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doc
-
资源ID:70575073
资源大小:31.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doc
浙江省浙江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体育课常见的组织形式有()A.个别教学、集体教学、分组教学B.分组轮换教学、男女分班教学、个别教学C.自我学习、班级学习、小组学习D.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分组教学【答案】D2、成年人全身共有 206 块骨,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A.上肢骨和短骨B.下肢骨和长骨C.扁骨和不规则骨D.中轴骨和附肢骨【答案】D3、在基本体操行进间队列变化中,能将一路纵队变成四路纵队的操作方法是()。A.由分队-并队-分队-并队B.由分队-合队-裂队-并队C.由分队-并队-裂队-合队D.由分队-合队-裂队-合队【答案】A4、脉压差是衡量人体供血功能的指标之一,我国健康成年人安静时的脉压差,介于()A.10 到 12 毫米汞柱B.30 到 40 毫米汞柱C.50 到 60 毫米汞柱D.70 到 80 毫米汞柱【答案】B5、血浆蛋白质包括不同分子大小、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球蛋白最多,白蛋白次之,纤维蛋白最少B.纤维蛋白最多,白蛋白次之,球蛋白最少C.白蛋白最多,球蛋白次之,纤维蛋白最少D.白蛋白最多,纤维蛋白次之,球蛋白最少【答案】C6、为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在哪一阶段教师宜采用降低难度的方法?()。A.泛化阶段B.分化阶段C.巩固阶段D.自动化阶段【答案】A7、高乳酸值的间歇训练,主要发展哪种身体素质?()A.灵敏素质B.柔韧素质C.无氧耐力D.有氧耐力【答案】C8、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的教育原则,他被誉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A.适应规律B.适应自然C.适应环境D.适应身心【答案】B9、治疗早期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方法是()A.热敷B.冷敷、加压包扎C.理疗、按摩D.痛点药物注射【答案】B10、羽毛球团体赛最常用的赛制是()。A.三场制B.五场制C.七场制D.九场制【答案】B11、下列属于课余体育训练中常用训练方法的一项是()A.变换训练法B.单一训练法C.等张力训练法D.固定训练法【答案】A12、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属于哪一范畴?()A.体育教学方法B.体育教学内容C.体育教学目标D.体育教学原则【答案】D13、为更好地完成旋转动作,要求练习者头部快速向旋转侧扭转,这是利用了哪一反射?()A.牵张反射B.翻正反射C.腱反射D.状态反射【答案】D14、耐力性运动的能量供应绝大部分是由()。A.有氧代谢供给B.无氧代谢供给C.脂肪代谢供给D.基础代谢供给【答案】A15、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强调()。A.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体育学习反馈B.学习者内部积极的思维活动运动能力C.学习内容按一-定逻 辑组织起来保护与帮助D.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历程。【答案】B16、体育教学中,遇到学习难度不高或“会”与“不会”之间没有质的区别的教材内容时,采用()A.递进练习法B.完整练习法C.连进练习法D.领会练习法【答案】B17、在 ATP 的分解释能中,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会释放大量能量。当 ATP 末端脱去一个磷酸根时生成()。A.二磷酸腺苷B.一磷酸腺苷C.乙酰胆碱D.焦磷酸【答案】A18、肌肉收缩力等于或小于外力时,肌肉虽在收缩但长度不变,这种收缩形式为()A.等长收缩B.等比收缩C.等长扩张D.等比扩张【答案】A19、依据身体素质发展规律,高中学生应当着重发展哪一素质()。A.速度素质B.灵敏素质C.耐力素质D.柔韧素质【答案】C20、篮球比赛中,传球与运球结合的快攻战术分为哪几个阶段()A.发动与接应、推进、结束B.动机接应、运球、进攻C.固定接应、推进、投篮D.前场接应、推进、投篮【答案】A21、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主要是由于()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C.肾小球滤过率增加D.抗利尿素分泌减少【答案】B22、体育教学中跳跃类项目的教学重难点是()A.动作技术B.呼吸方法C.助跑D.助跑与起跳的结合【答案】D23、下列关于肺的描述错误的是()A.肺是实质性器官B.肺整体呈圆锥形,上端为肺尖,下端为肺底C.肺小叶是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D.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答案】C24、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如何克服技能干扰()A.同时教授细节相同的两种技能B.同时教授结构相同的两种技能C.同时使用类似的几种教材D.“条件抑制”【答案】D25、弯道跑下肢技术特点是()。A.右脚掌内侧用力,左脚掌外侧用力B.右脚掌外侧用力,左脚掌内侧用力C.左、右脚掌均内侧用力D.左右脚掌均外侧用力【答案】A26、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倡的评价方式是()。A.绝对性评价B.内差异评价C.标准化评价D.相对性评价【答案】B27、下列选项中,可以提高反应速度的方法是()A.减负法B.指令法C.信号反应法D.竞赛法【答案】C28、“极点”产生在哪种状态()A.赛前状态B.进入工作状态C.真稳定状态D.假稳定状态【答案】B29、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的是()。A.骨B.骨骼肌C.关节D.神经系统【答案】A30、“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教材的难点具有()性。A.主观B.客观C.不变D.具体【答案】A31、足球比赛中,脚背正面停球的方法多用于()A.停有较大抛物线的来球B.停地滚球和反弹球C.停略高于膝盖的低平球D.停高球【答案】A32、小腿腓肠肌是人体最容易发生肌肉痉挛的部位,当小腿腓肠肌发生肌肉痉挛时,常采用的措施为()A.冷敷B.热敷C.向相反方向牵拉D.制动【答案】C33、在长期耐力训练后期,主要通过下列哪一因素使有氧耐力水平提高()A.心脏的泵血功能B.最大心输出量C.肌肉利用氧能力D.运动后过量氧耗【答案】C34、称为竞技排球的是()A.软式排球B.沙滩排球C.4 人制排球D.妈妈排球【答案】B35、慢肌纤维与快肌纤维相比较,其生理学特征表现为()A.收缩速度慢,力量小B.收缩速度慢,抗疲劳能力弱C.收缩速度慢,力量大D.收缩速度快,抗疲劳能力强【答案】A36、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错误的说法是()。A.单一的体力劳动B.全面的教育影响C.艰苦的室外工作D.广泛的工作对象【答案】A37、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部位是()。A.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B.胸骨中段C.剑突下区D.胸骨上级【答案】A38、骨骺损伤是青少年中常见的一种运动性损伤,应急处理措施是()A.止血B.整复固定C.冷敷D.按摩【答案】B39、学法示范是告诉学生怎样学的示范,其重点是使学生了解()。A.动作的概念和特征B.动作的速度、幅度、姿势和节奏C.动作的规格和要求D.动作的顺序、要领、关键和难点【答案】D40、渐进式地增加负荷量度的过程中,()是指练习一段,保持一段,每增加一次负荷,几乎要保持一周的时间。优秀运动员和初学者都适用。A.波浪式B.直线式C.阶梯式D.跳跃式【答案】C41、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中,由“掤、捋、挤、按”组成的动作称为()A.海底针B.揽雀尾C.高探马D.倒卷肱【答案】B42、以模仿鸟兽动作和姿态而形成的中国传统养生术是()。A.易筋经B.五禽戏C.六字诀D.八段锦【答案】B43、根据田径竞赛日程编排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组别的同一径赛项目,最好衔接进行B.接力比赛项目应安排在单元第一项进行C.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不连续安排在同一单元进行D.同一时间不安排两个田赛长投项目【答案】B44、肺泡与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必须通过的薄膜层是()A.气血屏障B.上皮基膜C.血管内皮基膜D.肺泡上皮【答案】A45、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容易在距骨内侧翻位受伤,主要是由于()A.外踝高于内踝B.距骨滑车前宽后窄,韧带外侧强内侧弱C.韧带外侧强内侧弱D.距骨滑车前宽后窄,韧带内侧强外侧弱【答案】B46、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以()太极拳为基础。A.杨式B.陈式C.吴式D.孙式【答案】A47、以评价对象自身的状况作为参照标准,对其在不同时期的进步程度进行评定,这种评价属于()。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终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D48、标准篮球场的长和宽分别是()米。A.18、9B.28、15C.28、14D.18、8【答案】B49、肌肉的粘滞性受温度的影响,当肌肉温度升高时,肌肉的粘滞性()。A.升高B.下降C.不变D.先升高后降低【答案】B50、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时,除注意示范面外还应考虑示范的()。A.速度和距离B.视线和距离C.准确性和整体性D.标准性和学习性【答案】A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1)作为教师,针对李某出现的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给出合理的处理方法。(2)针对李某的这种情况,在运动中应如何预防【答案】二、初三(5)班体育课,教学内容是“单杠单脚蹬地翻身上成支撑”。张老师在宣布本次课教学内容后,做了一个漂亮的完整动作示范,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随后就开始分组练习。张老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赵同学在腿向上蹬摆的时候头总是向后仰,从而导致两臂伸直,腿又掉下来,总是完不成动作。张老师站在边上看着,并一直说:“你胳膊不要伸直!上体靠单杠近一点!”但是赵同学又做了几遍,还是完不成动作试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赵同学完不成动作的原因,并给出纠正方法。【答案】初中生求知欲强烈,容易吸收新鲜事物。在初学单杠翻身上成支撑动作时,由于青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注意范围比较窄、知觉的准确性较低,加上翻身上成支撑在杠上完成的时间短,使学生不能感知出教师示范动作的细节。运动技能的形成包括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三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终达到动作的自动化。赵同学完不成动作的主要原因是对该动作技能的掌握处于泛化阶段,此阶段的神经特点是只有感性认知,不清楚技能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大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和抑制尚未确立,动作表现为僵硬、不协调、费力。纠正的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主要环节,正确地示范动作,并进行简练的讲解,对完不成动作的学生进行保护,对做动作的学生进行助力,帮助他们完成完整动作,降低动作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技术要领,然后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完成完整动作。三、某学校高二(l)班学生在体育馆内上课,学习青年拳(甲段)套路。首先,李老师给学生用多媒体播放了青年拳的完整套路,学生看完后跃跃欲试,纷纷模仿;然后,李老师认真细致地讲解了青年拳的动作技术要领,接着让学生分成 4 组讨论,并进行分组合作练习;之后,各组学生分别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摩,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下课铃声响起,突然两名学生利用所学动作相互对打起来,导致其中一名学生鼻出血,这时李老师严厉批评了对打的两名学生,学生感到很委屈。谈谈你对案例中“对打事件”的看法。【答案】游戏练习法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案例中的两名学生利用所学动作相互对打起来,导致其中一名学生鼻出血,属于偶然突发事件。他们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是正常的课堂活动,发生事故是因未完全掌握青年拳的套路以及不-解其注意事项和威力所致的。案例中李老师没有利用保护与帮助、预防与纠正错误等方法提前告知学生们注意事项,造成了受伤事故,其负有一定的责任,不能一味苛责学生。老师在今后应加强课堂安全防范工作,学生们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四、案例:罗老师是某初中的体育老师,在多年的篮球教学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学生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篮球游戏或比赛,而有一小部分学生总是躲在一旁,从来不参与到游戏或比赛中很“忠实”地当“好观众”。如果问他们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他们的回答则是“不喜欢运动”“他们不传球给我”等。问题:(1)为什么这一小部分学生不主动参加篮球游戏或比赛?请结合案例分析。(2)作为教师的你该如何改变这一现象。【答案】【知识点】教学观念。(1)学生之间会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即使是同一年龄、同一地区、同一班级的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习惯、运动爱好等方面也不尽相同。首先是身体素质方面,有些学生因为过胖或过瘦导致各种身体素质水平较低。使其运动技能的掌握受限,落后于同龄人的技能掌握水平。对自己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是否能获得同伴的认可没有自信;其次,运动技能水平在同一个班级里也是参差不齐的不同水平之间的学生很难形成默契的配合进而使那些技能水平弱的学生对参与篮球游戏或比赛不感兴趣,也就没有了参与的积极性;第三,运动习惯方面,这些不爱参与活动的学生中也有一些是因为没有养成运动习惯,懒得动、不爱动,不喜欢参加运动;第四,运动爱好方面,对篮球运动不喜欢,而是喜欢足球、羽毛球、游泳等其他运动项目,从而没有参与篮球运动的意愿。(2)作为体育教师改变这种现象我会从这几个方面人手:第一,游戏或比赛分层进行,将学生按照运动技能水平划分为三到四个层次游戏或比赛的要求或规则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而有所不同,如对掌握投篮动作还不熟练的小组比赛时球碰到篮筐就能得 1 分以增加学生的练习兴趣和信心:第二,充分利用技能好的优秀学生,让他们承担小老师的责任帮助同学提高,同时他们还能起到榜样作用,带动技能水平低的学生提高;第三,在教学中对那些身体素质有待提高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设置适宜这些学生素质水平的练习目标鼓励他们不断地挑战自身素质水平极限,让他们感受挑战成功后的喜悦,逐渐提高其素质水平:第四,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的组织教学形式,使学生喜欢体育课感受运动的快乐。五、初一(2)班体育课中练习前滚翻,李同学每次练习时总是偏向一侧,体育委员对他说:“你两手臂要用力一致。”李同学按要求练习了几遍,但还是朝一侧偏,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嘲笑。李同学找到体育老师问:“张老师,我做前滚翻时为什么总朝一侧偏呢?应该怎么办?”张老师说:“你做一遍我看看。”张老师看后说:“你在两手臂用力均匀的同时,一定要把头放正。然后在张老师的保护与帮助下李同学又做了一遍,身体不再偏了。李同学非常高兴。试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头不正时会出现滚翻偏向一侧”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案】李同学头不正时会出现身体偏向一侧的主要原因是翻正反射的原理,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协调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为翻正反射。翻正发射比状态反射复杂,有赖于脑的协调。李同学的翻正反射主要是由于头部位置不正,视觉感受器与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传人冲动反射性地引起头部位置率翻正,由于头部翻正引起颈部扭曲,刺激颈部肌肉与关节中的本体感受器,继而导致躯翻转,案例中李同学的头部翻转偏离导致整体躯干发牛偏离,因此会导致身体向一侧偏转。六、王同学是高一年级篮球选项班的学生,刚开始学习运球时,出现了动作僵硬不协调、经常低头看球,篮球常从手里“跑掉”等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的运球技术有了进步,动作比较自然、协调了。但是,一到比赛他就开始紧张,运球时总是低头看球,错失进攻时机。后来,在老师指导下,王同学通过反复练习,运球动作越来越熟练,视野开阔,在比赛中能灵活运用,轻松突破防守队员,很少再出现失误。请列举出两种纠正运球时“低头看球”的教学手段。【答案】学生选择低头运球的原因综合分析有两方面:一个是没有正确认识到抬头运球的重要性;另一个是运球动作不够熟练。为此提出两种教学手段。讲授法:向学生不断讲授抬头运球的重要性,并且强迫或半强迫学生抬头运球,提高他们抬头运球的意识。练习法:因为运球动作不熟练导致一直低头运球,寻找球的方向,应该多采用练习法。左右手各运一只球;直线冲刺或者曲线冲刺;在运球者的远端向运球者伸己冲过来的运球者准确地报出自己伸出的手指从而提高运球技术水平。七、某学校高二(l)班学生在体育馆内上课,学习青年拳(甲段)套路。首先,李老师给学生用多媒体播放了青年拳的完整套路,学生看完后跃跃欲试,纷纷模仿;然后,李老师认真细致地讲解了青年拳的动作技术要领,接着让学生分成 4 组讨论,并进行分组合作练习;之后,各组学生分别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摩,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下课铃声响起,突然两名学生利用所学动作相互对打起来,导致其中一名学生鼻出血,这时李老师严厉批评了对打的两名学生,学生感到很委屈。本案例涉及了哪些教学方法?【答案】本案例涉及了语言法、讲解与示范法、演示法、观摩法、对抗练习法、游戏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八、阅读材料,设计一堂 45 分钟的课程,列举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班级人数:初一学生,40 人;场地:操场;器材:体操垫;学习内容:鱼跃前滚翻。【答案】九、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基本部分的练习步骤及组织形式。教学对象:高一(4)班,男生 40 人。教学内容:挺身式跳远中的起跳技术(腾空步动作),第一次课。教学条件:田径场 1 个,沙坑 1 个,踏跳板 4 个,体操垫 4 块。【答案】挺身式跳远中的起跳技术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起跳环节的动作要领,起跳时能够做到上板快、摆臂摆腿快、蹬伸起跳快,能够完成空中挺身动作。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练习,掌握起跳技术,发展速度、下肢力量、上下肢协调等身体素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战胜自我的勇气。二、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踏板时做到“三快”。三、基本部分 1.原地上一步起跳练习全班分为四组,在距每组排头同学一米处放置一块体操垫,从排头同学开始做上一步起跳落垫练习,注意快速上步、积极踏跳,争取好的起跳高度。组织形式:四路纵队队形2.上 34 步起跳练习同样按照之前的练习方法完成上 34 步起跳练习。组织形式:四路纵队队形一十、某校初二有几个调皮学生,成绩不好,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班主任多次批评教育仍无效果。校长跟体育组张老师说:“这几个调皮鬼就交给你管了!”接到任务后,张老师将几个学生叫到一起。张老师:听说你们都挺活泼的,也都喜欢体育,是这样吗?学生七嘴八舌:我们确实都喜欢体育!但班主任总说我们是“捣蛋鬼”。张老师:那么你们愿不愿意跟我学足球?学生异口同声:愿意!张老师:那好!那从今天开始,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来跟我练足球!开始时,张老师说:“踢球要动脑筋,没有文化知识照样踢不好球。”一周后,学生们练得热火朝天,劲头十足。这时,张老师进一步提出要求:“你们每天上课都必须认真听讲,不许捣乱!否则就不让你们踢球了!能做到吗?”学生异口同声:“能!”几周下来,这几名学生说到做到,学习情况明显好转。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上升到了中上游水平问题:(1)张老师是如何借助体育手段来教育学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2)作为体育教师,结合案例阐述开展校园足球的重要意义。(9 分)【答案】(1)张老师充分利用了学生喜爱足球运动的这一爱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个性优势。从而树立起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开展校园足球不单单是针对足球运动的社会地位,更主要的目的是帮助青少年全面发展。把足球踢进校园,把足球踢进课堂,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参与足球运动,能为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还能增强体质,使他们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校生活中,要想增强学生体质,最重要的途径是参与体育活动。另外,意志品质并非与生俱来的,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团队合作等优秀品质,需要一个教育的过程,而这种教育的最佳方式就是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足球是一项体育运动,体育充满着理性和哲学思维,长期进行足球运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在实践中会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知与行为,使自己具备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