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图论与网络.ppt

    • 资源ID:70679804       资源大小:1.71MB        全文页数:14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图论与网络.ppt

    图与网络分析v图论运筹学,组合数学,离散数学的重要分支主要应用领域o物理学、化学、控制论、信息论、科学管理、电子计算机等图论理论和方法应用实例o在组织生产中,为完成某项生产任务,各工序之间怎样衔接,才能使生产任务完成得既快又好。o一个邮递员送信,要走完他负责投递的全部街道,完成任务后回到邮局,应该按照怎样的路线走,所走的路程最短。o各种通信网络的合理架设,交通网络的合理分布等问题,应用图论的方法求解都很简便。1六、图与网络分析v图论的起源与发展欧拉在1736年发表了图论方面的第一篇论文,解决了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七桥问题:o哥尼斯堡城中有一条河叫普雷格尔河,该河中有两个岛,河上有七座桥。当时那里的居民热衷于这样的问题:一个散步者能否走过七座桥,且每座桥只走过一次,最后回到出发点。图10-1(a)欧拉将此问题归结为如图10-1(b)所示图形的一笔画问题。即能否从某一点开始,不重复地一笔画出这个图形,最后回到出发点。欧拉证明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图10-1(b)中的每个点都只与奇数条线相关联,不可能将这个图不重复地一笔画成。图10-12 图与网络优化n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n第2节 树n第3节 最短路问题n第4节 网络最大流问题n第5节 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n第6节 中国邮递员问题3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v人们为反映一些对象之间关系时,常会用示意图。例1 下图是我国北京、上海等十个城市间的铁路交通图,反映了这十个城市间的铁路分布情况。这里用点代表城市,用点和点之间的连线代表这两个城市之间的铁路线。其他示意图的例子o电话线分布图、煤气管道图、航空线图等。铁路交通图铁路交通图4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v例2 有甲、乙、丙、丁、戊五个球队,它们之间比赛的情况用图表示出来。已知甲队和其他各队都比赛过一次,乙队和甲、丙队比赛过,丙队和甲、乙、丁队比赛过,丁队和甲、丙、戊队比赛过,戊队和甲、丁队比赛过。为了反映这个情况,可以用点 分别代表这五个队,某两个队之间比赛过,就在这两个队所相应的点之间联一条线,这条线不过其他的点,如图10-3所示。比赛情况图比赛情况图图10-35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v例3 某单位储存八种化学药品,其中某些药品是不能存放在同一个库房里的。用点 分别代表这八种药品,若药品vi和药品vj是不能存放在同一个库房的,则在vi和vj之间联一条线。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到,至少要有四个库房,因为 必须存放在不同的库房里。事实上,四个库房就足够了。例如 各存放在一个库房里(这一类寻求库房的最少个数问题,属于图论中的所谓染色问题,一般情况下是尚未解决的)。药品存放图药品存放图6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v图:由点及点与点的连线构成,反映了实际生活中某些对象之间的某些特定关系点:代表研究的对象;连线:表示两个对象之间特定的关系。v图:是反映对象之间关系的一种抽象一般情况下,图中点的相对位置如何,点与点之间连线的长短曲直,对反映对象之间的关系并不重要。o如例2,也可以用图10-5所示的图去反映五个球队的比赛情况,与图10-3没有本质区别。比赛情况图比赛情况图图10-57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v关系的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几个例子中涉及到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具有“对称性”,就是说,如果甲与乙有这种关系,那么同时乙与甲也有这种关系。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关系不具有这种对称性。o如例2,如果人们关心的是五个球队比赛的胜负情况,那么从图10-3中就看不出来了。为了反映这一类关系,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连线表示。o例如,如果球队v1胜了球队v2,可以从v1引一条带箭头的连线到v2o类似胜负这种非对称性的关系,在生产和生活中是常见的,如交通运输中的“单行线”,部门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一项工程中各工序之间的先后关系等。比赛胜负图比赛胜负图8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v图的概念图是由一些点及一些点之间的连线(不带箭头或带箭头)组成的图形。两点之间不带箭头的连线称为边边,带箭头的连线称为弧弧。如果一个图G由点及边所构成,则称之为无向无向图图(也简称为图),记为 ,式中V,E分别是G的点集合和边集合。一条连结点 的边记为 (或 )。如果一个图D由点及弧所构成,则称为有向有向图图,记为D=(V,A),式中V,A分别表示D的点集合和弧集合。一条方向是从vi指向vj的弧,记为()。9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v无向图的例子 其中无向图无向图图10-710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v有向图的例子 其中有向图有向图图10-811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v图的重要概念(续)图G或D中的点数记为p(G)或p(D),边(弧)数记为q(G)(q(D),分别简记为p,q。无向图G=(V,E)常用的一些名词和记号:若边e=u,vE,则称u,v是e的端点,也称u,v是相邻的。称e是点u(及点v)的关连边。若图G中,某个边e的两个端点相同,则称e是环(如图10-7中的e7)。若两个点之间有多于一条的边,称这些边为多重多重边边(如图10-7中的e1,e2)。12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v图论中几个重要记号和术语图G或D中的点数记为p(G)或p(D),边(弧)数记为q(G)或 q(D),分别简记为p,q。无向图G=(V,E)常用的一些名词和记号:o若边e=u,vE,则称u,v是e的端点端点,也称u,v是相相邻邻的的。称e是点u(及点v)的关关连边连边。o若图G中,某个边e的两个端点相同,则称e是环(如图10-7中的e7)。o若两个点之间有多于一条的边,称这些边为多重多重边边(如图10-7中的e1,e2)。13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v图论中几个重要记号和术语(续)一个无环,无多重边的图称为简单图简单图;一个无环,但允许有多重边的图称为多重多重图图。以点v为端点的边的个数称为v的次(度)次(度),记为dG(v)或d(v)。如图10-7中,d(v1)=4,d(v2)=3,d(v3)=3,d(v4)=4(环e7在计算d(v4)时算作两次)。称次为1的点为悬悬挂点挂点,悬挂点的关连边称为悬悬挂挂边边,次为零的点称为孤立点孤立点。14v定理定理1 图G=(V,E)中,所有点的次之和是边数的两倍,即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证明证明:显然,在计算各点的次时,每条边被它的端点各用了一次。次为奇数的点,称为奇点奇点,否则称为偶点偶点。15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v定理定理2 任一个图中,奇点的个数为偶数。证证明明:设V1和V2分别是G中奇点和偶点的集合,由定理1,有因 是偶数,也是偶数,故 必定也是偶数,从而V1的点数是偶数。16 则称为一条联结 的链链,记为 称点 为链的中间点中间点。v图论中几个重要记号和术语(续)给定一个图G=(V,E)和一个点、边交错序列 ,如果满足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 (t=1,2,k-1)17v图论中几个重要记号和术语(续)链 中,若 ,则称之为一个圈圈,记为 。若链 中,点 都是不同的,则称之为初等链初等链;若圈 中,都是不同的,则称之为初等圈初等圈。若链(圈)中含的边均不相同,则称之为简简单圈单圈。以后说到链(圈),除非特别交代,均指初等链(圈)。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18v例子图10-9中,是一条简单链,但不是初等链,是一条初等链。图中不存在联结v1和v9的链。是一个初等圈,是简单圈,但不是初等圈。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初等链初等链与与初等圈初等圈图10-919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v连通图图G中,若任何两点之间至少有一条链,则称G是连通连通图图,否则称为不连通图不连通图。若G是不连通图,它的每个连通的部分称为G的一个连连通分图通分图(也简称分图分图)。图10-9是一个不连通图,它有两个连通分图。20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v支撑子图给了一个图G=(V,E),如果G=(V,E),使V=V及EE,则称G是G的一个支撑子支撑子图图。设vV(G),用Gv表示从图G中去掉点v及v的关联边后得到的一个图。若G如图10-10(a)所示,则G v3见图10-10(b),图10-10(c)是图G的一个支撑子图。图10-10 21v和有向图有关的概念和术语设给定一个有向图,D=(V,A),从D中去掉所有弧上的箭头,就得到一个无向图,称之为D的基础图,记之为G(D)。给定D中的一条弧a=(u,v),称u为a的始点,v为a的终点,称弧a是从u指向v的。设 是D中的一个点弧交错序列,如果这个序列在基础图G(D)中所对应的点边序列是一条链,则称这个点弧交错序列是D的一条链。类似定义圈和初等链(圈)。如果 是D中的一条链,并且对t=1,2,k-1,均有 ,称之为从 的一条路。若路的第一个点和最后一点相同,则称之为回路。类似定义初等路(回路)。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22v有向图的例子图10-8。是一个回路;是从v1到v6的路;是一条链,但不是路。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v对无向图,链与路对无向图,链与路(圈与回路圈与回路)两个概念是一致的。两个概念是一致的。v类似于无向图,可定义简单有类似于无向图,可定义简单有向图、多重有向图。向图、多重有向图。v图图10-8是一个简单有向图。是一个简单有向图。23 定义 设X,Y 都是非空有限集,且XY=,E xy|xX,yY,称G=(X,Y,E)为二部图.二部图可认为是有限简单无向图.如果X中的每个点都与Y中的每个点邻接,则称G=(X,Y,E)为完备二部图.若F:ER+,则称G=(X,Y,E,F)为二部赋权图.二部赋权图的权矩阵一般记作 A=(aij)|X|Y|,其中aij=F(xi yj).24 定义 设G=(X,Y,E)为二部图,且M E.若M中任意两条边在G中均不邻接,则称M是二部图G的一个匹配.定义 设M是二部图G的一个匹配,如果G的每一个点都是M中边的顶点,则称M是二部图G的完美匹配;如果G中没有另外的匹配M0,使|M0|M|,则称M是二部图G的最大匹配.在二部赋权图G=(X,Y,E,F)中,权数最大的最大匹配M称为二部赋权图G的最佳匹配.显然,每个完美匹配都是最大匹配,反之不一定成立.25工作安排问题之一 给n个工作人员x1,x2,xn安排n项工作y1,y2,yn.n个工作人员中每个人能胜任一项或几项工作,但并不是所有工作人员都能从事任何一项工作.比如x1能做y1,y2工作,x2能做y2,y3,y4工作等.这样便提出一个问题,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能不能都分配一件他所能胜任的工作?我们构造一个二部图G=(X,Y,E),这里X=x1,x2,xn,Y=y1,y2,yn,并且当且仅当工作人员xi胜任工作yj时,xi与yj才相邻.于是,问题转化为求二部图的一个完美匹配.因为|X|=|Y|,所以完美匹配即为最大匹配.(匈牙利算法)26工作安排问题之二 给n个工作人员x1,x2,xn安排n项工作y1,y2,yn.如果每个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不同,要求工作分配的同时考虑总效率最高.我们构造一个二部赋权图G=(X,Y,E,F),这里X=x1,x2,xn,Y=y1,y2,yn,F(xi yj)为工作人员xi胜任工作yj时的工作效率.(Kuhn和 Munkas给出算法,简称 KM算法)27 定义1 设图G=(V,E),KV如果图G的每条边都至少有一个顶点在K中,则称K是G的一个点覆盖.若G的一个点覆盖中任意去掉一个点后不再是点覆盖,则称此点覆盖是G的一个极小点覆盖.顶点数最少的点覆盖,称为G的最小点覆盖.v0,v2,v3,v5,v6等都是极小点覆盖.v0,v1,v3,v5,v0,v2,v4,v6都是最小点覆盖.例如,右图中,28图的矩阵表示 邻接矩阵 邻接矩阵表示了点与点之间的邻接关系.一个n阶图G的邻接矩阵A=(aij)nn,其中29无向图G的邻接矩阵A是一个对称矩阵.30 权矩阵 一个n阶赋权图G=(V,E,F)的权矩阵A=(aij)nn,其中 31无向图G的权矩阵A是一个对称矩阵.32 关联矩阵 一个有m条边的n阶有向图G的关联矩阵A=(aij)nm,其中 若vi是ej的始点;若vi是ej的终点;若vi与ej不关联.有向图的关联矩阵每列的元素中有且仅有一个1,有 仅有一个-1.33 一个有m条边的n阶无向图G的关联矩阵A=(aij)nm,其中 若vi与ej关联;若vi与ej不关联.无向图的关联矩阵每列的元素中有且仅有两个1.34问题 一摆渡人欲将一只狼,一头羊,一篮菜从河西渡过河到河东.由于船小,一次只能带一物过河,并且狼与羊,羊与菜不能独处.给出渡河的所有方案.35第2节 树v2.1 树及其性质v2.2 图的支撑树v2.3 最小支撑树问题36v树:一类极其简单然而却很有用的图。v例4 已知有五个城市,要在它们之间架设电话线,要求任何两个城市都可以互相通话(允许通过其他城市),并且电话线的根数最少。图10-112.1 树及其性质372.1 树及其性质v用五个点v1,v2,v3,v4,v5代表五个城市,如果在某两个城市之间架设电话线,则在相应的两个点之间连一条边,这样一个电话线网就可以用一个图来表示。为了使任何两个城市都可以通话,这样的图必须是连通的。其次,若图中有圈的话,从圈上任意去掉一条边,余下的图仍是连通的,这样可以省去一根电话线。因而,满足要求的电话线网所对应的图必定是不含圈的连通图。图10-11代表了满足要求的一个电话线网。382.1 树及其性质v定义定义1(树的定义)(树的定义)一个无圈的连通图称为树。v例例5 某工厂的组织机构如下所示工厂组织机构图工厂组织机构图392.1 树及其性质v如果用图表示,该工厂的组织机构图就是一个树(如图10-12所示)。树树图10-1240v定理定理3 设图G=(V,E)是一个树,p(G)2,则G中至少有两个悬挂点。证证明明:令 是G中含边数最多的一条初等链,因p(G)2,并且G是连通的,故链P中至少有一条边,从而v1与vk是不同的。现在来证明:v1是悬挂点,即d(v1)=1。用反证法,如果d(v1)2,则存在边 使m2。若点vm不在P上,那么 是G中的一条初等链,它含的边数比P多一条,这与P是含边数最多的初等链矛盾。若点vm在P上,那么 是G中的一个圈,这与树的定义矛盾。于是必有d(v1)=1,即v1是悬挂点。同理可证vk也是悬挂点,因而G至少有两个悬挂点。2.1 树及其性质412.1 树及其性质v定理定理4 图G=(V,E)是一个树的充分必要条件是G不含圈,且恰有p1条边。证证明明:必要性。设G是一个树,根据定义,G不含圈,故只要证明G恰有p 1条边。对点数p施行数学归纳法。p=1,2时,结论显然成立。假设对点数pn时,结论成立。设树G含n+1个点。由定理3,G含悬挂点,设v1是G的一个悬挂点,考虑图G v1,易见p(G v1)=n,q(G v1)=q(G)1。因G v1是n个点的树,由归纳假设,q(G v1)=n 1,于是q(G)=q(G v1)+1=(n1)+1=n=p(G)1。充分性。只要证明G是连通的。用反证法,设G是不连通的,G含s个连通分图G1,G2,Gs(s2)。因每个Gi(i=1,2,s)是连通的,并且不含圈,故每个Gi是树。设Gi有pi个点,则由必要性,Gi有pi 1条边,于是 这与q(G)=p(G)1的假设矛盾。42v定理定理5 图G=(V,E)是一个树的充分必要条件是G是连通图,并且q(G)=p(G)1证证明:明:必要性。设G是树,根据定义,G是连通图,由定理4,q(G)=p(G)1。充分性。只要证明G不含圈,对点数施行归纳。p(G)=1,2时,结论显然成立。设p(G)=n(n1)时结论成立。现设p(G)=n+1,首先证明G必有悬挂点。若不然,因G是连通的,且p(G)2,故对每个点vi,有d(vi)2。从而这与q(G)=p(G)1矛盾,故G必有悬挂点。设v1是G的一个悬挂点,考虑Gv1,这个图仍是连通的,q(G v1)=q(G)1=p(G)2=p(G v1)1,由归纳假设知G v1不含圈,于是G也不含圈。2.1 树及其性质432.1 树及其性质v定理定理6 图G是树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任意两个顶点之间恰有一条链。证明证明 必要性。因G是连通的,故任两个点之间至少有一条链。但如果某两个点之间有两条链的话,那么图G中含有圈,这与树的定义矛盾,从而任两个点之间恰有一条链。充分性。设图G中任两个点之间恰有一条链,那么易见G是连通的。如果G中含有圈,那么这个圈上的两个顶点之间有两条链,这与假设矛盾,故G不含圈,于是G是树。442.1 树及其性质v由定理6,很容易推出如下结论:(1)从一个树中去掉任意一条边,则余下的图是不连通的。由此可知,在点集合相同的所有图中,树是含边数最少的连通图。这样,例4中所要求的电话线网就是以这五个城市为点的一个树。(2)在树中不相邻的两个点间添上一条边,则恰好得到一个圈。进一步地说,如果再从这个圈上任意去掉一条边,可以得到一个树。如图10-11中,添加 ,就得到一个圈 ,如果从这个圈中去掉一条边 ,就得到如图10-13所示的树。图10-13452.2 图的支撑树v定义定义2 设图T=(V,E)是图G=(V,E)的支撑子图,如果图T=(V,E)是一个树,则称T是G的一个支撑树。图10-14(b)是图10-14(a)所示图的一个支撑树支撑树。图10-14462.2 图的支撑树v若T=(V,E)是G=(V,E)的一个支撑树,则显然,树T中边的个数是p(G)1,G中不属于树T的边数是q(G)p(G)+1。472.2 图的支撑树v定理定理7 图G有支撑树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图G是连通的。证证明:明:必要性是显然的。充分性。设图G是连通图,如果G不含圈,那么G本身是一个树,从而G是它自身的一个支撑树。现设G含圈,任取一个圈,从圈中任意地去掉一条边,得到图G的一个支撑子图G1。如果G1不含圈,那么G1是G的一个支撑树(因为易见G1是连通的);如果G1仍含圈,那么从G1中任取一个圈,从圈中再任意去掉一条边,得到图G的一个支撑子图G2,如此重复,最终可以得到G的一个支撑子图Gk,它不含圈,于是Gk是G的一个支撑树。定理定理7充分性的证明,提供了一个寻求连通图的支撑树的充分性的证明,提供了一个寻求连通图的支撑树的方法。这就是任取一个圈,从圈中去掉一边,对余下的方法。这就是任取一个圈,从圈中去掉一边,对余下的图重复这个步骤,直到不含圈时为止,即得到一个支撑图重复这个步骤,直到不含圈时为止,即得到一个支撑树,称这种方法为树,称这种方法为“破圈法破圈法”。482.2 图的支撑树v例例6 在图10-15中,用破圈法求出图的一个支撑树。解解 取一个圈 ,从这个圈中去掉边 ;在余下的图中,再取一个圈 ,去掉边 ;在余下的图中,从圈 中去掉边;再从圈中去掉边 。这时,剩余的图中不含圈,于是得到一个支撑树,如图10-15中粗线所示。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来寻求连通图的支撑树。在图中任取一条边e1,找一条与e1不构成圈的边e2,再找一条 与不构成圈的边e3,一般,设已有 ,找一条与 中的任何一些边不构成圈的边ek+1。重复这个过程,直到不能进行为止。这时,由所有取出的边所构成的图是一个支撑树,称这种方法为“避圈法”。492.2 图的支撑树图10-16图10-15502.3 最小支撑树问题v例例7 在图10-16中,用避圈法求出一个支撑树。解解 首先任取边e1,因e2与e1不构成圈,所以可以取e2,因为e5与 不构成圈,故可以取e5(因e3与 构成一个圈 ,所以不能取e3);因e6与 不构成圈,故可取e6;因e8与 不构成圈,故可取e8(注意,因e7与 中的e5,e6构成圈 ,故不能取e7)。这时由 所构成的图就是一个支撑树,如图10-16中粗线所示。实际上,由定理4,5可知,在“破圈法”中去掉的边数必是q(G)p(G)+1条,在“避圈法”中取出的边数必定是p(G)1条。512.3 最小支撑树问题v定定义义3 给图G=(V,E),对G中的每一条边 ,相应地有一个数wij,则称这样的图G为赋权图,wij称为边 上的权。这里所说的“权”,是指与边有关的数量指标。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可以赋予它不同的含义,如表示距离、时间、费用等。赋权图在图的理论及其应用方面有重要的地位。赋权图不仅指出了各点之间的邻接关系,而且同时也表示了各点之间的数量关系。所以,赋权图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及科学生产管理等领域的最优化问题。最小支撑树问题就是赋权图上的最优化问题之一。522.3 最小支撑树问题v设有一个连通图G=(V,E),每一边e=,有一个非负权 w(e)=wij(wij 0)v定定义义4 如果T=(V,E)是G的一个支撑树,称E中所有边的权之和为支撑树T的权,记为w(T)。即v如果支撑树T*的权w(T*)是G的所有支撑树的权中最小者,则称T*是G的最小支撑树(简称最小树)。即 式中对G的所有支撑树T取最小。532.3 最小支撑树问题v最小支撑树问题p最小支撑树问题就是要求给定连通赋权图G的最小支撑树。p例子假设给定一些城市,已知每对城市间交通线的建造费用。要求建造一个联结这些城市的交通网,使总的建造费用最小,这个问题就是赋权图上的最小树问题。p下面介绍两个求解最小支撑树的方法。542.3 最小支撑树问题1.避圈法(kruskal)v开始选一条最小权的边,以后每一步中,总从与已选边不构成圈的那些未选边中,选一条权最小的。(每一步中,如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边都是权最小的边,则从中任选一条)。v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第1步:令i=1,。第2步:选一条边 ,使ei是使 不含圈的所有边e()中权最小的边。令 ,如果这样的边不存在,则T=(V,Ei-1)是最小树。第3步:把i换成i+1,转入第2步。552.3 最小支撑树问题v在证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之前,先介绍一个例子。v例例8 某工厂内联结六个车间的道路网如图10-17(a)所示。已知每条道路的长,要求沿道路架设联结六个车间的电话线网,使电话线的总长最小。562.3 最小支撑树问题v解解 这个问题就是求如图10-17(a)所示的赋权图上的最小树,用避圈法求解。i=1,E0=,从E中选最小权边v2,v3,E1=v2,v3;i=2,从EE1中选最小权边v2,v4(v2,v4与v2,v3不构成圈),E2=v2,v3,v2,v4;i=3,从EE2中选v4,v5(V,E2v4,v5)不含圈),令E3=v2,v3,v2,v4,v4,v5;i=4,从EE3中选v5,v6(或选v4,v6)(V,E3v5,v6)不含圈),令E4=v2,v3,v2,v4,v4,v5,v5,v6;i=5,从EE4中选v1,v2(V,E4v1,v2)不含圈)。注意,因v4,v6与已选边v4,v5,v5,v6构成圈,所以虽然v4,v6的权小于v1,v2的权,但这时不能选v4,v6),令E5=v2,v3,v2,v4,v4,v5,v5,v6,v1,v2;i=6,这时,任一条未选的边都与已选的边构成圈,所以算法终止。(V,E5)就是要求的最小树,即电话线总长最小的电话线网方案(图10-17(b),电话线总长为15单位。572.3 最小支撑树问题v证明避圈法的正确性。v令G=(V,E)是连通赋权图,根据2.2中所述可知:方法一终止时,T=(V,Ei-1)是支撑树,并且这时i=p(G)。记E(T)=e1,e2,ep-1 式中p=p(G),T的权为 582.3 最小支撑树问题v反证法:设T不是最小支撑树,在G的所有支撑树中,令H是与T的公共边数最大的最小支撑树。因T与H不是同一个支撑树,故T中至少有一条边不在H中。令ei(1ip-1)是第一个不属于H的边,把ei放入H中,必得到一个且仅一个圈,记这个圈为C。因为T是不含圈的,故C中必有一条边不属于T,记这条边为e。在H中去掉e,增加ei,就得到G的另一个支撑树T0,可见v因为 (因H是最小支撑树),推出 。但根据算法,ei是使(V,e1,e2,ei)不含圈的权最小的边,而(V,e1,e2,ei-1,e)也是不含圈的,故必有 ,从而 。这就是说T0也是G的一个最小支撑树,但是T0与T的公共边数比H与T的公共边数多一条,这与H的选取矛盾。592.3 最小支撑树问题2.破圈法破圈法任取一个圈,从圈中去掉一条权最大的边(如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边都是权最大的边,则任意去掉其中一条)。在余下的图中,重复这个步骤,直至得到一个不含圈的图为止,这时的图便是最小树。602.3 最小支撑树问题v例例9 用破圈法求图10-17(a)所示赋权图的最小支撑树。解解:任取一个圈,比如(v1,v2,v3,v1),边v1,v3是这个圈中权最大的边,于是丢去v1,v3;再取圈(v3,v5,v2,v3),去掉v2,v5;取圈(v3,v5,v4,v2,v3),去掉v3,v2;取圈(v5,v6,v4,v5),这个圈中,v5,v6及v4,v6都是权最大的边,去掉其中的一条,比如说v4,v6。这时得到一个不含圈的图(如图10-17(b)所示),即为最小树。v破圈法的证明从略。61第10章 图与网络优化n第1节 图的基本概念n第2节 树n第3节 最短路问题n第4节 网络最大流问题n第5节 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n第6节 中国邮递员问题62第3节 最短路问题v3.1 引例v3.2 最短路算法v3.3 应用举例63v例10 已知如图10-18所示的单行线交通网,每弧旁的数字表示通过这条单行线所需要的费用。现在某人要从v1出发,通过这个交通网到v8去,求使图10-18总费用最小的旅行路线。3.1 引例图10-18643.1 引例v由上例可见从v1到v8的旅行路线有很多o例如可以从v1出发,依次经过v2,v5,然后到v8;也可以从v1出发,依次经过v3,v4,v6,v7,然后到v8等。不同的路线所需总费用是不同的。用图的语言来描述,从v1到v8的一条旅行路线就是图中从v1到v8的一条路;一条旅行路线的总费用就是相应的从v1到v8的路中所有弧旁数字之和。653.1 引例v一般意义的最短路问题给定一个赋权有向图,即给了一个有向图D=(V,A),对每一个弧a=(vi,vj),相应地赋予了权数;又给定D中的两个顶点vs,vt。设P是D中从vs到vt的一条路,定义路P的权是P中所有弧的权之和,记为w(P)。最短路问题就是要在所有从vs到vt的路中,求一条权最小的路,即求一条从vs到vt的路P0,使式中对D中所有从vs到vt的路P取最小,称P0是从vs到vt的最短路。路P0的权称为从vs到vt的距离,记为d(vs,vt)。显然,d(vs,vt)与d(vt,vs)不一定相等。最短路问题是一类重要的优化问题,它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解决生产实际中的许多问题,如管道铺设、线路安排、厂区布局、设备更新等,而且还经常作为一个基本工具,用于解决其他优化问题。663.2 最短路算法v在一个赋权有向图中寻求最短路的方法,实际上求从给定一个点vs到任一个点vj的最短路。v如下事如下事实实是是经经常要利用的常要利用的如果P是D中从vs到vj的最短路,vi是P中的一个点,那么,从vs沿P到vi的路是从vs到vi的最短路。事实上,如果这个结论不成立,设Q是从vs到vi的最短路,令P是从vs沿Q到达vi,再从vi沿P到达vj的路,那么,P的权就比P的权小,这与P是从vs到vj的最短路矛盾。673.2 最短路算法v首先介绍所有wij0情形下的求最短路的方法。目前公认最好的方法是由Dijkstra1959年提出的。vDijkstra方法的基本思想从vs出发,逐步向外探寻最短路。执行过程中,与每个点对应,记录下一个数(称为这个点的标号),它或者表示从vs到该点的最短路的权(称为P标号),或者是从vs到该点的最短路的权的上界(称为T标号),方法的每一步是去修改T标号,并且把某一个具T标号的点改变为具P标号的点,从而使D中具P标号的顶点数多一个,这样,至多经过p1步,就可以求出从vs到各点的最短路。683.2 最短路算法v以例10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基本思想。例10中,s=1。因为所有wij0,故有d(v1,v1)=0。这时,v1是具P标号的点。现考查从v1发出的三条弧,(v1,v2),(v1,v3),和(v1,v4)。o如果从v1出发沿(v1,v2)到达v2,需要d(v1,v1)+w12=6单位的费用;o如果从v1出发,沿(v1,v3)到达v3,则需要d(v1,v1)+w13=3单位的费用;o类似地,若沿(v1,v4)到达v4,需要d(v1,v1)+w14=1单位的费用。因为 mind(v1,v1)+12,d(v1,v1)+w13,d(v1,v1)+w14=d(v1,v1)+w14=1所以从v1出发到v4所需要的最小费用必定是1单位,即从v1到v4的最短路是(v1,v4),d(v1,v4)=1。这样就可以使v4变成具P标号的点。693.2 最短路算法v现考查从v1及v4指向其余点的弧由上已知,从v1出发,分别沿(v1,v2)、(v1,v3)到达v2,v3,需要6单位或3单位的费用,而从v4出发沿(v4,v6)到达v6,所需要的费用是d(v1,v4)+w46=1+10=11单位,因为 mind(v1,v1)+w12,d(v1,v1)+w13,d(v1,v4)+w46=d(v1,v1)+w13=3 可以断言,从v1到v3的最短路是(v1,v3),d(v1,v3)=3。这样又可以使点v3变成具P标号的点。v重复这个过程,可以求出从v1到任一点的最短路。703.2 最短路算法v在Dijkstra方法中P,T分别表示某个点的P标号、T标号,Si表示第i步时,具P标号点的集合。为了在求出从vs到各点的距离的同时,也求出从vs到各点的最短路,给每个点v以一个值。算法终止时,如果(v)=m,表示在从vs到v的最短路上,v的前一个点是vm;如果(v)=M,则表示D中不含从vs到v的路;(v)=0表示v=vs。713.2 最短路算法vDijkstra方法的具体步方法的具体步骤骤:给定赋权有向图D=(V,A)。开始(i=0)令S0=vs,P(vs)=0,(vs)=0,对每一个vvs,令T(v)=+,(v)=M,令k=s。如果Si=V,算法终止,这时,对每个vSi,d(vs,v)=P(v);否则转入。考查每个使(vk,vj)A且的点vj。如果T(vj)P(vk)+wkj,则把T(vj)修改为P(vk)+wkj,把(vj)修改为k;否则转入。令。如果,则把的T标号变为P标号,令,把i换成i+1,转入;否则终止,这时对每一个vSi,d(vs,v)=P(v),而对每一个,d(vs,v)=T(v)。723.2 最短路算法v用Dijkstra方法求例10中从v1到各个顶点的最短路这时s=1。(1)i=0,S0=v1,P(v1)=0,(v1)=0,T(vi)=+,(vi)=M(i=2,3,9),以及k=1。转入,因(v1,v2)A,P(v1)+w12T(v2),故把T(v2)修改为P(v1)+w12=6,(v2)修改为1;同理,把T(v3)修改为P(v1)+w13=3,(v3)修改为1;把T(v4)修改为P(v1)+w14=1,(v4)修改为1。转入,在所有的T标号中T(v4)=1最小,于是令P(v4)=1,令S1=S0v4=v1,v4,k=4。(2)i=1 转入,把T(v6)修改为P(v4)+w46=11,(v6)修改为4。转入,在所有T标号中,T(v3)=3最小,于是令P(v3)=3,令S2=v1,v4,v3,k=3。733.2 最短路算法v(3)i=2 转入,因(v3,v2)A,v2S2,T(v2)P(v3)+w32,把T(v2)修改为P(v3)+w32=5,(v2)修改为3。转入,在所有T标号中,T(v2)=5最小,于是令P(v2)=5,S3=v1,v4,v3,v2,k=2。v(4)i=3 转入,把T(v5)修改为P(v2)+w25=6,(v5)修改为2。转入,在所有T标号中,T(v5)=6最小,于是令P(v5)=6,S4=v1,v4,v3,v2,v5,k=5。v(5)i=4 转入,把T(v6),T(v7),T(v8)分别修改为10,9,12,把(v6),(v7),(v8)修改为5。转入,在所有T标号中,T(v7)=9最小,于是令 P(v7)=9,S5=v1,v4,v3,v2,v5,v7,k=7743.2 最短路算法v(6)i=5 转入,(v7,v8)A,但因T(v8)P(v7)+73,故T(v8)不变。转入,在所有T标号中,T(v6)=10最小,令 P(v6)=10,S6=v1,v4,v3,v2,v5,v7,v6,k=6。v(7)i=6 转入,从v6出发没有弧指向不属于S6的点,故直接转入。转入,在所有T标号中,T(v8)=12最小,令 P(v8)=12,S7=v1,v4,v3,v2,v5,v7,v6,v8,k=8。v(8)i=7 转入,这时仅有的T标号点为v9,T(v9)=+,算法终止。753.2 最短路算法v算法终止时的有关结果如下:P(v1)=0,P(v4)=1,P(v3)=3,P(v2)=5,P(v5)=6,P(v7)=9,P(v6)=10,P(v8)=12,T(v9)=+(v1)=0,(v4)=1,(v3)=1,(v2)=3,(v5)=2,(v7)=5,(v6)=5,(v8)=5,(v9)=Mv表明:对i=1,2,8,d(v1,vi)=P(vi),而从v1到v9不存在路,根据值可以求出从v1到vi的最短路(i=1,2,8)。例如,为求v1到v8的最短路,考查(v8),因(v8)=5,故最短路包含弧(v5,v8);再考查(v5),因(v5)=2,故最短路包含弧(v2,v5);类推,(v2)=3,(v3)=1,于是最短路包含弧(v3,v2),及(v1,v3),这样从v1到v8的最短路是(v1,v3,v2,v5,v8)。763.2 最短路算法v有向图的最短路算法上面介绍了如何在一个赋权有向图中,求从一个顶点vs到各个顶点的最短路。对于赋权(无向)图G=(V,E),因为沿边vi,vj既可以从vi到达vj,也可以沿vj到达vi,所以边vi,vj可以看作是两条弧(vi,vj)及(vj,vi),它们具有相同的权wvi,vj。这样,在一个赋权图中,如果所有的w ij0,只要把Dijkstra方法中的“考查每个使(vk,vj)A且的点vj”改为“考查每个使vk,vjE且的点vj”,同样地可以求出从vs到各点的最短路(对于无向图,即为最短链)。773.2 最短路算法v例例11 用Dijkstra方法求图10-19所示的赋权图中,从v1到v8的最短路。图10-19783.2 最短路算法v解解 计算的最后结果为P(v1)=0,P(v4)=1,P(v3)=3,P(v2)=5,P(v5)=6,P(v9)=8,P(v7)=9,P(v6)=10,P(v8)=11。(v1)=0,(v4)=1,(v5)=1,(v2)=3,(v5)=2,(v9)=5,(v7)=5,(v6)=5,(v8)=9。这样从v1到v8的最短链为(v1,v3,v2,v5,v9,v8),总权为11。793.2 最短路算法v证明Dijkstra方法的正确性。只要证明对于每一个点vSi,P(v)是从vs到v的最短路的权,即d(vs,v)=P(v)即可。对i施行归纳,i=0时,结论显然正确。设对i=n时,结论成立,即对每一个vSn,d(vs,v)=P(v)。现在考查i=n+1,因 ,所以只要证明 。根据算法,是这时的具最小T标号的点,即这里为了清晰起见,用Tn(v)表示当i=n执行步骤时点v的T标号。803.2 最短路算法v假设H是D中任一条从vs到的路,因为vsSn,而 ,那么从vs出发,沿H必存在一条弧,它的始点属于Sn,而终点不属于Sn。假设(vr,v1)是第一条这样的弧,v由归纳假设,P(vr)是从vs到vr的最短路的权,于是813.2 最短路算法v根据方法中T标号的修改规则,因vrSn,故 。v而 ,故 (因为所有的wij0,故 )。v这就证明了 是从vs到 的最短路的权,由方法,这样就证明了823.2 最短路算法vDijkstra算法只适用于所有wij0的情形,当赋权有向图中存在负权时,则算法失效。例如在如图10-20所示的赋权有向图中,如果用Dijkstra方法,可得出从v1到v2的最短路的权是1,但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从v1到v2的最短路是(v1,v3,v2),权是-1。图10-

    注意事项

    本文(图论与网络.ppt)为本站会员(hyn****60)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