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山东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doc

    • 资源ID:69910472       资源大小:46.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doc

    山东省山东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 DNA 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答案】D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D3、下列关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B.根尖分生区形成的根毛,有利于根对土壤中水和无机盐的吸收C.肺泡壁和其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D.神经元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接触,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处理【答案】B4、关于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答案】C5、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体液-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D6、PCR 技术是一种特异扩增基因片段的技术,其技术的关键点在于使用了一种耐高温的酶。这种酶是()。A.DNA 连接酶B.解链酶C.引物酶D.DNA 聚合酶【答案】D7、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过程中,经常把抗生素抗体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连接质粒,目的是()。A.使转基因植物更强壮,后续培养更方便B.后续可使用抗生素培养基筛选导人重组质粒的细菌C.使重组质粒与受体细胞更好融合D.食用抗生素抗体的转基因食物,人会更健康【答案】B8、在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指的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A.生命观念B.科学思维C.科学探究D.社会责任【答案】D9、以下各种酶与其作用部位相匹配的是()。A.淀粉酶肽键B.ATP 水解酶高能磷酸键C.限制酶氢键D.解旋酶磷酸二酯键【答案】B10、遗传育种中,将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体进行交配,以鉴定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称为()。A.回交B.反交C.互交D.测交【答案】D1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K+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人的成熟红细胞主动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消耗能量【答案】D12、下列关于中学“腐乳的制作”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B.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变质C.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杆菌D.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答案】D13、从实验内容与学生认知关系的角度看,“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属于()A.演示实验B.验证性实验C.探究性实验D.课外实验【答案】B14、生物学课程中涉及较多的实验,实验前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实验的最终效果。因此,每一堂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下列有关教师实验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节省经费,可购买萎蔫、变黄的菠菜B.课前认真检查实验设备,并多准备一套备用器材C.只需选生物课代表作为实验小助手,帮助教师巡查各组实验D.实验课和其他课程一样,只需要课前认真备课,写好实验方案即可【答案】B15、下面关于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 ATPB.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光合作用受阻一定时期后,有机物缺乏,影响根吸收矿质元素【答案】D16、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 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答案】C17、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可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维持内环境中 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组成成分及各物质的理化性质保持恒定不变D.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B18、在“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教学中,为了达成“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结构和A.提纲式板书B.表格式板书C.综合式板书D.计算式和方程式板书【答案】B19、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答案】B20、患者,女性,26 岁。面部红斑,光过敏,关节肿痛,多种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尿蛋白检查阳性,激素治疗有效。A.过度劳累B.感冒C.近期怀孕D.吃含磷脂高的食物E.情绪激动【答案】C2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能结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了,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光B.水C.温度D.病虫害【答案】C22、将正常成年猫放在-8环境中 40 min,可能出现()。A.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明显升高,耗氧量升高B.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明显下降,耗氧量下降C.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相对稳定,耗氧量升高D.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相对稳定,耗氧量不变【答案】C23、下列有关细胞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气孔关闭会导致叶肉细胞中的 C3 含量下降B.蓝细菌对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C.光合作用产生的H进入线粒体中参与 H2O 的生成D.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在相应的细胞器内膜上产生 ATP【答案】A24、测定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A.与亚硝酸盐发生颜色反应B.吸附泡菜汁中的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C.提取泡菜样品中的亚硝酸盐D.用于制备标准显色液【答案】B25、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过程中,经常把抗生素抗体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连接质粒,目的是()。A.使转基因植物更强壮,后续培养更方便B.后续可使用抗生素培养基筛选导人重组质粒的细菌C.使重组质粒与受体细胞更好融合D.食用抗生素抗体的转基因食物,人会更健康【答案】B26、在“探究酶的高效性”的实验中,因变量是()。A.催化剂的种类B.催化剂的用量C.温度D.反应时间【答案】D27、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适用于以下哪些生物?()A.B.C.D.【答案】B28、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小组讨论,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这属于变化技能中的()。A.师生互动变化B.教学媒体变化C.教态变化D.信息传输信道变化【答案】A29、细胞内含 C、H、0、N、P 五种元素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A.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B.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C.催化某一特定的化学反应D.参与光合作用【答案】A30、教师就自己设计的一个教案在生物学教师论坛上征求同行的意见,其利用的资源属于()。A.社区资源B.网络资源C.学生资源D.教师资源【答案】B31、下列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B32、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衰老就会产生癌变B.细胞衰老,其形态萎缩C.细胞凋亡对个体发育有利D.细胞凋亡有特异蛋白合成【答案】A33、水稻患“恶苗病”后,会出现疯长,比正常植株高 50%以上,结实率降低。引起此现象的物质是()。A.乙烯B.赤霉素C.生长素D.细胞分裂素【答案】B34、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剂依次是()。A.B.C.D.【答案】C3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血红蛋白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B.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岛素浓度升高使血糖浓度上升C.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艾滋病都是免疫过强引起的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D36、静脉注射的药物,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病人心脏的()。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答案】B37、下列生物学实验及操作,不合理的是()。A.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加入二氧化硅防止色素被破坏B.在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时,除果胶酶量以外的其他变量适宜且相同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摇匀酵母菌培养液后取样并显微计数D.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观察材料【答案】A38、下列生理过程中,不消耗 ATP 的一组是()。A.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B.染色体的复制和运动C.CO2 还原和胰岛素分泌D.质壁分离和复原【答案】D39、河豚毒素能有效抑制神经细胞的钠离子内流,经河豚毒素处理,神经纤维受刺激后()。A.静息电位升高B.静息电位降低C.动作电位升高D.不产生动作电位【答案】D40、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包括()。多选A.参加奥数学习B.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C.学会思考D.学会学习的规则和方法【答案】B41、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42、躯体神经支配的器官包括()。多选A.内脏器官B.腺体器官C.感觉器官D.运动器官【答案】C4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丧失【答案】C44、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中枢是()。A.脑千B.小脑C.脊髓D.大脑皮层【答案】C45、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及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 15N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B.DNA 和 RNA 除空间结构不同外,在物质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含氮碱基的种类不同C.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但其化学成分不断更新,细胞核中不会发生 DNA 复制和翻译D.造血干细胞可分化形成多种血细胞,一个造血干细胞中 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可进行多次【答案】C4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细胞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B.生物代谢旺盛时,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C.氨基酸脱水缩合时产生的水,其中的氧来自羧基D.有氧呼吸过程中水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答案】D47、出国旅行是现在人们热衷的旅游项目。人们入境前需要接受海关的检验、检疫,植物、动物及其制品都不允许随意进入国境,其主要原因是()。A.关税保护B.预防外来物种的入侵C.防止走私D.保护他国物种的多样性【答案】B48、当心脏的房室瓣处于关闭,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时。心脏的房室舒缩状态为()。A.心房、心室同时收缩B.心房收缩、心室舒张C.心房、心室同时舒张D.心房舒张、心室收缩【答案】D49、教师以预先设定好的、期待的教学目标为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达到程度的评价称为()A.配置性评价B.效标参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B50、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基因型 AA 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 的为小花瓣,aa 的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 R、r 控制,基因型为 RR 和 Rr 的花瓣是红色,rr 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 AaRr 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子代共有 9 种基因型B.子代共有 4 种表现型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 所占的比例约为 1/3D.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约占 1/4【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 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 A)。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 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 A,其原因是_。(3 分)(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 A 的受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_作为载体,其原因是_。(6 分)(3)若要检测基因 A 是否翻译出蛋白 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_(选填“蛋白 A 的基因”或“蛋白 A 的抗体”)。(3 分)(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_。(3 分)【答案】(1)在基因组中获得的基因 A 含有内含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中基因 A 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 A 不同(2)噬菌体;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3)蛋白 A 的抗体(4)外源 DNA 进入受体细胞中能正常表达(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解析:(1)从人基因组获得的基因 A 含内含子,而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中基因 A 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 A 不同。(2)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所以只能选择昆虫病毒家蚕是昆虫的幼虫,故用昆虫病毒可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3)检测是否翻译出蛋白质 A,可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的方法,蛋白质 A 充当抗原选择蛋白质 A 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4)艾弗里等人曾经在 S 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 R 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培养,发现 S 型肺炎双球菌的 DNA 能使 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 型肺炎双球菌。从中知道转化的可能性所以启示是在特定条件下,DNA 片段能进入细胞,并且还能发挥原有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二、材料:“DNA 是遗传物质”的教学片段一、课件展示很早以前,大家一致认为,被视为生命中心分子的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理由是蛋白质一方面对于生命是极其重要的,另一方面蛋白质不仅有二十种基本组成单位,并且形状和大小多样,简单地说,蛋白质是复杂的,这正是作为遗传物质的必要条件。直到1928 年,英国的医学细菌学家格里菲思发现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象,为人类认识遗传物质的本质奠定了基础。二、教师呈现问题 1.分析教材,格里菲思的实验最重要的是哪一步?为什么?2.格里菲思是否已经找到遗传物质的证据?为什么?三、教师展示格里菲思实验,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四、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组 1:我们认为第四组实验最重要,因为这组实验中,无毒性的 R 型菌与已杀死的有毒性的 S 型菌混合,可以转变成有毒的 S 型活菌,是本实验的最大发现。组 2:我们也认为最重要的是第四组实验,因为这组实验说明已杀死的有毒性的 S 型菌体内的遗传物质还有活性。组 3:我们同意前两组的意见。同时,我们认为,R 型菌由于某种原因稳定地转化成了 S 型菌。五、教师归纳总结,进行追问师:大家说的都是有道理,格里菲思当初做这个实验时也发现了这个现象,他认为已经杀死的 S 型菌里的某种因子促使 R 型菌转变成了 S 型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转化因子。格里菲思认为只要找到了构成转化因子的化学物质,也就等于找到了生物的遗传物质。他找到了吗?【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阐明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过程与方法: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说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2)本课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教材中,教师没有直接讲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及过程,而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并明确了问题,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进行自主阅读和合作讨论。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合作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大家共同学习后的结果,即可以学习到相关知识,又能收获更多不同的思考方法。在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进行总结,根据上一个实验本身存在的缺陷而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实验。从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就是 DNA。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自然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三、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中,“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的内容如下: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19 世纪末,欧文顿(EOverton)曾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 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1925 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膜表面积的 2 倍。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思考与讨论:1最初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2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3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都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都是疏水的。请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为磷脂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而科学家如何从这一现象推导出“脂质在细胞膜中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要求:(1)确定该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0 分)。(2)设计上述内容的教学过程(20 分)。【答案】(1)教学重点: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教学难点:通过对细胞膜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探索历程,理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以及体验科学探索的严谨性。(2)教学过程:复习导人引入兴趣:师:大家上节课做实验都非常认真,实验结果也很不错。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做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想一下,为什么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生:因为生物膜具有半透性、弹性师: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生物膜为什么具有以上的特性,细胞膜对物质的选择性吸收是否与其特定的结构相关细胞膜结构是怎样的呢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生物膜中有一些分子物质能控制物质进出。(进入探索生物膜结构历史博物馆,讲授新课)师:大家讨论非常热烈,那么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参观生物膜的结构历史博物馆来验证刚刚所回答的问题结果是否符合现实。(随着历史的步伐走,教师带学生走进了博物馆 1 号。)【博物馆展区 1 号欧文顿实验】展板 1 内容:1895 年,欧文顿选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可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穿过细胞膜。问题 1:根据欧文顿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四、春季浮游藻类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以硅藻为主的群落,而后转为以绿藻为主的群落,继而转为以蓝藻为优势种的群落。问: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角度分析,.上述藻类属于_它们的种间关系主要表现为_。(6 分)进入春季后,湖泊中各种藻类种群环境容纳量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理由是_(6 分)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春季升温过程提前,而光照尚未增强,研究表明,蓝藻更适应这种高温低光照的新环境,由此推测,气候变暖对湖泊中蓝藻成为优势种的时间将_(填*提前或“推迟”或“不变。(3分)【答案】五、材料:某教师为了讲解清楚细胞间期细胞核内染色质的变化,首先借助Flash 动画演示分裂间期的动态画面,之后教师演示放大的一条染色质长丝在问期开始时和结束时的比较画面。之后提问:现在我们再看一看,细胞核内的一条染色质长丝经过间期发生了什么变化谁能用两根细铁丝演示一下这个时期的主要变化学生演示并回答。提示:将两根铁丝交叉后用拳头握于中间。其拳头代表一个着丝点,这就是染色体的 DNA 复制。问题:(1)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处运用了演示,请说明该教师用到的演示类型并列举出其他类型的演示技能。(8 分)(2)简述演示技能的应用原则和要点。(12 分)【答案】(1)该教师播放动画用的是声像法,利用铁丝做成模型用的是展示法。除了这些类型外,演示技能还包括:分析法:从分析实验现象人手,启发学生对感知到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新概念,获得新结论。归纳法:通过提出问题,观察若干个实验或几组实验,归纳总结出概念或规律。质疑法:结合实验操作和变化,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根据实验数据来发现规律认识实验和微观本质。(2)应用原则和要点:针对性和目的性。选择的演示要有利于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或讲清难点,选择的实验能为生物学概念、原理的教学服务。适用性和鲜明性。选用的仪器要大小恰当,实验装置和操作简便易行,装置要高低适宜和美观。演示所用时间短。演示的实验现象鲜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观察现象。示范性和可靠性。教师能给学生做规范的、正确的实验操作。演示与讲授的统一性。演示与讲授密切结合,善于引导学生把各种感知转化为积极的思维活动。六、材料:某教师对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选材、提取、过滤、色素分离等方面进行了以下优化改进,且实验效果良好:(1)用女贞叶替代菠菜叶;(2)用 95%乙醇替代丙酮;(3)过滤时,原来的做法为“将研磨液倒入有脱脂棉的小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优化后的做法为“不用过滤,用尼龙布覆盖在研磨液上面”;(4)色素分离时。原来的做法为“先用铅笔在滤纸上画定位线,再用毛细管吸取滤液,沿铅笔线画滤液细线,待滤液干后再重复 23次”,改进后的做法为“用 2 片盖玻片,外面包裹 2 层纱布直接在尼龙布上蘸取滤液,印到滤纸上一次即可”。问题:(1)分析该教师改进实验的理由。(12 分)(2)根据材料归纳实验教学优化的一般原则。(8 分)【答案】(1)教师改进实验的理由:女贞叶替换菠菜叶是由于女贞叶不易散失水分,更易保存;丙酮易挥发且有毒,换成 95%酒精更安全;改进后,叶绿素提取液不用倾倒在脱脂棉的漏斗中,减少提取液损失,使操作更简便;用毛细吸管划线的环节,操作不方便极易出现错误,改进后用盖玻片蘸取滤液印在滤纸上会减轻学生的实际操作负担,能更好地将注意力放在观察实验现象及其总结归纳上。(每点 3 分)(2)随着社会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提升,高中生物实验将会迎来重要的发展阶段,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会随之大量涌现。不论是眼下的应试环境还是素质教育培养,高中生物实验课程都将进一步发挥它的教学效果。未来生物实验必将成为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实验思维和探索精神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优化的一般原则包括: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关注实验安全问题,减少对学生造成的伤害。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规范操作,以引导学生思维为出发点,以探究性学习为实验过程的手段。探究的程度与步骤可能是全面的,也可能是只有其中的几步。有据可依原则。以教学大纲为教学的知识目标,以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方向,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处理实验。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的条件,主要考虑材料的可获得性,实验步骤的可操作性,实验整体的可行性,从而考虑设计的实验是否可行。保证实验效果良好原则。七、材料:某教师在进行“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之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经验、知识、能力、情感、学习风格等,认真研究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形成了如下的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了植物和动物的呼吸,初步形成了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理解了 ATP 是细胞的能量“通货”:学生对学习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乐于探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易于接受感性知识,抽象思维的能力初步形成但尚待发展;该班学生课堂参与高度、气氛活跃,有利于组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自主探究。本节课拟从一个探究实验入手,通过探究了解细胞呼吸的类型和产物,让学生从初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运用发现式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1)结合上述材料,简述学情分析的主要内容。(8 分)(2)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可用哪些方法了解学生(12 分)【答案】(1)学情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如材料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植物和动物的呼吸,初步形成了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理解了 ATP 是细胞的能量通货”即为对学生知识基础的分析,把握学生大致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采取适当的策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分析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如材料中“学生易于接受感性知识,抽象思维初步形成但尚待发展”即是对学生认知及思维方式特点的剖析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能力。如材料中“学生对学习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乐于探究”。班级整体个性。如“该班学生课堂参与度高,气氛活跃”。(2)正确进行学情分析能帮助教师科学的选择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可采取以下的方法:经验分析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已有的教学经验对学情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研究。观察法。这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教育对象、教育现象或教育过程进行考查的一种方式。资料分析法。这是教师基于已有的文字记载材料间接了解、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即教师通过已有的相关问卷或专门设计的问卷对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期望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并通过多元的统计分析,为教学活动提供更进一步的量化与质化数据。访谈法,即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口中收集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基于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分析。比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代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等,都可为学情分析提供基本的分析依据、分析视角与分析方法。八、材料:“DNA 是遗传物质”的教学片段一、课件展示很早以前,大家一致认为,被视为生命中心分子的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理由是蛋白质一方面对于生命是极其重要的,另一方面蛋白质不仅有二十种基本组成单位,并且形状和大小多样,简单地说,蛋白质是复杂的,这正是作为遗传物质的必要条件。直到1928 年,英国的医学细菌学家格里菲思发现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象,为人类认识遗传物质的本质奠定了基础。二、教师呈现问题 1.分析教材,格里菲思的实验最重要的是哪一步?为什么?2.格里菲思是否已经找到遗传物质的证据?为什么?三、教师展示格里菲思实验,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四、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组 1:我们认为第四组实验最重要,因为这组实验中,无毒性的 R 型菌与已杀死的有毒性的 S 型菌混合,可以转变成有毒的 S 型活菌,是本实验的最大发现。组 2:我们也认为最重要的是第四组实验,因为这组实验说明已杀死的有毒性的 S 型菌体内的遗传物质还有活性。组 3:我们同意前两组的意见。同时,我们认为,R 型菌由于某种原因稳定地转化成了 S 型菌。五、教师归纳总结,进行追问师:大家说的都是有道理,格里菲思当初做这个实验时也发现了这个现象,他认为已经杀死的 S 型菌里的某种因子促使 R 型菌转变成了 S 型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转化因子。格里菲思认为只要找到了构成转化因子的化学物质,也就等于找到了生物的遗传物质。他找到了吗?【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阐明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过程与方法: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说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2)本课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教材中,教师没有直接讲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及过程,而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并明确了问题,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进行自主阅读和合作讨论。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合作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大家共同学习后的结果,即可以学习到相关知识,又能收获更多不同的思考方法。在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进行总结,根据上一个实验本身存在的缺陷而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实验。从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就是 DNA。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自然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九、材料:“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教材“消化和吸收”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入手,让学生细细咀嚼馒头,感受咀嚼中味道的变化,教师提出问题:“口腔里的什么使馒头变甜的”学生们各自猜想,有的说是因为嘴巴里有牙齿,牙齿咀嚼形成的。有的说是因为嘴巴里有舌头,舌头的搅拌形成的,有的说是因为口腔里有唾液。然后,老师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找到馒头经过咀嚼变甜的原因。问题:(1)上述材料中老师用的是什么类型的教学策略老师采用这一策略的优点有哪些(10 分)(2)教师使用这种教学策略需要注意哪些要求(10 分)【答案】(1)上述材料中教师用的是探究性教学策。探究式教学比较强调维持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与科学探究有关的各种技能以及对科学概念、原则和规则的理解。该策主要有以下五个优点: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参与需要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形成积极地对待科学的态度: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2)探究性学习需要结合学科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先前经验来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牢固的知识基础、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需具有以下要求:明确主题;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要的探究能力;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通过探究活动而学得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识;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一十、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 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 A)。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 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 A,其原因是_。(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 A 的受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_作为载体,其原因是_。(3)若要检测基因 A 是否翻译出蛋白 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_(选填“蛋白 A 的基因”或“蛋白 A 的抗体”)。(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_。【答案】(1)在基因组中获得的基因 A 含有内含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中基因 A 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 A 不同(2)噬菌体;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3)蛋白 A 的抗体(4)外源 DNA 进入受体细胞中能正常表达(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解析:(1)从人基因组获得的基因 A 含内含子,而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中基因 A 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 A 不同。(2)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所以只能选择昆虫病毒家蚕是昆虫的幼虫,故用昆虫病毒可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3)检测是否翻译出蛋白质 A,可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的方法,蛋白质 A 充当抗原选择蛋白质 A 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4)艾弗里等人曾经在 S 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 R 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培养,发现 S 型肺炎双球菌的 DNA 能使 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 型肺炎双球菌。从中知道转化的可能性所以启示是在特定条件下,DNA 片段能进入细胞,并且还能发挥原有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