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70084074
资源大小:30.21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
2023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一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2、4题。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激励学生说明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明估算的理由和思路。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支配了许多丰富多采的活动。小明一家特殊宠爱旅游,他们来到了首都北京的一座公园。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情愿关心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2、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索。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 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带2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索 谁来说说你预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指名说,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先算29×8。 板书课题:乘法 并板书29×8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8? 选择算法。根据我们的生活阅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请你选择。 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接受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状况下需要进行估算。 4、解决问题。 1独立思索:怎么知道29×8大约得多少?先静静地想一想。2同桌沟通:把你的想法轻声告知你的同桌,两人沟通一下。 3小组汇报: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的代表发言,完成板书: 29×8 240元 ×8=240 240元250元 答:带250元钱够买门票。 强调:我们把29看作30,估大了。然后把估计要花的元和一共带的钱数元进行比较,因为240元20元,所以带250元够买门票。 4适时引进:29×8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板书 5、小结:我们用过去学过的学问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再用刚刚学过的口算乘法就把估算结果求出来了。 二、结合生活,创编例题。 1、情境引入:美丽的公园吸引了许多游客。这时,又来了一些同学,如今是3个孩子带20元钱,够吗? 出示补充例题:每张门票8元,32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2、尝试估算。 请你思索以后,在练习本上简洁地记录你的估算过程,留意写答语。 和同桌沟通想法,统一看法。 3、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有: 组1:32×8240元 240元250元 ×8=240 答:带250元够买门票。 师确定学生的估算方法正确,可是结论合理吗?请细致思索一下好吗? 组2:32×8240元 2×8=16元 24016256元 256元250元 30×8=240 答:带250元不够买门票。 组3:32×8240元 2×8=16元 16元10元 30×8=240 答:带250元不够买门票。 4、辨析:这些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有的认为够买门票,有的认为不够买门票,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把看作,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30×8=240元,也就是花元只买了个同学的门票,还差人没买票。板书:还差人没买票经过比较,知道带元不够买门票。写答句对于这个问题,仅仅估算出一个大约数是不够的,要考虑剩余的人数。 你们如今清楚了吗?没关系,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需要慢慢体会。能搞清楚就不简洁,能说清楚就更不简洁!我觉得,我们应当向这个组的同学表示感谢,因为他们引发了大家更深刻的思索,感谢你们! 5、比较分析,感悟估算。视察以上两组算式: 29×8,把29看作30,30×8=240,够买门票。 32×8,把32也看作30,30×8=240,不够买门票。 请大家思索:拿了同样的钱去买门票,估算结果同样都是240元,为什么29个同学带250元钱够买门票,而32个同学却不够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生可能说出:一个是估大了,一个是估小了,要考虑剩余人数 师总结:对,我们的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由于估算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大约数,它与精确数始终有确定的距离,因此,遇到实际问题要具体状况,具体分析。我们外出购物时,通常会多带一些钱,这样遇到万一的状况比较保险。 四、灵敏运用,解决问题。 1、小明在动物园参观。 1出示: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细致读题,思索以后在练习本上解答。 和例题29×8比较:同样是估算,为什么例题在估算后进行比较,而这道题在估算出一个大约数就结束了?它不需要比较吗? 师强调:不是全部的估算题目都需要比较,我们要看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道题求的是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我们已经求出大约数,当然不需要比较了。 2、接着巡游,精彩的海豚表演就要起先了。 1出示:二年级有200位小挚友观看海豚表演,看台上有5排,每排43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 轻声读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思索以后在练习本解答。 2和例题32×8比较:同样是估小了,为什么创编例题在估算后进行补充,要考虑剩下的人数,而这道题在比较后就结束了?它不需要考虑剩余的座位吗? 师强调:把看作40,估小了,座位已经够坐了,当然不用考虑多余的座位。具体状况具体分析,让我们用心体会。 四、全课总结: 小明的北京之行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乘法估算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乘法估算,只要你细致视察,擅长思索,有意识地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会觉得数学很好玩。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当它运用到生活中的时候,要留意是否与实际状况相符合。盼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用好我们的数学! 其次篇:新人教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9页例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实力,形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驾驭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正确地进行除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会根据具体状况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从下面两组题中任选一组进行口算,并说说你选择的理由。1640÷8 210÷7 4200÷6 150÷3 60÷3 120÷4285÷4 138÷7 348÷5 161÷2 419÷6 179÷3 生:我们选择第1组。第一组中的题都可以借助乘法口诀干脆口算出来,比较简洁。 设计意图:通过两组题目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结合乘法口诀来完成除法口算比较简便,为除法估算的学习做铺垫。 2、你能估算出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26÷6 17÷5 59÷7 30÷8 设计意图:通过简洁的用表内乘法可以解决的除法估算题,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想除数与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商几十几。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像其次组题目中的数,他们并不好口算,但我们又需要知道它的大约结果的问题,例如(出示例8)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生:住宿3天一共花了 267元,求每天的住宿费是多少。题中的“大约 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给大家说明一下求每天的住宿费大约 “大约的意思? 生:大约是或许,差不多,估计.生:我认为求大约多少钱,就是不用算出精确的钱数。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因此可以用除法来解答。267÷3 二探究解法 1.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小组沟通想法。展示、沟通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生1:267÷3100元 267元接近300元。300÷3100,所以:267÷3100 生2:267÷3 90元因为267元接近270元,270÷390,所以:267÷390 生3:267÷3:80元 把267元看成240元。240÷380,所以:267÷380 2.引导学生对比以上三种估算过程和方法。(1)这三位同学的解答合理吗?为什么? 生1:我认为都是合理的。因为不需要算出精确的钱数,他们都用估算的方法,很快求出了结果。 生2: 我认为都是合理的。前两位同学是往大了估,而第三种是估小了。生3:我觉得其次种估的最精确,他把267看成270,只比被除数大了3.这种估法更合理些。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从多种估法中选择最合适的估算方法,到达方法的最优化。(2)对比三种估算的过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怎样估算呢? 生1:想几时于除数相乘,比较接近被除数。生2:也可以想除数与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生3:除数不变,被除数可以估大,也可以估小。生4:被除数和除数要是倍数关系。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看来做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时,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成是几百几十的数而且二者还得是倍数关系,这样才能估计出或许的结果。(3)师: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 生:比90元少。因为假如每天90元,3天要花270元,而实际只花了267元,所以比90元少。师:比80元呢 生:比80元多。因为假如每天80元,3天要花240元,而实际只花了267元,所以比80元多。 设计意图:通过简洁的问答,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的选择估算的方法。 三、学问运用 1.练习六第一题:下面算式的结果比较接近几十? 78÷4 98÷9 361÷5 470÷8 178÷6 500÷7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2.解决问题。 在汶川地震的一次余震中,有灾民184人,假如按每4人发一个帐篷,大约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知道了有灾民184人,每4人发一个帐篷。求大约要准备多少顶帐篷。不用求所需帐篷的精确数,可以估算。 四、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67÷3100元267÷390元267÷380元(300)270240 第三篇: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教材通过“购置两件商品,500元够吗?这个问题提出了估算的问题,这是估算教学的起点。支配于此,有以下几个缘由:一是学生在之前学习了近似数,有了估算的学问基础;二是学生如今接触的数都比较大,现实中有估算的必要;三是学生还未学过万以内数的计算,不会出现先精确计算再为估算而估算的现象;四是将估算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表达其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对于先把数估为整百的近似数再口算,学生没有太大问题,但怎样估合适或者正确,缺少推断的标准。教学中,应紧紧抓住估算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要引导学生在反思中体会自己的估算能否解决问题,以此为调整估算方法的标准。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用加、减法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2通过对加、减法估算方法的沟通,使学生懂得应根据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育学生的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培育学生学生的推理与推断实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问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初步感受估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学会用加、减法估算解决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估算方法解决问题,培育估算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数字卡片(用卡片出示数字),你能利用之前学习过得学问来告知我们,这些数字卡片上的数更接近哪个整百、整千数吗? 比方引导学生说出:589更接近600.指名学生说,然后开小火车师: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你们宠爱逛超市吗? 生:宠爱 师:让我们一起去超市看一看! 二、新授 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同学们,视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师根据学生回答贴情境图:电话机358元 电吹风218元 500元够吗? 2师:“500元够吗?是什么意思? 生:500元够不够买这两样商品? 师:要怎样解决呢? 生:可以把它们的价钱加起来,再和500元做比较精确计算,学生自己在作业本上写一写精确计算的过程 3根据具体情境学生不会算的状况|创设小明不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的情景,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推断够不够? 生:我们可以把它们的价格估一估,用近似数来计算。 师:用钱数的近似数计算,再来推断带 500元钱够不够。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估算,这节课我们就用估算解决问题。板书:估算 4 500元够不够,我们就要找到每件物品价格的近似数,先请大家独立思索,然后在小组探讨,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汇报 预设一:358300 218200 所以300+200=500 师:还有谁是这样想的?再指2到3人说 小结:我们刚刚都把价钱估小了,把358估成300,把218估成 200,再算出结果是500,在估小了的状况下都已经得500了,那实际的钱数确定超过了500,所以带500元不够 板书: 358>300 218>200 300+200=500 358+218>500 答:带 500元不够。师:有不同的方法吗? 预设2:358400 218300 400+300=700 师:有谁和他想的一样的吗?你们怎么想的? 生:把两个数都往大了估,结果是700,而实际的结果确定比700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58400 218300 400+300=700 358+218700(400+300=700,把两个数都估大了,结果是700,实际的结果确定小于700,小于700的数有很多,这个范围很大,而500也在小于 700的范围之内,所以不好确定。)400+200=600(给的钱数是500,比较少,而 400比 358多很多,200比 218少很多,结果不能确定是接近500还是接近600,所以不能确定答案。)360+220=580(也是估大了)358+218=576(你已经驾驭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方法了,真棒!大家看,精确结果是 576,大于500,与我们的刚刚的结论是一样的)师:同学们,如今有这么多的估算方法,你想说点什么呢?小组探讨引导学生归结提出方法1能正确解决问题,为什么更宠爱第一种方法呢? 生: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更快更便利!5这道题解答正确吗?谁来检验一下。 生:500减300才得200,500减300多,得数确定比200小,不够买电吹风的,所以解答正确。 6既然带 500元不够,那如今带 700元够不够呢?同桌探讨一下。指名回答,师板书师:谁来检验一下这种做法对不对? 师:课件出示两个问题视察并回答,为什么带 500元时把钱数估小了,而带700元时要把钱数估大呢? 小结:我们在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以及数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估计方法,假如两个数估小的状况下都不够,那确定不够;假如两个数估大的状况下都够,那确定够;假如一个估大一个估小的状况下,不愿定。 三、练习 师:大家都已经驾驭了估算的方法,那我们接着用估算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大家请看。 1试验小学报告厅共有 600个座位,学校三个年级各有二百多学生。假如三个年级的学生同时来报告厅听讲座,能坐下吗?至少要有多少个座位才够坐呢? 师:谁大声读题。请同学们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怎样解决呢? 追问为什么把二百多看成 200? 看来,报告厅坐不下三个年级的学生,至少要有多少个座位才够坐呢? 汇报沟通。 椅子数看少了都够 用,实际才确定够用。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这节数学课我们初步学会了用加、减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道了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以后我们还会接着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互评,自评 五华区红旗小学德润校区 曹会菊 第四篇:三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 第五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其次单元教材第15页例4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会说明估算的过程。 1.通过视察情境图,沟通探讨能够综合具体情境,用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者几百几十进行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对比题的沟通探讨,能根据具体状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体验估算的多样性。3.阅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正确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学问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1.在具体情境中,驾驭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2.能根据具体状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1.通过用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者几百几十进行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正确率来评价目标1。 2.通过根据具体状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的正确率来评价目标2。3.通过稳固练习来评价目标3. 一、新课导入 数字智勇大闯关 1.235和357的和能闯过500吗? 2.465和436的和能闯过1000吗? 你是怎样思索的?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视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索: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2.分析与解答。 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预设: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想一想,不通过具体计算,我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探讨。 预设:除了计算出221+239的精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学生在小组内探讨沟通估算的方法,然后沟通。 预设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确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预设2: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确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小结:估算时,实行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其次种方法更加合理,假如电影院的座位数时390个,那么刚刚提到的估算哪个更好呢?预设1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视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评价目标1 3.对比题 假如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学生在小组内探讨沟通估算的方法,然后沟通。 预设1:196大于190,226大于220,196+221确定大于41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预设2:196小于200,226小于230,196+221确定小于430,430小于441,坐得下。 小结:在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假如用估小的方法不能确定结果,可以用估大的方法进行估算。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和数据的特点灵敏选取估算的策略和方法。评价目标2 三、稳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学生估算出每条小鱼身上算式的得数,再将鱼分别和相应的框连线,然后在小组中沟通。 2.完成“练习三第7题。评价目标3 你想怎样估?估算结果是多少?在组内沟通。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学问?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用估算解决问题 221 + 239 441 196 + 226 441 220 + 230 = 450 200 + 230 = 430 450441 430 441 坐不下 坐得下 学习目标检测】 教材第页 例5教学估算,以情景图为背景,教材给出了两对学生的不同解答策略,使学生体会到,计算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会不同。 重视估算,培育估算意识,是课程标准在计算教学方面强调的内容之一。随着计算内容的进行适时支配一些估算,逐步培育估算意识是本套教材的一个特点,二年级上册在100以内的加、减法中已经正式出现过估算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结合几百几千的加、减法,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境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1、使学生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2、结合具体情境,培育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3、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状况进行估算,推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说明。 重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驾驭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状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难点: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状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多媒体课件、卡片、小字本 一、结合生活,引入估算 师:同学们,昨天张老师给小挚友们听写词语,小明写了两面出示某个同学的听写本,猜一猜,他大约写了几个词语? 生预设:··· 师:你为什么猜···呢? 生预设:因为我写过这样的听写本,我的听写本上一面大约有···个词 师:说得不错。在实际生活中,有好多不需要精确计算出结果的问题。人们唱唱用估算解决这些问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估算。出示课题 二、学习估算,解决问题 1、视察,收集信息。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第98页例5。这张统计表大家还熟识吗? 生:熟识。 师:这是昨天我们看到的胜利街小学二年级的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状况的统计表。请同学们细致视察这张统计表。你能觉察什么新的信息吗? 生预设1:我觉察这张表比昨天那张表多了第三周、第四周的统计数量。 生预设2:我从这张表上知道了同学们第一周到第四周每周手机矿泉水瓶的数量。生预设3:我觉察第四周比第三周收集得多。 ······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师:同学们视察得真细致!那你能根据统计表中供应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能。 师:好!谁来提问?板书学生的提问 生预设1:其次周比第一周多收集了几个? 生预设2:第三周和第四周一共收集了几个? 生预设3:第三首比第四周少收集了几个? ······ 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都会解答吗? 生:会。 3、提出估算问题。 师:很好!小精灵聪聪也提了一个问题,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聪聪提出的问题:第三、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师:聪聪的问题与生2提出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生:聪聪提出的问题是“大约多少个。 师:想想看,聪聪提出的问题需要精确计算吗? 生:不需要。 师:我们只需要估算出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就可以了。 4、估算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先自己估算,再同桌沟通。 师:谁来给大家讲讲,你是怎样估算的? 生预设1:192接近200,219也接近200,200+200=400,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400个矿泉水瓶。 生预设2:192接近190,219接近220,190+220=410,那么,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410个矿泉水瓶。 ······ 师:同学们都特殊爱动脑筋。大家说一说,这几位同学估算的方法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估算的结果呢? 生: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预设:有的估计得精确,有的粗略。 师:说得不错,你认为这几个估算结果中哪个更精确些? 生:其次种。 师:我也赞成你的意思。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把192看作190少算了2,把219看作220多算了1,190+220=410比精确计算只少了1个。 师:说得真好!这几位同学估算的方法和结果都是合理的。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接受。 5、尝试用估算解决问题。 师:我们接着看屏幕。这儿有个新问题课件出示问题。请一起读一读。 生:假如每500个送一次,大约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送一次? 师: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预设1:我用500-400=100,那么大约再收集100个,又可以送一次。生预设2:我用500-410=90,那么大约再收集90个,又可以送一次。 ······ 生预设: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便利估算。 师:我们再看看黑板上这些同学们最初提的问题,老师在每个问题上都加了一个大约,你们还会解答吗?集体沟通同学们真了不得,不仅能提出问题,还会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应用估算,解决问题 1、帮小花猫解决问题。 师:如今请大家来关心小花猫解决问题吧。秋天来了,小花猫为了过冬,晒了好多鱼课件出示100页第5题。如今,鱼晒好了。我们一起来关心小花猫收鱼,好吗? 生:好。 师:小花猫准备了两个筐课件出示筐。谁能告知大家小花猫的要求是什么? 生:鱼身上有算式,把得数比500大的鱼放在左边的筐里,得数比400小的鱼放在右边的筐里。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沟通 师:最终还剩两条呢,为什么不收呀? 生预设:619-203大约是420,258+171大约是430.这两个数比400大,比500小。师:原来是这样,老师再准备一个筐课件出示新筐,把这两条鱼收进去好不好。 2、帮小明解决问题。 完成第100页第6题先同桌探讨,再集体沟通: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 3、帮妈妈解决问题。 师:接下来,请你们帮妈妈解决一个问题出示第100页第7题。自己先估计一下,再与同桌沟通。 生预设1:我估算的结果是440250+190,那么400元买这两样东西不够。 生预设2:我估算的结果是420240+180,那么400元买这两样东西也不够。 生预设3:我估算的结果正好是400200+200,妈妈可以拿400元买这两样。 师: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几种不同的答案呢?拿400元买这两样东西原委够不够呢? 生预设:245+187=432元,也就是说买这两样东西要432元,400元确定不够。师:刚刚生3估算400元购置,问题出在哪了呢? 生预设:她是把245看作200,少看了45,把187看作了200,多看了13,这与实际价钱相差太多了。 师:说得特殊好,估算的方法虽然多样,但要学会推断结果的合理性。结果与实际相差太多,就简洁出现上面的问题,增加许多麻烦。要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估算策略。就比方买东西时,带的钱应当多一些,把价钱估得多一些,这样就不怕钱不够了。 4、完成第100页第8题。学生独立思索,小组探讨,最终集体沟通估算方法 四、总结 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收获吧! 生预设1:我学会了加减法的估算。 生预设2:估算时,把这些数看作接近它的整百数或者几百几十的数,再加减。 生预设3:估算后要推断结果是否合理,不合理的就要调整。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少!盼望同学们能把所学的估算学问运用到生活中,关心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篇二:二年级数学上册估算教学分析与教学设计 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8页 教材分析:义务课程标准提出了加强估算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要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洁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在一年级上、下册教材的相关内容中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二年级上册在100以内的加、减法中已经正式出现过估算的教学内容,通过具体情境关心学生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二年级下册的估算教学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整百或几百几 十进行估算,体会估算的意义,培育估算意识。 学情分析:二年级上册在学习百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单元时,第一次正式学习估算,学生初步相识了估算,初步了解估算的意义,初步相识了估算的方法。但是通过这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是否具有估算意识、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时是否能自觉运用估算?对此,我们课前进行了调研。 调研题目1:问题调查:从估算的基础、生活阅历、情境的选择三方面设计了调查问题:你了解估算吗?你认为估算有用吗?什么时候会用到估算呢? 其中其次个调查问题,80%的学生回答说估算有用,但是只局限于做题的时候。而第三个调查问题显示,有大部分的学生不能主动的进行估算,而是当老师或题目中有要求时,被动地运用估算。 调研题目2:调查学生对估算的意识、方法驾驭的状况。 暖瓶:28元 水壶:43元 水杯:24元 要买暖瓶和杯子,一共大约需要多少元? 通过调研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选择正确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从整个前测的数据看,尽管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从起先接触计算到如今一般都是精确计算。没有估算的主动意识,只是被动的为了估算而估算题目要求估算就估算、老师让估算就估算。 学生年龄小,很少有机会去独立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就连常用到估算的购物、算账的实践机会也极其少,甚至是没有。根据对课标和教材及学生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加估算的意识,并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洁的估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育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主动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洁估算。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培育学生主动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教学过程: 一、估数玩耍,揭示课题 师:小挚友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了,你能帮老师估一估这些数大约是多少吗? 1、一件上衣399元,大约是多少元? 2、一箱水果重104千克,大约是多少千克? 3、一艘轮船能载客859人,大约是多少人?还可以估成多少人? 4、小明家离学校734米,大约是多少米? 5、小亮一分钟拍球123个,大约是多少个? 6、学校新买来867本书,大约是多少本? 7、一个暖水壶28元,一个杯子23元,买这两样商品,一共大约需要多少元? 师: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估算学问,今日我们接着学习估算。揭示课题:估算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简洁的估数玩耍,唤醒学生对近似数和估算的记忆。同时后两题留意了对估算单位的渗透。 二、通过购物情境,渗透估算单位 1、师:小挚友们,周末的时候乐乐和妈妈去逛超市,她看上了这两样商品,你能帮助估一估,大约要花多少钱吗?我们要先算算这两样商品的总价钱,怎样列式呢? 生:219+192 师:要很快知道这两样商品一共多少钱,你是精确计算呢还是估算呢?谁能很快的估一估,大约要花多少钱?把你的结果写在练习纸上。 2、汇报 学生说,老师板演 生1:把219估成200,192也估成200,200+200=400,大约要花400元。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假如学生说不出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说明白:把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