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语文:《卫星比武》教案(一)(语文S版四年级下)(合集5篇).docx
-
资源ID:70163911
资源大小:25.14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小学语文:《卫星比武》教案(一)(语文S版四年级下)(合集5篇).docx
2023年小学语文:卫星比武教案(一)(语文S版四年级下)(合集5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卫星比武教案(一)(语文S版四年级下) 卫星比武: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1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通过讲同学们观看卫星比武的电影,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几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特点和功能。文章介绍的是高科技学问,直观形象,趣味性强,又接受拟人的手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表现了少儿科普文章的特点。 本课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卫星的学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内的合作探究、分角色表演来理解五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特点和功能,以激励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1.教化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卫星比武的情景。 3.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4.学习课后的生字,驾驭“培训、夏令营、兴趣盎然、喷射、侦察、某地、傲慢、资源、矿藏等词语。 理解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1.生字、词语卡片。2.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齐读课题 1.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卫星的课文。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 二、观看有关卫星的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诞生字词,每个生字词各练习拼读两遍。 2.用生字卡指名拼读、正音。留意指导学生读准“训、营、侦、讯等字的读音。3.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在田字格上书写。1留意“喷字的笔顺。 2留意“勃字左下部分“子横变提。 3留意“豪与“毫、“培与“陪、“训与“讯的区分。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生字。4.理解词语的意思。 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用运载火箭放射到高空并使其水平方向速度到达或超过第一宇宙速度,成为沿确定轨道环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天体。兴趣盎然:爱好很高的样子。炽烈:形容火旺盛、猛烈。扶摇直上:形容快速往上升。犹如:好像。 大显身手:形容充分显示自己的本领。身手:指本领。大鹏:传闻中最大的鸟。 云图:云的图片,是辨别天空云况和云状的参考根据。从气象卫星发送来的云图,能显示大范围的云况。卫星云图是气象探讨和预报的参考资料。 台风: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或南海海上的热带空气漩涡,是一种极猛烈的风暴,风力常达12级以上。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或西印度群岛一带海洋上的热带空气漩涡,是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相当于西太平洋上的台风。 庄重:语言、举止不随便、不轻浮。 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干脆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红外相机:利用红外线作为光源的一种摄影装置。雷达:一般指利用无线电波觉察目标并测定其位置的设备。琳琅满目:比方各种奇妙的东西很多。 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又多又好,来不及观看。暇:空闲。各显神通:比方各有各的方法和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 2.读后汇报。 五、小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相识了人造卫星。下一节课我们再来了解它的特点和功能。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2.搜集人造卫星的资料。 其次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2.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人造卫星的一些学问,这一堂课我们由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接着深化学习课文。 二、细读课文,理解重点内容 1.围绕“这五种人造地球卫星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绽开探究学习。1自主学习,边读课文边画出描述每一种卫星各自特点和功能的语句。2将自己感爱好的部分多读几遍。 3学生组成几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宠爱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并说出宠爱的理由。4在班上展示学习成果,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人造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5引导学生总结这几个自然段在表达上的共同点:先写它的外形特点,再写它的功能。2.学生在小组内探讨、沟通: 五种人造地球卫星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三、表演卫星比武的情景 1.引导学生探讨: 1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哪些地方离不开人造卫星?是哪种人造卫星作出的奉献?2你们还预备让这些人造卫星为人类做什么?还想独创什么人造卫星为人类服务?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建性表演。先在小组内表演,再举荐面对全班表演。 四、总结 第三课时 一、复习 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二、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1.自由朗读全文。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读好不同卫星的语气,体会它们各自的心情,表现出各自的本领。侦察卫星说话时很得意,气象卫星很庄重,导航卫星活泼好玩,通信卫星说话时很有把握,资源卫星内心很傲慢。 三、课堂练习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带点的词语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1.垂直上升的火箭起先拐弯,犹如一条白龙在长空飞行。 2.约莫过了十来分钟,卫星脱离火箭,循着确定的轨道环绕地球旋转。 四、拓展延长 1.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口头介绍一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2.你还知道有哪些人造卫星?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吗? 3.你还知道哪些航天学问?说给同学们听听。 五、总结 1.齐读全文。 2.我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了解了有关人造卫星的学问。同学们以后要多读科普读物,主动学习科学学问。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同步练习。 其次篇:小学语文:鲸教案(一)(语文S版四年级下) 鲸:教学设计 一教案设计1 这是一篇文理清楚、层次分明的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生活习性及生长规律。文章简明通俗,生动好玩,运用了列数字、举实例、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精确、形象、直观地展示了鲸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课教学设计抓住学生新颖、好胜的心理,开展一系列教与学的活动,化繁为简,变讲为导,以读代研,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鲸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爱好。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这些方法的好处。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鲸的有关学问,初步相识课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难点:了解鲸的进化过程,知道鲸是哺乳动物。 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挂图,课文有关句、段的文字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鲸鱼的了解。 2.提问:对鲸的学问,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完成以下步骤: 1画诞生字新词,自己想方法学会。 2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特点,在课文中标出。 2.沟通自读状况。 1小组互帮互检,看看自己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沟通记字的好方法;提出还有哪些不懂的字词,小组互助解决。 2指名说说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鲸,老师相机板书: 鲸 大小 哺乳动物 种类 生活习性 生长特点 3.指名读课文,关心学生理清课文条理,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 三、细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 1.默读思索:课文分别介绍了鲸的哪些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 2.沟通体会: 1鲸的生活习性,包括捕食、呼吸、睡觉三个方面的特点。 捕食:抓住动词“吸进“闭上“滤“吞进等,理解须鲸捕食的经过;抓住“扑上去“咬住“吃掉等词语,理解齿鲸的猛烈。 呼吸:视察课文插图,理解鲸的呼吸过程。 睡觉:理解鲸的自我爱惜意识强,警觉性高。 2鲸的生长特点:鲸是胎生的;鲸的生长速度快;鲸的寿命长。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读生字、生词,沟通记字的方法。 2.指导难写字的书写,如“哺、滤、矮。 3.布置作业:1书写生字;2熟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回答:课文写了鲸的哪些特点?大小、哺乳动物、种类、生活习性、生活特点。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索:你对鲸哪个方面的特点最感爱好? 2.找相同爱好点的同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各自由小组里说说为什么对这部分感爱好。 2合作设计一种方案,向全班同学介绍你感爱好的鲸的这方面的特点。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老师相机引导学生深化沟通,主要形式有: 1通过具体数字、举例子说明、看图比较想象等,感悟“鲸是很大的动物。 2通过画图,展示,介绍鲸为适应生活环境的进化过程,体会“鲸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 3让学生在看录像说鲸鱼吃食的状况、根据水柱的不同辨别鲸的种类、画鲸睡觉时的样子图等过程中,了解鲸的特点。 4.让学生把自己当做自己宠爱的那种鲸,作“自我介绍,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朗读课文 四、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查找有关鲸的资料,开展“走进鲸的世界语文综合活动。 第三篇:小学语文:爬山教案(一)(语文S版四年级下) 爬山:教学设计 一教案设计1 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课文,讲的是一对父子一同爬山时父亲教化儿子要努力折服自己,尽力做好每一件事,还启发儿子怎样欣赏大自然的景物。 阅读是学生特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设计力求运用自主、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抓住重点,通过读中悟、悟中赏、赏中读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教化学生做事要有信念,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终一个自然段。 3.相识“逞、煌、崎等4个生字,会写“煮、拂、燃等6个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 1.生字、词语卡片; 2.教学挂图课文插图及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视察插图,激趣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请看画面:一个夏日的早晨,一对父子早早起床去爬山,这是他们刚爬上山顶时远眺的情景。同学们,有的人爬山是为了折服山,有的人爬山是为了折服自己。这一对父子爬山原委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爬山。2.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索: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圈画生字和要求驾驭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3.检查自学生字、新词状况,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4.开声试读,力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5.抽读课文,指导正音。抽个人、抽小组或全班,一节一节过关。6.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状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父子俩一同爬山时,父亲教化儿子要努力折服自己,尽力做好每一件事,还启发儿子怎样欣赏大自然的景物。 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全班齐读。重点指导读正确父亲的话。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生字新词:“煮字不要写得太长;“拂字第七笔是撇,留意笔顺;“燃字笔画多,留意不要写得太宽;“煌字是火字旁,第四笔是点,左边不要写成“光。2.学生誊写生字,老师巡察指导。3.评价欣赏,个别指导。4.布置作业:1抄写生词;2熟读课文,试用“ 画出父亲说的话。其次课时 一、复习揭题,质疑导入 1.抽读生字,新词卡。 2.揭题: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质疑:你最感爱好的问题是什么? 4.根据学生的质疑,梳理:父亲是怎样教化、启发“我的?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思索父亲是怎样教化启发“我的,画出父亲说的话。2.课件出示在爬山过程中,父亲三次说的话。 1自由轻声读这些句子,思索这些话是在什么地方或在什么状况下说的。2小组合作探究: a.就父亲的话提出疑问。 b.沟通探讨父亲的话的含义。3.重点研读,理解父亲的话。1理解父亲第一次说的话: 课件出示: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折服自己。a.齐读。b.说一说: “我们爬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别人是我们“折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战胜。“折服山和“折服自己各是什么意思?“折服山指爬上山顶;“折服自己指要有自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爬山。c.发散思维:爬山是一件辛苦的事,同学们联系实际想一想: 爬山会遇到哪些困难?遇到这些困难,我们往往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心情?在困难面前我们应当怎么做? d.全班齐声读第3节,理解“似懂非懂的意思。e.小结,谈体会。 父亲说这番话的目的是教化“我做事要有决心,要有信念,要努力去做。f让我们再一次读父亲的话。2理解父亲其次次说的话。 课件出示:父亲喝了一口水,慢条斯理地说:“是否尽力了。 a.指名读。 b.父亲的话强调了什么?爬山的过程,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c.理解“慢条斯理的意思,指导读好这句话。d.联系实际,举一个自己尽力做好某件事的例子。3理解父亲第三次说的话。a.齐读。 b.父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话?他的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可以结合自身体验谈体会。4看课件出示父亲第三次说的话,把父亲的话连起来读一读,再次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父亲教化儿子要努力折服自己,尽力做好每件事,还启发儿子怎样欣赏大自然的美景。4.自读自悟,积累语言。 1自由读课文最终一段。思索:跟父亲一起爬山时,“我学到什么?2理解“沉静“才智。3练习背诵。 5.总结全文,畅谈收获。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三、拓展延长,布置作业 课后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看一看:大自然有哪美景? 听一听:大自然有哪些奇异的声音? 写一写:用心灵去体会用脑袋去思索,把你看到的和听到的大自然写到日记里。 第四篇:小学语文:古诗三首教案(一)(语文S版四年级下) 教学设计1 这篇精读课文是三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寒食和泊船瓜洲。这三首古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描写了春天的美景,各具特色,值得细细品尝。 这三首古诗的语境和意境都很美。根据古诗特点,教学设计中努力表达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画面,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品读品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春天的生气勃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1.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音乐和图文资料。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一、吟诗颂春,导入新课 1.老师深情诵读春晓。 2.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万紫千红,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生气勃勃!今日,咱们将接着学习三首描写春天的诗篇。首先学习第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二、读题释题,理解“畔“独步“寻的意思 三、介绍诗人和相关的背景 四、初读求通 1.指名读诗,留意订正字音,指导识记“蹊“畔“莺“啼等字。 2.练习朗读,辐射全班。 3.展示朗读。 五、再读知意 1.踊跃发言,小议学法。学习古诗,除了会读,还要用什么方法来学? 2.视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3.回来文本,自由认真读诗,边读边思索:从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不明白? 学生自由读,可以在小组内探讨,再进行沟通。 4.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沟通。 留意引导:“千朵万朵泛指很多花,数不清。 5.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写了什么意思。 六、细读悟情 1.指名朗读,读准节奏,感受节奏美。 2.配乐老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3.默读,画出描写了那些景物,哪些描写繁花似锦,哪些描写蝶舞莺啼。 4.投影花景,说说观后的感觉。引导理解“压字,写出了花的繁密和绚丽。 5.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指名读,对比读,齐读。 6.刚刚是路边看花,如今让我们走进花丛中。你看到了什么?又听了什么?引导读书。 7.思索:“留连“自由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与其说蝴蝶留连,不如说是诗人沉醉,说是娇莺自由,实是诗人心情愉悦。 8.这是一个怎样的“留连?这是一个怎样的“自由啊?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指名读,评读,竞赛读,齐读。 9.配乐朗读全诗。 七、熟读成诵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状况。 八、总结全诗 九、布置作业 搜集杜甫的诗歌,背诵其中的几首。 板书设计: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寒食。 一、读题,释题 我们在三年级曾经学过一篇课文清明节的由来,那篇文章中提到过寒食节。寒食节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时间是清明节前的一两天,是晋文公为怀念抱木焚死的贤臣介子推而定的。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按当时风俗,寒食节折柳枝插门,以表示纪念。 二、了解诗人刚好代背景 三、初读求通 1.指名读诗,留意订正字音,指导识记“御“暮“侯等字。 2.练习朗读,辐射全班。 3.展示朗读状况。 四、再读知意 1.视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之景。 2.回来文本,认真读诗,思索: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沟通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老师要重点引导理解“飞花“御柳“汉宫“五侯和“传蜡烛等术语和风俗。 4.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五、细读悟情 1.自由朗读,读准节奏。 2.展示沟通,感受节奏美。 3.指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学生想象画面。 4.默读,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思索:哪些句子写春意? 5.朗读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这是一片怎样的春景?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字词?重点引导理解“无处。通过品读沟通,了解长安城以及皇宫的春意浓浓,热闹非凡。 6.感情朗读。 7.老师导语:寒食节那天全国禁火,夜幕驾临后,天下一片漆黑。但在皇宫里却出现了一个怎样奇异的景象呢?是谁可以享有如此特权?自由读诗,思索问题。 8.读诗。思索:从一个“传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皇城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想? 9.沟通读书所得,体会诗人的轻视和不满。 10.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评读,竞赛读,齐读。 六、熟读成诵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状况。 七、回顾全诗,总结全文 八、布置作业 接着搜集寒食节的相关资料。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无处不飞花 白昼 寒食 汉宫传蜡烛 夜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泊船瓜洲。 一、导入新课 讲解并描述贾岛作诗“推敲的故事,激发学生爱好。 二、读课题,理解题目。留意理解“泊的意思 三、了解诗人和历史背景 四、初读求通 1.指名读诗,留意订正字音,尤其是“间“数“还的读音。 2.练习朗读,辐射全班。 3.展示朗读状况。 五、再读知意 1.视察插图,说一说图中画了什么。 2.回来文本,自由朗读,思索:你知道了些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沟通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沟通,并让学生用画画的方式,理清京口、瓜洲和钟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明白,诗人的家乡并不远。老师留意引导学生理解“间“数“绿“还等重点字词的意思。 5.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六、细读悟情 一品读,体会情感。 1.男女学生指名读,引导读准节奏。 2.练习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3.自由朗读第一、二句,抓住“一水间和“只隔体会。老师板书:靠家近很想还。 4.自由读诗,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的感情?你从哪些字词体会到?抓住“又“何时两词体会。老师板书:离家久何时还? 5.指导朗读,读出迫切的思乡之情。 二赏析,体会妙处。 1.自由读诗,说说你认为诗中写得最精确、最精妙的一个字是什么。 2.引导学生学习“学习链接,了解王安石修改的故事。 3.小议:王安石此前先后改了“到“过“入“满等字,请同学们思索:为什么王安石不用别的字,而最终选择了“绿字?相比之下,“绿字原委有什么妙处呢? “绿写出了春风吹拂下大地的巨大转变,万物复苏,生气勃勃,充溢了春的气息。 4.指导读好“绿字,读出惊异,读出喜悦。 5.“绿如画龙点睛,妙笔生花。一个字竟有如此威力,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6.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七、熟读成诵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状况。 八、小结三首古诗写作特色,指导习作 江畔独步寻花抓住繁花、戏蝶和娇莺这种最具春天特点的景物,动静结合,绘声绘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寒食先写白昼的“无处不飞花,再写晚上的“汉宫传蜡烛,写出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耍弄特权的不满和挖苦。 泊船瓜洲先写远眺京口,触景生情,用一个“绿字写出了江南春景,更道出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九、布置作业 搜集王安石的资料,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靠家近很想还。 离家久何时还? 第五篇:小学语文:陈嘉庚办学教案(一)(语文S版四年级下) 教学设计1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到家乡,觉察家乡由于贫困,连私塾都办不下去了,他深为家乡的孩子们担忧,于是几十年如一日,出资为家乡办学,而他自己却始终过着简朴的生活,表现了 陈嘉庚先生深切的爱国之情。 引导学生主动、主动地读书,在阅读实践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崇高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1.读懂课文,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发爱国热忱。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字以及课文中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通过描写陈嘉庚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字词卡片、挂图。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引疑激趣 1.板书课题,齐读。 2.围绕这个题目,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3.引导学生梳理问题,评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并在有关问题的内容旁边作记号。 2.说说课文讲解并描述的主要内容。 三、识记生字,学习新词 1.同桌合作,互正字音,沟通记字方法。 2.圈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想想词语的意思。3.检查生字、新词学习状况。 四、指导写生字,重点指导写好“涉、隆、蓄、赚等字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陈嘉庚的生平事迹。 其次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新词。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上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二、细读课文,认真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里知道了些什么? 2.汇报沟通。 3.指名读第1、2自然段。说说陈嘉庚给你留下的印象; 陈嘉庚的胜利是怎样才得来的? 4.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读课文第39自然段。 想一想: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找出描写陈嘉庚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然后把自己的体会与同桌或小组的同学沟通沟通。 集体沟通,指名汇报。老师相机出示有关句子,指导读出正确的语气和感情,互读互评。文中的插图是比照课文的哪部分内容的?看插图,谈谈你看后的感受。4.齐读第10自然段。 出示句子:“从今,陈嘉庚一边在海外打理生意,舍命工作,一边把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学校。 读一读,认真体会带点的词,用一句话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沟通。 三、朗读全文,感受陈嘉庚的爱国之情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外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隐姓埋名为两弹和志向在田野里实现,并与同学沟通读后的感想。 第三课时 一、回顾全文,加深体会 1.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2.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读课文,思索:课文中的哪些内容最使你感动?为什么? 二、读书沟通,深化感悟 1.围绕“课文中的哪些内容最使你感动?为什么?在四人小组里沟通探讨,互听互补,加深理解和感悟。2.全班集体沟通,抓住表达陈嘉庚爱国情感的句子,反复赏读。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自由表述。 三、把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用一段话写下来 四、课外延长 搜集一些名人的爱国故事,用课外活动时间开个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