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docx
2023年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 第一篇: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 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 上马台其次小学 教学内容:课本第8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觉察问题,驾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育学生认真视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觉察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酷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沟通,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谈话:小挚友爱玩跷跷板吗?今日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 2、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挚友们在做什么?让学生细致视察图。 3、让学生视察画面,提出问题。老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从学生宠爱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视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有选择的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视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沟通探讨。 1应当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2独立思索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沟通。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索还可以怎样算 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X3+7=1922X6+7=1932X8+3=19 沟通: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使学生在视察事情的发生、进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驾驭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三、练习稳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化。:让学生在沟通、实践中驾驭学问。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日学会的学问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其次篇:乘加乘减应用题 乘加乘减应用题教学反思 刘江修 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这部分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较为困难的实际问题的起始课。通过教学让学生阅历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驾驭一些初步的思索方法和解题策略,学会解答此类的简洁问题。 1、创设生活情境体会数学的亲切 乘加乘减应用题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阅历解决乘加乘减问题的过程,驾驭一些初步的思索方法和解题策略,培育应用意识。整节课通过主题图信息的刺激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内驱力,水到渠成,相得益彰。而且留意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供应熟识的,感爱好的事情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供应了较为丰富的可视察、思索的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思维含量,启迪学生思维。 2、留意教学的开放性,表达以学生为主体,我实行了较为开放的教学形式,在充分视察思索的基础上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敬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解决方法,培育学生从不同角度视察思索问题的习惯,表达表达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3、用生活阅历作为数学问题的参考 通过练习使学生领悟到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活阅历来做参考,进一步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多留意让学生说完好的句子,把意思表达清楚,对一些数学术语要加强训练.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1、解决问题不是简洁的会做就行,重要的是理解,明白思索的过程。很多小挚友会做,但是不知道怎么做出来的。因此如何培育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很重要,这一点在课堂上做的不是很到位。 2、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最基本的方法是综合法和分析法,要着力引导学生用这两种思路去觉察中间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初步领悟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在本课上,主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可以从条件动身思索也可以从问题动身思索,但是在课上的表达不是很明显。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间思维进展水平的差异,没有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弄懂算理。 第三篇:乘加乘减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依次。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娴熟程度,培育学生从不同角度视察思索问题的习惯,表达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体会乘法口诀的好用价值,培育认真视察、独立思索等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依次。教学难点:灵敏运用乘加、乘减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1)口算开火车 1×3= 5×5= 1×1= 3×3= 4×2= 2×3= 3×4= 3×5= 2×2= 4×5= 5×2= 4×4= 3、看图列乘法算式:多媒体出示 4、出示例5主题图 1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学生列出算式解决问题。2引出问题,导入新课。 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一道乘法算式来解决吗?哪个问题不行? 引出问题:4匹木立即一共坐了多少人?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探究解题方法1呈现问题情境: 谁能用数学语言描述图中的信息和问题。每个木立即可以坐3人,三个木立即坐满了3人,还有一个木立即坐了2人,一共坐了多少人? 2用学具摆一摆,再尝试列式计算。3汇报沟通: 预设一:3×3+2=11 提问:3×3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加2? 预设二:3×4-1=11 提问:3×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1? 预设三:3+3+3+2=11 2揭示本课课题:像方法一这样有乘法和加法组成的算式称为乘加,方法二这样有乘法和减法组成的算式称为乘减。板书课题3探究计算依次 1在计算乘加和乘减式题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什么共同之处? 2总结规律: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 三稳固练习,深化理解。1计算练习 1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汇报沟通时,重点沟通“5×5+5=30,让学生说说它的意义,还可以写成哪道乘法算式?2教材第59页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沟通思索:每一组上下两道算式的意义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算式不同,得数却相同? 2解决问题 1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激励学生用乘加、乘减两种方法解决问题。教材第59页练习十二第4题 激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视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3拓展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二第5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乘加乘减课评状况: 本节课通过老师指导,学生能在自学基础上自主解决乘加、乘减问题,建构乘加、乘减问题的模型,形成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驾驭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学生能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感受、体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乘加、乘减这一问题模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亲热联系,增加了探究的意识,体验了胜利的快乐。基本上达成了老师预定的目标。 1、学生留意力集中。课堂中学生能保持持续的留意,细致视察,认真觉察,主动参与。老师从学生的创意出题展示中激发起学生的新颖心和求知欲,学生能到达精神高度集中。由“觉察问题合作探讨沟通汇报评价修改的依次进行。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到达良好的学习效果。 2、学生的学习热忱很高,课堂表现主动,学习的内容有意思,学生的收获很扎实。在分析中生成,觉察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学问储备进自己大脑的过程; 实践中生成。源于例子,成于实践。学生在课前完成创意出题时就已经大致了解乘加乘减的题型,画图时要留意有几排水果数一样多,还有一排和前几排不一样多,这样在解决问题时才用乘加货乘减的方法解决。沟通中生成,让每个孩子得到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4 评价和修改中生成。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本节课要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难度较高,又加上本节课还要解决两步计算的运算依次的问题所以生成就显得单 一、浅显多是仿按例题。 本次课堂学生能做到全程参与,全过程参与。课前活动口算三分钟做到人人参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忱。创意出题展示,觉察共有多人次参与回答与展示,课堂练习做到人人参与,课堂轻松自由,除学习状态的参与还达成了学生情感的参与,学生心态的参与。老师通过乘加乘减比较,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子,在学生们跃跃欲试的时候,老师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内容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缺乏之处: 1、在学生汇报时让他说完,不要怕学生说不了。 2、总结乘加乘减两种方法的异同方面做得还不够,可以让孩子试着看算式画图,进一步理解题意,效果会更好!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鉴于学生在上这节课之前,已学习了乘法的初步相识,驾驭了15的乘法口诀,所以本课仍以“游乐园情境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复习了用1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另一方面又觉察了只用乘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乘加、乘减的教学呼之欲出。现实情境是学生列算式的根据,所以在出示情境图后,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并提出问题后并不急于解决问题,而是激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索,列出不同的算式,并充分的进行探讨沟通,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乘减的运算依次,学会计算。 缺乏之处.: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我把大量时间放在了让学生说为什么会这样想的表达上,由于孩子的年龄太小,总体感觉学生的口头表达实力不是很好,特别是在说为什么的时候,需要一大窜语言文字来描述,一些同学的诉说,断断续续,不太清楚,所以我得重复他们说的话,这样耽误了时间,没进行完。在我预设时也过低估计了学生的实力,本来认为只有3-4种解决的方法,却出现了8、9种方法,很令我惊异,我不得不承认他们真的太棒了,假如我的教学设想在课前再多一点,这样会更好得把握时间,不至于使后面的开放题进行不完。 第四篇:乘加乘减 教案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乘加、乘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中的内容。本节课是表内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的乘法的意义和1-5的乘法口诀后进行教学的。例5通过旋转木马的实例,呈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乘减的计算依次,并利用计算形如“3×32的题目,知道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用连加、加减混合、乘加、乘减等多种方式,关心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同时通过利用图式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驾驭乘加、乘减得计算依次。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学习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困难实际问题的基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相识和1-5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口诀娴熟计算。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已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同时也有确定的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索、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实力。但是对于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或减法的计算是首次接触,在计算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依次不正确的现象。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依次。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娴熟程度,培育学生从不同角度视察思索问题的习惯,表达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体会乘法口诀的好用价值,培育认真视察、独立思索等良好学习习惯。 二、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相识了乘法,驾驭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驾驭它的运算依次。同时,一方面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前面所学习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缓解记忆乘法口诀的压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生相识同一组乘法口诀中两句相邻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驾驭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为后面学习69的乘法口诀做好方法上的准备。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依次。教学难点:灵敏运用乘加、乘减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老师谈话:同学们公园去过吗?课件出示游乐园图。公园里蕴含着许多的数学学问呢,这节课我们一同去公园中找寻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出示4匹小木马,每匹小木立即有3人。老师:细致视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应当怎样解决呢? 2、学生列式:加法算式:3+3+3+3=12个 乘法算式:3×4=12个 加数相同的加法我们可以干脆用乘法计算。 三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教学例5 出示新内容:细致视察有什么转变,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能觉察图上有什么转变? 1呈现问题情境: 谁能用数学语言描述图中的信息和问题。每个木立即可以坐3人,三个木立即坐满了3人,还有一个木立即坐了2人,一共坐了多少人? 能干脆列乘法算式计算吗?请同学们同桌两个同学探讨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思索与沟通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索一下,再和同桌说说你怎么列式的,探讨探讨对不对,最终写在课堂练习本上。3汇报沟通。在展台上展示出列的算式,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方法1:根据每匹小木立即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个。 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人。列式:3×3+2=11(个)方法3:假设每匹小木立即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可写成3×4。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因此,算完后要把这个人减掉。列式:3×4-111个4引导视察算式。 老师指出:像3×3+2,3×4-1这样的算式有乘又有加减的,前面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算式,乘法是新成员,我们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字吧,叫什么好呢? 这两个算式怎么算呢? 5思索:在3×3+2中,在3×3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2? 在3×4-1中,在3×4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减1? 小组探讨、回答:乘加乘减的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老师小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6老师出示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看图列算式。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三稳固练习,深化理解。1计算练习 1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汇报沟通时,重点沟通“5×5+5=30,让学生说说它的意义,还可以写成哪道乘法算式?小结:让学生在稳固计算练习中,沟通乘加乘减与乘法间的关系,理解相邻两句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并获得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2教材第59页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沟通思索:每一组上下两道算式的意义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算式不同,得数却相同? 2解决问题1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激励学生用乘加、乘减两种方法解决问题。教材第59页练习十二第4题 激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视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3拓展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二第5题。 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体会乘法口诀的好用价值,培育认真视察、独立思索等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在稳固计算练习中,沟通乘加乘减与乘法间的关系,理解相邻两句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并获得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学生从不同角度视察思索问题的习惯及推理的实力;在拓展练习中培育学生灵敏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胜利的快乐,共享收获的同时还要提出自己的困惑,让学生带着思索下课,将课堂学习延长到课后,培育学生主动的数学情感。 第五篇:乘加乘减教案 乘加 乘减 东阳学校 张敏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例5.教学目标 1、相识乘加、乘减算式。 2、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乘减的运算。 3、结合实际运用乘加、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洁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了解含有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依次。教学难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洁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老师谈话: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才智乐园吗?出示课件游乐园图在这个游乐园里我们解决了一些数学问题,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没有解决,这节课我们接着来解决这些问题。(出示一组木马图 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到木马区。请细致视察,小木立即有几人?引导学生说出有3人 (出示其次组木马图老师:那如今有几人? 学生:6人。 (出示第三组木马图 老师:再来一组呢?一共有多少人?你能列出算式吗? 加法算式:3339个乘法算式:3×39个老师:为什么可以用3×3 学生:3个3 小结:加数相同我们可以用干脆用乘法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老师:小木马可好玩了,你们瞧,又来了2个小挚友,他们也坐上了小木马,如今一共有多少人?能干脆列乘法算式计算吗?请同学们探讨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根据每匹小木立即的相识,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人。 问:能干脆列乘法算式计算吗? 追问:该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探讨怎样解决这个问题。2总结算法。 方法1: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人。列式:3×3211人。 方法2:假设每匹小木立即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因此,算完后要把这个人拿走。列式:3×4111人。或者:3+3+3+3-1=11人3引导视察。 老师指出:像3×32,3×41的这些有乘又有加减的算式,数学家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算式。 板书:乘加、乘减 这两个算式怎么算才能等于11呢?先算乘法还是先算加法呢?为什么? 小组探讨、回答。4小结。 板书: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 三、学问运用。 1.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老师:请根据小猴子摆的桃子,帮它算算一共有几个桃子? 引导学生明确图意,独立完成。 学生沟通,指名回答5×3-2中5×3表示什么?为什么减2? 4×3+1中4×3表示什么?为什么加1? 2.摆一摆。 出示课件:每堆摆5根小棒,摆4堆,在第4堆里拿走2根。小组完成。 指名回答:4×5-2中4×5表示什么?为什么减2? 3×5+3中3×5表示什么?为什么加3? 3.出示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的第4题。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回答。5.玩耍。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真棒!学得特别认真。下面我们一起玩玩耍,请根据老师要求摆图形。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盼望同学们用心去视察,信任你们确定会成为小小的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