。并说:“你只管安心回去,我最终是会保全你的,不要为此 担忧。”端拱元年三月,枢密副使赵昌言遭到斥责被免去了官职。赵普厌恶赵昌言倔强固执、难以控 制,以此为理由请求杀掉赵昌言。皇帝特别宽恕了赵昌言。赵昌言已经受过责备了,赵普又请求执行续 发的命令,皇帝不容许,这事才算作罢。淳化元年,赵普自从前一年秋天因为有病而免于上朝,如果有 有关朝政重大事项那么召他去咨询。到了冬天,病得更厉害了,于是请求辞职退休,皇帝屡次去他的府邸 慰问,赐予他加倍的赏赐。12. CB13. D(1)天下恰逢动乱流离就用严厉的措施来纠正它,人们知道羞耻并能改正就用宽容的措施来辅助。 (2)有一些大臣应当升官,皇帝向来厌恶那些人,不容许,赵普坚决地替他们请求。【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此题中,“帝遣曹彬等将兵伐江南”,“兵”是“将”的宾语,不可断开,排除AD;“切勿暴掠生民。"生民''是"暴掠”的宾语,不可断开,排除B。本句译为:宋太祖派遣曹彬等率领军队讨伐江南,曹彬与各位将领入朝辞别,太祖告诫曹彬说:“江南的事情,全部把 它交给你,一定不要掠夺百姓,务必扩大威望和信誉,让他们自己归附顺从,不要急躁急速进攻。” 应选C。13. 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游街”错误。弃市,是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群众所弃的刑罚。应选Bo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了解能力。D.“下令以后选士,中书省要对考生进行复试”错误。从原文“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悉委中书覆试”来 看,宋太祖下令从今以后选拔人才,所有涉及享受俸禄的人家,全都交给中书省复试。选项缺少限制词 “所有涉及享受俸禄的人家工应选D。14.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 “乱离”,动乱流离;“纠之以猛”,用严厉的措施来纠正;“耻格”,知羞耻而归于正;“济”,辅助。(2) “迁官”,升官;“素。向来;“坚。坚决。参考译文:宋太祖派遣曹彬等率领军队讨伐江南,曹彬与各位将领入朝辞别,太祖告诫曹彬说:“江南的事情, 全部把它交给你,一定不要掠夺百姓,务必扩大威望和信誉,让他们自己归附顺从,不要急躁急速进 攻。”又说:“城池被攻破的时候,千万不要杀戮。假如有人处于绝境仍要搏斗,那么李煜的家族不要加 以伤害。”而且把剑交给曹彬说:“副将以下,不听从命令的就杀了他们!”曹彬从率兵征讨到获胜而 回,众士兵都畏慎敬服,不敢轻率放肆,攻克城池那天,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捷报传 到,众大臣祝贺,太祖哭着说:“天下分裂,百姓受到它的祸害,攻下城池的时候,一定有意外遭受战祸 而死的,实在令人悲哀! ”命令拿出十万石米赈济抚恤百姓。宋太祖对重臣说:“五代时期诸侯霸道蛮 横,有违法杀人的,朝廷搁置一边不加过问。人的性命至关重要,无原那么地宽容藩镇应当像这样吗!从 现在开始,各州判处犯人死刑,要记录好案情上报朝廷,交给刑部详议审察它。”又下诏说:“帝王禁 止人们做违法的事,才设立法律。对下要求简明,务必怜悯,天下恰逢动乱流离就用严厉的措施来纠正 它,人们知遗羞耻并能改正就用宽容的措施来辅助。小偷和强盗的天性,本来不是大奸大害,近代建立 制度,看重法律条文,实在不是保护百姓的意图。"宋太祖曾经读尚书中的尧典舜典,感叹 说:“尧、舜惩办四个凶徒,仅仅采取流放的方法,为什么近代法律制度如此严密啊! ”所以制定折杖 法,来依次减少流、徒、杖、笞的刑罚。从开宝年间以来,犯死罪不是案情特别严重的,大多能够免于 死罪;只有贪官被判处死刑,不曾赦免。有一些大臣应当升官,皇帝向来厌恶那些人,不容许。赵普坚 决地替他们诸求。太祖愤怒地说:“我坚决不赞成,你怎么力、? ”赵普说:“刑罚和奖赏,是天下的刑罚 和奖赏,陛下怎么能凭借高兴愤怒而独断专行呢! "太祖很愤怒,站起来,赵普也跟着他。太祖进入宫 中,赵普就在宫门口站着,很久也不离开,最终得到了应允。开宝元年,初次复试贡士。这一科选拔了 十八名符合标准的进士,陶毂的儿子陶那名字排在第六。太祖对身边的大臣说:“听说陶毂不能教导儿 子,陶那怎么能够考中! ”命令中书省复试。于是下诏说:“选拔学业有成就的士子,不是要施与私人 恩惠,世代享有禄位的人家,应该敦促子弟研习儒业。至于听说同党的人,多容纳无能之人参与其事。 判定文章高下选拔人才的权力是共用之器,哪里应该私自滥用!从今以后选拔人才,所有涉及享受俸禄 的人家,全都交给中书省复试。”B15. CC16. (1)英明那么内心刚强,能够面对大事,而不被小的变故动摇决心。(2)于是勉励皇帝用明察仁恕来让大家畅所欲言,谦恭节俭来使国家用度充足,英明果断地处理国家大 事。【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李纲说:“张所还留在京城,张益谦怎么知道他的侵扰。河北的百姓没有居所,聚集起来成为盗贼,怎么 怪责是因为置司呢?张益谦不讲道理,如此阻挠,一定是有人指使他。”“京师”是“留”的地点,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D。“其扰”是“知”的宾语,归于上句;“河北民”做“无所归”的主语,归于下句,在二者之间断开,排除A。 应选B。17. 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甲子,是干支顺序的第一位,此处用来纪年”错误,甲子,在这里用来纪日,不是纪年。 应选C。18.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原文内容的能力。C.“李纲不仅举荐张所担任河北招抚使,还请求在北京设置官署”错误,根据原文“以张所为河北招抚使, 所入对,条上利害,且乞置司北京”可知,“请求在北京设置官署”的是张所,不是李纲。应选C。19.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 “莅”,面对;“为所”,被动句;“故”,变故。“明恕。明察仁恕;“尽”,使.说尽;“足”,使.充足;“英果”,英明果断。参考译文:高宗建炎元年五月甲午日,召回李纲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汪伯彦、黄潜善认为自己有 护卫皇上的功劳,一定会被任命为宰相,等到从外地征召李纲为宰相,两个人不高兴,就和李纲相背 离。李纲走到太平,上疏说:“振兴衰弱国家,拨正变乱时局的君主,不是英哲的人缺乏以承当这份重 任,英明那么内心刚强,能够面对大事,而不被小的变故动摇决心。聪明那么能够识别善恶,能够任用君 子,而不受小人评言的影响。”六月初一己未日,李纲来到行在,见到皇上,泪流满面。皇上大为感 动,说:“朕知道你为人忠贞仁义有智略很久了,想让敌国敬畏惧服,天下太平,非你担任宰相不可, 你就不要推辞了。”李纲磕头,流着泪致谢,并说:“以前唐明皇想让姚崇担任宰相,姚崇用十件重要 的事进谏,都指出当时的弊病。现今臣也用十件事来冒犯陛下,陛下感到这些可以实行,请下诏施行, 臣才敢接受任命。”第二天,在朝廷上发布李纲的建议,只有僭逆、伪命这两件事留在宫中不交办。甲 子日,任命李纲兼任御营使。李纲入宫论对,皇上认为他说得好,问谁可以任用,李纲举荐张所、傅 亮。朝廷任命张所担任河北招抚使,张所入朝论对,逐条上奏好坏的事项,并且请求置司北京,等筹措 完毕就渡河实施。河北转运副使张益谦附和黄潜善的意思,上奏说招抚司侵扰地方的情况,并说自从在 河北设置官署,盗贼更加猖獗。李纲说:“张所还留在京城,张益谦怎么知道他的侵扰。河北的百姓没 有居所,聚集起来成为盗贼,怎么怪责是因为置司呢?张益谦不讲道理,如此阻挠,一定是有人指使他。 “上就命令张益谦说明,命令下到枢密院,汪伯彦还是用张益谦的奏折责问招抚司。李纲跟汪伯彦极力 争辩,汪伯彦理亏说不出话。李纲曾经陪侍皇帝,论及靖康年间的事情时,就勉励皇帝用明察供恕来让 大家畅所欲言,谦恭节俭来使国家用度充足,英明果断地处理国家大事。皇帝很高兴地采纳他的建议。 李纲所议论劝谏的话,内容切中要害而且直率,皇帝在最初没有不采纳的;到这时,被黄潜善、汪伯彦 的话迷惑,常常把李纲的谏言留在宫中不回复。黄潜善、汪伯彦等人又极力排斥李纲,请皇帝让他离 职,于是罢免李纲为观文殿大学士。李纲总共在相位七十七天。李纲被撤职后招抚经制司也被废除,两 河间的各郡县相继沦陷。但凡李纲规画的军民之政,一概被废除。金兵气焰更盛,京城地区遭到毁坏, 而中原地区的盗贼纷纷而起。20. BB21. C(1)主书赵诲被姚崇亲近信任,接受了胡人的贿赂,皇帝亲自审问,赵诲被收捕入狱判处死罪。 (2)等到李林甫做了宰相,虽然宠幸重用超过了姚崇和宋璟,但得到的礼遇就太微薄了。【解析】2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玄宗对他也十分敬畏,有时他奏对不合己意,玄宗也往往曲意听从。突厥可汗默啜自武那么天时期 开始,就对唐朝构成极大威胁,朝廷为此废寝忘食,用尽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却始终不能制服他;所以.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裘曰修自编修屡次升迁,先后在兵、吏、户部任职;朝廷讨伐准喝尔时,他被派去监督管理军储并上 安抚人心之策。B.裘曰修巡视安徽、河南、山东诸州县,同当地巡抚一道上疏建议疏导积水、修补民堤;治水结束,皇 上写诗褒奖他。C.裘曰修奉命捕治江南、山东的蝗灾,他令顺天府尹设法寻找蝗灾发生的起源地,因未实地查看受到责 备而被贬官。D.裘曰修患噎病请求辞职回乡,皇上认为他不到辞官年龄,不予批准,赐诗抚慰,派遣御医探视疾病, 恩宠备至。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与灵壁、虹县诸支港当次第疏浚,俾入洪泽湖。(2)黄仕简疏论总督、巡抚得厦门洋行岁馈,命曰修往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子夫【注】同母弟卫青,其父郑季,本平阳县吏,给事侯家,与卫媪生青,冒姓卫氏。青长,为侯 家骑奴。五年,匈奴右贤王数侵扰朔方。天子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与诸部将凡十余万人,击 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兵远,不能至,饮酒,醉。卫青等兵出塞六七百里,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 夜逃,独与壮骑数百驰,溃围北去。得右贤畜数十百万,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 印,即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焉。六年春二月,大将军青出定襄,击匈奴。以翕侯赵信为前将 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咸属大将军,斩首数千级而还,休士马于定襄、云中、 雁门。六年夏四月,卫青复将六将军出定襄击匈奴,斩首虏万余人。右将军建、前将军信并军三千余骑 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余,汉兵且尽。信故胡小王降汉汉封为翕侯及败匈奴诱之遂将其余骑可八百降匈 奴建尽亡其军,脱身亡,自归大将军。议郎周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建弃军,可斩以明 将军之威。”军正闵、长史安曰:“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 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大将军曰:“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 以明咸,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诛于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 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 ”军吏皆曰:“善。”遂囚建,诣行在所。四年,大将军青既出塞, 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大将军出塞千余里,度幕,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 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砂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 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自度战不能如汉兵,单于遂乘六骡,壮骑可数百,直冒汉 围西北驰去。大将军为人仁,喜士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节选自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四武帝伐匈奴) 大武军小将郝灵荃得到了默啜的首级,便自认为立下了盖世奇功。“亦曲从之”省略主语"上”,前面断开,排除AD;“郝灵荃得其首”为主谓宾结构,"郝灵荃''为主语,“得”为谓语,“其首”为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应选B。22. 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这里指己亥年”错误,原文为“闰月,己亥。故应为己亥日。 应选Bo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郝灵荃未获官职”错误,原文有“逾年始授郎将“,可知是授予官职了的。 应选C。23.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为所”,表被动,被;“鞫问。审问;“当' 判处。(2)“宠任”,宠幸重用;“过。超过;“殊。很,太。参考译文:姚崇的两个儿子光禄少卿姚彝和宗正少卿姚异,平日广交宾客,收受了许多礼物,受至I当时人们的 非议。主书赵诲受到姚崇的亲近信任,他接受胡人的贿赂被觉察,玄宗亲自审讯,罪当处以死刑,姚崇 出面营救,唐玄宗因此不高兴。恰巧赶上因特殊情况赦免京城的在押罪犯,唐玄宗在赦免敕书中专门标 出赵诲的名字,另处以杖刑一百,并流放岭南。姚崇因此而感到担忧和恐惧,便屡次请求辞去宰相职 务,推荐广州都督宋璟代替自己为相。十二月,唐玄宗将要到东都洛阳,任命宋璟为刑部尚书、西京留 守,命令他日夜兼程赶赴京城,并派内侍、将军杨思勖前去迎接。宋璟风度凝重深沉,令人难测,在赴 京途中居然没有与杨思勖交谈。杨思勖一向深得玄宗宠幸,回京后便向玄宗诉说,唐玄宗慨叹了好长时 间,越发敬重宋璟。闰十二月,己亥(二十八日),姚崇被罢免为开府仪同三司,源乾曜被罢免为京兆 尹、西京留守。唐玄宗任命刑部尚书宋守吏部尚书兼黄门监,还任命紫微侍郎苏颂为同平章事。宋璟作 宰相,致力于选拔人才,根据才能的不同授予相应的官职,使文武百官人人称职;宋璟行赏施罚不徇私 情,对皇帝也敢于犯颜直谏。玄宗对他也十分敬畏,有时他奏对不合己意,玄宗也往往曲意听从。突厥 可汗默啜自武那么天时期开始,就对唐朝构成极大威胁,朝廷为此废寝忘食,用尽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却 始终不能制服他;所以大武军小将郝灵荃得到了默啜的首级,便自认为立下了盖世奇功。宋璟认为天子 好武功,担忧好事之徒存侥幸之心刻意邀功,便极力阻抑对郝灵荃的封赏,事过一年才给了他一个郎将 的官,郝灵荃极度伤心,痛哭而死。宋璟与苏做相处得很好,苏颊遇事多谦让宋璟,宋璟每提出什么意 见,苏躁也尽力襄助。宋璟曾对人说:“我与苏颁父子都一起担任过宰相,苏仆射为人宽厚,实在是国 家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在对朝政提出建议以及处理政务的精敏程度方面,苏颈那么超过他的父亲。”姚崇 和宋璟相继为相,姚崇擅长随机应变以圆满地完成任务,宋璟那么擅长遵守成法坚持正道;两个人的志向 操守不同,却能同心协力辅佐玄宗,使得这个时期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在唐一代的贤相 中,前有贞观朝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后有开元朝的姚崇和宋璟,其他的人,那么无法与此四人相提并论。 姚崇与宋璟进见时,唐玄宗常常要站起来迎接,他们离开时,唐玄宗便要在殿前相送。等到李林甫作宰 相时,虽然受到的宠信超过了姚崇和宋璟,但得到的礼遇就太微薄了。这一时期的紫微舍人高仲舒博通 典籍,齐浣那么通达时务,姚崇和宋璟每有疑难问题,都要向高仲舒和齐浣征求意见,得到满意的答复之 后感叹道:“想了解往古之制,可以向高君请教,想知道当今之事,可以向齐君请教,这样,处理政事 就不会出现过失了!”A24. CD25. (1)分派各位将领攻打所属各县,所到之处都攻克,江、淮间的小股匪盗都争着归附他。 (2)李子通进入江都,乘胜发兵攻打沈纶,大收沈纶军,社伏威也领兵离开。【解析】25.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宇文化及从江都出发时,任命杜伏威为历阳太守。杜伐威不接受,向隋皇泰主(杨侗)上表称 臣,皇泰主(杨侗)任命杜伏威为东道大总管,封为楚王。“发江都”是“发于江都”的省略形式,也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从江都出发,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D。 “于隋”是“上表”的对象,是介词结构后置,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应选Ao 26.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指封建时期新皇帝即位公布年号,每个皇帝用一个年号”错误,改元是指“君主、王朝改换年号。包括 新皇帝即位时公布新年号和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另外,每个皇帝使用年号数量不一,如唐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