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移动互联网》PPT课件.ppt
What-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义上是指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狭义上是指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浏览互联网狭义上是指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浏览互联网站和手机网站,获取多媒体、定制信息等其他数据服务和站和手机网站,获取多媒体、定制信息等其他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本研究中“移动互联网”均采用狭义定义 http:/http:/移动互联网综合了互联网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二者结合带来的优势。移动互联网既具有互联网的特征,又具备智能化终端的移动化特征。Why-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信息多元化 可自主选择信息信息扁平化 无差别地获得信息时空限制消除 碎片时间 任何场景定 位(Geo-location)地理信息的传递303,000,000303,000,000手机网民手机网民4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概念梳理概念梳理人际关系含义人际关系含义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一般被定义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关系。在社会心理学中,大多数将其定义为个体与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行为倾向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行为倾向。“人际关系”这一概念在我国被相当频繁的使用,其含义既有这一概念的原意,也有反应中国人社会生活和观念的本土含义,即“关系”(guanxi)含义。中西方人际关系内涵比较中西方人际关系内涵比较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型费孝通费孝通 差序格局差序格局 人伦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伦有等差次序,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费孝通,2010:30-34)翟学伟,中国人关系的生成命题:翟学伟,中国人关系的生成命题:第一持久并缺乏选择性,称之为捆绑性的纽带(bundled tie)(简称“情理并重命题”)。第二互动的等级和类别化(受儒家与社会制度影响)(“不对称关系命题”)。第三空间同一化(“关系同域化命题”)。相同地理位置中的持久性交往是中国人结成关系的首要原则。(翟学伟,2007)汪和建,中间性关系汪和建,中间性关系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一个由强关系到弱关系不断向外延展的圈层结构。(汪和建,2003)强关系次强关系次弱关系弱关系情感性增强工具性增强互联网中关系的研究现状以往的文献中有关移动互联网的研究大多限于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状况、产生的作用及对个体人格的影响,对其所带来的关系变化的研究极为肤浅。有关互联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交网站的使用上,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存在着争议,首先是这种行为领域是否能够产生一种通常意义上的持续的人际关系;其次争论的是这种关系是“疏离”还是“延伸”了日常人际关系;第三,网络互动的关系属性,即对强弱关系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假设我们的研究假设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1.个人主体意识增强,移动互联网越来越体现其个人主体意识增强,移动互联网越来越体现其多元化需求,同时其社会网络更体现个人偏好多元化需求,同时其社会网络更体现个人偏好2.人际关系中核心圈层收缩,外围圈层扩大化和人际关系中核心圈层收缩,外围圈层扩大化和同质化同质化3.人际关系中外围圈层作用增强(信息流动)人际关系中外围圈层作用增强(信息流动)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