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 资源ID:70239219       资源大小:43.03K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2023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中学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 中学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你知道有哪些吗?高一地理是一门文科。它和文科有很多共同点,有很多学问点需要背诵,一起来看看中学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欢迎查阅! 高一地理学问点总结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态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慢慢缩短。 4.经线的形态和长度:全部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推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推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推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确实定:一般状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其次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恒久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外表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外表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缘由: 稳定的光照条件、平安的宇宙环境、相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记)、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转变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转变的主要动力。 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昼夜更替 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日,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放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平安需要)。 太原:技术力气强;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西昌纬度低,放射初速度大; 海南文昌:纬度低,放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昼夜长短的转变 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 四季的更替 五带的形成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来线之间为热带、回来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恒久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逝。 21、正午太阳高度转变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夏至日北回来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来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南北回来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南北回来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亮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转变)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转变四季五带 26、典型的季节现象 地理现象 时间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 七月初,远日点旁边,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点旁边,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正午太阳高度 6月22日左右,北回来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12月22日左右,南回来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 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气压带、风带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 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 雪线上升 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淌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淌 我国的降水 夏李风影响,降水多 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我国的河流 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我国的季风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慢慢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於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足够,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气象灾难 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寒潮、沙尘暴、乾旱、暴雪 地质灾难 滑坡、泥石流较多 较少 第三单元 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天气困难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随高度增加温度上升;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汲取、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淡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剧烈汲取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转变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上升,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干脆缘由,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归纳 地球学问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 (1)月球的正面恒久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外表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外表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缘由:稳定的光照条件、平安的宇宙环境、相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记)、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转变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转变的主要动力。 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昼夜更替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一、地球内部 1、地壳 (1)分层 A硅铝层:以氧、硅、铝为主,钠、钾较多 B硅镁层:以氧、硅、铝为主,镁铁钙增多 (2)结构特征 地壳厚度不均和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2、地幔 3、地核 二、岩石圈 1、范围 2、组成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 三、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 (1)类型: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2)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 2、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积累、重力、化学作用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习方法 1.抓“概念重“消化 复习时,要特别重视概念,要对全部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汲取,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推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简洁混淆的概念排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问题中进行。老师重视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就特别留心,“扣得很严。经过长期训练后,学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时就严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学问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外表热量分布不均的缘由;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根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转变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驾驭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劝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不仅仅是纬度位置确定的,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向)、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亲热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作如下努力: (1)有支配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如,上海为什么能进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所处地形区、农业基础、原料来源、历史因素、技术力气等方面综合评估。 (2)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亲热的内在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证明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特点。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水蚀、风蚀,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气候恶化。这些转变又会影响植被的复原。这一恶性循环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办,也足以证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 驾驭了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后,就可避开视察事物时的单一性、片面性、简洁化,从而相识地理事象的困难性、整体性、内在联系性。 4.抓“共性重“特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特性。每一区、一地都有自己的显明特色,就是同一区域内部也不会一模一样。 如:为什么欧洲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却没有?为什么亚洲季风盛行而欧洲却没有形成?这一问题要从海陆位置、气压差异和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上去思索,也只有从这里入手分析才能切中事物的要害。像这类“特性问题还有很多,如:为什么地处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为什么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为什么纬度较高的吐鲁番盆地成为全国夏季温度最高的地方? 5.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视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好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流的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6.抓“一般推“特殊 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摸透了地理事象转变、进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推知个别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征。如,从气压带、风带和世界气候图上,可找出这样一条规律:凡是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可知,英国、法国西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智利西部南纬40°60°的地带,同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7.抓住“对比找“异同 用比较法学习地理是一种常见而且有明显效果的方法。比较的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的内容可多可少。即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既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既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8.抓“运算促“智能 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行忽视的实力。从各种考卷中,觉察仍有不少学生计算不过关,因马虎大意或基础太差,失误很多,影响成果。 为了培育、提高学生的地理运算实力,要作以下分类练习: (1)比例尺与图距、实距换算。 (2)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3)确定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 (4)垂直气温的计算。 (5)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6)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 (7)昼夜长短的计算。 (8)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9)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等。 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娴熟地驾驭计算技巧。从计算的结果中,说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转变规律。 9.抓“读图明“空间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育视察力、想象力,进展思维实力和记忆实力,可以进一步明白地现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为培育查阅、填画地图习惯,要求: (1)书上的图必需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 (2)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 (3)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学生会勾画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 (4)对于老师来说,讲课时要做到边讲边画。 10.抓“新知拓“视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学问。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行不留神。诸如: (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务。 (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3)国内外严峻的自然灾难。 (4)国内外新开拓的自然爱惜区和旅游胜地。 (5)地学新理论、新探究。 (6)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这些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灵敏驾驭地理学问很有关心。 其次篇:中学地理必修学问点总结 关于任何事物的学问都有五个层次或者要素:事物的名称、定义、形象,有关事物的智识或者学问,以及事物本身这才是学问的真正目标。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中学地理必修学问点,盼望能够关心大家,欢迎阅读! 中学地理必修学问点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时间上:夏多冬少,年际转变大;空间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较少 2.南水北调的缘由: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供需冲突突出 3.长江作为水源区的地理条件 (1)我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广,水量大,是我国丰水区 (2)流量稳定:年径流量较稳定 季节支配较均衡 (3)贯穿东西:流经三大经济地带 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1.东线工程(路途: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水,沿京杭运输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优点:水量大,可利用京杭运输河,工程量小;前期投资少,工期短; 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 北高南低,需 抽水 北送,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2.中线工程(路途: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再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区)。 优点:可自流供水; 缺点:需挖河道,工程量大。 3.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等西北地区) 优点: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西北,可自流供水; 缺点: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大。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主动意义: (1)社会效益: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缓解争水的冲突,利于社会安定 (2)经济效益:大大促进调入区的经济进展 (3)生态效益: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促进社会经济的进展;改善北方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限制地面沉降;促进生态环境良性进展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调水区为例): (1)长江径流量削减,特别是枯水期,海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上升,影响下游水质 (2)还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3)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物带来不利影响 (4)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自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简洁发生盐渍化 (5)由于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附1:西气东输 路途:一线:轮南上海。二线:霍尔果斯到广州、上海 对西部地区进展的影响:推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进展。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东部地区进展的影响: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促进经济进展。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进展。 附2: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影响因素:重要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本钱、市场 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转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惊慌、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峻等 3.对区域进展的影响:a.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b.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c.变更区域地理环境:如导致产业移入区环境污染加剧d.变更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珠江三角洲前店后厂的经济合作模式也属于产业转移 中学地理必修学问点2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进展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进展-以长江流域为例(30°N)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 1.自然环境:地貌类型齐全,千姿百态(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 大多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顺潮湿; 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流域面积广,干支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 2.自然资源:水资源居全国首位(全流域);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中游);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上游);旅游资源丰富(全流域) 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社会经济条件) 3.城市与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都很密集,而且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 4.交通:宜宾以下河流都可以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 5.经济进展:上游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中游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下游以上海为中心经济区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上游地区 (1)优势:地势悬殊,致使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开发重点:水能资源(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三峡主要任务为:防洪 (3)存在问题:自然灾难频繁(倒塌、滑坡、泥石流)森林植被破坏严峻,引发水土流失。主要问题为水土流失。 (4)治理重点: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5)措施: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爱惜政策;爱惜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 2.中游地区 (1)优势:平原面积广,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作物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丰富,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以进展商品农业和制造业为重点。 (2)问题:洪水 自然缘由:中游多曲流和湖泊,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且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 人为缘由:A.过度砍伐林木,陡坡开荒,植被削减;B.围湖造田,调蓄洪峰实力降低 (3)整治重点: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4)措施: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琥珀;搞好分洪工程,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 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水林 修建水利工程(如:三峡水库),洪水季节蓄水 3.下游地区 (1)优势:进展农业条件优越:平原地形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和潮湿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形成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进展农村经济和综合性工业基地为重点。 (2)问题: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 (3)整治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4)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大力进展高新技术产业,进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治理污染,美化环境,营造绿色空间 中学地理必修学问点3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进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一、自然环境(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东北地区气候条件:(1)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2)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3)南北温差大 南部为暖温带可种植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等;中部属中温带可种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亚麻等;北部属寒温带以春小麦、大豆、马铃薯为主。 3.土地资源丰富:(1)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 (2)宜农荒地多 (3)土壤肥沃,有黑土、黑钙土分布,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生产力高 小结: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土地资源丰富,平原广袤,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 土地肥沃:黑土和黑钙土广布,利于农业进展 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足够 气候温顺潮湿山地多可以进展多种经营 草场资源:草场面积广,利于进展畜牧业 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多淡水湖,利于渔业进展 林地面积广,既爱惜生态又可进展林业。 2.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少,人均耕地多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场经营,便于管理 工业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为现代化农业奠定基础 二、农业生产与布局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农业结构比较完好,耕作业占主导地位。 (2)地位:全国重要的商品粮 全国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 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大林区 2.农业布局:A: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B:具体表现:东北地区农业自东向西的转变表达的地域性是: 以林为主的林农交织地 带,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和牧业地带;东北地区农业自南向北的转变表达的地域性是:海洋渔业地带、农耕地带和农林牧地带 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进展 1.黑土的开发 A.存在问题: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荒地开垦后植被破坏,表土流失严峻、土壤肥力下降,使农作物单产和品质逐年下降 B.改进耕作制度,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尤其是秸秆还田;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削减水土流失 2.林业的进展: A.存在问题: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森林火灾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现象比较严峻 B.措施:坚持以营林为主,进展以落叶松和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 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以促进珍稀树种的更新,特别是红松的更新 加强自然爱惜区的建设,爱惜生态环境,防治生态环境恶化 3.湿地的爱惜 A.存在问题: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湿地面积逐年削减 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B.措施:建立湿地爱惜区,爱惜好现存的自然湿地 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实行工程措施,复原已退化的湿地 中学地理必修学问点4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进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过程 1.进展条件 (1)地理区位条件: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2)自然条件优越:地形:面积宽阔,平原广袤 气候: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水源:河流交织纵横 (3)社会经济条件优势: 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历史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早,历史经济基础好 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地带,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活力的地区。主要的侨乡分布地区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其次产业占主导地位 3、工业体系: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 4、进展方向:大力进展外向型经济,经济进展慢慢与国际市场接轨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商品农业基地。 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二、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城市化进展 2.进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a:问题:生态环境的形势严峻; 措施:治理环境污染,爱惜生态环境 b:问题:人地冲突加剧; 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主动进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问题:重复建设突出; 措施:加强城镇和区域的规划,避开重复建设 中学地理必修学问点5 第一节 相识区域 1.含义:指具有确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例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确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具有确定的面积、形态、范围和界线 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样,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分 3.类型:均质区:要素具有相像性或相对一样性的区域,如:自然区、农业区、方言区等 功能区:某些方面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基地、浦东新区等 4.特征:整体性:区域内部各要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性;但区域内部 “求大同,存小异。 开放性:区域之间互相联系,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其次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日本英国的区域差异: 1.自然环境比较 (1)相像形:岛国、面积、北温带,温和潮湿 (2)差异性 2.经济进展方面 (1)相像形:工业发达,均发挥岛国优势 (2)差异性 3.我国的区域差异 .划分根据:地形、气候 名称: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青藏高寒区,C.东部季风区 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为界。 中学地理必修学问点总结 第三篇:中学地理必修一学问点 目标既定,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曲折都不垂头丧气,不轻易变更自我确定的目标,而努力不懈地去学习和奋斗,如此才会有所成就,而到达自我的目的,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中学地理必修一学问点,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中学地理必修一学问1 第一章 1、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 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比较平安的宇宙环境; 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相宜(平均气温为15度); 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 (1)太阳活动的标记: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 昼夜交替:昼半球和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