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doc
-
资源ID:70517959
资源大小:35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苏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doc
江苏省江苏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试题库通关试题库(有答案有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能力有高低之分,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这说明人有()的差异。A.心理过程B.个眭心理倾向性C.认知过程D.个性心理特征【答案】D2、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该原理最大的不足在于()A.操作性不强?B.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C.评价关注焦点单一?D.不容易实施【答案】B3、掌握学习是由()提出的。A.布鲁纳B.斯金纳C.布卢姆D.艾里斯【答案】C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晨会活动的特点是简短、及时B.班会活动分为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两种形式C.班级活动包括晨会活动、班会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少先队活动D.少先队的组织机构是依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的【答案】C5、小学科学课程整合了自认科学各学科的内容,这种课程属于(?)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合并课程【答案】B6、小学儿童的品德的发展具存明显的转折期,一般在小学()A.三年级B.四年级C.五年级D.六年级【答案】A7、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A.荀子B.孔子C.孟子D.墨子【答案】C8、20 世纪 20 年代,抱着教育救国思想,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实践生活教育理论,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的教育家是()。A.徐特立B.鲁迅C.陶行知D.梁启超【答案】C9、储存容量大,但是时间较短的记忆属于()。A.短时记忆B.工作记忆C.瞬时记忆D.长时记忆【答案】C10、“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我国的()。A.中庸B.大学C.论语D.学记【答案】D11、对于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情感的学生来说,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B.松弛训练法C.认知转变法D.肯定性训练【答案】D1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是()A.分数意义的应用B.一个数乘以分数的应用C.分数除法的应用D.分数加法的应用【答案】A13、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C.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材(即教科书)D.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答案】D14、狭义的德育专指()。A.家庭德育B.学校德育C.社会德育D.社区德育【答案】B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答案】A16、当一个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评价他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能够为新的更好的集体标准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学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这是()。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C.任务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的纪律【答案】D17、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A.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榜样示范D.实际锻炼【答案】B18、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A.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B.从直观动作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为主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D.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答案】D19、美感属于()A.情绪B.情感C.心境D.激情【答案】B20、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其背后的教育意义。这种教育研究方法是()。A.经验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叙事研究法【答案】D21、王鸣属于多血质,秦刚属于抑郁质,王鸣和秦刚谁的气质好?()A.视情况而定B.王鸣C.秦刚D.无好坏之分【答案】D22、“隐性课程”一词是由()首先提出的:A.杰克逊B.博比特C.泰勒D.斯腾豪斯【答案】A2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夸美纽斯C.苏霍姆林斯基D.杜威【答案】B24、使用酒精灯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答案】B25、小学生从认识燕子、麻雀、乌鸦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这一思维方式是()A.综合B.推理C.判断D.概念【答案】D26、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测试,学生的成绩基本一致,这说明这张试卷具有较好的()。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A27、根据过度学习的研究,如果小学生读 4 遍后能够完整背诵一首诗,要达到最佳记忆效果,还应背诵()。A.2 遍B.4 遍C.6 遍D.8 遍【答案】A28、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教学形式叫()。A.特朗普制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制D.班级授课制【答案】A29、同一个问题在以前历年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呈现出各个层面的问题,把它们揉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思考、类比、归纳、总结、改进,达到温故知新之效。这属于()A.横向反思B.纵向反思C.集体反思D.个人反思【答案】B30、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特征。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现代社会【答案】B31、小英帮助生病在家的小勇辅导功课后感到很快乐,这种情感属于()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幸福感【答案】A32、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A.获得与消退B.刺激泛化C.分化D.同化【答案】D33、小学德育工作常用的奖惩属于()法。A.榜样示范B.品德评价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答案】B34、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答案】D35、教育相对独立形态形成的标志是()A.专业教师的出现B.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C.学校的出现D.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答案】C36、小学教科书的编排形式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还应符合()A.社会学的要求B.政治学的要求C.生态学的要求D.卫生学的要求【答案】D37、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周老师上课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知识,这一课程实施符合()。A.忠实取向B.创生取向C.技术取向D.相互适应取向【答案】D3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 1218 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答案】C39、构成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A.教育影响B.教育形式C.教育内容D.教育工具【答案】A40、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卢梭的爱弥儿B.斯宾塞的教育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答案】D41、晓红既想吃蛋糕又害怕发胖,纠结不已,她面临的心理冲突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答案】C42、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材D.教科书【答案】A43、小学生既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想被教师惩罚,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答案】B44、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韵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非正式评定【答案】D45、当学生安静下来时,就允许他离开禁闭室。这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答案】B46、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革之一是()。A.小学和初中分别设置B.十二年一贯的整体设置C.九年一贯的整体设置D.初中和高中分别设置【答案】C47、形式教育论的基本观点是()A.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学习知识本身包含着能力的培养B.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知善”,即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D.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答案】D48、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答案】D49、(2020 年真题)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体现的作业设计基本要求是()。A.形式多样B.难度适宜C.尊重差异D.注重创新【答案】B50、初入学的儿童,学习兴趣的特点为()A.有选择性但不分化B.既无选择性又无分化C.既有选择性又有分化D.无选择性但又分化【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材料:成绩平平的雯雯六年级时因一次考试数学得了全班第一而信心大增,对数学特别投入,成绩直线上升。六年级下学期时,新任数学老师非常严厉,对所有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错误都毫不留情,经常在全班点名批评。雯雯平时有些“马大哈”,一次又因粗心大意被数学老师点名:“不管你多聪明,平时考得再好都没有用,关键是大考,如果大考时还粗心,一切都玩完!”老师的话时常响在雯雯耳边,离考试越近,雯雯越紧张,考试的时候心情极度紧张,没办法发挥正常水平,每次考试拿到考试成绩都很懊悔。长此以往,雯雯渐渐丧失了对考试的信心。问题:(1)雯雯这种情况是什么情况请简要描述其特点和形成的原因。(2)如果你是雯雯的班主任,该如何引导雯雯走出考试阴影【答案】(1)考试焦虑是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征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雯雯的情况是考试焦虑症。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放松下来。学生考试焦虑症状产生的原因有:升学的压力,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某些人具有容易诱发焦虑反应的人格基础等。(2)如果我是雯雯的班主任,首先会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秩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无论考试的结果如何。都将不会是最后一次”,这对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接下来会采取放松训练,通过一定的方法。如呼吸法、暗示法、表象法和音乐法等,使雯雯一考试临近就紧张的意念得到放松,从而消除对考试的恐惧心理。二、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快乐的小公鸡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师:小公鸡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生:怎样才能快乐。师:小公鸡的问题解决了吗?生:解决了。师:他是怎样解决的呢?生:他去问别人,问了老牛、青蛙、小蜜蜂师:他们都是怎么跟小公鸡说的呢?(学生分别把老牛、青蛙、小蜜蜂等说的话读了一遍)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公鸡?生:他爱动脑筋,他有了问题就去问别人。生:是一只很虚心的小公鸡,最后接受了爸爸的意见,帮人们做事了。师:小朋友们觉得怎样才能快乐呢?(很多孩子谈了自己的看法)师:我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好不好?(学生马上进入角色表演)【答案】【答案要点】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可细分为两类:一是教学对话,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二是阅读对话,学生与课文作者之间的沟通对话。对话的实质是在平等的氛围中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建构意义。上述片段中,貌似平等的对话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和写作的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点拨】在回答这种评述教学片段一类问题时,考生必须从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各个角度去考虑。如教师的导入是否合理,提问是否有针对性,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是否照顾到了全体学生,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否丰富多样等。这一则教学片段属于阅读教学,考生要依照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教学建议进行分析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 100 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 10 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 10 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20 分)【答案】【答案要点】教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和处理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例如,本材料中的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 10 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会发现问题和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点拨】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许多突发状况,其中之一就是教师在讲授时出现错误。对于教师犯错应该怎么处理,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难度较大。考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教师可以坦诚地或幽默地承认犯错,然后立刻更正;也可以假装是故意留给学生的疑问,让学生自己讨论应该怎样改正。无论怎样,切忌如材料中的教师那样,把错误归于其他原因,尤其是知识性的错误。四、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吗?”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问题 1简答题问题:你从孔子教育学生的实例中能得到什么启发?【答案】【答案要点】(1)学生个性心理存在着差异。每个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事物、事件都各有自己的倾向,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不同的动机。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教师应该弄清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2)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五、材料:著名作家三毛上学时数学成绩不好。有一次,她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小测验的题都选自课后练习题,于是她就在测验前狠下一番工夫背这些题,结果一连考了 6 个 100 分。数学老师感到很奇怪,就决定在自修课上临时考她,结果三毛考得一塌糊涂。愤怒的老师马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在全班学生的哄笑声中,老师拿来毛笔在三毛的眼睛周围重重地画了两个大圆圈。三毛在回忆中说:“我情愿老师打我一顿,但他给我的却是自己一生都没有受过的屈辱,这件事的后遗症三天后才显现出来。那天早晨上学,我走到走廊上,见到自己的教室时立刻就昏倒了,并且越来越严重。到后来,早上一想到要去上学,便害怕得立刻昏倒,失去知觉。”问题:请运用德育的原则对该老师的行为进行评价。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么做【答案】(1)材料中的教师违背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2)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材料中的教师对三毛进行讽刺挖苦以及“在三毛的眼睛周围重重地画了两个大圆圈”的做法,并没有做到尊重信任学生。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的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应看到学生积极进步的一面,并对此进行鼓励,而不应只看到学生不好的一面。(3)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首先我会肯定三毛的进步,对其进行鼓励;其次,我会针对她的缺点以及学习上的困惑对其进行指导。六、材料:教学设计是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四年级的郑老师是位刚上任的老师,每堂课他都认认真真设计教学环节,严格按照设计的环节进行授课。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实施与设计环节有些不同,一旦出现意外的情况,往往不知所措。于是,郑老师认为教学设计环节根本没有必要,不但会影响自己的课堂发挥,还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创新。问题:(1)课程设计和实际授课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2)就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给出对策。【答案】(1)课程设计环节和实际授果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新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的时候,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新教师不会随着课堂情境的变化来修正他们的计划。新教师认为自己不能预测计划执行时的情况。(2)材料中的郑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材料中的郑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或者利用不上课的时间去旁听其他优秀老师的课来进行学习。开展微格教学。材料中的郑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微格教学的方法寻找自身的问题,并得以改正。进行专门训练。材料中的郑老师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在职培训,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反思教学经验。材料中的郑老师可以通过写反思日记、写教学材料等方式,总结经验,提升自己。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0 分)【答案】【答案要点】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八、一名学生的日记中有这样一些内容:“英语课上,老师又是只提问那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其他学生看都没看一眼,更不用说我们这些差生了。我想不通,大家坐在同一间教室,同样都是老师的学生,为什么老师对待我们的态度完全不一样?难道成绩就那么重要吗?”谈谈你对该案例的看法。【答案】(1)材料中的情况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即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优生和差生。(2)教师作为专门的教育者,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看好优生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只有热爱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处事公道,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3)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照顾到个别学生。运用因材施教原则,不仅要看到优等生,也要注意到所谓的“差生”,给他们提供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九、材料: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小学老师感慨地说:“如今小学生虽然年龄小,可脑子里稀奇古怪的想法却不少。他们经常在课上或课下问我一些问题,令我时常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当小学老师。比如,我在讲有关太阳和月亮的知识时,有的孩子就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对这样的问题,我还能勉强回答,但是有些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老师,古代女子都是裏脚的,花木兰替父从军,晚上不洗脚吗?别人会看到吗?女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袠脚的呢?,我当时就懵了,不知如何回答。有的学生会兴奋地问我老师您想穿越到哪儿呢?,我更茫然了.”问题(一):试分析这位老师困惑的原因。问题(二):如果你面临这样的情况,将如何对待?【答案】【要点】问题(一):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不熟悉、不理解,换句话说就是教育思想观念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问题(二):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教师必须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终身学习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主要做法有:(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2)勇于探索创新,让教师的职业生命充满活力。(3)学会学习,为可诗续发展获取持久的动力。专家点拨: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也不例外。要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教师,需要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一十、李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粜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么样呢?虽然李老师没少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纸屑杂物随处可见。李老师百思不得其解。问题(一):请你帮助分析一下,李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问题(二):作为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