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五篇.docx
2023年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五篇 第一篇:中学生物必修学问点 进入到高一阶段,大家的学习压力都是呈直线上升的,因此平常的积累也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中学生物必修学问,盼望能够关心大家,欢迎阅读! 中学生物必修学问1 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限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沟通 最终,盼望精品我整理的高一生物细胞核学问点对您有所关心,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一、相关概念: 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整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苍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确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中学生物必修学问2 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 、概念:是指已免役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特点:发作快速、反应剧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损伤。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过敏源:是指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鱼虾、牛奶、蛋类、室内尘土、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过敏症状: 皮肤过敏:红肿、寻麻疹等。 呼吸道过敏:流涕、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 消化道过敏:呕吐、腹痛、腹泻等。 严峻过敏:支气管痉挛,窒息,或过敏性休克而死亡。 、过敏反应与典型的体液免疫反应的区分: 过敏反应(免役功能过高)体液免疫反应 激发因素过敏源抗原 反应时机其次次接触过敏源第一次接触抗原 抗体分布吸附在某些细胞外表血清、组织胺、外分泌液 反应结果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 免疫的分类: 、非特异性免疫特点: 、长期进化形成,是免疫的基础。、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 、不具专一性,不具特殊针对性。、出现快,作用范围广,强度较弱。 、特异性免疫特点: 、以非特异性免疫为基础。、具后天性,诞生后形成。 、具专一性,具特殊针对性。、出现慢,针对性强,强度较强。 中学生物必修学问3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对光低倍物镜视察移动视野中心(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视察:只能调整细准焦螺旋;调整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分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表达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进展的过程,充溢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无素:C、H、O、N、P、S、K、Ca、Mg 微量无素:Fe、Mn、B、Zn、Mo、Cu 主要元素:C、H、O、N、P、S 基本元素:C 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需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分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缘由: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依次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7、蛋白质功能: 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免疫功能,如抗体 18、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HOHHH NH2CCOH+HNCCOOHH2O+NH2CCNCCOOH R1HR2R1OHR219、DNA与RNA的区分: 20、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细胞内良好储能物质:脂肪 人和动物细胞储能物:糖原 干脆能源物质:ATP21、糖类: 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22、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胆固醇、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汲取) 2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24、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自由水(95.5%):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供应液体环境;运输养分物质及代谢废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结合水(4.5%):组成细胞的成分之一 25、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26、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困难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确定的流淌性和选择透过性。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7、细胞膜的功能限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沟通 28、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爱惜作用 29、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30、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双层膜 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无膜 液泡:调整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内有细胞液 内质网:对蛋白质加工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工,分泌 3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2、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生物膜系统功能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过结构核仁 33、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染色质两种状态简洁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限制中心 3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别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 3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自由扩大:高浓度低浓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关心扩大:载体蛋白质关心,高浓度低浓度,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6、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关心;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离子、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 37、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38、酶的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成一类化学反应) 酶作用条件温顺,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温度、pH等。最适温度(pH值)下,酶活性,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活(过高、过酸、过碱)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结构简式: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全称:三磷酸腺苷 39、ATP与ADP互相转化:APPPAPP+Pi+能量 功能:细胞内干脆能源物质 40、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中学生物必修学问4 一、探究历程(略,见P65-67) 二、流淌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外表,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糖蛋白(糖被) 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作用: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爱惜润滑等。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大,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大:物质通过简洁的扩大作用进出细胞 (2)关心扩大: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大 二、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关心,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方向、载体、能量、举例 自由扩大、高低、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维生素等 关心扩大、高低、需要、不需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低高、需要、需要、氨基酸、K+、Na+、Ca+等离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 中学生物必修学问5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大。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是具有半透膜 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别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2、质壁分别产生的缘由: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1、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对矿质元素的汲取 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 对物质是否汲取以及汲取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确定。 2、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二、比较几组概念 扩大: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大(扩大与过膜与否无关)、(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大又称为渗透、(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汲取与否和汲取多少的选择性。 (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 中学生物必修学问点 其次篇:中学生物必修三学问点 除了学问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气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中学生物必修三学问,盼望能够关心大家,欢迎阅读! 中学生物必修三学问1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 1、单细胞干脆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整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样地正常运行 调整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整实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转变过于猛烈或人体自身调整实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中学生物必修三学问2 一、神经调整: 1、神经调整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2、神经调整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细胞体的膜 树突的膜 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所以是单向传递。 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所以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整 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司令部,可以调整以下神经中枢活动 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 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 7、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 大脑:大脑皮层是调整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整中枢,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 下丘脑:有体温调整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整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书写性语言中枢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视觉性语言中枢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二、激素调整 1、促胰液素是人们觉察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整称激素调整 3、血糖平衡的调整 血糖正常值0.8-1.2g/L(80-120mg/dl)、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整 下丘脑 促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的释放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 甲状腺(肾上腺、性腺)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性激素) 下丘脑有枢纽作用,调整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整 5、激素调整的特点: (1)微量和高级(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6、水盐平衡调整 7、体温调整 8、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的关系: a、特点比较 b、联系:二者互相协调地发挥作用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干脆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整,体液调整可以看作神经调整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中学生物必修三学问3 一、生态系统 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大于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结构:组成成分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等 消费者 主要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异养生物 分解者 主要是细菌、真菌、还有腐生生活的动物 食物链 从生产者起先到最高养分级结束,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 养分结构 食物网 在食物网之间的关系有竞争同时存在竞争。食物链,食物网是能量流淌、物质循环的渠道。(会数食物链条数)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第一养分级 其次养分级 第三养分级 第四养分级 第五养分级 食物链三原则:以生产者起先;箭头指向捕食者;存在客观的捕食关系。 4、功能:能量流淌 a、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b、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 c、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金字塔中底层为第一养分级,生产者能量最多)。 d、能量的传递效率:10%20% e、能量金字塔:处于最底层是生产者,以能量或质量表示 f、探讨能量流淌的实践意义 探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可以关心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探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还可以关心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淌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中学生物必修三学问4 一、生长素的觉察: 1、胚芽鞘 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 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3、琼脂块有汲取、运输生长素的作用; 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 5、向光性的缘由: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此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二、生长素的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 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是不干脆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整代谢的信息; 2、作用: a、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 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育无籽番茄); 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3、特点具有两重性: 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作用功能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缘由: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 四、其他植物激素: 1、恶苗病是由赤霉素引起的,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 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苍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5、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互相作用共同调整; 6、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7、植物生长调整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整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整剂; 优点:具有简洁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如:2、4-D奈乙酸。 中学生物必修三学问5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计算方法:逐个计数 针对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估算的方法 植物:样方法(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取平均值; 动物:标记重捕法(对活动实力弱、活动范围小); 昆虫:灯光诱捕法; 微生物:抽样检测法。 2、诞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转变起确定作用。 4、年龄组成: 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b、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c、意义:意料种群密度的大小。 5、性别比例: 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b、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确定的影响。 二、种群数量的转变: 1、“J型增长a、数学模型:(1)Nt=N0t (2)曲线(略)(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种群数量) b、条件:志向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相宜、没有敌害等条件; c、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2、“S型增长 a、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b、曲线中留意点: (1)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状况下,确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K/2处增长率最大。 3、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逝。 4、探讨种群数量转变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爱惜和利用、以及面临动物种群的挽救和复原有重要意义。 三、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意义:同一时间内聚集在确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与纬度、环境污染有关。 3、群落中种间关系 4、群落的空间结构: a、定义: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确定的空间结构。 b、包括: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意义: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实力; 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建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转变、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四、群落的演替: 1、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类型: 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歼灭了的地方发生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过程: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顶级群落) (缺水的环境只能到基本植物阶段) 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还保存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发芽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中学生物必修三学问点 第三篇:中学生物必修三学问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内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整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3/H2CO3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整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整: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整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其次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整 1、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整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神经纤维上双向静息时内负外正 静息电位 刺激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的传递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 突触小泡神经递质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水平衡调整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整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整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限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5、激素调整: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整 激素调整是体液调整的主要内容,体液调整还有CO2的调整 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低于0.8 g/L:低血糖症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峻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8、血糖平衡的调整 血糖浓度上升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A细胞分泌 血糖浓度降低 9、体温调整 寒冷刺激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是反馈调整。 人体寒冷时机体也会发生转变;全身颤抖骨骼肌手缩、起鸡皮疙的毛细血管收缩 10、激素调整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11、神经调整与体液调整的区分 比较项目 神经调整 体液调整 作用处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快速 较缓慢 精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比较长 作用时间 短暂 12、水盐平衡调整 13、神经调整与体液调整的关系: :不少内分泌腺干脆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整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例如: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过少;甲状腺肿大大颈项病 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免疫器官如:扁桃体、淋巴结等 吞噬细胞 14、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如 :抗体 15、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免疫其次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16、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去除功能 17、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 抗体:特地抗击抗原的蛋白质 18、免疫分为;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