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程力学课程说课稿.docx
2023年工程力学课程说课稿 第一篇:工程力学课程说课稿 说 课 稿 敬重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是机械分院:王亚茹,年龄45岁。我授课的对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对工程力学这门课程进行概述: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二、教学资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设计 五、考核方式 六、改革方向 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主要从课程性质、课程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来介绍。 第一方面 课程性质工程力学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其次方面课程地位前期后续课程的关系 前期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工制图后续课程:机械制造基础、模具技术、机械制造技术以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第三方面教学目标高职教化人才培育要求培育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特地人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育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实力为本位、以岗位为根据、以 素养为目标的人才培育模式。通过项目实施到达学问目标建立精确的力学基本概念,熟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实力目标基本的静力平衡计算的实力;杆件的强度、刚度和压杆的稳定性分析计算的实力;材料的力学试验实力素养目标培育学生抽象、推理、分析和综合的规律思维实力,独立解决问题实力。 第四方面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工程构件的受力分析,杆件的内力分析、应力与变形分析,解决方法是通过项目完成、作业及习题。 课程难点: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杆件内力图的绘制。解决方法:利用生活实例,驾驭受力和平衡规律,并逐步培育抽象、推理、分析和综合的规律思维实力。 其次大方面教学资源:1.教学团队:主讲老师3人,职称:副教授2人、讲师1人。 2、教材:工程力学2023年其次版 主编 :邱家俊 机械工业出版社 高职高专 “十二五 规划教材 教材特点: 教材内容适合本专业教学要求; 理论体系合理;突出工程应用,淡化过程推导。 第三大方面学情分析存在问题: 学生基础学问薄弱,文理科学生都有,但是课程难度较大。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对老师和教材的依靠较大。对课程不够重视,认为和就业联系不大。解决方法: 1.让学生了解课程的重要性。 2.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贯彻理论够用、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用灵敏的教学的方法。 Ø 第四大方面教学设计:首先教学设计原则:针对性原则,针对机械、机电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学问、实力、素养要求选取教学内容;适用性原则,适用于机械、机电行业工作的职业标准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一样性原则,学习要求与实际工作要求相一样,有利于学生“零距离上岗。其次教学内容设计,分三部分,1是课堂内容设计,2是实训项目设计,3是现场教学设计。项目教学设计我会在后面具体阐述,这里我先说项目内容设计:课堂内容项目化,分为5个项目,静力学基础、平面力系、杆件的内力分析、应力与变形分析、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我重点说下项目二、三看课件。2现场教学设计,现场参观一 相识构件、结构、支座,视察变形、破坏。现场教学二 视察构件的四种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视察破坏现象,感受压杆的失稳严峻性。那么这三种教学形式各解决什么问题呢看课件将,接受教学方法、手段看课件 3、课堂内容教学设计举例:静力学基础教学设计看课件 五、考核方式、: 考核形式理论+实践 考核方面学问、实力、素养 考核内容综合考核、实训评价、平常作业评价及期末考试 六、改革方向 完善教学资源 完善师资结构,培育双师人才 加快力学基础试验室建设 加强师生沟通 感谢! 其次篇:工程力学说课稿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说课稿 建工学院房屋建筑工程技术课程组 一、简析教材 1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的联系 土木工程力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主要任务是说明在外荷载作用下,建筑构件的受力分析方法,解决结构或构件的受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计算方法,为保证所设计的结构既平安牢靠又经济合理供应科学根据,同时亦为后续课程如建筑结构供应必要的基础学问。本课程探讨的重点是结构构件的内力与强度。而结构构件的内力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所引起的,因此要探讨结构构件的内力,就要从变形动身去进行介绍。构件在外力作用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形,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基本变形,即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今日所讲的轴向拉拉杆的内力这部分内容,是对杆件进行力学分析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是从前面课程介绍的结构外力计算到接下来结构构件内力计算的过渡内容,并且是后续课程内容的基础,因此本节学问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正确而灵敏的运用这些学问,才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通过本章节内容教学后,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产生一次相识上的飞跃。2教学内容的处理 本次课是土木工程力学教材的第四章其次节内容,继前几章静力学基础内容之后,为材料力学学问学习打基础。这一章内容主要探讨四种基本变形的内力计算,而本次课要讲的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是最主要的变形。结合教材和学生所具备的学问点与理解实力,确定利用2个课时对本课内容进行讲解。本次课主要讲清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以及截面法求轴力与轴力图画法等内容,为以后讲解其余三种变形和各种结构的内力打好基础。3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轴向拉伸与压缩变形的概念。(2)使学生理解如何接受截面法来求解轴力与轴力图。 实力目标:通过课堂练习,利用所学的学问点,并加以拓展,培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维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大胆的猜测、归纳,使学生体验胜利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增加学生的自信念,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理解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4教学重点、难点及根据 根据教学支配和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介绍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难点是接受截面法来求解轴力并画出轴力图。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动身。根据本节学问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接受启发诱导、探究觉察等方法进行教学,触发学生主动思维,启迪学生主动求学和探究的精神。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实行常规的教学手段,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运用多媒体帮助教学,使教学更直观、形象,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法指导 本节课主要学习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以及内力的求解。引导学生看书,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加深理解和记忆。通过学习这些学问点的基础上,再来了解求构件内力的方法截面法,并进行例题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娴熟驾驭截面法的步骤及轴力与轴力图的具体求法。让学生主动思索,擅长提问,稳固所学学问,提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关于课前准备 本课程没有特地教学参考书,辅导资料,只有一本教科书,并且教科上还会有一些小错误,因此课前准备很重要。主要是熟识教材,查阅其他参考资料,了解学生的学问背景数学、物理、静力学等,整合多学科学问,进行螺旋式提升。 五、教学程序 1复习回顾 材料力学的任务是:探讨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构件的变形,建立构件满意强度和刚度要求所需的条件,为既平安又经济地设计构件供应科学的计算方法。回顾构件产生变形的四种基本形式以及变形特点,复习内力的概念以及内力产生的缘由。复习回顾可接受个别提问结合集体问答的形式,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留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学问准备以及思想准备。2导入新课 结合身边建筑构件实例,让学生一起来分析一下构件的受力状况,让学生来归纳、总结,得出杆件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尤其是产生拉压变形的构件,然后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培育学生良好的看书习惯,并使学生了解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与区分。通过学生对概念的表达,可训练学生专业语言表达实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问的发生、进展及形成过程中来。在介绍完轴向拉伸或压缩的基本概念之后,再通过多媒体动画形象地展示轴向拉伸与压缩变形的特点,加深学生的理解。3突破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接受截面法来求解轴力并画出轴力图。构件工作时承受载荷、自重和约束力都称为构件上的外力前面几章内容已学过构件受力分析。由外力作用而引起的构件内部的互相作用力,称为内力本次课讲解内容。我们知道当外力作用过大时,构件将被破坏变形或断裂。为了平安,一般要加大构件的尺寸或选用较好的材料,为了经济,则状况相反。明显,平安与经济二者是冲突的。因此,合理地选用材料,恰当地确定构件的截面形态和尺寸,是构件设计中的重要问题。而这里就是重点介绍如何求解构件内力,为合理选材打好基础。分析求构件内力的方法-截面法,重点把握住四个步骤截、取、代、列,另外必需跟学生说明应用截面法求内力时,应留意哪些问题,利用所学学问点来解决新的难点。在介绍截面法求内力时要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步骤介绍截面法的过程,并接受多媒体动画清楚地展示这一过程。鉴于学生存在读书不求甚解的现象,通过分析讲解,让他们明白如何整合学问,融会贯穿。这样使学生不仅复习了学过的学问点,又让学生轻松驾驭新学问,从而到达预期的教学目的。4稳固训练 为了让学生稳固利用截面法来求解构件内力,培育学生的实践实力,养成擅长反思的良好思维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爱好,也表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要求学生依据截面法求构件内力的四个步骤,让学生跟着一起来分析、推断,从而来得出结论,同时培育学生解题的规范性、条理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实质的理解,驾驭解题步骤。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从而磨刀不误砍柴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性、主动性。这一过程可接受习题形式,即选一例题,抽取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演练,其余学生在草稿纸上演练。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觉察学生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所存在的问题,随时把握学生驾驭状况,还可以对个别驾驭较差学生进行单独辅导。通过分析学生在演练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使学生对截面法有一个更深刻的相识。5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完成小结,在理解的基础上,要记住轴力拉伸与压缩的含义和求解构件内力的方法-截面法的四个步骤,并能在解题过程中灵敏的加以应用,要学会综合运用学问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6板书设计 利用环环相扣的方法列出重要概念,突出重点,并把各学问点串联起来,以图画加以说明、分析利用截面法求构件内力的过程,直观形象的表达所阐述学问点,加深学生理解,进而使专业学问螺旋提升。 7布置作业 结合所学学问点,进行练习训练,稳固本次课的学问内容并要求预习新课,为下次上课作好准备。 第三篇: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简要说明 工程力学是一门面对工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本大纲主要是为土木建筑类专业编写的,其它开设工程力学课程的专业也可参照本大纲。本大纲的支配学时数为90学时。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其它各门力学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干脆应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对物体及简洁的物体系统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并进行相关计算;驾驭受力构件变形及其变形过程中构件内部应力的分析和计算方法,驾驭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理论在工程设计、事故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为经济合理地设计构件供应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并为有关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且,通过学习工程力学可以有效培育学生规律思维实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 1、基本要求 1静力学部分 理解静力学的基本公理和基本概念,能够对物体及简洁的物体系统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并进行相关计算。对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能娴熟地选取分别体和应用各种形式的平衡方程求解。求解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是静力学的重点。 2材料力学部分 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相识,具有将杆类构件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实力,能分析杆件的内力,并绘出相应的内力图,能分析杆件的应力、位移,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并会处理简洁的一次超静定问题,对应力状态理论与强度理论有初步的相识,并能进行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能分析简洁压杆的临界载荷,并进行稳定性校核等计算。 2、教学方法 接受课堂讲授含探讨课,并支配适当的课外作业,同时主动引导学生自学。 四、授课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授课教材: 1.重庆建筑高校理论力学建筑力学第1分册北京:高等教化出版社,2023 2.干光瑜,秦惠民.材料力学建筑力学第2分册.北京:高等教化出版社,2023 主要参考书目: 1.王 铎理论力学解题指导及习题集北京:高等教化出版社,2023 2.苟文选材料力学导教、导学、导考西安:西北工业高校出版社,2023 3.赵志岗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与提高北京:北京航空航天高校出版社,2023 4.范钦珊工程力学北京:高等教化出版社,2000 5.孙训方材料力学北京:高等教化出版社,2023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支配 本课程支配总学时数为90学时,具体支配如下。 第一篇 静力学(20学时) 绪论(1学时)1 目的要求 了解国内外力学进展史及概况,并对其进展与展望作简洁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爱好。2 要点 (1)工程力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2)力学在科技进展与工程应用中的作用与地位 (3)国内外力学进展与展望简介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学问与物体的受力分析(3学时)1 目的要求 理解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理,并能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2 要点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力、刚体、力系、平衡 2静力学探讨的两个基本问题 其次节 静力学公理 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3二力平衡公理 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5推论(力的可传性、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第三节 约束与约束反力 1柔索约束 2光滑接触外表约束 3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4链杆约束 5固定铰支座 6可动铰支座 7轴承 8球铰链 第四节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1受力分析 2画受力图的步骤与方法 其次章 汇交力系(2学时)1 目的要求 驾驭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和解析法。2 要点 第一节 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几何法 1合成的几何法力多边形法则 2平衡的几何条件 其次节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1力在轴上和平面上的投影 2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3投影与分力的比较 第三节 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1合成的解析法 2平衡的解析条件平衡方程 第三章 一般力系的简化(7学时)1 目的要求 驾驭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2 要点 第一节 力对点之矩 1平面力系中力对点之矩 2平面汇交力系合力之矩定理 其次节 力对轴之矩 1力对轴之矩的概念 2力对直角坐标轴之矩的解析表达式 第三节 力偶及其性质 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1力偶 2力偶的性质 3力偶系的合成 4力偶系的平衡 第四节 力向一点平移 1力的平移定理 第五节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1简化中心 2主矢和主矩 3简化结果分析 4固定端约束 第六节 物体的重心、质心与形心 1重心及重心坐标公式 2质心及质心坐标公式 3组合法求形心 第四章 一般力系的平衡(7学时)1 目的要求 驾驭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和滑动摩擦定律,并能用它们求解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2 要点 第一节 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1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 2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其次节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1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 2平衡方程的几种形式 3特殊情形 第三节 一般力系平衡方程应用举例 1求解单个物体平衡问题的要点 2相关例题 第四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 1物体系统平衡问题的解题要点 2相关例题 第五节 滑动摩擦 1静滑动摩擦定律 2动滑动摩擦定律 3摩擦角与自锁现象 4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 第六节 静定与静不定问题的概念 1静定问题 2静不定问题 其次篇 材料力学(70学时)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1、目的要求 明确材料力学的探讨对象和任务,驾驭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了解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学习方法等。 2、要点 第一节 材料力学的探讨对象,主要任务及探讨方法 1.材料力学的探讨对象 2.材料力学任务 3.材料力学探讨方法 其次节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1.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第三节 了解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基本变形形式 2.组合变形 第四节 内力 截面法 应力 应变 1.内力的概念 2.截面法 3.应力与应变的概念 其次章 轴向拉伸、压缩8学时 1、的要求 驾驭求杆件轴力的截面法,娴熟画出轴向拉压杆的轴力图;会应用强度条件对轴向拉压杆件进行强度计算;驾驭胡克定律及其应用,会计算轴向各拉压杆件的轴向变形;了解超静定的概念,会解简洁的一次拉压超静定问题;了解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压缩时的基本力学性质。 2、要点 第一节 轴向拉伸和压缩及工程实例 1.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 2.工程实例: 机构连杆、螺栓、桁架、房屋立柱、桥墩 其次节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截面法 1.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 2.截面法求轴力 3.轴力图的绘制 第三节 轴向拉压杆的应力 1.应力的概念 2.轴向拉压杆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 第四节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胡克定律 1.纵向变形,横向变形,线应变 2.胡克定律 3.弹性模量,抗拉压刚度,泊松比 第五节 材料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1.低碳钢的拉伸试验概述 2.应力应变曲线图及其特征点(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3.铸铁的拉伸试验概述 4.低碳钢和铸铁的压缩试验概述及应力应变图 第六节 许用应力、拉压强度条件 1.许用应力确实定 2.拉压强度条件 第七节 简洁拉压超静定问题 1.静定问题与超静定问题概念 2.超静定问题的解题思路 3.简洁拉压超静定问题解法举例 第三章 剪切和挤压的好用计算2学时 1、目的要求 会对铆钉等连接件进行受力分析和进行剪切与挤压的强度计算;了解剪切胡克定律和剪应力互等定理。 2、要点 第一节 剪切和挤压的好用计算 1.剪切和挤压的工程实例 2.剪切和挤压的受力特点 3.名义切应力的计算,剪切强度条件 4.有效挤压面积,挤压强度条件 其次节 拉压杆连接部分的强度计算 1.连接处破坏三种形式 2.拉压杆连接部分的强度计算 第三节 剪切胡克定律和剪应力互等定理 1.剪切胡克定律介绍 2.剪应力互等定理介绍 第四章 扭转8学时 1、目的要求 会用截面法求杆件横截面的扭矩,娴熟画出杆件的扭矩图;会计算圆杆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和对杆进行强度计算;会计算圆杆扭转时横截面的扭转角和对杆进行刚度计算。 2、要点 第一节 扭转·扭矩和扭矩图 1.扭转的受力与变形特点 2.功率、转速与力偶矩之间的关系 3.扭矩的概念 4.扭矩图的绘制 其次节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强度条件 1.圆轴扭转时的应力计算 2.剪切弹性模量 3.极惯性矩 4.扭转强度条件 第三节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刚度条件 1.相对扭转角的计算 2.抗扭截面模量 3.抗扭刚度条件 第四节 简洁的扭转超静定问题 1.扭转超静定问题概述 2.简洁的扭转超静定问题解法举例 第五章 梁的内力6学时 1、目的要求 会用干脆计算法求梁随便横截面的剪力和弯矩;会列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驾驭弯矩、剪力、荷载集度间的关系及由此得出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的一些规律;驾驭画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叠加法和简便法。 2、要点 第一节 工程中的弯曲问题 1.平面弯曲的概念 2.平面弯曲的工程实例 其次节 梁的内力 1.梁的内力求法 2.梁的内力符号商定 第三节 剪力图和弯矩图 1.剪力图的绘制 2.弯矩图的绘制 第四节 利用弯矩、剪力、荷载集度间的关系绘内力图 1.弯矩、剪力、荷载集度间的关系推导 2.利用弯矩、剪力、荷载集度间的关系作内力图的方法 3.简便方法绘内力图举例 第六章 截面的几何性质2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静矩、惯性矩、惯性积、主轴、形心主轴、主惯性矩和形心主惯性矩的定义;会计算矩形和圆形截面的形心主惯性矩;正确应用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会计算简洁组合截面的形心主惯性矩。2 要点 第一节 静矩、惯性矩、惯性积 1.静矩的概念 2.惯性矩的概念 3.惯性积的概念 其次节 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 1.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推导 第三节 简洁组合图形惯性矩的计算 1.简洁组合图形惯性矩的计算方法 2.简洁组合图形惯性矩的计算举例 第七章 梁的应力与强度计算8学时 1、目的要求 正确运用弯曲正应力公式,娴熟计算梁上各点的弯曲应力,并驾驭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学会计算矩形截面、工字形截面和圆形截面上的弯曲正应力,并驾驭切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了解提高梁的抗弯强度的措施及选择合理截面。 2、要点 第一节 梁的正应力 1.纯弯曲的正应力公式 2.抗弯截面模量 3.纯弯曲理论的推广 其次节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1.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2.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应用举例 第三节 梁的剪应力 1.梁的剪应力公式 2.梁的剪应力计算举例 第四节 梁的合理截面形态及变截面梁 1.梁的合理截面形态 2.变截面梁 第八章 梁的变形8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挠度与转角间的关系和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会用叠加法求梁的某些特定截面的转角和挠度;了解梁的刚度条件。 2、要点 第一节 挠度和转角 1.平面弯曲梁的挠度 2.平面弯曲梁的转角 其次节 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1.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的建立 第三节 积分法计算梁的位移 1.计算梁的位移的积分法 2.积分法计算梁的位移举例 第四节 叠加法计算梁的位移 1.计算梁的位移叠加法 2.叠加法应用举例 第五节 梁的刚度条件 1.梁的刚度条件 2.梁的刚度条件应用举例 第六节 超静定梁 1.超静定梁的概念 2.超静定梁的解法举例 第九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8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应力状态的概念及其探讨方法;会从具体受力杆件中截取单元体并标明单元体上的应力状况;会计算平面应力状态下斜截面上的应力及主应力;了解空间应力状态的概念和空间应力状态下三个主应力 1、 2、3;驾驭广义胡克定律,会计算困难应力状态下的线应变或正应力;了解强度理论的概念,会应用强度理论对杆件进行强度校核。 2、要点 第一节 应力状态的概念 1.主应力的概念 2.主平面的概念 3.主单元体的概念 4.应力状态的分类 其次节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1.解析法概述 2.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方位 3.剪应力的极值及其所在的平面的方位 第三节平面应力状态分析图解法 1.应力圆方程 2.应力圆的作法 第四节 广义虎克定律 1.广义虎克定律介绍 第五节 强度理论 1.第一强度理论介绍 2.其次强度理论介绍 3.第三强度理论介绍 4.第四强度理论介绍 第十章 杆件在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8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组合变形的概念,会将组合变形问题分解为基本变形的组合;会分析斜弯曲、拉压弯、偏心拉伸压缩等组合变形杆件的内力、应力和对杆件进行强度计算;会应用强度理论对弯扭等组合变形杆件进行强度校核。 2、要点 第一节 组合变形的概念 1.组合变形的概念 2.常见的组合变形 3.组合变形的一般探讨方法 其次节 斜弯曲 1.斜弯曲的概念 2.斜弯曲问题解法 3.中性轴 第三节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1.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概念 2.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解法 第四节 偏心拉伸压缩1.偏心拉伸压缩2.偏心拉伸压缩解法 3.截面核心 第五节 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形 1.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形 2.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形的解法 3.相当应力 第十一章 压杆稳定8学时 1、目的要求 驾驭压杆稳定的概念;了解临界力和临界应力的概念;驾驭欧拉公式,会计算压杆的临界力和临界应力;了解柔度的物理意义,驾驭柔度在压杆稳定计算中的应用。会应用稳定条件对压杆进行稳定计算。 2、要点 第一节 压杆稳定的概念 1.平衡稳定性的概念 2.压杆稳定的概念 其次节 瘦长压杆的临界力 1.两端铰支瘦长压杆的临界力计算公式推导 2.瘦长压杆的临界力普遍公式欧拉公式 3.长度系数 第三节 临界应力、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1.瘦长压杆的临界应力计算公式 2.压杆的柔度 3.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第四节 三类压杆、临界应力总图 1.三类压杆的概念 2.临界应力总图 第五节 压杆的稳定性校核 1.压杆的稳定条件 2.稳定平安系数 3.折减系数 4.压杆稳定条件的应用 5.试算法 第六节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减小压杆长度 2.改善压杆的约束条件 3.合理选择截面 4.合理选用材料 机动课程复习2学时 第四篇:工程力学课程小结 HCIT-QF-JW027 课程小结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课程负责人:王鹏程 实施班级:210940、210950 实施时间:20232023学第2学期 实施状况:根据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反馈结果:如考核成果、听课评价、学生/老师座谈会看法如教学内容、条件、方法、手段、考试考核等。 1、成效 成效显著,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爱好大增,平常上课认真,出勤率高,作业完成质量较好,期末考试及格率较高。 2、存在的问题 1)试验实践教学环节欠缺。 2)学生数学、物理等基础学问薄弱,不擅长思索,学习不能持之以恒,普遍感到工程力学难学。 3)习题课时较少,学生难以在课堂里对学问进行消化。 3、改良建议 1)细心设计与理论学问相对应的试验实践教学项目,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虚拟仿真力学试验室与数字化资源教学素材库,加强直观教学,弥补试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欠缺。 2)工程力学课程在教学上留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引入工程实例进行教学,同时留意讲练结合,师生互动,适当运用启发式、探讨式等方法,通过习题及作业讲评等环节加深理解学问,突破难点,提高应用学问实力。 3)留意过程考核,将过程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考核形式多样化.学生最终的总成果=平常成果(考勤+作业+课堂练习+提问辩论)×30%+考试成果(期中+期末)×70%。同时强调评分公允、公正、公开原则,使成果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第五篇: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规范a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规范 课程教学是教化过程的主要环节,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是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为了全面落实并高质量地完成学校各项教学任务,必需加强教学管理,肃穆教学纪律,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此,特制订本规范。 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工程力学工程力学既是培育学生规律思维实力的课程,又是培育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实力的课程,而且是一门对计算速度与计算正确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因此学生必需具备良好的高等数学基础,在学习期间应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并完成确定数量的作业。工程力学是工科学生的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基础理论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也是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技术基础.二、教学过程实施与管理细则 在教学中具体规范如下: 一、备课与准备 备好课是教好书重要前提之一,也是课程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必需充分相识备好课的重要性,要求: 1学习和理解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特点,认真选用相关教材,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中的有些内容进行取舍并能根据需要增加新内容。 2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学生状况及学期状况,制定授课进度支配表教学日历、试验教学进度支配表及课程设计要求。任课老师应严格按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要求进行课程的讲授。 3根据授课进度支配表及有关要求,认真准备每次讲课的内容,认真细致写好教案和讲稿,特别是讲稿的完成,确定是突出要教问题的描述和大量实际的问题,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学习状况,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这些问题的讲解和例题多总结和整理,最终整理出具体的讲稿。 4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完成试验教学大纲的每个试验。 二、讲课与答疑 讲课是干脆面对学生进行学问传授,讲课质量表达在老师对内容的组织与准备、内容讲解的方式与方法、课堂气氛的调动与限制,以及学生的协作程度等方面,其好坏干脆关系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教化质量。要求: 1每次课提前到堂,并做到每次课进行点名并记录,催促学生的到课率,为防止学生其次节课早退,必要时在中途进行点名或点人数;结束前认真填写教室日志;严格按课表及作息时间授课。 2每次课前适当回顾上次课内容,并提问,提高教学效果;且在讲课前要明确本次课的要点,在结束本次课内容后,一般适当留出几分钟时间对本次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需留意的内容,同时明确下次课内容。 3突出面对问题教学,按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教学,突出重点。 4在教学中要随时留意对学生的思想教化,如诚信、文明礼貌、社交礼仪、就业意识等。 5在教学中如有异样状况,刚好向学院反映。 三、作业布置与试验支配 1每次课后为加强学习效果,要设置确定的作业,课后的习题是一部分,另外还有习题集或另外布置。 2作业依据教学支配必需认真落实布置,作业批改可接受全部批改或抽批的方法 进行批改,并记录每次作业的上交状况及成果每学生必需要有成果登记至少5次。必需了解学生在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支配时间进行讲解重点突出的问题。 3试验指导的内容具体见“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验指导书 四、考试与成果 考核方法: 1平常成果,可以根据该学生的平常表现,主要根据是到课率,作业上交状况,试验报告上交状况,期中测试状况,课堂互动状况等。所占比例30%。 2期末考核 理论考试,试卷总成果60分,就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测试,以传统的试卷笔试形式,主要考察教学中的核心理论内容。所占比例60%。上机操作,成果40分,所占比例40%。 五、课程总结与提交材料 在期末课程结束时,需对本课程进行总结,要求: 1检查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状况,有无变动支配和意外状况发生。 2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及质量,找出教学中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对不正常状况分析其缘由。 3总结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自己所做的教学改革及成果,并对下一轮教学提出改良看法和设想。 4课程结束后,需上交的材料有:学生成果登记表、考卷及分析表、学生平常成果记载表等。 5对课程建设负责人提交必要的材料:讲稿的整理,课程设计题目整理习题的整理。 6协作课程负责人完成课程建设的相关资料。 一、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专业培育支配制定的指导老师课堂教学的法规性文件,每门课程都必需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 2教学大纲须严格依据教务处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规格要求编写。 3.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在教学支配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课时支配支配、运用教材及参考教材等。 4教学大纲应由教学阅历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任课老师编写,经系教研室集体探讨审定,系教研室主任签字,二级教学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核批准签字后,以磁盘和书面形式报教务处备案。教务处负责将教学大纲上校内网,并负责校内印刷出版。 5任课老师应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课程的讲授。 6一般状况下,课程教学大纲每四年进行一次大的修订。但激励大纲编写的老师根据学科学问的进展以及社会经济进展的需要,刚好调整大纲的内容,但修订大纲应经系教研室主任同意,二级教学单位分管负责人批准,报教务处备案后方可实施。 7学生在制订培育支配以及选课前应首先查阅该课程的教学大纲,以确定其学习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二、教学日历 1全部课程的主讲老师都要在开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