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docx
-
资源ID:70425480
资源大小:14.6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docx
2023年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 高中历史学问点总结: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改变趋势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和平与进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进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急,总体稳定、局部动乱,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进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进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进展的影响。 4、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点48雅尔塔体制 内容:商量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战后和平等问题,实质是美苏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 影响: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的国际新的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考点49美国冷战政策 1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2实质:遏制共产主义,遏制苏联 3措施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马歇尔打算; 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考点50苏联对抗美国冷战政策的措施 经济上: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上:1955年,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同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影响: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考点51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朝鲜半岛分裂:1948年分裂为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7月,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并建设导弹基地,最终,苏联被迫撤走导弹,说明当时美国占据优势。 考点52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西欧各国联系日益亲密,为保障自身的安全与进展。 2过程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西欧国家实现联合的舒曼打算。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签订了确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巴黎条约。 1957年,西欧六国在罗马又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欧洲共同体成立。 3影响:增添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改变 考点53快速崛起的日本 1经济恢复1945年-1955年缘由: 消除生产关系中封建落后因素、美国扶植、朝鲜战争提供的契机。 2高速进展1956年-1973年 缘由:制订合乎国情的经济进展战略、引进先进技术、重视教育;进展外向型经济 表现:1955年,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大体完成。1956年到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进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月,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谋求政治大国:20世纪80年月提出政治大国目标 考点54不结盟运动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提出了不结盟的主见。 正式形成: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斗争目标: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20世纪七八十年月,把反对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从成立之日起就把经济领域的斗争作为中心内容之一 历史意义: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考点55东欧剧变 1含义:东欧各国执政党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 2表现: 波兰剧变:发生于1989年,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德国统一: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 3剧变缘由 历史根源:照搬苏联模式,长期受制于苏联 内部缘由:经济进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政治上忽视民主与法制,脱离群众,导致政治危机 外部缘由: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化等政策的推行 考点56苏联解体 1缘由 根本缘由: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 外部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化战略 2过程 戈尔巴乔夫改革以人道的社会主义代替了科学社会主义,导致政局动乱,民族分别活动愈演愈烈; 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把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 八一九事件转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和俄共被停止活动,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俄罗斯等在1991年底年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独联体,苏联解体 3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考点57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1特点: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展 2多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和进展: 美国: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 欧共体: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 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 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武器,经济形势好转; 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日渐提高。 人类的和平与进展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尚未根本转变,局部的战乱、紧急、动乱此起彼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全球安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面对新的挑战,各国应超越传统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加强沟通合作,亲密互相协调。应当主动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建立适应各国进展水平和要求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制,保障全部国家特殊是进展中国家平等进展的权利。应当充分敬重各国文明进展的多样性,各种文明和各种进展道路应和谐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实现一个长久和平与普遍繁华的世界做出主动的努力。 以上高中历史学问点总结: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改变趋势由有途网收集整理,更多关于高中历史学习技巧及方法相关文章请查看 有途网高中历史栏目 ,高中历史栏目为提供高中历史学问点总结、学习方法、复习打算及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等,欢迎访问有途高考网。 推举阅读: PREV ARTICLE怎样学好高中历史 学好历史必看的电视剧NEXT ARTICLE高中历史会考必考学问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