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德育理论的发展PPT讲稿.ppt

    • 资源ID:70488537       资源大小:1.84M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德育理论的发展PPT讲稿.ppt

    德育理论的发展第1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教学目标n1、了解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教育的思想,认识到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丰富和深刻。n2、了解西方几种有代表性的德育理论流派及其观点,并认识其对当前学校德育的意义和价值。n3、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拓宽自己的视野。第2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n道德是人们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而产生的。n“建国君民,教学为先”n“公民道德建设”“创建和谐社会”第3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问题?n你知道古代的哪些学派和名人的道德教育观点,他们的观点对你有什么启发?第4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热身:n“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n“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认为这个是愚民政策,孔子也由此成为不尊重劳动人民的典范)n“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改变先前提出的“礼不下庶人”为“礼可以下庶人”,意识到了教育对提高人的素养和稳定社会政局的重大意义。)n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第5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德育理论中国古代的德育理论n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史上唯一经久不衰的文明发源地。在远古时代,中国文化就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化并驾齐驱。在中古时代,中国文化则屹立于世界东方,与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交相辉映;欧洲自中古时代之后,进入历史上所称的黑暗时代,而中国文化却在漫长的中世纪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到了近代,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竞争中不免落后,但中国文明形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结构,在文化层面上的意义并未消失。第6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内容丰富 n从启迪社会成员自觉“立身做人”,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n从劝说当权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伦理道德规范、施教的途径、方法等。第7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功能完善 n家、国;n个体、社会第8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教育结构完善 n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全面的道德教育体系:n教育的内容,n实施的方法n实施的途径n实施的原则第9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n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n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理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理论第10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一、孔子n简介: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涉及人性理论的思想家,他认为,“性相近,习相远”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对培养理想人格的作用n基本内容:“仁”和“礼”,n仁的内容是“爱人”,其社会功能是“克己复礼”。第11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德性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n1、学与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n2、克己与内省:一方面,“君子求诸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之”,另一方面“过则勿惮过”,认为“君子只过,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n3、慎言而敏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以及“言中伦,行中律”。第12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二、孟子 n简介:孟子战国十分推崇孔子,“乃所愿,则学孔子。”,并以孔子的思想继承者自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性本善”的学说的思想家。n教育目标:“明人伦明人伦”n相信人的善的潜质善的潜质:人的“四端”(仁义礼智)“固有之也”,“人皆可以为尧舜”第13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孟子的基本观点n变化的观点变化的观点和主体性主体性的观点:人的本善是可以失去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所以,不是“人人皆尧舜”。n实实践践的的观观点点:主张道德修养需要培养“浩然之气”,磨砺意志,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百折不挠的“大丈夫”。“反求诸己”要求“知耻”、“思诚”、“明善”,以达到至善的境界。第14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三、荀子 n简介:荀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主张“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伪:后天习得的因素),一方面提出:人性的“天之就也”“生之所以为然”的恶,一方面主张要去恶为善,“化性起伪”。n理想的人格(培养目标)是“士”“君子”“圣人”。n强调道德教育对人的个性完善的作用:教育过程即“化性起伪”“去恶转善”的教化过程。第15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荀子在教育方法和过程方面的主张n1、主张“隆积”“积靡”,即“逐渐熏陶”,提倡“积善成德”。认为能否成为圣人在于“肯为”与否,即能锲而不舍地努力进取。n2、主张“防微杜渐”,认为环境和习俗对人的品性有很大的影响,必须“慎注错,慎习俗,大积靡”,防微杜渐。n3、注重修养与教化,主张培养好善疾恶、“择善从之”的精神,并将“礼义教化”与“修身自强”加以辨证协调。n4、主张“主、导”:对欲望要加以调节控制,合理疏导。n5、主张在培养个性品德时补偏救弊,立于“中道”;n6、主张以批评者为师:“故非我者而当也,吾师也;谄谀我者,吾贼也。”第16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四、墨子 n培养目标是:能担任治国利民的职责、具有兼爱精神的“贤士”或“兼士”,;n内容:主张“兼爱”和“非攻”。n提出了听言迹行、察其所能、量功分禄及“合其志功而观“的考核、评价人才的原则。(全面的观点)第17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道德行动中的“利益”原则 n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兼爱是相互间的义务,并与物质利益相联系,“义,利也。”n将“利人”“利天下”理解为“义”的内容、目的和标准,认为“爱人”应以利人为目的和内容,同时又将“义”作为达到“利人”“利天下”的手段,从而提出“贵义”,使义和利义和利达到统一。第18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五、韩非子法家 n简介:韩非子为秦始皇及后来的历代君主专制统治者提供了理论方法,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法家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推行“法制”。n观点:“人性自私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指出法制教育完全符合人的本性,去恶为善只能靠法制。n主张严格要求,反对溺爱,强调法制对人的不良品性的改造作用。主张“去私心行公义”。n不足:忽视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反省内化的作用。第19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六、老子与庄子道家 n简介:老子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庄子是战国人,继老子之后的道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n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私、无欲、自然无为的,人应效法“道”,顺其本来的自然,不必有目的、有意识地作为。n教育使人由愚变智,由无欲变有欲,使人的本性丧失,认为教育是一种罪过。提出“绝仁弃义”“绝圣弃智”n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处世原则,可以让人形成谦卑、勿骄的品格,却也造成了不敢出人头地的消极的民族心理。第20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庄子n庄子认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资质、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他认为精神绝对自由,超脱外物、逍遥宇宙是符合人的天然本性的,而仁义道德都是虚伪的、非人性的东西,人顺其自然之性活着就是善。n主张恬静保性、养生。逍遥游第21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分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分析n一、重视德育的社会功用:德乃为政之本,教之本源n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n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n孟子:善政不如善教。“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第22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分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分析n二、重重视视德德育育的的人人格格塑塑造造功功能能,追追求求光光明明伟岸的人格伟岸的人格n目标是培养完美的人格:知(智)、仁、勇(三达德)兼顾,(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n注重培养道德能力:“知”不是简单地理解为对道德规范的认识、理解,而是更侧重于道德认知能力的形成,包括:道道德德理理解解力力,道道德德判判断断力力和和道道德德价价值值的的选选择择能能力力(以及自我认知能力:内省力等)第23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分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分析n三、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体系全面完整n1、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仁爱思想,严密的规范系统礼n2、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孝悌为本,“出则悌,入则孝”n3、传统伦理道德的理想境界群体和谐思想:对个人“义”字当头,对国家“公”字为重(这是有别于西方的重要的特点)第24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道德的理想境界道德的理想境界群体和谐思想群体和谐思想 n诗经诗经“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公而忘私”n范范仲仲淹淹:先先天天下下之之忧忧而而忧忧,后后天天下下之之乐乐而而乐乐n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n林林则则徐徐:苟苟利利国国家家生生死死以以,岂岂因因祸祸福福避避趋趋之之第25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分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分析n4、传统伦理道德的的基本原则重义轻利原则n一个被看作有道德的人,尽管他的道德品质会有不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必须作到的,就是“有道德”的人不能损坏他人的利益。传统伦理道德在义利问题上,一贯奉行“见利思义”“重义轻利”“以义制利”,这实际上是一种互利互惠互利互惠的道德原则的体现。第26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分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分析n四、早教早管、由近及远、奖惩结合的德育方法n1、中国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认为幼年时形成的道德品行根深蒂固:“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n宋代程颐、程颢: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不能忘。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音“居”,生养、抚养)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第27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分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分析n四四、早早教教早早管管、由由近近及及远远、奖奖惩惩结结合合的的德德育育方法方法n2、对待孩子要严格:“使为则为,使止则止”,“苔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n注意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如人际关系先亲子关系再到与他人的关系,从家庭的“孝悌”进而对他人“仁爱”,对国家“忠诚”;n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n朱熹:洒扫、应对、进退等开始,逐步提高,学会为人处世。第28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分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分析n四四、早早教教早早管管、由由近近及及远远、奖奖惩惩结结合合的的德德育育方方法法n3、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批评、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批评n孔子:严格要求学生,发现缺点错误要及时指正,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以最大的信心和勇气去争取进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n孔子也重视榜样的作用:“举善而教不能”。n4、强强调调道道德德学学习习的的几几个个环环节节: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提高美好的道德第29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分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分析n五、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结合n家教专著:北齐的颜之推颜氏家训宋代司马光的家范等;n最重要的还是学校教育:“设庠、序、校以教之”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还编撰了较为系统的教材小学分6卷,辑录了古圣先贤的言行,清朝里李毓秀的弟子规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本有影响的道德教育教材。第30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小结n中国古代传统伦理道德思想所蕴涵的思想和精神上可以超越时空的界限,为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的人们借鉴和利用。我们今天的继承是毫无疑义的。n但是,这些传统道德是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服务于特定的阶级,因此,在应该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提炼、发掘、再创造的过程。n如:公忠观:孙中山“天下为公”,不忠于君,要忠于国、忠于民。第31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二节 西方德育理论n第一部分外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第一部分外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n第二部分外国当代道德教育思想第二部分外国当代道德教育思想第32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一部分外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第一部分外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n一、苏格拉底n著名的论断“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人只有知道什么是美德(有德性的知识),才有可能有德性,教育要使人觉悟到自己的无知,规劝人们寻求真知。(助产术,产婆术)第33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一部分外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第一部分外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n二、柏拉图n“理想国”:有三个等级统治者的德性在于智慧,武士的德性在于勇敢,劳动者的德性在于节制。整个国家分工合作,三者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和谐有序,就达到了公正的美德。公正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第34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一部分外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第一部分外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n三、亚里斯多德n中庸之德:过和不及属于恶,中庸属于善n在欲望方面的道德是慷慨,不及是寡欲,过是纵欲;n在钱财方面的道德是慷慨,不及是小气,过是粗俗;n在社交方面的道德是友谊,不及是乖僻,过是吹捧第35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二部分外国当代道德教育思想第二部分外国当代道德教育思想n一、卢梭:爱弥儿n1、儿童生而有善性,是一切道德教育的出发点n2、遵从自然是道德教育的基本特征:n“人类远离自然的状态,会使人类越来越不幸。”n“自然惩戒法”或“自然后果法”n3、爱国主义教育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进行第36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二部分外国当代道德教育思想第二部分外国当代道德教育思想n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n代表人物:劳伦斯.科尔伯格美国现代德育认知发展理论之父(第37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论n水平一:前习俗道德水平(学前期至小学中低年级)n阶段1:惩罚与服从导向n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导向n水平二:习俗道德水平(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开始)n阶段3:人际导向n阶段4:社会制度(法律和秩序)导向n水平三:后习俗道德水平(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n阶段5: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导向n阶段6:普遍性伦理道德原则导向第38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水平一:前习俗道德水平n阶段1:所谓“对的”就是绝对服从权威和规则,“做对”是为了避免惩罚:凡不受到惩罚和顺从权威的行为都被看作是对的。n阶段2:所谓“对的”就是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满足他人的需要的行为。儿童已经能区分自己和权威者或其他人的利益,知道可以通过等量交换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朴素的快乐主义)第39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水平二:习俗道德水平n阶段3:认为所谓对的,就是扮演好一个好角色,(好男孩好女孩角色)恪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福利。认为个人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应该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否则会在良心上觉得内疚。十分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n阶段4:所谓“正确”是指完成个人的职责、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能够认识到个人(自己和别人)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感,没有超越常规的标准和外部社会的某种期望,尊重世俗社会的存在。第40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水平三:后习俗道德水平n阶段5:还带有从社会契约的角度看道德责任,也出现了道德信念的可变性,认为社会契约也是可以修正,以找到符合群体中更多人的利益。n阶段6:个体为了避免自责而不是他人的批评。既遵从社会标准也遵从内化的理想。达到这一发展水平的人将具有高度个体化的道德信念,道德判断已经超越了某些社会的规章制度,开始在道德的本质上考察问题。第41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道德的两难故事n皮亚杰:“间接故事法”(“对偶故事”)n“道德两难故事”:保留了对偶故事的简洁故事和冲突性特点,设置道德故事并提出道德问题,让被试在自己的反应中“投射”自己内心的观念,反映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n“道德两难故事”包括的冲突情境必须清楚明了,它不能包含太多的信息,不能太具趣味性,更不能使被试作出期望性的回答。故事中冲突性的观点表面看是好象合理的。第42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两难故事的应用策略:n面对一个道德两难故事n陈述一个假设的见解n检验推理n反思个人的见解第43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三、价值澄清理论n人们普遍认为,价值澄清理论学派是唯一可以和科尔伯格为代表的认知发展学派相提并论的学派。主要的代表:拉斯等n价值澄清的两个理论假设P41n例如:学校太乏味了,我可以不上学吗?n我将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第44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四、社会学习理论n代表任务:班杜拉等n主要的概念:n1、观察学习榜样示范:家庭示范、朋友示范、传媒示范、校风示范等n2、替代强化观察学习和自我强化第45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46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47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48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49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注意事项

    本文(德育理论的发展PPT讲稿.ppt)为本站会员(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