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满族社会风情(第三讲).ppt

    • 资源ID:70320674       资源大小:136.5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满族社会风情(第三讲).ppt

    第三讲 国语骑射满族的语言文字与骑射传统一 满族的语言与文字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语语族。(一)满文的创立 明初女真语言大体可分为四种方言:建州长白山女真方言、海西女真方言、东海女真方言、萨哈连野人女真方言 清代东北地区满语方言分为南音、东音、北音和西音南音:辽河流域的满语,即建州方言东音:牡丹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满语,即宁古塔方言北音:沿黑龙江流域的满语,即萨哈连方言西音:南音满语演变和派生的满语,也称京语 15世纪中叶,女真文字已经基本失传,借用蒙古文字。16世纪,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女真人讲女真语,写蒙古文字,这种语言和文字的矛盾,已经不能满足女真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已经成为满族共同体形成的一个障碍。1599年,努尔哈赤命令额尔德尼和噶盖两人创造满文。额尔德尼和噶盖对努尔哈赤说:蒙古文字,臣等习而知之,相传已久,未能更制。努尔哈赤说:汉人读汉文,凡熟习汉字与不熟习的人,都能知晓。蒙古人读蒙古文,不知蒙古字也会读蒙文。现今我国之语用蒙古字读之,故不习蒙古语的人不能知晓。怎么能说我国语制字为难,反用蒙古语为易呢?噶盖等问:以我国语制字最好。但如何制法,我们不清楚。努尔哈赤回答:集蒙古字作之,其实不难。如阿字下加一玛字,不就是阿玛吗?额字下加墨字,不就是额墨吗?用蒙古字合满族之语音,联成句,即可因文见义。额尔德尼和噶盖创制的满文没有圈点,后人称为“无圈点满文”,又称为“老满文”。无圈点满文存在许多问题,突出的问题是清浊辅音不分。满文老档记载道:“无圈点满文,上下字无别,故塔、达、特、德、扎、哲、雅、叶等字不分,如同一体。书中平常语言,视其文义,尚易通晓。至于人名、地名,常致错误。”1632年,皇太极命达海改革老满文。称为“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新满文有6个元音字母,22个辅音字母,10个专用拼写外来语的特定字母,共38个字母。字母不分大小写,元音字母及辅音与元音相结合所构成音节,出现在词首、词中、词尾或单独使用时,都有不同的书写形式。满文的语法,名词有格、数的范畴,动词有体、态、时、式等范畴。句子成分的顺序是,谓语在最后,宾语在动词谓语之前。满文的书写,字序是从上到下,行序是从左到右。(二)满文对清代社会的影响满文的创制和使用,在满族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对满族学校教育有很重大的影响。满文的创行,大大加速了对汉族文化的吸收,将满汉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向一个新阶段。清朝统治前期,满文是极其重要的文字,对内称“国语”,对外代表国家。(三)振饬国语运动清初统治者对八旗子弟的起码要求是,自幼就应当学习国语骑射。“弃国语而效他国,其国亦未长久者也”。皇太极时期用满语改换沿用的汉语官名,并将一部分地名改成满名,鼓励汉官学习满语。如总兵改称昂邦章京,副将改称梅勒章京,参将改称甲喇章京等;沈阳称盛京,赫图阿拉称兴京。1741年,乾隆帝发布命令:“满语尤为正务,断不可废”,满洲子弟“以后倘不熟谙满语,定从重治罪。”(四)满文衰落原因从满语本身而言,它远不成熟,语法结构疏简,词汇极端贫乏,大量的词汇属于“外来语”。从客观环境来看,1644年满族入关,距离创制满文仅四十余年的时间。入关后满汉杂居,满族人口少,汉族人口多。清初,满族贵族为维护统治的需要,曾鼓励满族人学习汉语。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满族语言文字没有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就遇到了比它更文明、成熟的另外一种文化。(五)满语与东北方言忽喇:满语物声词。秃鲁:满语意为事不履行,约不践行。喇忽:满语意为遇事疏忽。特勒:满语意为衣冠不整。特特塔塔:满语意为轻浮不定。吉勒噶拉:满语意为无处不到。(六)满语与东北地名以满语语音命名的地名(包括其他东北地区民族语言):(1)哈尔滨:满语哈勒费延,“扁状的岛屿”;另为哈拉滨,“晒网场”。(2)齐齐哈尔:达斡尔语牧场。(3)佳木斯:满语嘉木寺(姜木寺),“尸骨”。(4)牡丹江:满语穆丹乌拉,穆丹“弯曲”之意,乌拉意为“江”。(5)呼兰:满语烟筒或突起之意。(6)宁安:满语宁公特(宁古塔),宁公“六”,特,汉译“坐,居住”。兄弟六人各居一城,统称宁古塔贝勒。(7)绥芬河:满语绥芬毕拉。绥芬汉译“锥子”,毕拉汉译“河”,河中生长深褐色的锥形螺而得名。(8)富锦:满语富替新,“高墙上的佛爷板子”。(9)勃利:满语博和里,“豌豆”。(10)依兰:满语依兰哈喇,依兰汉译“三”,哈喇汉译“姓氏”,清初三大姓葛依克勒、胡什哈里、卢也勒居住之处。(11)伊春:满语,“皮衣料”,生产皮衣料的地方。赫哲语依逊,“九”之意。(12)安达:满语谙达,“伙伴”,蒙古语也为此意,“合伙狩猎之处”。(13)讷河:满语讷谟尔毕拉。讷谟尔汉译“嫩”,依江而得名。(14)瑷珲:满语,“母貂”,母貂生息繁衍之地。(15)塔河:达斡尔语塔哈河,“河蚌”。(16)漠河:鄂伦春语额木尔河,“颜色如墨”,即河水颜色如墨的河流。满语额木尔毕拉,“树”,即树林子之中的河流。(17)查哈阳:达斡尔语,“鱼米丰盛的好地方”。(18)吉林:满语吉林乌拉,吉林汉译“沿近”之意,乌拉汉译“江”之意。即沿江的城市。(19)敦化:满语鄂敦(敖东),“大风口”,地处大风口的村屯。(20)安图:满语,“山之阳”,即地处长白山南麓,长白山阳坡的意思。(21)延吉:满语,“岩羊或悬羊”,即岩羊或悬羊生息之处。(22)乌拉街:满语布特哈乌拉。布特哈汉译“狩猎或打牲”,乌拉“江”之意,也称“打牲乌拉”,即狩猎之处。(23)梅河口:满语谙巴梅赫毕拉。谙巴梅赫汉译“大蛇”之意,毕拉汉译“河”之意,即大蛇河,地处河口之地称梅河口。(24)四平:满语,“锥子或细直”,即细直的河流。(25)昌图:蒙古语昌图尔克,“水不干涸、水草丰富的地方”。(26)法库:满语,“鱼梁或鱼脊”,即地貌如鱼脊骨状之地。(27)普兰店:满语,“荆棘”,即荆棘植物生长之地。(28)海拉尔:鄂温克语,“野芹菜”,即“野芹菜生长之处”。(29)牙克什:满语,“河滩”,即地处河滩之处。(30)扎兰屯:满语扎兰噶珊,扎兰汉译“参领”之意,噶珊汉译“屯”之意,即参领曾驻防之处。(31)海兰泡:满语海兰候温,海兰汉译“榆树”之意,候温汉译“湖泊、泡沼”之意,即生长榆树的泡沼。现属俄罗斯境内,改称布拉戈维申斯克,俄语报喜的意思。(32)奴尔干:满语,汉译“图画”之意,即山川美丽如画之地,现属俄罗斯境内,改称蒂尔。(33)尼布楚:鄂温克语,“奋斗或斗争”。现属俄罗斯境内,改称涅尔琴斯克。以满语译成汉语语意的地名(1)双城堡:满语朱鲁活吞(和屯)。朱鲁汉译“双”,活吞汉译“城或寨”。(2)双鸭山:满语朱鲁乜赫阿林,乜赫汉译“野鸭子”,阿林汉译“山”。(3)白城:蒙古语查干浩特,查干汉译“白色”,浩特“城堡”。(4)梨树:女真语百溪营(百墟城),汉译“梨树”之意。(5)鞍山:满语思额穆阿林。思额穆汉译“马鞍子”,即马鞍子形状的山,简称鞍山。(6)海参崴:满语齐集崴子。齐集汉译“海参”,崴子汉译“山湾、海湾、河湾、湖湾、江湾”之意,这里指海湾。已经改变成汉语的地名:(1)沈阳:满语穆克顿和屯。穆克敦汉译“兴盛”,和屯汉译“城堡”,即兴盛的城堡,清代称天眷盛京,简称盛京。(2)彰武:满语苏鲁克,“放牧牛羊的草场”。(3)大庆:蒙语和满语都称萨尔图。蒙古语汉译“盐碱地生长的又甜味的牧草”;满语汉译“多风之地”。(4)五常:满语拉林窝集。拉林汉译“爽快、欢喜”,窝集汉译“大森林”。(5)尚志:满语乌珠(兀术)。汉译“河蚌之珠”。又译:女真语兀术,“头”之意,即女真首领金兀术发迹起兵之处。(6)集贤:满语佛兰,“鹿皮”,俗称佛兰屯,讹称福利屯。(7)绥滨:赫哲语奥里米(敖来密),“渡口”。(8)肇州:女真语珠赫,“冰雪”,即冰川雪地之处。俗称珠赫店,讹称出河店。金国建立后,认为此地为祖宗肇基之地,故称肇州。(9)松原:蒙古语伯都纳,“鹌鹑”,即鹌鹑鸟生息之地。(10)满洲里:鄂伦春语霍勒金布拉格,“终年不冻的泉眼或兴旺的泉眼”。

    注意事项

    本文(满族社会风情(第三讲).ppt)为本站会员(hyn****60)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