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婧旖文选和汪兴亮文选三(贾勇指导).docx
何婿旖文选和汪兴亮文选一(贾勇指导)初二学生何靖旖,曾经点评高佳怡和徐凡力近来的研究发现,这一点将在本文的文末揭秘。 先来看一下汪兴亮的作品之一:劳动美爱劳动的人是美的化身,爱劳动的人是健康的化身,爱劳动 的人是道德的化身。在这个信息兴旺的时代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劳动,没有多少人 去劳动但是破坏环境的人没有变少,相信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吧, 有的话,就马上制止他吧!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可以去参加社区开展的环保之类的活动, 我建议大家可以踊跃的报名参加,就像我放暑假的时候,小区在 建设一个长廊,我还去给进行过帮助,帮助辛苦的工人叔叔和水 泥,也给叔叔递过砖头,在我的带着下,小朋友们也踊跃的参 加,大家一起劳动,我们小区通过全民劳动争取到了属于我们的 荣耀,得到了模范校区的称号,这是属于我们大家的荣耀。劳动是美的,这份美我们都应当去守护,当然这份守护是需 要付出辛苦的,每一片美丽的环境都来之不易,所以千万不要 破坏环境,不要破坏大家努力的劳动成果,所以我才说劳动是美 的,劳动的人是美的化身,让我们为这些美的化身的人鼓掌。在这个暑假里,我最最崇拜的人就是辛勤的清洁工人,为什 性鲜明饱满的英雄形象。其次,是对心灵世界的深广开拓与对社会的理性批判。辛弃疾对词的心灵世界也有深广 的拓展。南渡词人的情感世界已由个体的人生苦闷延伸向民族社会的忧患,辛弃疾继承并弘 扬了这一创作精神,表现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和个体人生的苦闷。如名作水龙吟登建康 赏心亭充分表现出英雄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和曲折性,深度开掘出词体长于表现复杂心态的 潜在功能。辛弃疾对民族苦难忧患的社会根源有着清醒深刻的认识,在词中,他往往用英雄 特有的理性精神来反思、探寻民族悲剧的根源,因而他的词作比南渡词人有着更为深刻强烈 的批判性和战斗性。如他在摸鱼儿词中对排挤妒忌自己的群奸小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 抨击。辛词系统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腐朽黑暗,不仅拓展了词境,也提高和强化了词的现实 批判功能。再次,辛弃疾拓展词境的另一个层面是对农村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的表现,给词世界增 添了极富生活气息的一道清新自然的乡村风景线,如清平乐(茅檐低小),词人用剪影式 的手法、平常清新的语言素描出一幅幅平凡而又新鲜的乡村风景画和人物速写图。28 .论述稼轩词的艺术成就。答:辛弃疾的词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情怀的雄豪激烈。意象的雄奇飞动,境界的 雄伟壮阔,语言的雄健刚劲,构成了稼轩词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主导风格。首先,抒情意象的军事化,是稼轩词所独具的艺术特色。鲜明独特的意象往往表达出诗 人的个性风格,而意象群的流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诗歌史的变迁。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 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诸如“倚天万里须长剑”、“却笑将军 三羽箭”、“红旗铁马响春冰”和“斩将更搴旗”等军事意象频繁出现,构成了词史上罕见的 军事景观。密集的军事意象群,连续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更能表达辛词的个性特色,也 反映出两宋词史的又一重大变化,即男子汉气概的激扬,词中女性柔婉美最终让位于血性男 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其次,稼轩词不仅转换了意象群,而且更新了表现手法,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 进而“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贺新郎别茂 嘉十二弟,即采用辞赋的结构方式;用天问体写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连用 七个问句以探询月中奥秘,奇特浪漫,理趣盎然。表现方法的革新,带来了词境的新变。以 文为词,既是方法的革新,也是语言的变革。稼轩独创性地用经史子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 不仅赋予古代语言以新的生命活力,而且空前地扩大和丰富了词的语汇。在词史上,辛弃疾 创造和使用的语言最为丰富多彩;雅俗并收,古今融合,骈散兼行,随意挥洒,而精当巧妙。稼轩词真正到达了无意不可入,无语不可用,合乎规范而又极尽自由的艺术境界。再次,内容的博大精深,表现方式的千变万化,语言的不主故常。构成了稼轩词多样化 的艺术风格。其中最能表达他个性风格的那么是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两种词风。写豪气而以深 婉之笔出之,抒柔情而渗透着英雄的豪气,悲壮中有婉转,豪气中有缠绵,柔情中有刚劲, 是稼轩词风的独特之处。如摸鱼儿就是摧刚为柔,外表是伤春惜春的柔情,实那么深含不 屈不挠的刚健豪气。辛词风格的多样化,还表现在嬉笑怒骂,皆成佳篇;亦庄亦谐,俱臻妙 境。稼轩本富有幽默感,遂利用一度流行的谐谑词并加以改造,来宣泄人生的苦闷和对社会 种种丑行的不满,使谐谑词具有了严肃的主题和深刻的思想内蕴。在两宋词史上,辛弃疾的作品数量最多,成就、地位也最高。就内容境界、表现方法和 语言的丰富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开拓性而言,辛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他独创出“稼 轩体”,确立了豪放一派,影响十分深远。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八稼轩词提要说:“其 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 立一宗。迄今不废。”29 .以辛弃疾的作品为例,分析唐宋咏史怀古诗词有什么特征。答:唐宋咏史怀古诗词的特征表现为:一、“诗”与“史”的结合,即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首先,它不是对历史小事或事 实进行简单的敷写或重复,而是史事的文学化,将史事以文学形式中特有的诗的手段,进行 重新的理解和架构,最终成为一种不同于历史的文学样式。其次,又有历史事实作为凭依, 而不是空发议论或单纯地抒情。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此词充分表现出英 雄心灵世界的丰富和曲折性,深度开掘出词体长于表现复杂心态的潜在功能。二、“咏史”与“言志”的统一,即借咏写历史表现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咏史是动 因,言志抒怀才是最终的旨归。而这类诗歌中所表达的“志”的内容,大多是建功立业的理 想,是对国运兴衰的担忧,无论是李白的古风还是王维的夷门歌,都隐藏着诗人的 心志。辛弃疾的词中歌颂了大批古代的英雄人物:有“悠悠万世功”的大禹,有“隆中卧龙” 的诸葛亮;有出师北伐感叹“树犹如此”的桓温;有“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有“石卧山 前认虎”的飞将军李广;有“尚能饭否”的老将军廉颇等等。作者歌颂这一大批英雄人物, 是为了抒发自己的英雄襟怀和渴望为国立功的抱负。三、“古”与“今”的结合,即在时空的跨度上具有无限自由伸展的容量。唐宋咏史怀 古诗词的创作路数,通常先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然后再由凭吊古人引发对 当下的时代社会或者自我生存状态的思考。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占,此词虽题为“怀 古”,但处处针对现实而发,情怀悲愤激烈,却含蓄吐出,极尽沉郁跌宕之致。31 .论述姜夔对词的贡献。答:姜夔对词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姜夔移诗法入词,使词的语言风格雅化和刚化,创造出一种清刚醇雅的审美风格。如鹏 鹃天.元夕有所梦写相思与忏悔,深含转折奥峭之妙。姜夔的咏物词,往往别有寄托。他 常常将自我的人生失意和对国事的感慨与咏物融为一体,写得空灵蕴藉,寄托遥深。如齐 天乐咏蟋蟀的鸣声,全词充溢着一声声更苦的哀音,渗透着词人自我凄凉身世的感受,但 又很难坐实说哪一句是写他自己。神文作者高佳怡和初三学生徐凡力,近来的研究 有一个共同发现一一中国历史上的“头蛆”和“二蛆”,绰号是同一个, 你知道吗?首先解释一下“头蛆”。其实就是秦桧。据野史记 载,他老婆王氏在与金国人通奸时,称呼秦桧为二老 豹子,可见秦桧的绰号(外号)叫二老豹子。再说“二 蛆”,就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极臭的太监魏忠贤,诸多研 究者认为他也不属于人类,故称其为“二蛆”。令人难 以置信的是:“二蛆”的绰号(外号)竟然也叫二老豹 子。简言之,“头蛆”和“二蛆”的绰号都叫二老豹子, 这是根据相关史料研究的结果。么呢?因为他们才是真真正正美的化身,他们是装点城市魅力的 蜜蜂,他们留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那么的有价值,那么的值得 人尊敬,这就是我们大家应当去学习的,这就是美的化身。他们用每一滴汗水来换取城市的美丽,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来 装点这美丽的城市。劳动美,劳动美,劳动最美!因为黄冰倩等诸多神文作者共赞初二学生何靖旖,所以再来看一看初二学生何靖旖的原创文之一爱心,如下一一生活中人人都有爱心吗?是有还是没有,又或者是不想表现出来?“人之初性本善”,在人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但由于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每个人的本性就会发生 改变。这一点说明自身与接触到的人和事息息相关。而“爱心”是我们在学校里听过最多的词之一,因为人们一直在追求爱心,学习爱心,传承爱心,让 它成为自身好习惯的一局部。在别人和家长看来,一个好孩子除了要学习好、懂礼貌,更直接的是从他那细微行动中,看他有没有爱心;懂不懂得提供;会不会做出一些行动,使环境 更好、更美。可想让大家都觉得你自己是一位有爱心的人,具体的方法还得是实践,我们并不用做多伟大的事,我 们只用做有价值、有意义的能力范围内的事,如:在 家中,帮父母做家务;在校中,认真学习帮老师和同 学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社会中,遵守交通规那么, 不做无道理的事这些事情虽然感觉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是却有很多人依旧做不到,因此想做有爱心的人,即简单但 又不简单。所以,社会中的人现在还有爱心吗?以我的角度认为,当今社会中之所以有爱心的人越来越少,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些人会利用“爱心”去骗人的利益,让受害者遭到不可估量的损 失。因此人们才会十分警觉,不敢轻易付出爱心。面 对这一社会现象,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重视,做出了 “扫 黑除恶”“反对网络诈骗”等标语。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是最容易被骗去“爱心”的受害者之一。所以面对别人向你请求帮助时,要多留意些。最后,付出爱心到底是好是坏呢?其实它是双向的,只取决于使用者想到达的目的。而我们要做的是让它那闪亮的一面展现给众人,并把黑暗的一面做为提醒自己的警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有爱心的公民了!以散句为主、多变的句式句法、灵活多样的笔法和结构手段,加上题材的广泛。不拘一 格的形式,而又都围绕着一条明显的线索,紧扣题义而“随物赋形”真正做到了形散神聚, 是构成苏轼散文赋的文体特征。17 .简述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色。答:在北宋词坛上,秦观被认为是最能表达当行本色的“词手”。晁补之在评本朝乐 章中即认为“近世以来,作者皆不及秦少游二秦观词的内容并没有摆脱别恨离愁的藩篱, 其妙处在于情韵兼胜,即情感真挚,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符合词体的本色和当 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他的婉约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一、灵心善感而寄情深微。作为苏轼最得意的门生,秦观作词不可能不潜在地受到苏轼 的影响,苏轼开创了以词抒写自我性灵的新格局,而秦观一生积聚了满腹伤心失意的泪水, 也必然要利用他所擅长的词体来倾泄。不过他不像苏轼那样直接倾吐内心的苦水,而是另辟 一途,把深沉的辛酸苦闷融注在类型化的离情别恨之中,即周济所说的“将身世之感打并人 艳情,又是一法”,如浣溪沙以寻常之语,状寻常之事,寄情幽远。二、秦观以小令作法的长处弥补慢词创作中存在的缺乏,从而到达情韵兼胜的审美效果。 如名作满庭芳山抹微云,将别时的伤感、往日的柔情、别后的思念层层铺叙,但情思 并非一泻无馀,而是情一点出,即用景物烘托渲染,刚提“旧事”,即接以“烟霭纷纷”,欲 吐还吞,词末不待情思说尽而结以景语,更含蓄而有余味。词的语言清新淡雅.“抹”字、“粘”字,由锤炼而得却不失本色。其他如浣溪沙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 愁”,那么情景融合,语言淡雅,境界蕴藉空灵。秦观在词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词卓然一家,和婉醇正,典型地表达出婉约词的艺术 特征。就婉约词的开展而言,秦观对另外两位婉约词的代表作家周邦彦和李清照都有直接影 响。18 .周邦彦词的“集大成”表达在哪些方面?答:作为继苏轼之后的词坛领袖,周邦彦追求词作的艺术规范性,主要表达在章法、句 法、炼字和音律等方面。一、周邦彦的词长于铺叙,但他变直叙为曲叙,往往将顺叙、倒叙和插叙错综结合,时 空结构上表达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周词的铺叙,还善于增加并变换角度、层次,他 能够把一丝感触、情绪向四面八方展开,又层层深入地烘托刎画,使情思毫发毕现,代表作 有六丑蔷薇谢后作。二、周邦彦能自铸伟辞,但更善于融化前人诗句人词,浑然天成,如从己出。周词往往 是一首词中数句化用,不仅从字面上化用前人诗句变成新的语言,更从意境上点化前人诗句 而创造出新的意境,从而把它开展为一种完备的语言技巧,名作瑞龙吟(章台路)融化了 杜甫、李贺、杜牧、李商隐等十余人的诗句,几乎字字有来历,句句有出处,但不露痕迹。 周词融化前人诗句人词,贴切自然,既显博学,又见工巧,因而深受后人推崇。三、调美、律严、字工,是周词在音律方面的特点。周邦彦与柳永一样,也长于自度曲。 他新创、自度的曲调共五十多调,他所创之调,如瑞龙吟、兰陵王和六丑等,声 腔圆美,用字高雅。周词音律和谐,注重词调的声情与宫调的音色情调协调一致,宫调不同, 声情各异,如商调凄怆怨慕,黄钟宫那么富贵缠绵,故周邦彦写离别感伤的少年游(并刀 如水)选用商调,而写荆州明媚春光的少年游(南都石黛扫晴山),那么用黄钟宫。为使音 律和谐,周词审音用字也非常严格精密,他用字不仅分平仄,而且严分仄字中的上去入三声, 使语言字音的高低与曲调旋律的变化密切配合,后来吴文英等作词分四声,即是以周词为典 范。周邦彦的词还特别擅长用拗句,在拗怒中追求音律和谐统一,一方面是字声的错综使用 能更恰当地表达喜怒哀乐的不同情感,另一方面也是为加强声情顿挫的美感,而且适应歌唱 者的自然声腔和乐曲旋律的需要。音律上做到拗怒与和谐的矛盾统一,是清真词的独创,故 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说,读清真词,“文字之外,预兼味其音律”,称赞他道“两宋 之间,一人而已二20 .简答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的词学理论。答:李清照是两宋之际著名的女词人,不仅在词的创作实践中自成一家,而且在词的创 作理论上也有独特的见解,写作了专门性的词论著作论词,对后代训学理论和词的创作 有一定的影响。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的一个著名观点是词“别是一家”说,力主严格区分词与诗的 界线。李清照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所谓“别是一家”,意指词是 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它不仅像诗那样要 分平仄,而且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义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否那么, 词就成了 “句读不葺之诗”,而失却了词作自身的文体特性。词作只有保持自身独立的文体 特性,才能不被诗所替代,在文学之林中占有独立的地位。李清照对词还提出了其他的审美要求:(1)勿“破碎:这是在论词中通过对张先、 宋祁等人词的批评中表现出来的,即要求词作品要有完整浑然的意象结构,给人以整体的完 美审美感受。(2)词要铺叙。她主张词要展开些,要写得曲折、细腻,有渲染。讲层次,起 伏跌宕,要前后呼应。(3)讲故实。她说秦观词专讲情志,而少有典故,主张词中要运用前 代前人的文化掌故。(4)词的格调要高雅、典重。她追求词的典雅之美,批评柳永词“词语 尘下”,贺铸词“苦少典重”。21 .试述“易安体”的艺术特点。答: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土,她强调词别是一家,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 词而有丈夫气,创立独具一格的“易安体二“易安体”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广为流行, 其主要艺术特色有:一、李清照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 如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中“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的动作描写,传神地表现出 初到南方时不习惯夜雨霖霭的烦躁心理。二、“易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 的格调。李清照的后期词多愁苦之作,情调人于凄壮悲伤一途,开展了传统的婉约词,家国 之痛和身世之悲相融合,是“易安体”的特殊格调,令人凄怆欲绝。三、李清照词的语言也独具特色。李清照善于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的语言精确地表 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如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昨解舟,载不动,许多 愁”短短三句,也将内心的犹豫和不堪负载的愁苦量化和具体化,既曲折生动又巧妙自然。 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如“绿肥 红瘦”,“人比黄花瘦”等等。李清照词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善用叠字,词家少有,而极富 艺术感染力。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头一连十四个叠字, 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美妙无比,从动作、环境 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假设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的心态。四、“易安体”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地方,是温婉中透出刚健、洒脱,具有淡雅清疏的 审美境界。无论是写情绘景还是咏物,如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和孤雁儿(藤床 纸帐朝眠起)等,都不用华丽的色彩、富艳的词藻来装饰,而用白描手法,创造出水墨画般 的清婉秀逸的意境。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她以女性的身份,真挚 大胆地表现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丰富生动地抒写自我的情感世界,不仅比“男子作闺音”更 为真切自然,而且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23 .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点。 答: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祐时期宋诗发 展到高峰期的产物,黄庭坚在诗歌艺术上追求生新,也即追求在唐诗之外另辟境界,他认为 文章最忌随人后,他的整个诗歌创作都贯彻了求新求变的精神,从而创造了生新廉悍的艺术 风貌。黄庭坚的诗不管长短,往往都包含多层次的意思,章法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叙。例如 次韵裴仲谋同年的次联“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俱少年”,上下句的意思相去很远, 读来有奇崛之感。黄庭坚的诗运用修辞手段,善于出奇制胜。如用“煎成车声绕羊肠”来形容煎茶的声音。 黄庭坚还重视炼字造句,务去陈言,力撰硬语,如“秋水粘天不自多”、“春去不窥园,黄鹏 颇三请”等。黄诗中最成功的那么是那些用常见的字词组成新奇意象的作品,如寄黄几复 中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字面较为平常。典故也是常见的,但经过巧妙 的艺术构思,以故为新,在整体上取得了新奇的艺术效果。黄庭坚的诗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一是句中音节打破常规,如“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 能朱镜里颜”等,矫健奇峭。二是律诗中多用拗句,以防止平仄和谐以至圆熟的声调。所谓 拗句,主要是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有意造成一种打破平衡和谐的效果,给人以 奇峭倔强的感觉。这种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的做法,是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风格的重 要因素,同时也使山谷体诗歌具有奇险、生硬、不够自然等缺点。黄庭坚的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而自成一体,当时就被称为“黄庭坚体”或“山谷体”。如果以唐诗为参照标准,那么“山谷体”的生新程度是最高的,它最典型地表达了宋诗的艺 术特征。24 .黄庭坚能在宋代诗坛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是什么?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有何特色?答:黄庭坚之所以能在宋代诗坛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产生广泛的影响,一是因为他提出 了一套独特的诗歌创作理论,二是因为他诗歌本身的成就,三是因为在他的影响下产生了一 个声势浩大的江西诗派。黄庭坚诗歌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说明了具体的写诗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黄 庭坚认为,“文章最忌随人后”、“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他主张创新,创新的 方法是“以故为新”,“以故为新”的具体方法就是“夺胎换骨”,即“不易其意而造其语, 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这就意味着创新是建立在对前人作品的加 工改造上,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 达的是新的意思。此外,他还对诗歌句眼的设置、句律的运用、章法的安排等发表了具体的 意见。这样的方法切实可行,而且立竿见影,对学诗者有实际的指导作用。黄庭坚的诗歌创作在宋代也是别具一格的。从内容来说,黄庭坚的诗不像他以前的宋代 诗人那样比拟关注政治、社会问题,而更多的是写景、酬唱,抒发内心感受。艺术上,黄庭 坚的诗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一是用典多;二是务新求奇,为人所不为;三是具有一种独特的 幽默诙谐感。黄庭坚的诗不管长短,往往都包含多层次的意思,章法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 叙。黄庭坚的诗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并且律诗中多用拗句,其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而自成 一体,当时就被称为“黄庭坚体”或“山谷体”。25 .论述陆游诗歌的特点。答:陆游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有如下特点:首先是多样化的题材内容。陆游诗歌的内容极为丰富。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爱国主题和日常生活和情景的吟咏。爱国主题是陆诗的精华,陆诗中 多是自抒报国壮志的忧国深思的作品,如书愤、关山月等。此外陆游还善于从各种生 活情景中发现诗材,无论是高山大川还是草木虫鱼,无论是农村的平凡生活还是书斋的闲情 逸趣,他都有细致人微的描绘,代表作有游山西村和临安春雨初霁等。陆游的爱情 诗也写得很精彩,沈园二首便是古代爱情诗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其次是气势奔放、境界壮阔的诗风。陆游性格豪放,胸怀壮志,在诗歌风格上追求雄浑 豪健而鄙弃纤巧细弱,在这种风格论的指导下,陆游形成了气势奔放、境界壮阔的诗风。他 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都倾泻在诗中,常常凭借幻境、梦境来一吐胸中的壮怀 英气,甚至在老病僵卧之时,尚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奇情壮思。丰富 多彩的纪梦诗,构成了陆诗飘逸奔放的特点。然而严酷的现实环境却给诗人心灵压上了无法 摆脱的重负,梦中的幻境终究是要消逝的,所以陆游的诗风又有近于杜甫的沉郁悲凉的一面。 兼融李白的飘逸奔放与杜甫的沉郁顿挫于一炉,构成了陆游的独特诗风。如长歌行,笔 力清壮顿挫,结构波澜迭起,恢弘雄放的气势寓于明朗晓畅的语言和整饬的句式之中,典型 地表达出陆诗的个性风格,故被后人推为陆诗的压卷之作。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评陆诗是 “看似奔放实那么谨严”,正是指此而言。再次表现为七言诗的高度成就。陆游擅长的诗体是七言诗,他的七古、七律和七绝的成 就都很高。陆诗的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即使是七言古体也不例外。其七律尤以对 仗工整而著称。陆诗的对仗常常能做到一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至雕琢,同样表达出平易 近人的倾向。26 .结合作品简答诚斋体有何特点。答:南宋诗人杨万里摆脱前人的藩篱而自成一家,并形成了独具面目的诚斋体,其风格 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例如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 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敏锐地从平常事物中捕捉到富有情趣的瞬间,并用浅近自 然的语言把他的所见所感表现出来。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身在客观事物上,他笔下 的草木虫鱼乃至山水风云无不具有知觉和情感,无不充满生机和灵性。例如“万山不许一溪 奔,拦得溪声日夜暄”,描写对象的盎然生机自然会给诗歌带来活泼的风格。要素之二是杨 万里作诗想象奇特,但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或天矫奇崛的结构,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 直致的章法,近于口语。杨万里的诗风与北宋苏轼、黄庭坚等人多用典故成语、多写人文意 象的诗风大异其趣,具有很大的独创性。27 .论述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答:辛弃疾写词,有着自觉而明确的创作主张,即弘扬苏轼的传统,把词当作抒怀言志 的“陶写之具”,用词来表现自我的行藏出处和精神世界。首先,辛弃疾的词拓展了词的意境,展现出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辛弃疾平生以英雄自 许,渴望成就英雄的伟业,他横刀跃马登上词坛,又拓展出一类虎啸风生、气势豪迈的英雄 形象。他明确宣称“要写行藏入笑林。其词中的抒情人物的形象不仅饱满鲜活,富有立体 感,而且具有变异性、阶段性特征。稼轩词所展示的自我形象,是唐宋词史上独一无二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