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数字7》及教学反思范文合集.docx
-
资源ID:70165684
资源大小:18.1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数字7》及教学反思范文合集.docx
2023年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数字7及教学反思范文合集 第一篇: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相识数字7及教学反思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相识数字7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能心情快乐的参加小组活动的习惯,能正确的感知数字7,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初步培育视察、比较和反应实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相识数字7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相识数字7 中班数学活动: 相识数字7 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感知数字7,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能心情快乐的参加小组活动的习惯。 3初步培育视察、比较和反应实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黑猫警长、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条。 活动过程: 玩耍捕鱼 老师:今日天气真好,猫妈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吧!看我们来到哪里啊?小河 让我们一起来钓鱼吧! 个别幼儿讲解并描述钓了几条鱼,并送到相应的篮子里。 集体送鱼。 相识数字7 老师:小鸭子想吃鱼,我们看看来了几只小鸭子?小鸭子和小鱼哪个多?小鸭子能吃饱吗?那有什么好方法?添上一只鸭子,又游走一只小鸭子,如今哪个多?要让他们数量一样多有什么好方法?去掉一条鱼 老师:数字7象什么?数字7除了表示7只小鸭还可以表示什么? 玩耍猫捉老鼠 老师:听,谁的声音?老鼠教室里有许多的老鼠,请宝宝帮助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个点子的老鼠。 幼儿操作 听音乐玩玩耍猫捉老鼠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孩子们对7有了初步的相识,也能正确表述7所表示的物体。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放慢语速,幼儿操作时削减量,用三个数字,这样能缩短幼儿操作时间,让幼儿在评价环节多说一说,平衡语言表述实力与视察实力。 本文扩展阅读: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渐渐地人们不满意粒为单位的记数,又独创了打绳结、刻画记数的方法,在兽皮、兽骨、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中国古代是用木、竹或骨头制成的小棍来记数,称为算筹。这些记数方法和记数符号慢慢转变成了最早的数字符号数码。如今,世界各国都运用阿拉伯数字为标准数字。 其次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识数字7及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相识数字7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能心情快乐的参加小组活动的习惯,能正确的感知数字7,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培育幼儿的视察力、推断力及动手操作实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数学相识数字7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感知数字7,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能心情快乐的参加小组活动的习惯。 3.培育幼儿的视察力、推断力及动手操作实力。 4.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进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规律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黑猫警长、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条。 活动过程: 玩耍捕鱼 1.老师:今日天气真好,猫妈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吧!看我们来到哪里啊?(小河) 让我们一起来钓鱼吧! 2.个别幼儿讲解并描述钓了几条鱼,并送到相应的篮子里。 3.集体送鱼。 相识数字7 1.老师:小鸭子想吃鱼,我们看看来了几只小鸭子?小鸭子和小鱼哪个多?小鸭子能吃饱吗?那有什么好方法?添上一只鸭子,又游走一只小鸭子,如今哪个多?要让他们数量一样多有什么好方法?去掉一条鱼 2.老师:数字7象什么?数字7除了表示7只小鸭还可以表示什么? 玩耍猫捉老鼠 1.老师:听,谁的声音?(老鼠)教室里有许多的老鼠,请宝宝帮助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个点子的老鼠。 2.幼儿操作 听音乐玩玩耍(猫捉老鼠)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孩子们对7有了初步的相识,也能正确表述7所表示的物体。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放慢语速,幼儿操作时削减量,用三个数字,这样能缩短幼儿操作时间,让幼儿在评价环节多说一说,平衡语言表述实力与视察实力。 本文扩展阅读:数字: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渐渐地人们不满意粒为单位的记数,又独创了打绳结、刻画记数的方法,在兽皮、兽骨、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中国古代是用木、竹或骨头制成的小棍来记数,称为算筹。这些记数方法和记数符号慢慢转变成了最早的数字符号数码。如今,世界各国都运用阿拉伯数字为标准数字。 第三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识数字6、7及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相识数字6、7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知7以内的数量,学习看数字涂颜色,相识数字6、7,知道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让孩子们能正确推断数量,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数学相识数字6、7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相识数字6、7,知道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感知7以内的数量,学习看数字涂颜色。 3.让孩子们能正确推断数量。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相识数字6、7,知道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活动难点: 理解数字6、7的意义。 活动准备: 1.背景图:果树(每棵树上分别有3串香蕉、5串枇杷、5只梨、7只橘子),数字3、4、5、6、7。 2.学具:幼儿操作材料,水彩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玩耍导入:“看数字拍手 数字是几,就拍几下手,并说出:数字几,我拍了几下。 二、相识数字6、7 1.回忆数字3、4、5 师:小挚友们,黄老师觉察了一片好大的果园,我们来看看果园里都有什么水果呀?(香蕉、枇杷、梨) 师:请你来数一数,每棵果树上分别有几个水果。 3串香蕉用数字3表示,5串枇杷用数字5表示,4只梨用数字4表示。 2.相识数字6 师:咦,这里还藏了一棵大树呢,会是什么数呢?(出示有6个橘子的橘子树。) 师:原来是一棵橘子树呀!快来数一数,树上有几个橘子呢?(6个) 师:6个橘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数字6) 师:6像什么呀?(口哨) 师:数字6可以表示这棵树上的6个橘子,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动脑筋想一想。(6张桌子、6块糖果等等) 小结:数字6可以表示这么多东西呢!但是呀黄老师觉察了,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6个都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我说的对不对呀? 3.相识数字7 师:看看,如今树上又多出来一个橘子了,那是几个了?还是6个吗? 师:7个橘子应当用数字几来表示了?(数字7) 师:7像什么?(镰刀) 师:7可以表示什么?(7个小挚友、7把调羹等等) 小结:数字7也可以表示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不管什么东西,只要它的数量是7,都可以用7来表示。 三、操作活动 1.稳固数字6、7的相识 出示图片,请幼儿根据方格中的数字6、7给相应数量的方格涂上颜色。 2.看数字涂格子 老师巡察,激励实力弱的幼儿读出数字,实力强的幼儿完成学习任务。 四、活动评析 师幼一起找出错误,加以改正,并表扬做得好的幼儿。 五、老师总结 今日我们相识了数字6和7,请小挚友回家以后在家里找找:你家里的什么东西可以用数字6和7来表示的。 手指玩耍,结束活动。 幼儿表述6可以表示什么时大多项选择择了水果,应适时的加以引导。 幼儿操作时可以选择油画棒让幼儿运用,便利涂格子。(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或者适当削减两个数字。操作环节时间稍长。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孩子们对6、7有了初步的相识,也能正确表述6、7所表示的物体。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放慢语速,幼儿操作时削减量,用三个数字,这样能缩短幼儿操作时间,让幼儿在评价环节多说一说,平衡语言表述实力与视察实力。 本文扩展阅读: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渐渐地人们不满意粒为单位的记数,又独创了打绳结、刻画记数的方法,在兽皮、兽骨、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 第四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识数字9及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相识数字9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数学教案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关心! 活动目标: 1、相识数字9,感知9的形成和实际意义。 2、能将数字9与相应的实物进行匹配。 3、培育幼儿的视察力、推断力及动手操作实力。 4、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实力。 5、有爱好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主题图两幅,操作图两幅,5-9的数字卡片。 2、学具: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探究活动 1、感知9的形成。出示主题图一:“图上有几匹马?用数字几表示?老师再添上一匹,“如今是几匹马?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9,“看9像什么?它跟几长的像?引导幼儿比较9和6的区分。说说9还可以表示什么? 2、出示主题图二。“图上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合出来的?各有几个?用数字几表示?(8个三角形,8个圆形,8个长方形。用数字8表示。)老师再添上一棵树,一只蝴蝶,“如今图上的实物能用8表示吗?为什么?说说9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幼儿说出8添上1是9。 3、出示5-9的数卡请幼儿按从小到大的依次排列,边排边讲解并描述,启发幼儿说说为什么让5排在最前面? 二、幼儿操作练习。 1、数数小鸡有几只,把表示小鸡数量的数字圈起来。 2、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画线连起来。 三、评议活动 幼儿讲讲自己操作中的觉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接受了“开启百宝箱这个载体引领孩子们对“找寻正确密码进行了一次探秘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对“找寻正确密码产生了极大的爱好和探究欲望,主动、主动地参与整个玩耍过程。我利用幼儿熟识的喜羊羊导入活动,在情境玩耍的过程中通过点数9以内的点子、图案感知9以内的数量,同时引导幼儿了解规律数数的方法,让幼儿依据提示自主排列密码,获得打开密码箱的胜利体验。 中班数学教案相识数字9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114字。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识数字123及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相识数字123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相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能依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数学相识数字123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相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依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4.引导幼儿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的动物卡片:1只猫、2只兔、3只鸡;13数卡。 2.幼儿用书第1页13的数卡,小玩具(2组),幼儿用书第20页相识数字1、2、3以及第5页数物拼版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树立排列卡片。 1.老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视察。 老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2.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老师:请小挚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最终。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1只猫,2只兔,3只鸡)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对3以内数量感知的不错,卡片上的不同数量的小动物一眼就能看出其数量,也能按着从小到大的依次排列。) 二、相识数字1、2、3。 1.老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只猫呢?(在1、2、3、4几个数字中让幼儿找出数字1)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整理儿歌(1像什么,2像什么。) 2.老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及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视察数字2、3的字形。(方法同上) (评析:如今孩子家教也比较早,很多孩子在家里已经相识过1、2、3的数字,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能将数量和数字进行很好的匹配,也能正确认出1、2、3 三个数字,还能正确的说出数字1、2、3像什么,并能正确匹配。在个别沟通中,我特意请了对数字不是太敏感的孩子来回答,是出现了两三个宝宝不能正确辨别出数字,其他孩子还是不错的。) 三、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老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示2只兔,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 (评析:在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刚起先对这个问题不理解,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的缘由吧?不过当几个孩子回答后,再加上我的引导和激励,孩子们慢慢的明白其中的意义了,就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举起了手,对此,我赐予他们回答的机会,让每个举手的孩子都来说一说,充分表达了孩子是学习的主子,表达了孩子学习的主体性。) 四、幼儿分组操作。 1.第一、二组,给数卡排队,匹配实物。 老师:请小挚友把数卡按依次插在分类盒上,再给数卡送小玩具,数字是几就送几个小玩具。 2.第三组,看数字摆积木。 老师:数字是几,就在下面的空格里摆上几个积木。 (原教案是让孩子们看数字画点子,在这我改了看数字摆积木,一是孩子们刚升入中班,从没画过点子,于是就想用积木代替点子,让他们由积木慢慢的过渡到有自己来画点子,于是就改了摆积木。) 3.第四组,看数圈画 老师:数字是几,就圈上几个实物。 (这一操作材料,我把它放到了延长部分,由于这是第一教时,以前也没接触过这样的练习,于是就放了和第三组一样的材料,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再完成这一操作,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4.第五、六组,数物拼板。 老师:请小挚友为每个数字找到实物卡并把它们拼在一起,拼对了就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拼好后再说一说“几个XX用数字X表示。(活动结束后将数物卡片整理好) 五、沟通与评价 展示第三、四组幼儿的操作单,引导幼儿进行集体验证并说说操作理由(数字是几,所以就画上几个点子等),并关注其作业整齐度。 活动延长: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可随时渗透数量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稳固对数的相识。 教学反思: 如今的孩子都很聪明,很早就在生活中接触到数字,所以看到数字1、2、3都能很简洁认出来,读出来,可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要对数字1、2、3真正有所了解,特别是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活动联系起来,涉及到理解这一层面,有的宝宝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了。 在本次活动中,数物匹配是重点,理解数字1、2、3的实际意义是难点。在小班时,孩子们已经接受过数物匹配,所以这一重点相对来说比较简洁攻克。于是我们就把相识数字1、2、3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在视察数字时,我们问了一个问题“1像什么?,原来以为孩子们会回答1像铅笔,像小棒等,没想到有一位孩子说出了一句完好的话:“1像铅笔会写字。这让我灵机一动,要求孩子也说这种完好话,这个环节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自由地说出了“2像鸭子嘎嘎叫,2像天鹅升颈项,3像耳朵听一听等话,为孩子们学习相识这些数字有了一个形象的相识,学习起来很感爱好。假如能够刚好出示相关的图片,关心幼儿更形象地理解,学习效果确定会更好。 在操作活动时,因为这是小班升入中班后的第一次数学操作活动,对于操作的要求,及材料的整理,我讲得很具体,而且加以示范,孩子们完成的效果很好,但也有个别孩子表现出一窍不通的样子,连操作的习惯也相当差,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文扩展阅读: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渐渐地人们不满意粒为单位的记数,又独创了打绳结、刻画记数的方法,在兽皮、兽骨、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中国古代是用木、竹或骨头制成的小棍来记数,称为算筹。这些记数方法和记数符号慢慢转变成了最早的数字符号数码。如今,世界各国都运用阿拉伯数字为标准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