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浅谈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docx
2023年浅谈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篇:浅谈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浅谈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进展的重要途径,实现宽阔农夫增收致富,也是乡镇当前的一项重大基础性工作,是乡镇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践证明,哪个乡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到位,哪个区域的经济进展速度就快,宽阔农夫就会尽快脱贫致富,农村各项工作就更简洁开展。当前,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要选准产业进展方向,要结合当地实际,明确调整方向,当好一个乡镇的“领导人这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第一,要走“特色之路。要结合乡镇实际,落实好中心关于农业农村的各项政策,借助于宏观信息和调控实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科学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从本地资源优势、气候条件动身,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变动,选准主要产业和切入点,宜果则果,宜林则林,宜烟则烟,宜药则药,宜畜牧则畜牧的原则,牢固树立各乡镇、各个地方的“名、特、优品牌,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其次,要走“生态之路。作为威宁县各乡镇,特别是牛栏江边的乡镇,石漠化特殊严峻,特别是近年来,干旱少雨,生态慢慢恶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特别留意生态建设与生态效益,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统筹兼 顾,合理规划,整体推动,走“林、果、畜、烟、药等共同协调进展之路。同时,要加强对农夫的培训力度,增加农夫产品质量意识和生态意识,树立一切农业产品质量优先的意识和进展“畜、林、烟、果、药生在爱惜生态的意识。进一步扩大绿色、有机、无虫害等生态农产品生产,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促进生态走向良性循环,逐步实现农业生产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高回报。第三,要走“科技之路。科技进步是农业经济腾飞的基础,只有科技进步了,经济进展才有保障。要发挥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等部门的作用,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加大对农夫科普学问的培训力度,主动引进优良品种,实行科学种植方法,面对面地为农夫解决技术上的难题。第四,要走“示范之路。每个乡镇或每个村都要主动培植科技示范户,用示范户引领区域的群众,让宽阔农夫学技术、用技术,让好用技术“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见实效,逐步提升一个地方宽阔农夫的科技水平,全面推动生产标准化和产品优质化,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平衡进展。 二、要扩大产业进展规模。产业进展要在确定的地域形成规模,变成区域产业优势,没有地位优势,就形不成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一是要白抓好土地流转。当前,农村生产比较分散,规模较小,有极少数土地还荒废掉。在不断壮大产业进展规模的前提下,首先要解决土地流转问题,主动探 索机制,进行必要行政干预,作为政府要合理规划,统一部局,对产业结构调整要形成大规模,杜绝小而分散的操作方式,在土地流转中坚持“依法、自愿、有偿、互利的原则,完善土地流转合同,规范手续,无论是搞什么产业,都要大规模、成千上万的产业,切实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最正确组合,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二是要建立健全组织。要依据规模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动作的要求,建立合作社或小型企业组织等组织,使农夫或个体户组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要引进、培植一批市场前景好,能够带动群众致富的小型企业或按产业规模大小和类别组建合作社,为农户供应市场信息和技术、资金、人才和物资支持。三是要抓好宣扬引导,赐予政策倾斜。作为政府要加大宣扬力度,进一步提高农夫的认知度和主动性,破除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顾虑,特别是在土地流转产业调整中,让群众理解支持,同时,对新建合作经济组织,在政策上赐予倾斜,走?,能够实惠的要赐予实惠,?合作组织尽快建立,并发挥作用,促进?生产方式的整体转变。 三、要为产业调整做好服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做好服务工作,关心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第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要主动主动向上级各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水利建设、电力建设等的支持 力度,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突出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夯实产业结构调整的硬件基础。其次,要供应信息服务,乡镇政府是联系上下的桥梁和纽带,要发挥信息灵通的优势,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指导与服务,刚好精确地向农户供应各种信息,要做好农副产品经纪人和运销大户与农夫的中介人,组织引导农夫走向市场。第三,要供应金融服务。要探究农村 其次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材料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夫收入 近年来,*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有关部门的细心指导下,乡党委、政府团结带着全乡宽阔人民群众,围绕“三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化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一调产业结构调整一转转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于“六抓六促抓设施建设,促经济进展;抓扶贫攻坚,促农夫致富;抓农村教化,促素养提高;抓龙头企业,促结构调整;抓工业进展,促财政增收;抓统筹进展,促社会进步和逐步建成“四个中心水城县南部交通枢纽中心、工业组团中心、农产品交易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的进展思路,本着“产业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的原则,逐步构建“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夫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的产业化进展模式,以粮食增产和农夫增收为已任,调整优化结构,稳定粮食基础,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进展后劲,扩大经作比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确定成效。 一、基本状况 *乡位于水城县西南部,全乡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距市心中76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温度18.5,降雨量11001200mm,气候温热,雨量便低,干湿季节明显,属典型亚热带河谷气候,素有“自然温室之称。耕地面积21210亩,其中水田9810亩,旱地11400亩,人均耕地面积0.7亩。全乡辖15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布依、苗、彝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45%。2023年,全乡生产总值完成86093万元,农业生产总值9183万元,粮食总产量完成10828吨,财政收入完成8371万元,人均占有粮319公斤,人均纯收入2698元,-1- 粮经比3565。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状况 *乡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从本乡的实际动身,引导群众抢抓机遇,充分发挥*的区位优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进展种养殖业,走姜、果、蔬、猪、蜂的进展路子。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动,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日益增加,几种支柱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一抓春耕生产,促规模进展。在春耕备耕中,农用物资准备方面:进杂交玉米种45000公斤,杂交水稻13000公斤,氮肥800吨,磷肥400吨,复合肥60吨,农膜40吨,农药0.4吨;春播进度方面:完成蔬菜种植13000余亩,占县下达任务8500亩的147%马铃署种植8300亩,占县下达任务8000亩的103%,玉米种植7150亩,占县下达任务7600亩的94%,大豆种植800亩,占县下达任务1300亩的61.53%,杂粮种植400亩,占县下达任务3000亩的13.33%,杂交玉米高产示范基地1个,面积200亩,正在移栽。在工作中主要围绕“五抓落实春耕生产工作。一是抓“早。提前支配部署,2023年未召开会议对春耕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支配和部署。提前调运优质良种,确保了种子及农用物资的供应,组织农技人员深化农户进行种植规划,推广良种良法。二是抓“巧。广泛宣扬,营造气氛,由分管农业的副乡长带队,组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站及驻村工作人员组成的宣讲组,带政策、带信息深化全乡15个村,想方设法调动农夫进展生产的主动性。召开村组干部会和群众动员会,向宽阔种植农户发放致*乡种植户的一封信5500余份,在全乡范围内实行悬挂宣扬布标、张贴宣扬标语、制作宣扬牌坊等多种形式进行宣扬。三是抓“实。特地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乡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春耕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和以乡纪委书记为组长的春耕生产工作督查组,专抓春耕生产工作。乡政府与各单位各村签订责任书,将各项春耕生产工作任务落实到相关单位、村和人头上。督查组一周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各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将种植指标落实到村,再由村组支配到户。在技术指导上,定点到人,实行量化考核,与月工资挂钩,确保了种植技术。春耕生产工作做到措施、督查、人员、责任、技术五到位。四是抓“好。各点上的农技指导员与各挂村工作组、各村同心协力,从整体规划布局到指标支配、良种选购、种植指导和病虫防治等进行了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春耕生产指标完成,形成规模,种出实效。五是抓“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夫增收这一目标,留意连片种植,因地制宜,种出特色。以新联村为示范点,规划了3000亩的茄子和辣椒等早春蔬菜基地,切实带动了早春蔬菜的进展。在民主村规划200亩优质玉米高产示范种植基地,在市、县每亩补助3斤良种的基础上,乡政府每亩补助农户地膜50元。目前,地块丈量已结束,种子、农用物资等已调运到位,正组织农户做各项准备工作。 (二)抓产业模式,促结构优化。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初步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二厂五合作社金农食品加工厂、生姜脱硫加工厂、四季鲜果蔬专业合作社、横发养蜂专业合作社、永鑫兔业合作社、天合养殖专业合作社、德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正在形成,精肉渣、蜂蜜产品已打开省内市场,生姜脱硫加工厂已投产,产业化经营的步伐在迈进。接着加大“四个基地的建设力度。一是双井村建黑山羊基地1个,养殖规模500只以上,投资50万元,实行圈养;二是加大大寨村养猪基地建设力度,2023年饲养母猪达3000余头,产仔猪达20000余头,生猪年出栏达2万余头;三是白岩脚村接着实施好种 草养牛基地,有基础母牛160头,支配将规模进展到种草100亩,养牛300头;四是新光村大力进展养蜂基地,已进展4000箱,产值120万元;五是进展万亩蔬菜基地,投入12万元给果蔬协会建常年大棚20个,投入3万元解决民主村500亩辣椒基地的种子地膜,促成基地与金农食品厂签定爱惜价销售协议,价高随行就市,促进了订单农业的进展。通过资金帮、科技扶、人员带的方式,扶持和激励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进展,带动全乡产业结构的进展。 (三)抓区域布局,促农业增效。根据交通、气候、水资源及销路等综合因素,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在交通便利的5个低海拔村大力规划蔬菜种植;在4个中海拔的村大力进展生姜种植;在铁路沿线5个村进展经果林种植,在特色村扩大种养殖规模。为确保科学种植,引导好农夫选好品种,做到品种调优、规模调大、结构调特,切实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在抓好农业工作上,建立健全了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与其他中心工作同支配、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2023年,投入蔬菜种植经费12万元,在大寨村进展8亩常年蔬菜大棚的建设;投入资金10余万元,建成民主村300亩“百果园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已建成500亩辣椒基地、500亩弥猴桃基地、500亩杨梅基地、500亩雪莲果基地。为确保农产品能刚好进行市场,在小城镇为蔬菜商贩搭建收购摊位20个,卖肉摊位20个,保证了蔬菜和生猪产品的畅销。加大养殖业扶持力度,抓好春秋两防工作,全年W疫苗注射密度达98%以上、猪温注射密度达95%以上,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注射密达98.5%以上。目前全乡母猪存栏8408头,年出栏仔猪4万头,生猪存栏32304头,家禽存栏129336羽。 四抓技术推广,促质量提升。为强化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加强农技科技培训力度,2023年完成农技普及培训 2.5万元人次;完成“绿证培训6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0人,引导性培训220人。组织各村支书、主任和部分种养殖大户到大寨村四季鲜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常年蔬菜基地和养猪基地进行实地参观,由乡农技人员现场作技术示范和讲解;组织农技便民服务队深化各村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群众科学种植;由农业服务中心和兽医站技术人员实行定点指导,为农户供应选种、种植、喂养、防疫等全程管理服务。有力提高了群众的科技意识和技术水平。 五抓资源优势,促特色种植。 充分利用*区位和气候资源优势,进展早熟蔬菜种植。2023年完成早熟蔬菜种植11125亩,品种10余个,产量到达16092吨,2023年为全乡种植户补助地膜和种植50万元,进展早春蔬菜13000亩。在蔬菜种植上推行“三不政策。一是不买单。保证种植规模的基础上激励农户进展种植;二是不强求。在种植品种上不强求农户种植单一品种;三是不一刀切。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群众按什么品种价格高种植什么品种的自愿方式进行种植。在政府引导上留意“三性。一是留意示范性。通过为大寨村示范点在网上购置新品种实行示范种植,胜利后再在全乡推广;二是留意引导性。乡农业服务部门在充分分析市场的基础上,再引导农户种植,努力克服供过于求,价贱伤农的问题;三是留意综合性。不要求农户统一种植单一品种,对早熟蔬菜种植进行综合进展。 三、下一步的工作预备 一充分利用*乡气候自然资源丰富的这一大优势,做强优势产业。重点进展经济作物种植产业,进行规范化种植和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带动产业建设和开发。接着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想方设法增加农夫收入,全面提高农业整体素养和效益。做好*优质早 春蔬菜和仔猪养殖两个特色产业的开发,突出打基础、找市场、调结构三个特点,努力培育等支柱产业,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可持续进展战略、科教兴乡战略、特色经济战略和集镇化战略。 二以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根本动身点,进一步稳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提高群众的整体素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地规范化建设,有条件的村大力进展科技示范种植和养植。 三因地制宜,进展特色产业。围绕支柱产业,集中力气,突出重点,逐步建成各类经果林、养殖业、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等。重点进展无公害蔬菜、农副产品加工、完善小城镇农产品交易市场。 四大力进展第三产业,促使*产业平衡进展。主动争取国家扶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利用*煤电项目开发的大好机遇,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片区开发等,着力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环节。优化产业布局,进展优势产品。特别是放手进展个体私营经济,主动激励进展商贸、餐饮、运输及文化和其它公共事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全乡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以二、三产业来拉动*农业的进展,使第一、二、三产业协调进展。 第三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的根本性转变,制约我国农业进展的因素由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了需求约束。在此形势下,农业进一步进展,须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改革以来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了较快的调整,但是与转变更快的市场关系相比,却总是慢半拍。特别是最近几年,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变,我国农业发生了重大的阶段性转变,农产品出现供应过剩,农夫收入增加受到“卖难和价格下跌的严峻影响,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冲突变得特殊突出。 二、政府与市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特别是目前,农业进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要求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动作用,又要主动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在原支配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完全是政府的行为,是通过中心支配、层层下达任务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的诱导机制实现的,是农业生产者的行为和自下而上的转变。但是,由于我国农夫经营实力特别有限,市场发育离成熟完善的程度还相差甚远,加之农业特殊的产业特性,致使宽阔农夫很难顺当实现结构的调整。这说明,目前微观决策与宏观供求关系之间的冲突,是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障碍。因此,政府必需充分关注我国农夫人数众多、经济容量狭小和抵抗风险实力很弱这一特点,既要看到市场化改革给农夫带来的巨大利益,也要相识到市场经济对个体小农的冲击。 因此,在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必需高度重视农夫的利益问题,并在政策支配上有充分的表达。特别提出以下几点:1调整农业结构,首先要调整总量供求关系。2保持农夫利益,妥当处理财政负担与农夫收入的关系。3加强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结构是否能够得到优化调整,取决于产品和要素的价格信号是否真实、精确,即在进展市场农业的过程中,价格信号是确定资源配置的方向、规模和速度的核心因素,进而是引发结构转变和资源配置效率水平转变的基本动因。 三、进一步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1扩大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增加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实现农产品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缓解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冲突。通过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程度如何,归根结底是取决于科技进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需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从本国国情动身,大力推广和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的水平,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优质率和产出率,使我国农业的整体科技含量能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取得较好的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2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逐步优化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我国水土流失严峻,国土荒漠化趋势加重,自然灾难频繁,都是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很大关系。而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一个重要缘由就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和开垦草原。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在粮食充裕状况下的一时支配,而是长远的战略性措施。 3调整农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除了要从全国着眼农业总体结构外,还必需从各个地区着手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全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和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有着干脆关系。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既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和劣势,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确立较为有利的地位,进而形成一个具有活力的全国农村产业结构,并且促进和保持农业的长期持续稳定进展。当前,我国农业进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趋同现象严峻,区域优势没有很好形成,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4健全农业产业体系,保证农夫收益增加。农业作为一个完好的产业,应当是生产、加工、流通等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完好的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包括农产品的生产环节,而且包括农产品的加工环节和流通环节。在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早已不是指单纯的农产品生产环节,而是包括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在内完好的农业体系。相比之下,我国农业至今基本上照旧没有摆脱单一生产环节的束缚,总体上存在着与加工、流通环节脱节的结构缺位,没有形成一个完好的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个举足轻重的任务就是解决结构缺位问题,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连成一体、协调运转的农业产业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带着农夫有组织走向市场的组织形式,形成有利于农夫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利益支配机制 第四篇:乡镇2023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 某某乡党委、政府认真实行中心“1号文件精神,依据区党发13号中共曲靖市麒麟区委、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关于麒麟区“四化三村建设的实施看法和麒区政发9号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农业产业化建设暨结构调整指导性工作看法的要求,对全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支配部署,并以责任制明确了工作目标及措施,做到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工作具体、措施有力。具体做法是:围绕城市餐桌和提质增效扩量的要求,以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载体,切实抓好优质稻、畜牧、花卉三大支柱产业;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走“公司+支部+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以“三村四化建设和实施“农夫万元增收支配为切入点,促进全乡农夫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现将2023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状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状况。 某某乡位于曲靖中心城区以东5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6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4平方公里。2023年年末总人口42886人,其中农业人口41775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7.4%;耕地面积24633亩,其中水田22267亩,旱地2366 亩;农村劳动力21728个。2023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09亿元,农夫人均纯收入3709元。 某某乡党委、政府立足某某实际,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走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进展特色经济的农村经济工作新思路,实行主动有效措施,对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支配和部署。以创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某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主动招商引资,引导、扶持、进展已经成形的地方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并逐步把这些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努力实现品牌战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切实抓好优质稻、畜牧、蔬菜、花卉、水产五大产业,想方设法地增加农夫收入,并通过乡两代会等各种会议把这一思想贯穿于全乡各项工作之中。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创评活动,粮经比到达50:50,农夫人均纯收入增长6%,优质农产品比重增加5%,全乡普遍形成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 二、2023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夫增收的目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针对全乡农业存在着“三低四难的问题,即: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加工营销龙头带动实力低;经济结构单 一、规模不大、流通不畅、机制不灵四大难题。乡党委、政府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转移到提质增效扩量和促农增收的轨道上来,把加快结构调整,创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作作为加快经济进展的重要手段,突出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依据中心“1号文件精神和区2023年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看法及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对全乡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地探讨和布置,以基地建设为中心,以农夫增收为重点进行结构调整,并主动做好2023年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和布局。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及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顺当进行,下达了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并进行分解,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让责任落实到人,任务落实到户。 3、因地制宜,大力进展地方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一是各村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突出特色,做到结构调整不盲目、不雷同;二是根据全乡进展不平衡的实际,大力进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走区域化、规模化路子;三是“合同农业、“订单农业有了较大进展;四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及市场竞争力大幅度增加;五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断强化了各类机构、专业协会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使之不断进展壮大。 4、接受专业协会的形式,推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进展。如何针对当前农业进展趋势和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现状,激励、引导农业大户投身到产业结构调整中,自主进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经济。某某乡大胆探究“支部+协会工作模式,主动扶持农业大户,大力进展专业协会,全乡已成立了花卉、奶牛、蛋鸡、烤鸭、仔猪等七个专业协会,在协会上建立了党支部。通过协会与市场对接,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夫增收致富,形成了支部引路、协会服务、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进展态势。100%的花卉种植户、奶牛养殖户、肉鸭饲养户都是通过协会来销售产品。 二以示范带动的形式,抓好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推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进展。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创建活动中,以示范样板和基地建设为基础,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稳固进展好种植示范样板和基地建设。如优质稻高产示范样板、水生蔬菜种苗基地、脱毒魔芋种苗基地、瓦子村蔬菜基地、大龙花卉基地等;二是稳固进展好养殖基地。以“三高母猪为重点,完成400余户“三高母猪示范户建设;以新发奶牛村的建设,带动某某奶牛产业的进展;以区、乡水产科技示范场的建设,带动某某水产业的进展。三是稳固进展好以铸造业、加工业、运输业和餐饮旅游业为主的非公经济基地建设。牛街的铸造业、大龙的石料业、金江路边的加工业、鸡街的餐饮旅游业进展势头强,带动作用明显。 三主动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大力进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全力打造品牌战略。从转变工作作风入手,把领导的精力转移到抓调整、跑市场、促流通上来。进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主动扶持营销大户、龙头企业,疏通各种销售渠道。 四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1、细心组织,合理规划和布局; 2、强化技术培训,狠抓科技推广; 3、增加服务功能,切实做好结构调整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主要成效和阅历 一树立一个观念,突出抓好三项重点工作 1、树立一个观念。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牢固树立“调得动、稳得住、有效益、能进展的观念。 2、抓好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围绕“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和“农夫万元增收支配的实施,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经济进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是优化人力资源,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加速培育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 二接着抓好“三项基础工程 1、接着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大了以金江路、沾潦路、朗目山公路、农家乐等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实施了石喇大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善了生产条件,夯实了农业基础。 2、接着抓好干部教化培训工作。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探讨活动,使党员干部做到“四看,即目光向外看,通过土地开发,借鸡生蛋,以地生财;目光向上看,通过主动协调,争取项目;目光向内看,通过营造环境,筑巢引凤,汲取投资;目光向下看,通过调整结构,培植财源。 3、接着抓好营销大户、农产品加工、营销批发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基地建设。利用实惠的政策和投入扶持资金,供应技术指导等有效手段,认真做到以科技为动力、效益为中心、农夫增收为目的,进一步完善各类专业协会的运作模式和运作机制。全乡有各类农牧协会7个,种养殖大户127户。铸造、建材建筑企业进展快速,并引进了预制构件厂、闽南pVC管建材厂、免烧砖厂等一批有活力的企业,以锦龙庄、朗目山庄为代表的假日旅游休闲经济成为带动农夫增收的新亮点。 三稳固培育“五大基础产业 1、优质商品粮产业 全乡水稻实栽面积22135,优质稻规划2万亩,实际完成2万亩(滇粳优1号7000亩,滇粳优5号8000亩,曲三2500亩,合系系列2500亩),用种98吨,品种以滇粳优系列为主。优质稻样板支配5000亩;水稻生物多样性支配2000亩;水稻平衡施肥支配22000亩;病虫害防治支配15000亩。 2、畜牧产业 奶牛从初建的3户22头,进展到如今的59户486头,年产鲜奶800余吨,销售额达200余万元,奶牛饲养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2023年以来,新增母猪500余头,达8500头,年产仔猪14万头;蛋鸡养殖9万只,出栏肉鸡23万只、肉鸭20万只;开发利用好10200亩人工草场,新种植多年生特高黑麦草400亩。 3、蔬菜产业 支配种植水生蔬菜2900亩,总产量700万公斤,总产值1050万元,实际完成2600亩其中莲藕1400亩,慈菇1200亩;商品鲜菜支配种植3500亩,产量700万公斤,产值500万元;种植甜玉米70亩,胡葱150亩,魔芋200亩等其他蔬菜420亩。 4、大力进展花卉水果产业 花卉产业坚持“市场引导、党委领导、政府指导、龙头主导、科技先导、群众参与的原则,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到2023年底,进展花卉大棚415亩,现有种花户167户,占农户总数656户的25%,每亩收入可达9000多元,使大龙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2023年完成了大棚换膜和苗木更新工作,并主动引进一批价高质优的新品种进行种植。“麒麟生态旅游城的建设已接近尾声。全乡水果面积948亩,支配新植水果面积60亩,按支配完成上半年的各项生产指标和工作任务。 5、稳固进展水产业 稳定养殖水面4500亩,其中高产精养3820亩。新品种优质鱼养殖1500亩,稻田、藕田培育鱼3270亩。一是充分利用某某水产资源,大搞农家乐建设,进展假日休闲度假垂钓经济。全乡已建成水产养殖示范场9个,农家乐7家;二是大力推广优质鱼养殖,现已胜利推广了青鱼、斑点叉尾回、南方大口鲶、工程鲫、胭脂鱼等7个优质鱼品种。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限制因素 1、土地资源制约。一方面,某某人均耕地面积0.6亩,人均耕地面积最多的村0.79亩,最少的只有0.39亩,人多地少的冲突导致产业规模小,进展速度慢。另一方面,大部分土地都属于基本农田爱惜用地,建设用地少,制约着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2、集体经济薄弱。全乡10个村委会、65个村民小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专项合同承包费,加之税费改革后,收入几乎无法保证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投入集体公益事业的实力严峻缺乏。 3、环境污染严峻。某某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的潇湘江、南盘江受到曲靖城市生产生活污水的严峻污染,农产品品质逐年下降,4000余亩养殖水面的平安受到威胁,已经发生多起污水进入鱼塘致鱼死亡事务。 4、进展思路滞后。少数村组干部带着群众增收致富、进展产业的信念缺乏,方法不多。群众的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进展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加。 5、技术、信息有待改良。技术上需要同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姻,对各项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增加技术储备,尽快形成自己的技术方案;建立健全信息体系,构建信息平台,努力开拓市场,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 6、各类协会的中介作用发挥不够。如何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进一步发挥其中介作用?如何进展壮大?真正做到“支部引路、协会服务、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要求。 7、产业化步伐需接着加快。某某乡的现有产业及“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经济目前还存在着规模偏小,品种单一,单位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 1、扩大规模存在的问题:群众思想观念转变难;筹资难;调整土地难;水改旱难。 2、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缺乏健全的信息体系,难于把握市场的供求关系;协会中介作用发挥不够,销售渠道不够畅通;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技术服务不适应生产进展的要求。全乡水田多,旱地少,相宜种植的品种甚少,难于选择。 五、2023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和布局 一规划和布局:全力打造东沿高效农业园区,依托城市需求,服务市民餐桌,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以优质、绿色、无公害为进展方向,重点进展牛奶、鲜花、蔬菜、瓜果、水产品、肉、蛋、禽城郊高效农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进展壮大。以锦苑丽泰、三牛乳业、鸭子牛奶、茂源鸭子养殖鸭苗孵化基地、方园珍禽养殖场、麒麟生态旅游文化城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在余家圩、四圩、小坝圩、新发、鸡街、大龙、新圩、庄家圩等8个村委会重点进展奶牛、生猪、仔猪、家禽养殖、蔬菜、优质大米、鲜切花产业,围绕绿色、生态、高效的目标,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价值,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格局,建立高效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园区。 二措施:实施“三培育工程,坚持“四稳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稳定仔猪和生猪产量、稳定水生蔬菜和水果产量、稳定水产品生产,突出“五抓抓家禽养殖、奶牛养殖、花卉种植、旱地蔬菜、休闲经济,强化“六项投入,促进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夫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实施“三培育工程,奠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利用小区建设带动奶牛、獭兔、花卉、家禽产业的进展。一方面是利用现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培育养殖大户。发挥鸭子牛奶公司和三牛乳业两家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建立新发、小坝圩奶牛养殖小区,培育养殖数量在50头以上的农户;利用四圩茂源种鸭养殖孵化基地,培育鸭子养殖大户;利用方圆珍禽养殖场的带动,进展农户进行珍禽养殖,壮大珍禽特色养殖规模;利用锦苑丽泰的带动,培育花卉种植大户。另一方面是利用现有养殖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在家禽养殖规模的的基础上,逐步培育禽蛋、禽肉深加工企业,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提升农产品价值,走品牌生产的路子。企业与种养殖户互相促进,互相进展,使农业生产更加规模化、集约化,有效限制生产本钱,降低生产风险。二是培育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把培育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动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从生产、销售、经营等方面全方位为农户供应信息、技术服务,促进群众增收。在现有的花卉、奶牛、养鸡、养鸭、仔猪营销、蔬菜、科技七个专业协会的基础上,接着抓好协会指导生产的作用,加强协会在信息、销售等方面的作用。结合獭兔养殖、养鹅等项目的兴起,成立养鹅协会和獭兔养殖协会,健全完善协会运作体系,逐步引导成立相应的农夫合作经济组织,走联合生产、联合进展的路子,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培育新型农夫。结合“两校进村,建立农夫培训的长效机制,通过阳光工程、“绿色证书、群英支配和农村科普教化等形式,加强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夫,提升劳动力素养。 坚持“四稳,提高农产品品质。一是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接受间作、套种、农业机械、生物等技术,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复种指数,进展高效种植模式。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难的实力。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0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1900万公斤以上。二是稳定仔猪和生猪产量。仔猪出栏稳定在15万头以上,生猪出栏稳定在50000头以上。同时,充分发挥我乡农作物秸秆和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村组进展仔猪和生猪养殖小区,加快产业化步伐,加快建立动物疫病监测、预防、限制、保障体系,为促进畜牧业的健康进展创建条件。三是稳定水生蔬菜和水果产量。在水生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亩以上,水果产量稳定在30万公斤、产值稳定在60万元以上的基础上,坚持名、优、特、稀和常规品种并存的原则,大力引进推广无公害蔬菜和食用菌、优质果品等特色经济作物品种,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四是稳定水产品生产。鱼塘养殖水面稳定在3100亩以上,产值稳定在1800万元以上。重点引进推广名优品种和出口创汇前景较好的优质鱼类,提高养鱼户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