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和胶体》PPT课件.ppt
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需返回看的编号5759看到了86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本章目录1.1分散系分散系1.2气体气体1.3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4稀溶液的通性稀溶液的通性1.5胶体溶液胶体溶液1.6高分子溶液和乳浊液高分子溶液和乳浊液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教学要求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其主要特征;2.熟练掌握常用溶液浓度表示方法及各种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3.掌握等物质的量规则及其应用;4.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在本专业中的应用。5.了解高分子溶液、表面活性物质、乳浊液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浓度之间的换算。4.胶体溶液的性质5.高分子溶液的性质3.稀溶液的通性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教学难点1.冰点下降的理论解释;2.渗透压的概念。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溶液(溶液(solutionsolution):凡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凡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稳定的一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稳定的液相体系,称为溶液。液相体系,称为溶液。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溶液作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之中。与生命现象密切相关的水溶液尤为重要,因此,学习和掌握有关溶液的基础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胶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同时也被广泛地应用到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所以,了解和掌握有关胶体的知识也十分重要。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1.1 分散系一、分散系的概念 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分散质(dispersion phase)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系 分散剂(dispersion medium)起分散作用的物质(相)分散质和分散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前进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分散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细小水滴+空气云雾二氧化碳+水汽水金属化合物+岩石矿石相:在体系内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相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二、分散系的种类1.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聚集状态分类2.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表1-1 按分散质和分散剂聚集状态分类的分散系分散质分散相名称实例液固气气气气液气溶胶固气溶胶气气溶胶云、雾烟、大气中粉尘空气、混合气体气液固液液液泡沫乳状液溶胶汽水、泡沫牛奶、农药乳浊液泥浆、卤化银溶胶气液固固固固固体泡沫固体乳剂固体悬浮剂馒头、泡沫塑料珍珠、肉冻合金、;有色玻璃返回前进表1-2 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的分散系分子或离子分散系(粒子直径小于1nm)胶体分散系(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粗分散系(粒子直径大于100nm)低分子溶液(分散质是小分子)高分子溶液(分散质是大分子)胶体溶液(分散质是分子的小集合体)浊液(分散质是分子的大集合体)最稳定很稳定稳定不稳定电子显微镜不可见超显微镜可观察其存在一般显微镜可见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不能透过滤纸单相体系多相体系返回前进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引言引言溶溶液液(或或真真溶溶液液):分分散散质质粒粒子子直直径径小小于于1nm,均均相相系系统统,透透明明,不不能能发发生生光光的的散散射射,扩扩散散速速度度快快,为为热热力力学稳定状态学稳定状态.胶胶体体分分散散系系统统:分分散散质质在在某某方方向向上上的的直直径径在在1100nm之之间间,可可透透明明或或不不透透明明,均均可可发发生生光光散散射射,胶胶体体粒粒子子扩扩散散速速率率慢慢,不不能能透透过过半半透透膜膜,有有较较高高的的渗渗透压透压.粗粗分分散散系系统统:分分散散相相粒粒子子在在某某方方向向上上的的直直径径大大于于100nm,如如悬悬浮浮液液,乳乳状状液液,泡泡沫沫,粉粉尘尘等等.与与胶胶体体有有许多共同特性许多共同特性.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的各种分散系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世界最轻固体气凝胶:气凝胶是一种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可以经受住1公斤炸药的爆炸威力,让你远离1300摄氏度以上喷灯的高温。从下一代网球球拍到执行火星探险任务的宇航员所穿的超级隔热太空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这种物质的新用途。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气凝胶具有超强的隔热效果 它由一位美国化学家于1931年在打赌时发明出来,但早期的气凝胶非常易碎和昂贵,所以主要在实验室里使用。直到10年前美国宇航局开始对这种物质感兴趣,并让其发挥更为实际的用途,这种材料终于走出了实验室。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星尘号探测器携带的气凝胶所捕捉到的彗星尘埃 尽管气凝胶属于一种固体,但这种物质99%是由气体构成,这使得它外观看起来像云一样。研究人员认为,一些形式的由铂金制成的气凝胶能用于加速氢的产生。这样的话,气凝胶就能用来生产以氢为基础的燃料。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 1.2 1.2 气体气体1.2.1 1.2.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idealorperfectgasequation)p为气体的压力,SI单位为Pa;V为气体的体积,SI单位为为m3;n为物质的量,SI单位为mol;T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SI单位为K;R为气体常数,-1.K-1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理想气体:一种假想的气体。真实气体,特别是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在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若能较好地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可视为理想气体。例例1-1某氢气钢瓶容积为50.0L,25.0时,压力为500kPa,计算钢瓶中氢气的质量。解:根据理想气体方程式钢瓶中氢气的质量为:10.1mol2.01gmol-1=20.3g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1.2.2.1.2.2.分压定律分压定律分压:在相同温度时,某组分气体单独占有混合气体总体积时的压力。道尔顿(Dalton)分压定律:或推论:,两式相除,可得,或表明混合气体组分B的分压等于组分B的摩尔分数与混合气体总压之乘积。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气态物质的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因此混合气体中组分气体B的体积分数等于物质B的摩尔分数,即所以,例例1-2冬季草原上的空气主要含氮气(N2)、氧气(O2)和氩气(Ar)。在压力为9.7104Pa及温度为-22时,收集的一份空气试样经测定其中氮气、氧气和氩气的体积分数依次为0.780、0.21、0.010。计算收集试样时各气体的分压。解:p(N2)=0.78p=0.789.7104Pa=7.6104Pa p(O2)=0.21p=0.219.7104Pa=2.0104Pa p(Ar)=0.01p=0.019.7104Pa=0.97104Pa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1.3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名称数学表达式单位物质的量浓度molL-1质量分数量纲为1质量摩尔浓度molkg-1物质的量分数量纲为1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1.3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一、物质的量及其导出量二、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三、几种溶液浓度表示方法的换算四、等物质的量规则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溶液的一般概念溶液的一般概念1.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所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如:气体溶液(空气),液体溶液(海水),固体溶液(合金)2.通常所说溶液一般指液态溶液,最常见的是水溶液。3.溶液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溶质和溶剂的相对组成。4.溶液组成的量度是用在一定的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来表示的。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一、物质的量及其导出:一、物质的量及其导出: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SI规定:使用n或mol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七个基本单位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发光强度 物质的量量符号 L m t I T Iu n单位名称 米 千克 秒 安 开 坎 摩(尔)单位符号 m kg s A K Cdmol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1)“物质的量”与质量、长度、时间等一样,是一个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2)“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mol)(3)摩尔是一物系的物质的量,是含有同数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数目的集体,该物系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012kgC12的原子个数相等,即NA个(阿佛加德罗常数个)。NA=6.0231023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4)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注明在n后的括号内)。n(H2)=1mol 该物系含有 NA个H2 1mol H2n(2H2)=1mol 该物系含有NA个2H2 1mol 2H21mol(2H2+O2=2H2O)指1mol反应。(5)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及其它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6)基本单元的确定方法:a.由化学方程式确定:把化学(或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或离子式)的具体表达式,包括其计量系数在内作为一个整体确定为该物质的基本单元。3H2+N2=2NH3b.根据需要先选定一物质的基本单元,再以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形式配平有这种物质参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 规律规律:基本单元越大,物质的量的数值越小。根据此特点,启发学生总结换算公式。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7)同一物质用不同的基本单元表示的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由此得出其通式为: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由于物质的量由于物质的量nB的的数值取决于数值取决于基本单基本单元元的的选择,因此,选择,因此,表示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物质的量浓度时,必须指明时,必须指明基本基本单元单元。如某硫酸溶。如某硫酸溶液的浓度,由于选液的浓度,由于选择不同的基本单元,择不同的基本单元,其摩尔质量就不同,其摩尔质量就不同,浓度亦不同:浓度亦不同: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 1.3.1.物质的量浓度 (1-7)CB B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1。nB 物质B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V 混合物的体积,单位为L。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 练习 40克NaOH固体溶解成1L溶液,(2mol/L)求C(NaOH)。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第一种解法:本题有两种解法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第二种解法: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注意:使用物质的量单位使用物质的量单位mol时要时要指明物质的指明物质的基本单元基本单元。例:c(KMnO4)=0.10molL-1 c(1/5KMnO4)=0.10molL-1的两个溶液。两种溶液浓度数值相同,但是,它们所表示1 L溶液中所含KMnO4的质量是不同的,前者为15.8克,后者为3.16克。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1.3.2 1.3.2 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1-8)bB 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单位为molKg-1。nB 溶质B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mA 溶剂的质量,单位为kg。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1.3.3 1.3.3 摩尔分数摩尔分数 nBB的物质的量,SI单位为mol;n 混合物总的物质的量,SI单位为mol ;xB SI单位为1。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两组分的溶液系统两组分的溶液系统 :溶质B的物质量分数:(B摩尔分数)溶剂A的物质量分数:(A摩尔分数)任何一个多组分系统,则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1.3.4 1.3.4 质量分数质量分数 (1-9)mB 物质B的质量;m 混合物的质量;B的质量分数,SI单位为1。一般用表示 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例例1-11-1 求求(NaCl)=10%(NaCl)=10%的的NaClNaCl水溶液中溶水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摩尔分数。质和溶剂的摩尔分数。解:根据题意,100g溶液中含有NaCl 10g,水 90g。即m(NaCl)=10g,而m(H2O)=90g,因此 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几种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物质的量浓度:cB=2.质量摩尔浓度:bB=3.质 量 浓 度:B=5.质 量 分 数:B=4.摩 尔 分 数:xB=(如果只有两种组分:xB+xA=1)(如果只有两种组分:B+A=1)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1.3.5 1.3.5 几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几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1.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1-10)CB 溶质B的量浓度;溶液的密度;溶质B的质量分数;MB 溶质B的摩尔质量。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摩尔浓度CB溶质B的量浓度;溶液的密度;m溶液的质量;nB溶质B的物质的量。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若该系统是一个两组分系统,且B组分的含量较少,则溶液的质量m 近似等于溶剂的质量mA,上式可近似成为:若该溶液是稀的水溶液,则: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几种溶液浓度表示方法间的换算1.B cB2.cB bB 3.B cB根据下列例题可以总结出相应的公式例1浓盐酸的B为0.37,密度为1.19 gmL-1,求:(1)c(HCl);(2)bB;(11.9,0.016,)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1.4 稀溶液的依数性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二、溶液的沸点升高三、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四、溶液的渗透压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蒸气压温度曲线温度升高,蒸气压增大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 溶液的性质有些是由溶质的特性决定的(如:溶液的颜色、酸碱性、导电性);还有一些与溶质的本性无关,只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有关,l例例如如,稀稀溶溶液液蒸蒸气气压压的的下下降降、沸沸点点上上升升、凝凝固固点点下下降降和稀稀溶溶液液的的渗渗透透压压。(与纯溶剂比较)l该类性质称为稀溶液的通通性性,或称为依数性依数性。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溶液的蒸气压下降1.概念(1)饱和蒸气压一定温度下,溶剂表面的蒸发与凝聚达到动态平衡时所对应的蒸汽压力。任何纯溶剂在一定温度下都有一个确定的饱和蒸气压,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前进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 固体也有饱和蒸气压。如干冰、萘、碘等固体,蒸气压很大,可直接由固体变成气体(升华)。饱和蒸气压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有些物质的蒸气压很大,如乙醚、汽油等,有些物质的蒸气压很小,如甘油、硫酸等。蒸气压的大小,与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有关,吸引力越大,蒸气压越小。极性分子的吸引力强,蒸气压小。非极性分子的吸引力小,蒸气压大。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强,蒸气压越小。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当溶质分散于溶剂之中,溶液表面的部分位置,被溶质分子所占据,使得单位表面所能逸出的溶剂的分子个数减少,因此溶液蒸气压较之纯溶剂有所降低。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法国物理学家拉乌尔(FMRoult)在1887年总结出一条关于溶剂蒸气压的规律。p=p0 xA(1-13)p 溶液的蒸气压,单位为Pa;p0溶剂的饱和蒸气压,单位为Pa;xA溶剂的摩尔分数。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由于由于xA+xB=l,即,即xA=l xB,所以所以p=p0(1 xB)=p0 p0 xB p0p=p0 xB p=p0 p=p0 xB(1-14)p溶液蒸气压的下降值,单位为Pa;xB溶质的摩尔分数。结论结论: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的下降值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比。的蒸气压的下降值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比。拉乌尔定律拉乌尔定律 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1.4.2溶液沸点的升高和凝固点下降1.溶液的沸点上升沸点沸点:液体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的温度。难挥发物质的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二者之差为:Tb=Tb T0=kbbB(1-15)kb称为溶剂的摩尔沸点上升常数,单位为Kkgmol-1。pT溶剂溶液101.325kPaT0TbpMgSO4AlCl3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对As2S3负溶胶聚沉能力:AlCl3MgSO4K3Fe(CN)6对带负电溶胶:聚沉能力:Rb+K+Na+Li+结论结论(1)与胶粒所带电荷相反的离子电荷越高,对溶胶的聚沉作用就越大。(2)随着离子半径的减小,离子的聚沉能力减弱。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溶胶的互聚两种带有相反电荷的溶胶按适当比例相互混合,溶胶同样会发生聚沉。例:明矾净水作用。天然水中胶态的悬浮物大多带负电,明矾在水中水解产生的Al(OH)3溶胶带正电,它们相互聚沉而使水净化。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1.6 高分子溶液和乳浊液1.6.1 高分子溶液相对分子量大于104,蛋白质、核酸、DNA;合成橡胶、合成塑料、1.高分子溶液的特性特性(1)不能透过半透膜、扩散速度慢等。(2)高分子溶液是一种热力学稳定体系。(3)溶解的可逆性。(4)高分子溶液具有一定的抗电解质聚沉能力。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2.高分子溶液的盐析和保护作用高分子溶液的盐析和保护作用在高分子溶液中在高分子溶液中加入少量电解质不会聚沉。加入少量电解质不会聚沉。通过加入通过加入通过加入通过加入大量电解质使高分子化合物聚沉的作用称为大量电解质使高分子化合物聚沉的作用称为大量电解质使高分子化合物聚沉的作用称为大量电解质使高分子化合物聚沉的作用称为盐析盐析盐析盐析。盐析。盐析。盐析。盐析除中和高分子化合物所带的电荷外,重要的是破坏其水除中和高分子化合物所带的电荷外,重要的是破坏其水除中和高分子化合物所带的电荷外,重要的是破坏其水除中和高分子化合物所带的电荷外,重要的是破坏其水化膜,需加大量电解质。化膜,需加大量电解质。化膜,需加大量电解质。化膜,需加大量电解质。实验表明实验表明,盐析能力与盐类离子的种类有关盐析能力与盐类离子的种类有关.一些离子一些离子盐析能力的顺序盐析能力的顺序(也称也称感胶离子序感胶离子序)是是:(阴阴)柠檬酸柠檬酸酒石酸酒石酸SO42醋酸醋酸ClNO3ClO2I.(阳阳)Li+K+Na+NH4+Mg2+这种顺序与离子的水化顺序极为一致这种顺序与离子的水化顺序极为一致.盐析作用盐析作用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保护作用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保护作用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聚沉和保护作用示意图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聚沉和保护作用示意图(a)聚沉作用聚沉作用(b)保护作用保护作用若在溶胶中加入较多的高分子化合物若在溶胶中加入较多的高分子化合物,许多个高分子许多个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端吸附在同一个分散相粒子的表面上化合物的一端吸附在同一个分散相粒子的表面上,或者是或者是许多个高分子线团环绕在胶体粒子周围许多个高分子线团环绕在胶体粒子周围,形成水化外壳形成水化外壳,将分散相粒子完全包围起来将分散相粒子完全包围起来,对溶胶则起保护作用对溶胶则起保护作用.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聚沉作用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聚沉作用高分子化合物可使溶胶聚沉高分子化合物可使溶胶聚沉.好的聚沉剂应是好的聚沉剂应是相对分相对分子量很大的线型聚合物子量很大的线型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如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其相其相对分子量可高达几百万对分子量可高达几百万.搭搭桥桥效效应应:一一个个长长碳碳链链的的高高聚聚物物分分子子可可以以同同时时吸吸附附在在许许多多个个分分散散相相微微粒粒上上,通通过过“搭搭桥桥”把把胶胶粒粒联联结结在在一一起起,引起聚沉引起聚沉.脱脱水水效效应应:高高聚聚物物分分子子由由于于亲亲水水作作用用强强,其其溶溶解解与与水水化化作用使胶粒脱水作用使胶粒脱水,失去水化外壳而聚沉失去水化外壳而聚沉.电中和效应电中和效应:离子型高聚物吸附在带电的胶粒上而中和离子型高聚物吸附在带电的胶粒上而中和了胶粒的表面电荷了胶粒的表面电荷,使粒子间的斥力势能降低使粒子间的斥力势能降低,而使溶而使溶胶聚沉胶聚沉.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乳浊液乳浊液:由两种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所形成的粗分散由两种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所形成的粗分散系统系统.如牛奶如牛奶,含水石油含水石油,炼油厂的废水炼油厂的废水,乳化农药乳化农药等等.乳化作用乳化作用:油水互不相溶油水互不相溶,只有加入乳化剂才能得到比较只有加入乳化剂才能得到比较稳定的乳状液稳定的乳状液,乳化剂的这种作用称为乳化作用乳化剂的这种作用称为乳化作用.常常用的乳化剂多为表面活性剂用的乳化剂多为表面活性剂,某些固体也能起乳化作某些固体也能起乳化作用用.乳状液的类型乳状液的类型:水包油型水包油型微小油滴微小油滴(通常指有机物通常指有机物通常指有机物通常指有机物)分散在水中分散在水中,符号符号O/W,如牛奶、豆浆、农药乳化剂等如牛奶、豆浆、农药乳化剂等。油包水型油包水型,微小水滴分散在油中微小水滴分散在油中,符号符号W/O,如石油。如石油。如石油。如石油。1.6.2 乳浊液乳浊液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性质表面活性剂性质:当它被加入到某一物质中后,当它被加入到某一物质中后,能够显著降能够显著降低其表面张力,从而使一些极性相差较大的物低其表面张力,从而使一些极性相差较大的物质也能相互均匀分散、稳定存在。质也能相互均匀分散、稳定存在。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 :由极性基团由极性基团(亲水亲水)(通常是一(通常是一OH、一、一COOH、一、一NH2,=NH、一、一NH3+等基团构成)等基团构成)和非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疏水疏水)(主要是由碳氢组成的长(主要是由碳氢组成的长链或芳香基团所构成)两大部分构成。链或芳香基团所构成)两大部分构成。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表面活性剂具有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基团: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疏水基团)。水相油相 表面活性剂在两相界面作定向排列。使得两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大大降低。许多乳化剂都是表面活性许多乳化剂都是表面活性物剂。因此,表面活性剂物剂。因此,表面活性剂有时也称为乳化剂。有时也称为乳化剂。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 根据亲和能力的差别分为亲水性乳化剂和亲油性乳化剂。亲水性乳化剂适合制备OW型乳浊液,亲水性乳化剂的亲水基团结合能力比亲油基团的结合能力来得大,乳化剂分子的大部分分布在油滴表面。它在油滴表面形成一较厚的保护膜,防止油滴之间相互碰撞而聚结。常用的亲水性乳化剂有:钾肥皂、钠肥皂、蛋白质、动物胶等。亲水乳化剂亲水乳化剂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 同理在制备水油型乳浊液时,最好选用亲油性乳化剂。*常用亲油性乳化剂有钙肥皂、高级醇类、高级酸类、石墨等。不同类型乳浊液的区分:加水稀释后,乳浊液不出现分层,说明水是一种分散剂,则为O/W型乳浊液;加水稀释后,乳浊液出现分层,则为W/O型乳浊液。亲油型乳化剂亲油型乳化剂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乳浊液的去乳化乳浊液的去乳化去乳化作用去乳化作用:使乳状液破坏的过程使乳状液破坏的过程.分散相凝聚成更大分散相凝聚成更大的液滴的液滴,在重力场作用下自动分层在重力场作用下自动分层.破乳方法破乳方法:用不能形成牢固膜的表面活性物质代替原来的乳用不能形成牢固膜的表面活性物质代替原来的乳化剂化剂;加入某些能与乳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加入某些能与乳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消除乳消除乳化剂的保护作用化剂的保护作用.加入类型相反的乳化剂也可达到破乳的目的加入类型相反的乳化剂也可达到破乳的目的加热加热,加入高价电解质加入高价电解质,加强搅拌加强搅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以及以及电泳法等皆可加速分散相的聚结电泳法等皆可加速分散相的聚结,达到破乳的目的达到破乳的目的.第一章溶液上页下页回本章目录第一章习题P22基本题3,4,5,8提高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