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含解析)全册课件.ppt
第一单元水教科版 三年级上单元测试(含解析)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9分)1.要想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需要用来(温度计)测量,计量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2.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3.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此时水需要(吸收)热量。4.给水加热时,水蒸发得更(快);持续加热到100时,水会(沸腾)。5.烧水时的“白汽”是水受热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单元测试6.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状态存在,这三种状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促成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变化)。7.把少量食盐和红糖放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食盐和红糖会消失,这个过程叫(溶解)。8.可以用(搅拌)、(加热)切碎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9.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温度最低。10.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过滤)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蒸发)的方法。单元测试二、判断题(10分)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2.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解析:冰融化时,要吸收收量,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下降。3.液态的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气态的水。()4.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解析:影响水蒸发的因素主要有三点:1、水的温度,因为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蒸发越快;2、水的表面积,水的表面积越大,水分子挣脱束缚的能力就越强;3、水周围空气流动的速度,周围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水蒸发的越快。单元测试5.冰必须在变成液态的水后才能变成水蒸气。()解析: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升华。6.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7.实验时,为了节约时间,可以把一大包盐倒在杯里,看看能不能都溶解。()解析: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必须将食盐分成匀均的等分,每次投放的量须相同。8.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解析:达到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后,物质不再溶解。单元测试9.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解析:溶解在水里时由于水分子的作用让盐分离成了离子然而水蒸发时水变成了气体不能再聚集在盐离子周围了,盐离子又重新聚集。10.把盐水放在太阳下晒,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单元测试三,选择题(14分)1.我们观察到(C),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A.沙子看不见了B.在滤纸上没有留下沙子C.沙子沉在水底2.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B)能让底部的盐完全溶解。A.继续搅拌B.加水再搅拌C.加热蒸发3.下面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C)。A.不断搅拌糖块B.把糖块切碎C.切碎糖块并搅拌单元测试4.水和糖块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杯中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B)。A.冷水中的糖块B.热水中的糖块C.温水中的糖块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搅拌能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溶于水B.温度对水溶解食盐的量有影响C.把物体切碎不能加快溶解的速度6.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C)A.用盏酒精灯为另盏酒精灯点火B.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重复一次单元测试7.下面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正确的是(C)。单元测试8.与水蒸发的快慢无关的是(C)。A.温度的高低B.是否有风C.水的多少解析:影响水蒸发快慢的三要素分别为水的温度、水周围空气的流速、以及水的表面积,把不等量的水放置于表面积不同的容器内,表面积小的容器内,即使水量较少,蒸发速度也会较慢。故此题C选项水的多少不会影响蒸发的快慢。单元测试9.教室内的冰在(B)的环境中能全部变成液态的水。A.0B.10C.一1010.冰在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A)。A.始终保持在0B.逐渐上升C.逐渐下降11.给水加热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C)。A.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汽”B.水里不断地冒出气泡C.水会结冰单元测试12.下列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B)。A.用风吹B.使空气湿润C.给水加热13.烧热水时,我们会看到“白汽”冒出,这是(B)。A.壶内的水飞出来了B.壶内的水蒸气造成的C.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的解析:壶内的水蒸气冒出后,遇冷凝结成可见的小水珠。14.水在自然界同时以(B)形式存在。A.液态、固态B.液态、固态、气态C.固态、气态单元测试四、读图题(16分)1.把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和过程名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单元测试2写出并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单元测试五、探究题。(11分)寒冷的冬季即将来到,懒羊羊开始储藏蔬菜。它把蔬菜运进了自己家的地窖里,可是又担心蔬菜被冻坏,于是请教喜羊羊。喜羊羊想了想,告诉懒羊羊,在地窖里放一桶水就可以避免蔬菜被冻坏。冬季到了,气温急剧下降,有的伙伴放在地窖里的蔬菜已经冻坏了,而懒羊羊储藏的蔬菜果真完好如初。当地窖内的温度下降到0时,桶内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懒羊羊的蔬菜完好如初?请你分析这其中的科学道理。答案不唯一:当地窖内的温度下降到0时,桶内的水结冰。水结冰的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因此周围温度要比外界的高一些,所以懒羊羊的蔬菜完好如初。单元测试六、实验题。30分1.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敏一边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一边从水温91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如下记录表。(6分)时间/分钟01234567温度/9193959799999999单元测试(1)在此过程中,小敏观察到水中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图甲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填“甲”或“乙”单元测试(2)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99_,在4分钟到7分钟这段时间内,水的温度没有变化,但酒精灯要持续进行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解析:由数据可知,水在加热到99时,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此时此时水的沸点是99,这是因为水的沸点不是一直都是100,不同地区、不同条件有所差异。时间/分钟01234567温度/9193959799999999单元测试2.聪聪对有关溶解的探究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帮助聪聪完成下列科学探究题(24分)(1)请你在图B的框中写出相应实验器材的名称。单元测试(2)如果图A中1号烧杯里的液体是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的某种物质,那么1号烧杯里的液体是(B)。A.盐+水B.面粉+水C.清水(3)如果图A中2号烧杯里也有液体,那么这种液体是(C)。A.盐+水B.面粉十水C.清水单元测试(4)爸爸拿来了一瓶海水,要想知道海水里面是否真的溶解了盐,应该用(B)。A.图A的方法B.图B的方法C.两种都可以单元测试(5)过滤时,漏斗内液体的液面(A)A.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B.不能超过漏斗的边缘C.不能超过漏斗一半的高度(6)图B中的实验用加热的方法,目的是(C)。A.让盐蒸发B.让盐和水一起蒸发掉C.让水蒸发空气单元测试教科版 三年级上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水是(液体);石头和沙是(固体);空气是(气体)。2、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3、用力推充满空气的注射器活塞,用手堵住出气口,活塞能够下移,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一、填空题4、空气占据(被压缩),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解析:空气占据空间,但空气容易被压缩或扩张,所以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5、帆船航行是借用(风)的力量前进的。解析:空气流动形成风,吹动风帆,为船提供动力。6、水、石头有一定的质量,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也有(质量),也(占据一定的空间)。解析:空气有质量,只是很轻,正常情况下我们感受不到。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二、判断题。1、空气和水相比,没有相同之处,只有不同之处。()解析:空气和水有相同之处,比如都是无色无味。2、水里面是没有空气的。()3、没有盖子的空杯子里没有空气,只有盖上盖子后杯子里才有空气。()4、不同位置的空气冷热不同就会形成风。()5、生活中我们感受不到空气的质量,所以空气没有质量。()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二、判断题。6、水和空气的形状都不固定,也都容易被压缩。()解析: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7、把塑料袋装满空气,手用力按塑料袋能变形,是因为塑料袋是软的,与空气没有关系。()8、用手按装满空气的塑料袋的一端,另一端会鼓起来,说明空气会流动。()9、把装有空气的塑料袋放入水中,松手后塑料袋会上浮,说明空气比水轻。()10、两个完全相同的袋子,分别装满水和空气,它们同样重。()解析:相同体积的水比空气重很多。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三、选择题1、注射器抽进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会(C)A.一点都推不动B.推到底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解析: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可以推动一定程度2、打足气的皮球能弹得很高,是因为(A)A.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了B.皮球里的空气比较轻C.皮球里的空气会上下流动解析:被压缩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弹力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三、选择题3、下列关于液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A.液体都是透明的B.液体都有固定的形状C.液体都是会流动的解析: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且具有流动性。4、在装有空气的袋子上扎一个小孔,让空气吹在脸上,会感觉到气流,这说明空气(B)A.有质量B.会流动C.没有气味5、下列物质不能流动的是(B)A.空气B.水C.石头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三、选择题6、空气是(B)流动的。A.上下B.循环C.水平7、用扇子扇风、吹肥皂泡都可以证明(B)A.空气是看不见的B.空气会流动C.空气有质量8、(B)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A.红旗飘扬B.轮胎C.小车解析:轮胎需要将空气压缩后注入。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三、选择题9、空气是一种(C)A.单一的气体B.由三种气体组成的气体C.混合气体解析:空气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合而成10、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瓶里还剩下(B)空气。A.半瓶B.一瓶C.大半瓶解析:空气不仅可以被压缩,还可以被扩张。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四、连线题(10分)将下列物体与其对应的种类用线连接起来。书本牛奶木块橡皮饮用水液体气体固体空气石头树叶铅笔醋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五、实验题1、将注射器吸进空气,用橡皮都住出口。用力压活塞,空气的体积变化是(空气的体积缩小)。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五、实验题2、小明同学想通过比较充气篮球和被踩瘪的篮球的质量来验证空气是有质量的。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补充完整。实验材料:(打气筒)、篮球、(电子称)、气针等。实验步骤:(1)用气针和打气筒给篮球打满气,然后用电子称称出(质量)。(2)把气针插进篮球的气孔中,用脚将篮球踩瘪,把篮球里面的(空气)尽量排净。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2、小明同学想通过比较充气篮球和被踩瘪的篮球的质量来验证空气是有质量的。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补充完整。实验材料:(打气筒)、篮球、(电子称)、气针等。实验步骤:(3)把(被踩瘪的篮球)放在电子秤上,称出质量。(4)观察两次称量的数值是否发生变化,重复实验几次。实验现象:两次称量的数值是(不同)的。填“相同”或“不同”实验分析:重复实验几次的目的是避免偶然现象影响实验的结果。实验结论:(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六、探究题我们用注射器研究过空气。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先用注射器抽进一部分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活塞能被压下去吗?活塞能被压下去。2、如果放开按住注射器的手指,将会看到活塞回弹还是静止不动?将会看到活塞回弹。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六、探究题我们用注射器研究过空气。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实验中我们为什么要用手指都住注射器的管口呢?是为了将注射器密封。4、这个实验说明了空气具有怎样的性质?(ADE)(多选)A.空气占据一定空间B.空气是有重量的C.空气会流动D.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E.空气被压缩后具有弹性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六、探究题综合解析:在做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中,首先要保证注射器密封,所以需要用手堵住注射器的管口,由于空气容易被压缩,所以活塞可以压下去,但是空气被压缩是在外力的作用下,撤去外力,被压缩的空气会恢复原状,形成弹力,所以活塞会回弹。此次实验说明了空气占据一定空间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教科版 三年级上期中测试(含答案解析)期中测试一、填空题1.鱼缸中的水放置几天后,我们会发现水(减少)了,这是因为鱼缸中的水变成了(水蒸气)。2.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如果不再继续加热,水的沸腾会(停止)。3.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4.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我们发现袋子会(鼓起来)。解析:沸腾的水会产生大量泼水蒸气,水蒸气进入袋子就会使其鼓起来。期中测试5.在面粉、沙子和食盐中,(食盐)可以溶解于水中。6.矿泉水瓶、玻璃杯并不是真正空的,它里面有(空气)。7.将食盐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食盐在(热水)中溶解得快。8.假如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到水里,里面的纸团(不会)湿填“会”或“不会”,这是因为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期中测试二、判断题1.相同质量的水和水蒸气相比,水的体积更大。()解析:水蒸气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2.水在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3.当温度达到1时,水就可以结冰。()解析:水结冰温度要达到0。4.水结冰后体积不会发生变化。()解析: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5.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吹。()期中测试6.100毫升水中溶解的盐和糖同样多。()7.要想将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8.搅拌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9.将长方体橡皮泥捏成球形就不是原来的物质了。()10.充气床垫和足球都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期中测试三,选择题1.某科学小组对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水、水蒸气和冰是同一咱物质B.为了让水变成冰需要降低水的温度C.水和水蒸气都是液态的2.与水相比,空气具有(C)的特性。A.无色、无味B.没有一定的形状C.比较轻,容易被压缩期中测试3.用吹风机的热风给冰加热时,我们不会看到(B)。A.冰开始融化成水B.冰块完全融化后体积会变大C.冰块完全融化后体积会变小4.下列物质中,(C)不能溶解于水。A.食盐B.味精C.沙子期中测试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B)。A.我们的身边到处存在着空气B.被子的棉絮里没有空气C.充气拱门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6.要使方糖溶解得更快,下列方法中应选择(C)A.不碾碎、水温加热至50搅拌B.碾碎、水温加热至20搅拌C.碾碎、水温加热至50搅拌期中测试7.打篮球时,可以把篮球拍来拍去是因为(A)。A.压缩空气有弹性B.空气会流动C.空气占据空间8.下列物体的变化与水结冰相似的是(C)。A.放烟花B.煮饭C.将纸撕碎解析:放烟花与煮饭物质的内部结构会发生变化。期中测试四、连线题将下列实验与对应的结果进行连线加水加热能加快溶解搅拌不能加快溶解把物体切碎期中测试五、读图题右面是小明做过滤实验的图示,请分析小明在操作中存在哪些错误,并改正。错误一:过滤时漏斗颈的底部位于烧杯的中央。改正:过滤时漏斗的底部要紧靠烧杯的内壁。错误二:过滤时未使用玻璃棒引流,而将液体直接倒入漏斗中。改正:过滤时要将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引流倒入漏斗中。期中测试六、实验题1.分离食盐和水(1)若想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可用的方法是(B)A.过滤B.蒸发C.沉淀(2)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火焰的(C)A.内焰B.焰心C.外焰期中测试(3)使用酒精灯时,方法正确的是(B)A.用燃烧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C.为了节约时间,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4)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在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到灯外燃烧,可以采用(C)的方法将火熄灭。A.浇水B.用书本扑打C.用湿抹布盖上去期中测试2.把一个纸团粘在玻璃杯底部,然后将玻璃杯倒立压入水底(如图)。(1)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纸团没湿)。解析: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倒立的玻璃杯上方充满空气,水不能完全填满玻璃杯,所以纸团不会湿。(2)将玻璃杯重新压入水底,把杯子慢慢倾斜,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纸团湿了)。解析:慢慢倾斜杯子,空气就会被水挤出来,原来空气的空间被水填充,所以会冒气泡,并且纸团会湿。(3)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空气有体积,占据一定的空间)。天气单元测试教科版 三年级上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云量)、(降雨量)、(风向)、(风速)等是我们在记录天气日历时要关注的天气特征。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多云)、和(阴)。云在天空中是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3、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它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当箭头指向西南,就是(西南)风。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一、填空题4、降雨量一般以(毫米)为单位计量。5、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叫(天气)。6、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都是描述(天气)现象的。7、气象站在测量气温时,要将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二、判断题。1、云的种类大致可分为积云、层云和卷云。()2、同一时间,学校任何地方的气温都是一样的。()3、在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我们的视线可以斜着看温度计的液面。()4、如果风大到很难撑伞走路了,那么这时的风力至少已经六级了。()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二、判断题。5、风是看不见的,所以我们无法判断风的方向。()6、下雨前,燕子、蚂蚁等小动物会做出一些反应。()7、不同高度和形状的云能告诉我们不同的天气信息。()8、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三、选择题1、气象部门报告降雨概率在70%以上,就是说(B)A.一定会下雨B.下雨的可能性很大C.下雨的可能性很小2、制作天气预报,大体需要经过(B)个步骤A.4B.5C.63、某人面对北方站着,风从他的北面吹来,则此处风向为(B)A.东风B.南风C.北风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三、选择题4、小明要制作一个雨量器,可以建议他选择用下面的(C)容器来制作。A.锥形B.柱形C.梯形5、下列描述天气的是(B)A.浙江省四季分明B.成都明天有大雾C.昆明四季如春6、下列有关降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C)。A.24小时降雨的总深度B.24小时雨量器内收集的雨水的体积C.24小时雨量器内收集的雨水的高度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三、选择题7、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B)A.尽量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B.遇到周末和假期应该停止观察记录C.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8、大雪天,最靠近地面的云是(A)。A.雨层云B.积云C.卷云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三、选择题9、天气会商的结果由(C)签发。A.气象员B.预报员C.首席气象预报员10、下面是中央气象台预报某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小到中雨,15到19摄氏度”中雨指的是(C)。A.24小时的降水量在2550毫米B.24小时的降水量在50100毫米C.24小时的降水量在1025毫米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四、读图题图()刮的是0级风图()刮的是3级风图()刮的是6级风图()刮的是10级风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五、连线题找出下列气象仪器的作用,连一连,并填一填。气温计测降水量单位(毫米)雨量器测风向共(八)个方向风速仪测气温单位(摄氏度)风向标测风速共(13)级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六、画图题在圆圈内画出三种不同的云量示意图。晴天多云阴天解析:描述云量的简单方法是天空当作一个圆,将其平均分成4份,把云量填到这个圆里,小于等于1/4的是晴,大于1/4、小于等于3/4的是多云,大于3/4的是阴天。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七、综合题1、学习本单元后,小明在家做了一个“一个月的小区气温测量”活动。(1)小明测量小区的气温,应该选择的测量地点是(B)A.地下车库B.广场树荫下C.广场阳光下(2)小明测量气温时,正确的做法是每天(C)A.不固定地点测量B.不固定时间测量C.定时、定点测量(3)某天小明发现小区里的彩旗正微微向南面展开,这时的风向是(C)A.东风B.南风C.北风(4)下面是小明绘制的该月前几天的平均气温统计图平均气温/日期/日小明测得该月12天的最高气温为(19.7),最低气温为(7.6)。有(7)天气温高于或等于15。第10天的气温读作(15摄氏度),写作(15)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2.以下是慧慧某天经过观测得到的天气信息:“多云,东南风12,12。”(1)这份天气信息中包含的天气现象有云量、(风向)、(风速)、(气温)。(2)慧慧获得的天气信息“东南风12级”,应该是用(风向标)和(风速仪)测得的。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3)下列选项中,(A)表示多云天气。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4)在同一时间,慧慧在房间中测得的空气温度是15,在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空气温度是18,在阳光下测得的空气气温是23。他应该记录的气温是(B)A.15B.18C.23(5)慧慧还收集了某天24小时的降雨量,这些雨水在雨量器中的高度是9毫米,用量筒测得它们共有43毫升。这天的降雨量应该记录为(A)。A.小雨B.中雨C.大雨上21世纪教育网下精品教学资源单元测试综合解析:从给出的天气信息可知,包含的天气现象有云量、风向、风速和气温。测量风速和风向应使用风速仪、风向仪,测量气温应使用温度计,温度计要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描述云量的简单方法是天空当作一个圆,将其平均分成4份,把云量填到这个圆里,小于等于1/4的是晴,大于1/4、小于等于3/4的是多云,大于3/4的是阴天。降水量的描述要对照降水等级表。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教科版 三年级上期末测试一、填空题1、当水的温度低于0时,它就会变成(冰),在这个过程中它的体积会变(大)。2、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填“有”或“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3、为了使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加快,应(升高)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温度。4、像粉笔和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期末测试一、填空题5、取一小勺食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食盐逐渐从可见到不可见,食盐在水中(溶解)了。6、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将沙子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7、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8、“哈尔滨今夜到明天晴转多云,偏北风34级,温度-25。”这份天气预报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云量)、(风向)、(风速)和气温。期末测试二、判断题。(8分)1、自行车上的轮胎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原理。()2、干瘪的气球和充了气的气球的质量是一样的。()3、因为水是液体,所以冰也是液体。()4、要想分离水中的不溶物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5、数值天气预报是完美的。()6、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7、在天气日历的记录中,不同的天气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8、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雨量,读数时要加上单位“毫升”。()期末测试三、选择题1、下面选项中,(C)最容易被压缩。A.冰块B.矿泉水C.空气2、下面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C)。A.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B.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C.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期末测试三、选择题3、黄豆和大米混合后的总质量与混合前两者总质量相比,(C)。A.混合前重B.混合后重C.没有变化4、一杯浓盐水的杯底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B)的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A.搅拌B.往杯中加水C.使杯中的水蒸发5、下列物体的变化与水结冰相似的是(C)。A.放烟花B.煮饭C.将纸撕碎期末测试三、选择题6、“大雪飘飘”“阴云密布”“风和日丽”都是描述(B)的。A.气候B.天气C.环境7、小明在操场上测风向,结果发现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这时刮的是(B)。A.东风B.西风C.南风期末测试三、选择题8、下面选项中,风级最大的(A)。A.举伞步行艰B.带叶小树弯C.青烟随风飘解析:根据风级歌:一级青烟随风飘;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艰;9、下列容器中,最适合做简易雨量器的是(A)。A.透明圆柱形容器B.不透明圆柱形容器C.透明椎形容器期末测试四、连线题风向标测量降雨情况气温计测量风向雨量器测量气温期末测试五、简答题1、把两只气球吹到相同大小,分别挂在细木棍两端,使它们达到平衡,现将一只气球剌破,细木棍还会保持平衡吗?为什么?答:不会,因为空气具有质量,所以其中一个气球被刺破后干瘪的气球的质量就会比充了气的气球的质量小,从而导致细木棍不再平移。期末测试五、简答题2、下午放学时,小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看到路边的小旗飘向东方,可是风向标的箭头却指向西方。这时刮的是什么什么风?请帮他解释一下是这是怎么回事?答:西风,因为风向标的箭头指的风吹来的方向,这里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方,说明刮的是西风;西风是吹向东方的,所以路边的小旗会飘向东方。期末测试六、实验分析小硕在家中找来食盐、白糖、红糖、味精、面粉等材料,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问题。1、食盐、白糖、红糖、味精这四种材料,它们都(能)填“能”或“不能”在水里溶解。这四种材料中,能比较明显看到溶解扩散过程的是(红糖)。期末测试六、实验分析2、小硕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探究食盐、面粉能不能被水溶解。这个实验的名称叫做(过滤),当1号杯中是盐水是,在2号杯中的是(清澈)的水填“清澈”或“浑浊”,当1号杯中是面粉和水的混合物时,滤纸上的残留物是(面粉)。这说明食盐和面粉都能被溶解的说法是(错)填“对”或“错”的。这个实验说明判定固体物质能不能被水溶解要看(滤纸上有没有残留物)。期末测试六、实验分析3、小硕想探究一下食盐的溶解能力,看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在实验后期,做法比较合理的是(C)A.每次加入10克食盐B.每次加入5克食盐C.每次加入2克食盐4、相同条件下,关于食盐和白糖的溶解能力说法正确的是(A)A.白糖的溶解能力强B.食盐的溶解能力强C.白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相同期末测试六、实验分析5、最后,小硕把这杯浓盐水放在了通风且能晒到太阳的地方,这几天后他发现(A)。A.杯子底部出现了较多的食盐颗粒B.杯子底部原有的少量颗粒不见了,蒸发到空气中了C.没有什么变化,和原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