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现状研究.pdf

    • 资源ID:70325716       资源大小:414.8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现状研究.pdf

    2 0 1 2 年 第 1 1期(总第 5 6 5期)幼 儿 教 育(教 育 科 学)E a fl y Ch i l d h o o d E d u c a t i o n(E d u c a d o n S c i e n c e s)No 11,2 01 2 Ge ne r M No 5 65 课 程 与 教 学 中 班 数学 集 体 教学 活 动中 幼 儿 游 戏 性 表 现的 现 状 研 究 王 晓 丽 张永 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 l 0 0 9 7)【摘要】本研究对南京市4 所幼儿园8 个中班的数学集体教学活动进行 了观察 共收集了 1 2 个数 学集体教 学活动案例、4 1 2 次幼儿游戏性表现。对这些材料的分析结果表 明。幼儿的“明显的愉院性”表现较“温和”,“认知 自发性”“社会 自发性”表现较少“脱 离主题的表现”较多,“认知 自发性”“社会 自发性”和“幽默感”表现在操作练习环节出现最多。研究发现,目 前 中班数学集体教 学活动总体呈现 出高结构、高控制特点,教师较 少关注幼儿数学学习的 个 性 差异,师 幼互动 质量 较低 下。【关键词】中班数学集体教学;幼儿;游戏性表现【中图分类号】G 6 1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4 4 6 0 4(2 0 1 2)1 1 0 0 0 9 0 5 游戏,作为儿童生活和儿童文化的一个 自然 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不仅仅意味着玩,也不仅仅 是儿童用以理解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手段。它 实际上是儿童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儿童生存 的一 种状态。若幼儿在游戏时专注投入乃至深深陶 醉,就会表现出积极主动、机智幽默、快乐 自信、想 象丰富、灵活、创造等品质。事实上,幼儿在很多非 游戏活动中也会表现出这些游戏性品质。如,在语 言集体教学活动 中,幼儿的“愉悦性”和“社会 自发 性”表现往往很明显,例如会哈哈大笑,会扮鬼脸,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等。幼儿在数学集体教学活 动中也会表现出独特 的游戏性品质。为此,本研究 对后者展开了专题深入探讨。一、研 究设 计(一)研 究对 象 在南京市4 所幼儿园共8 个 中班观察了1 2 次数 学集体教学活动。在每次观察 中,随机选择各班4 名幼儿(2 男2 女),共4 8 名幼儿为研究对象。(二)研 究 工具 利伯 曼(L i b e r ma n,1 9 6 5)认为“游 戏性”既 是 所有游戏活动的特征,也可以作为判断一种活动 是否具有游戏性质的标准,同时也可以视为个体 的一种个性倾向性或个性特征。本研究对“游戏 性”的界定以利伯曼所提出的五维度 为框架。略 有修改。同时,本研究又以巴尼特(B a rne t t,1 9 9 1)编制的 儿童游戏性量表(C h il d r e n S P l a y f u l n e s s S c a l e)为基础作了局部修订,形成 了 数学集体教 学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了 评分者信度检验(评分者信度为0 8 6,表明信度 良 好),具 体见 表 1。(三)研 究方法 根据 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幼儿游戏性表 现量表,每隔 3分钟对观察对 象做一次观察记 录,共记录了 4 1 2次幼儿游戏性表现。对收集到的 数据运用 S P S S 1 7 0 进行分析。二、研 究结 果(一)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 现 总体特 征 由图 1可知,在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 中,幼 儿的游戏性表现各维度出现 的情况为,“明显的愉 通讯作者:张永英,南京师 范大学教 育科 学学院副教授,E m a i l:z h a n g y y 7 2 1 2 6 c o m 引 自边 霞教授在 儿童文化与儿童艺术教 育 课 堂教 学中的阐述。一9-万方数据幼儿教育(教 育科学)第 1 1 期 表 1 数 学 集 体 教 学 活 动 中 幼 儿游 戏性 表 现 量 表 I 明显 的愉悦性 认知 自发性 社会 自发性 身体 自发性 幽默 感 脱离主题的表现 自发地检验游 戏过 对 别 人 的 接近 持 友 表情专注积极 行为活跃(座位上)善意逗 弄他 人 与旁边幼儿说笑 程和作品 好态度 跑、眺、滑等动作较 听 到幽默 故 事 微笑,嬉 笑,哈哈大笑 提出疑问或新 问题 与他人一起 游戏 东张 西望 多(离位)时发出笑声 表情夸张(扮 鬼脸等)遇到困难不放弃 与他人讨论 疲倦 打 哈欠 表达 自己的观 点 展 面 无表情,目光 又说 又唱,手舞足蹈 非常规地使用物品 示 自己的作品 呆滞 兴奋(无明显夸 张动 主 动 帮 助 他 人 或 主 作、表情)在游戏中变更活动 动寻求他人帮助 悦性”表现 出现频数最多,其次 是“身体 自发性”“社会自发性”表现,“幽默感”表现出现频数最少。3 0 0 2 5 0 2 0 0 1 5()1 O 0 5 O ()明显的愉悦性 认知 自发性 社会 自发性 身体 自发性 幽默感 图 1 游 戏 性 表 现 各 维 度 出现 频 数(二)中班数 学集体教 学活动 中幼儿 游戏性 表 现 的 性 别 差 异 男 女 图 2不 同性 别 幼 儿 游 戏 性 表 现差 异 比较 由图 2可知,男孩“认知 自发性”“身体 自发 性”表现 的出现频数高于女孩,女孩“明显的愉悦 性”“社会 自发性”表现的出现频数高于男孩,男孩 女 孩“幽默 感”表现 出现频 数相 同。对 不 同性别 幼 儿游戏性表现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见表 2。表 2不同性别幼儿游戏性表现总体特征卡方检验 实 际 理 论 实 际 频 数 与 d f S i g 卡 方 催 频数 频数 理论频数之差 男 1 7 5 1 7 3 0 2 0 1 0 8 3 0 004 6 女 1 7 1 1 7 3 0 2 0 1 0 一 由表 2可知,不 同性 别 幼儿 的游 戏性 表现 总 体 上 不存在 显著 差异(p O 0 5)。(三)中班数 学集 体教 学活 动不 同环 节 中幼儿 游戏 性表现 特征 本研究所称的教学活动环节是指数学集体教 学活动通常所具有的四个环节,即导入、讲解演 示、操作练习和总结评价。1 2 0 1 0 0 8 0 6 0 4 0 2 O 0 明显的 认知 社会 身体 幽默 感脱离 主题 愉悦性 自发性 自发性 自发性 的表现 口 导入讲解演示 操作练 习 一总结 价 图 3不 同 环 节 中 幼 儿游 戏性 表现 的 总体 特 征 由图 3 可 知,幼 儿 的“明 显 的愉 悦性”“身体 自 发性”表现和“脱离主题 的表现”在讲解演示环节 出现频数最多,分别为 4 0 5、4 4 8、3 5 7;“认知 自发性”“社会 自发性”“幽默感”表现在操作练 习 环节出现频数最多,分别为 6 4 2、9 0 5、1 0 0。对 幼儿 游戏性 表现 在教 学各 环节 的出现 频数 进 行 卡 方检 验,结 果见 表 3。表 3幼儿游戏性表现在教 学各环节出现频数的卡方检验 实 际 理 论 实际 频 数 与 d f S i g 方 值 频数 频数 理论频数之差 导入环节 4 6 8 6 8 -4 0 8 讲解演示环节 1 2 8 8 6 8 4 1 3 3 ()0 00 6 0 2 05 操作练 习环节 1 1 7 8 6 8 3 0 3 总结评价环节 5 6 8 6 8 -3 0 8 上 l I 性性性 腧泼 拨 一 唯 埘 一 主 黑 一 明认社身幽 一 _ I-一 一 一 L _-L ;j 鲫 0 万方数据王晓丽张永英: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 中幼儿游戏性表现 的现状研究 由表 3可知,幼儿游戏性表现在教学各环节 出现的频数存在显著差异(p O 0 1)。三、讨论与建议(一)关于 中班数 学 集体教 学 活动 中幼 儿游戏 性表现的总体特征 1 幼儿“明显的愉悦性”表现很“温和”在 4 1 2次有效观 察 中,幼儿 表现 出“明显 的 愉悦性”的频数为 2 8 1次。其 中以“表情专注积 极”为主,占总频数的 9 3 2;较强烈 的游戏性 表 现“表情夸张(扮鬼脸)”等出现 频数 占总频数 的 0 5;更为强烈 的“又说 又唱,手 舞足蹈”和“兴 奋”没有出现。可见,平时“生龙活虎”的幼儿在数 学集体教学活动 中表现相对“温和”,这可能与中 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结 构化程度 和控制程度较 高有关。2 幼儿“认知 自发性”“社会 自发性”表现较少 在 4 1 2 次有效观察中,幼儿“认知自发性”表现 共出现 1 5次。其中“自发地检验游戏过程和作品”占总频数 的 1 5,“提出疑问或新问题”未出现,“遇到困难不放弃”占 1 0,“非常规地使用物品”占 0 5,“在游戏中变更活动”占 0 7。可见,中班数学 集体教学活动中 幼儿的“认知自发性”表现非常不 明显,幼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之所以没有问题或提 不出新问题,可能与教学活动没能引发“真问题”或 没 能引起幼 儿的认知冲 突有关。幼儿 的“社会 自发 性”表现共出现 2 0次。其中“对别人的接近持友好 态度”和“与他人一起游戏”均未出现,“与他人讨 论”占总频数的 0 5,“表达 自己的观点,展示 自己 的作品”占总频数 的 1 9 o,“主动帮助他人或主动 寻求他人帮助”占总频数的 2 。可见,中班数学 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社会自发性”表现非 常不明显 这可能与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 没有引导幼儿进行交流有关。3 幼儿“脱 离主 题 的表现”比较 多 在 4 1 2次有效观察中。幼儿“脱离主题的表 现”共出现 1 1 2次。其中“与旁边幼儿说笑”占总频 数 的 3 6。“东张西望”占 1 4 1,“疲倦,打哈欠”占2 9,“面无表情,目光呆滞”占 6 6。中班数学 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脱离主题的表现”较 多 可能与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没能较好地吸 引幼儿的注意力有关。4 幼儿“认知 自发性”“社会 自发性”和“幽默 感”表现在操作练习环节最多 在 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 的“操作练 习”环 节,幼儿 的“认知 自发性”“社会 自发性”和“幽默 感”表现出现频数均在总频数 中占较高比率。可 见,“操作活动”是幼J L t:L 较喜欢的数学学 习方式。(二)关 于 中班 数 学集体教 学活动 中幼儿 游戏 性表现总体特征的分析 1 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具有高结构特点 程杨(2 o l o)将 高结构化课程定 义为“由教师 发起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其中起主导作用。高结构 化课程主要以教学为主,强调教师的灌输、儿童的 接受和教学 目标 的特化,目的是为了让儿童掌握 知识、技 能”。据此判断,本研究所观察 到的 1 2 次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均属高结构化课程。这 1 2次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中,都有要求 幼儿理解某个数学知识、掌握某个数学技能 的预 设。评价环节教师主要考察幼儿是否已掌握本次 教学活动 的内容。这样的教学 目标和评价内容要 求幼儿必须专注于教师 的讲授和演示,努力操作 和练 习,以掌握知识和技能。在这样的教学活动 中,幼儿 的游戏性表现更易倾向于以温和的“表情 专注积极”为主 较少出现“认知 自发性”表现。2 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具有高控制特点 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并且易受外界新 异刺激吸引,所以在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一定程 度的“控制”是必要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控 制”可分 为时 间控 制和 秩序控 制两 种。(1)时间控制 一般情况下,幼儿园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 在 2 0分钟左右。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要完成导 入、讲解演示、操作练习、总结评价等教学环节,还 要保证全体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对时间 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每一个教 学环节大多看上去有些急匆匆,“看谁做得 又快又 好”往往是教师们评价幼儿常用的话语。在如此紧 迫的节奏下,幼儿自由、充分操作材料的时间难 以 保证。幼儿被要求做到的往往是,对教师讲解演示 的内容迅速作出反应,然后尽快模仿、练 习、掌握。因此,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游戏性更 多地表现为“表情专注积极”也就不足为怪了。(2)秩序控制 在观察现场。研究者经常听到教师对幼儿再三 地强调“小手放放好,小嘴巴闭闭紧,小眼睛看老 师”等。适度的秩序控制对幼儿的有效学习是必要 的。而高度 的控制往往让幼儿缩手缩脚,幼儿连动 1 1 万方数据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第 1 1 期 都不敢动,更不要说做出“又说又唱,手舞足蹈”“表 情夸张(扮鬼脸)”等行为了。同时,教师出于控制秩 序的目的,并不提倡幼儿与同伴自发交流与合作,甚至视之为“破坏秩序”,因此导致中班数学集体教 学活动中幼儿的“社会自发性”表现相对较少。3 教师较少关注幼儿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1)教师较少关注幼儿数学学 习能力的差异 幼儿具有学习数学的潜力,这种潜力存在较 大 的个体 差异。有 研究 表明,三四 岁左右 的幼 儿 在非正式数学知识和经验上就 已经表现出很大的 个体 差异,例如 有 些三 四岁幼 儿数概 念 的发 展可 以超过五六岁的幼儿,并且这种个体差异还会随 着年龄增长而加大。还有研究者对幼儿数概念的 发展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幼儿在数数与基数能力、书面符号表征能力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这种 差 异在 学前 三年 中始终存 在。3 在研究者观察 的 1 2 次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均要求班上 3 0名左右的幼儿在 同样的时间 内学习同样的内容,而较少关注幼儿数学学习能 力方面的差异。几乎没有教师能实施差异化教学,这 难 免导 致“有 的孩 子 吃 不饱,有 的孩 子吃 不 了”的状况。对于“吃不饱”的孩子来说,教学活动淡 而无味,因为他们可以轻松地解决老师所提的问 题。他们并没有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更谈不上激 起思维的浪花,所以较少表现出“认知自发性”。对于“吃不了”的孩子来说,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过 程味同嚼蜡,因为他们还理解不了老师所提的问 题 所以常常游离在教学之外。正如杜威所说:“一个人要有效地进行思维,必须已经具有或者现 在有许多经验 给他提供对付所遇困难 的办法。困难是引起思维的不可缺少的刺激物,但并不是 所有 困难都 能 引起 思 维。有 时困难 使人 不知所 措,他们被 困难所吓倒,感到沮丧泄气。”4 不加 区别 地要求所有幼儿同时达到某种 目标,就是无视幼 儿数 学学 习的个体 差 异。(2)教师较少关注幼儿认知风格 的差异 幼儿的认知风格可作多种维度 的分析,其中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我们所 熟知的维度之一。许多研究证实,场独立性幼儿 在数学总测试以及概念和问题解决分测试中的表 现 均 优于场 依存 性幼 儿,操 作水 平也 优于场 依存 性幼儿。也有研究者认为,数学课中的社交互动 正被重视。社交活动有助于产生能促进认知能力 发展的可替代观点。这种学习方式能帮助场依存 一1 2 一 性儿童取得更好的数学成绩。s 幼 儿 的数 学 学 习方式 因认 知风格 的不 同而不 同。本研究观 察表明,教师尚没 有对 幼儿 的认 知风 格加以关注,导致部分幼儿在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 并没有得到适宜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影响到他们的 游戏性表现。4 中班数学集体教 学活动过程 中“师幼互动”质 量较低 下 弗兰德斯认为,评价一个教学活动的最佳方法 就是“对课堂内的师生语言进行互动分析”(王冬 兰、郭猛、严燕华,2 0 0 9)。在研究者收集到的 1 2 个 幼儿园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 中,师幼互动的类型 属于典型的“非对称相倚型”,即教师根据自己的想 法向幼儿提出各种要求,发出各种指令,无论教师 的要求是什么,实现这些要求几乎都是无障碍的。案例 一:老师:我们 以前 学过什 么 图形?幼儿 1:椭 圆形。老师:还 学过什 么(图形)?幼儿 2:长方形。老师:还 学过 什 么(图形)?幼儿 3:半 圆形。老师:半 圆形 学过吗?好 好 想一 想再 回答。我 们还 学过什 么图形?幼 儿 4:圆形。老 师:很 好,那我 们今 天 呀,就 再 来认 识 认 识 圆形(老师取 出准备好 的 圆形 图片,开 始讲 解预设 好 的 内容)。从案例一中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幼儿回答的“椭圆形”“长方形”没有给 出任何评价,对“半圆 形”甚至给出了负面评价,教师似乎一直期待着“圆形”这一“正确”答案的出现,完全忽视幼儿的 其他答案。案例 二:老 师:圆 宝宝 变魔 术,变 出 了半 圆形,圆形 与 半 圆形 有什 么不 同?幼 儿 1:半 圆形 比圆形 少 了底 下的 一半。幼儿 2:半 圆形是 半个 圆形 是整 个。幼 儿 3:半 圆形像彩 虹一样。幼儿 4:太 阳就是 两个 月亮做 成 的。(孩子 们讨论 得很 热烈,争 先 恐后 地要 发表 自 己的意见)老师:我们是不是可以用两个点代表两个半圆呢?幼儿:可 以。万方数据王 晓 丽张 永 英:中班 数 学 集 体 教 学 活动 中幼 儿游 戏 性 表现 的现 状 研 究 老 师:(出示 由数 个半 圆组 成 的拼 图)下面我 们 来看 一 下。这 个 图形是 由几个 半 圆组 成 的?可 以用几个点来代表 它们?从案例二中可以看出,教师处于绝对领导地 位,根据自己的教育计划和教学需要实施互动,不 惜用“生拉硬拽”的方式来引导和控制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提问是师幼互动 的一个重 要内容,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 问 是教学的生命,提 问提得好即教得 好(杨莉君、康 丹,2 0 0 7)。研究者在分析了收集到的 1 2个教学案 例后发现,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 更多的是一种“封闭式提问”,而非“开放式提问”。有研究者发现,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 封闭式问题非常显著地多于开放式 问题。封闭 式问题过多,会减少幼儿积极思考的机会,抑制幼 儿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5 教 师没有充分发挥“操作练 习”在幼儿数学 学习中的作用 在 研 究 者所 观 察 的 1 2次 中班 数 学 集 体 教 学 活动中,所有活动都有“操作练 习”环节,教师在操 作材料的提供上也注意到了材料的丰富性、适宜 性和差异化等。研究者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操作 练 习”环节全部是在教师对新知识讲解演示之后 进行的,目的是要幼儿模仿教师演示时所用的方 法进行强化练 习,以掌握知识。这种操作属于验 证性操作,而探索性操作和创新性操作几乎没有 出现。幼儿园 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所具有的这 种特点,正如欧内斯特冯 格拉塞斯费尔德所说,“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行为上。而不是集中在促 使学生做出反应或以某种特殊方式行动上。强化 通过重复可以得到强化的那些行为,却忽略了行 为主体对问题的理解,也忽略了主体内在固有的 逻辑能力”。7 要解决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 问题 需要教师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就本研 究所发现的问题而言 教师要通过树立科学的数 学知识观和幼儿数学学 习观,尝试营造高结构、低 控制的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在教学时关注幼儿学 习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充分发挥操作和建构在幼 儿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与幼儿进行平等、对话式的 师幼互动等加以有效解决。参 考文 献:1 E F T HI MI OS T R E V L A S,V A S I L I OS GR_ AM M ATI KO POULOU,NI KOLAOS TS I GI LI S,e t a 1 Ev ua fin g p l a y f u l n e s s:Co n s t r uc t v a l i d i t y of t he c hi l d r e n s p l a y f u l n e s s s c a l e U E a r l y Ch i l d h o o d E d u c a t i o n J o u m,2 0 0 3,3 1(I):3 3 3 9 2 程 杨 高结 构化幼儿 园课 程在农村贫 困地 区学前 教育 中的运用【T 考试周刊,2 0 1 0,(2 i),(3 周 欣 儿 童 数 学 学 习 的个 别 差 异 和 个 性 化 数 学 教 育 I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 0 0 6,3 3 9 3 4 0(7 8):3 2 4 约翰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M 王承绪,译 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 0 0 1:1 7 2 5 OL I VI A NA T I V I D A D S A RA CHO幼 儿园 教师 与儿童 的认 知风格(M 阮婷,钱琼,郭力平,译 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 出版社,2 0 0 8:4 6 康丹勘 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 问的研究 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 0 0 8 7 莱斯 利 P 斯 特弗,杰里 盖尔 教 育 中的建构 主 义(M 高文,等,译 上海:华东 师范 大学 出版社,2 0 0 2 A S t u d y o n C h i l d r e n S P l a y f u l n e s s P e r f o r ma n c e s i n Ma t h e ma t i c s Gr o u p T e a c h i n g a c t i v i t y o f Mi d d l e C l a s s W a n g Xi a o l i,Zh a ng Yo n g y i n g (Co l l 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al S c i e n c e,Na n j i n g N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Na n j i n g,2 1 0 0 9 7)【A b s t r a c t T h i s s t u d y l a u n c h e d o b s e r v a t i o n s o n ma t h e ma ti c s g r o u p t e a c h i n g a c t i v i ty i n 8 mi d d l e c l a s s e s f r o m 4 k i n d e r g a r t e n s i n Na n j i n g,c o l l e c t e d 1 2 g r o u p t e a c h i n g a c ti v i t y c a s c s a n d 4 1 2 c h d r e n s p l a y f u l n e s s p e rf o r ma n c e s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o s e ma t e ri a l s d r a w s t h e f o U o wi n g r e s u l t s:t h e ma n i f e s t j o y o f c h il d r e n i s mo d e r a t e;t h e c o g n i ti v e s p o n t a n e i t y a n d s o c i al s p o n t a n e i t y o f c h il d r e n i s l o w;t h e d i g r e s s i o n o f c h i l d r e n i s mo d e r a t e;t h e c o g n i ti v e s p o n t a n e i t y,s o c i s p o n un e i ty a n d s e n s e o f h u mo r o f c h i l d r e n a r e hig h e r i n t h e h a n d s o n p a r t o f t e a c h i n g a c t i v i t y T his s m#a l s o fi n d s t h a t t h e t e a c hin g a c ti v i ty s h o w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i c s o f h i 曲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ti g h t c o n t r o l;t e a c h e rs p a y l e s s a t t e n ti o n t o c h i l d r e n s i n div i d u a l d i ff e r e n c e s i n ma t h e ma t i c s l e a rni n g;a n d t h e i n t e rac t i o n b e t we e n t e a c h e r s a n d c h i l d r e n i s u n s a ti s f a c t o r y 【K e y wo r d s ma t h e ma t i c s g r o u p t e a c h i n g a c t i v i ty o f mi d d l e c l a s s;c h i l dre n;p l a y f u l n e s s p e r f o r ma n c e s 1 3 万方数据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现状研究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现状研究作者:王晓丽,张永英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刊名:幼儿教育:教育科学英文刊名:年,卷(期):2012(11)本文链接:http:/

    注意事项

    本文(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现状研究.pdf)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