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doc
-
资源ID:70767135
资源大小:36.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doc
浙江省浙江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校内体育锻炼形式的是()。A.早操B.课间操C.家庭体育D.全校性课外体育【答案】C2、后滚翻的保护与帮助的站位是练习者的()。A.正前方B.前侧方C.正后方D.后侧方【答案】D3、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如何克服技能干扰()A.同时教授细节相同的两种技能B.同时教授结构相同的两种技能C.同时使用类似的几种教材D.“条件抑制”【答案】D4、下列选项中属于消化系统的器官是()。A.心脏B.脾脏C.肝脏D.肾脏【答案】C5、“负重耸肩”可以发展下列哪些肌肉的力量?()A.胸大肌和胛提肌B.斜方肌上部和菱形肌C.肩胛下肌和胸小肌D.斜方肌下部和菱形肌【答案】B6、我国中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通常要求为()。A.B.C.D.【答案】B7、下肢骨中,属于测量下肢长的骨性标志的是()。A.股骨B.髌骨C.胫骨D.肱骨【答案】A8、能减少组织耗氧量,减少氧债,改善循环,尤其是改善微循环,加快生物氧化过程,提高肌肉营养,对心脏有辅助治疗作用,缺乏易引起坏血病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 A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 E【答案】B9、以下属于田径女子七项全能项目的是()。A.100 米栏、推铅球、400 米B.跳高、跳远、掷标枪C.跳高、100 米、掷标枪D.800 米、掷铁饼、跳远【答案】B10、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和()。A.有关的教学模式B.相应的教法体系C.准确的教学实施D.基本的教学原则【答案】B1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倡的评价方式是()。A.绝对性评价B.内差异评价C.标准化评价D.相对性评价【答案】B12、身体运动轨迹是指身体重心或身体某一部分的重心或身体某一点在运动时所移动的路线,属于空间特征,其核心内容是()。A.形式、方向和速度B.形式、节奏和幅度C.形式、方向和幅度D.位置、方向和幅度【答案】C13、小明喜欢长跑,但他的有氧耐力却很差劲,经常跑很短的距离就气喘吁吁。根据所学运动生理学知识,下列选项中,不是影响小明有氧耐力的因素的是()。A.氧运输系统的功能B.骨骼肌的特性C.睡眠不足D.神经调节能力【答案】C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径赛的是()。A.跳跃B.竞走C.跨栏跑D.障碍跑【答案】A15、篮球场上的罚球线的外沿距离端线的内沿应是()。A.5.80MB.3.60MC.3.05MD.3.50M【答案】A16、感受器根据其特化的程度、所在的部位和所接受刺激的来源分为外感受器,内感受器,本体感受器和()。A.前庭器B.特殊感受器C.鼻子D.肌梭【答案】B17、在体操运动中,教师应该站在队列的()A.左后侧B.右后侧C.左前侧D.右前侧【答案】C18、篮球比赛中,下列哪一种情况裁判员不应判球出界违例?()A.球触及边线、端线B.球触及篮板上沿C.球触及照明灯具D.球触及篮板支架【答案】B19、“脚与足球接触面积大、出球平稳准确、易掌握,但出球力量较小”,这是哪一种踢球方法的特点?()A.脚内侧踢球B.脚背内侧踢球C.脚背正面踢球D.脚背外侧踢球【答案】A20、在体育课运动活动时,学生突然出现小腿痉挛,恰当的处理方式是()。A.用绷带加压包扎B.用力使踝关节背伸C.喷射医用气雾剂D.用力使踝关节屈曲【答案】B21、从“尝试性比赛”开始,以“总结性比赛”结束,这属于哪种教学方法()A.完整练习法B.领会教学法C.循环练习法D.运动游戏法【答案】B22、骨骼肌的生理特性不包括()。A.兴奋性B.粘滞性C.传导性D.收缩性【答案】B23、成年人全身共有 206 块骨,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A.上肢骨和短骨B.下肢骨和长骨C.扁骨和不规则骨D.中轴骨和附肢骨【答案】D24、身体形态的评价指标主要是指()。A.身高、体重、胸围B.体形、体格、体态C.姿势、姿态、动作D.脉搏、血压、肺活量【答案】A25、体育文化包括_、_和体育制度文化。()A.体育精神文化、体育物质文化B.体育精神文化、体育经济文化C.体育政治文化、体育经济文化D.体育政治文化、体育物质文化【答案】A26、维生素具有溶解性,在其他介质的参与下能够达到更高的吸收率。下列哪种维生素能以脂肪为介质促进吸收?()A.维生素 B1B.维生素 B2C.维生素 CD.维生素 A【答案】D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武术范畴的是()A.少林拳B.跆拳道C.八卦拳D.太极剑【答案】B28、下列能源物质中,作为人体运动主要能源物质的是()A.蛋白质B.脂肪C.糖D.ATP【答案】C29、20 世纪下半叶我国体育所实施的“举国体制”,主要目的是为了()。A.快速发展竞技体育B.全面推动学校体育C.大力发展社会体育D.优先发展体育产业【答案】A30、提高学生表象能力的方法不包括()A.表象的感官察觉训练B.表象的清晰性训练C.表象的控制能力训练D.表象的模糊性训练【答案】D31、合作学习的分组方法宜采用()A.随机分组B.水平分组C.异质分组D.学生自愿分组【答案】C32、后蹬跑支撑腿蹬伸阶段的原动肌是()。A.臀大肌和股四头肌B.髂腰肌和缝匠肌C.髂腰肌和股二头肌D.髂腰肌和臀大肌【答案】A33、在体育运动情境中,下列哪种焦虑对运动表现影响最大、最为直接?()。A.特质焦虑B.认知焦虑C.状态焦虑D.躯体焦虑【答案】C34、下列哪一项不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特点?()A.身体承受必要的运动负荷B.难度由深入浅C.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的结合D.身体直接参与【答案】B35、剧烈运动、发生炎症或组织损伤均可引起哪种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肌细胞【答案】B36、单杠支撑后回环动作练习过程中,保护与帮助者应该站在()A.练习者体侧B.练习者体前C.练习者体后D.任意位置【答案】A37、竞技体操比赛中女子项目有()A.跳马、单杠、平衡木、自由体操B.跳马、高低杠、平衡木、双杠C.单杠、双杠、平衡木、自由体操D.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答案】D38、“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中“得法”提示我们选择体育教学方法应()。A.恰当B.规范C.标准D.固定【答案】A39、肌小节由()构成。A.肌组织B.细肌丝C.粗肌丝D.粗肌丝及细肌丝【答案】D40、长时间剧烈运动会导致体内 pH 值下降,人体是通过下列哪一选项维持其相对恒定?()A.血液缓冲、呼吸、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的调节B.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碱性食物的摄入和淋巴调节C.血液缓冲、酶活性和神经调节D.血液缓冲、酶活性和内分泌调节【答案】A41、依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A.教师的发展B.运动项目C.学生的发展D.运劫成绩【答案】C42、“俯卧撑臂后振”练习可发展那一组肌肉的力量?()A.伸脊柱的肌肉B.屈脊柱的肌肉C.臀大肌和小腿三头肌D.胸大肌和背阔肌【答案】B43、下列不属于现代体育三大基石的是()。A.德式体操B.瑞典体操C.英国户外运动D.日本体操【答案】D44、以运动能力的标准进行分层教学的分组方式是()A.异质分组B.同质分组C.随机分组D.友情分组【答案】A45、下列属于脚背正面踢球的特点的是()A.动作幅度小B.控球面积大C.控球稳D.路线单一【答案】D46、在双杠的支撑摆动动作中,应以()为轴摆动。A.手B.肩C.宽D.腰【答案】B47、负重提踵、负重后蹬跑和跳绳练习都可以发展哪一肌肉的力量?()A.小腿三头肌B.胫骨前肌C.股四头肌D.股二头肌【答案】A48、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部位是()。A.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B.胸骨中段C.剑突下区D.胸骨上级【答案】A49、慢肌纤维与快肌纤维相比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具体表现为()。A.收缩力量大,速度快,抗疲劳能力强B.收缩力量大,速度快,抗疲劳能力弱C.收缩力量小,速度慢,抗疲劳能力强D.收缩力量小,速度慢,抗疲劳能力弱【答案】C50、骨由骨质、()构成。A.骨小梁和骨髓B.骨小梁和骨膜C.骨膜和骨髓D.骨膜和骨密质【答案】C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案例:上课铃声一响,李老师大声说“Helloeveryone!”学生们齐声喊“Helloteacher!”接着,李老师又说:“来,往前一点”(依然是没有集合整队)。然后李老师举起两手分别拿着的沙瓶,走到学生们面前摇晃着说:“声音好听吗?”学生们回答说:“好听!”李老师接着说:“把声音送给每一个同学,好不好?”下达“开始!”的命令后,李老师便带领学生们在体育馆的一定范围内玩起了摇晃沙瓶的活动。音乐响起,李老师带领学生们边摇边走动并站成了四列横队,李老师此时下达的口令是“请同学们站成四路横队!”接着李老师又说:“散一散,再散一散”,目的是让学生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以便于进行沙瓶操练习。可是,这个时候李老师用的口令是“散一散,再散一散”。问题:(1)准备活动组织是否安全?为什么?(2)口令是否规范、正确?举例说明。(3)本课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优点值得借鉴学习?【答案】【知识点】口令规范,准备活动的教学安全。(1)该案例中的准备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安全提示。李老师在学生进行准备活动之前并没有讲任何规则,也没有说明具体要求和安全提示。因此,在准备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没有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容易发生学生头部、面部等的触碰。如果在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能及时进行安全提示也可以将安全问题减少。案例中李老师用装有沙子的瓶子做准备活动,形式很新颖。但却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应在活动之前和活动过程中加强安全提示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2)李老师的队列口令不准确、不规范。例如,在做操之前,调整队形的口令,规范的口令应该是以某某学生为基准,两臂侧平举向老师指定的方向看齐散开。如“以右翼排头为基准,两臂侧平举,全体都有,向右看齐!”在该案例中,李老师的口令却是“散一散,再散一散”的不规范口令。此外。李老师还喊出了错误口令“四路横队”正确的口令应该是“四列横队”。如果是纵队的话是“四路纵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调整和调动队形,不准确、不规范的口令不仅会浪费教学时间还容易造成学生理解的错误。(3)该案例的最大优点就是通过“摇晃沙瓶把美丽的声音送给每一个同学”的活动创意非常新颖,而且沙瓶发出的声音能帮助学生感受、掌握沙瓶操的节奏,发展学生的节奏感。此外,沙瓶操的练习是针对基本部分而设计的准备活动从准备活动的量上看也是非常适合的。二、某学校召开春季田径运动会,甲同学报名参加 100 米跑和跳远比赛,可当准备参加跳远比赛时,100 米跑比赛也即将开始,甲同学不知道应该先参加哪项比赛,就找裁判长问:“王老师,我先参加哪项呀?”王老师刚要回答,又有乙同学来问:“老师,我的跳高成绩和第一名的跳高成绩都是 1.68 米,为什么我是第二名呢?”王老师根据规则,分别做了解答。你认为应如何回答乙同学的提问?【答案】田赛项目中,远度项目以比赛的六次试跳或试掷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个人的最好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然后以各运动员的最高成绩排列名次。高度项目以每名运动员最好一次试跳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作为最后决定成绩。田赛高度项目比赛成绩相等的录取办法: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如成绩仍相等,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如成绩仍相等并涉及第一名时,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在其造成成绩相等的失败高度中的最低的高度上,每人再试跳一次。如仍不能判定,则横竿应提升或降低,提升和降低的高度,跳高为 2 厘米,撑竿跳为 5 厘米,他们应在每个高度上试跳一次,直到决出名次为止。决定名次的试跳,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如涉及其他名次时,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三、某学校召开春季田径运动会,甲同学报名参加 100 米跑和跳远比赛,可当准备参加跳远比赛时,100 米跑比赛也即将开始,甲同学不知道应该先参加哪项比赛,就找裁判长问:“王老师,我先参加哪项呀?”王老师刚要回答,又有乙同学来问:“老师,我的跳高成绩和第一名的跳高成绩都是 1.68 米,为什么我是第二名呢?”王老师根据规则,分别做了解答。关于甲同学的兼项问题怎么处理?【答案】如果一名运动员参加一个径赛项目,同时又参加一个田赛项目,或者参加一个以上的田赛项目,而这些项目又同时举行比赛时,有关主裁判可以允许运动员只在某一轮次(高度项目以一个高度为一个轮次,一个高度有三次试跳机会;远度项目以所有运动员按顺序试跳或试掷完一次为一个轮次)的比赛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确定的顺序先进行试跳(试掷)一次。回来后已错过的试跳(试掷)顺序一律不补。四、案例:在某高中,某同学向李老师请教:“老师,我参加下个月的学校运动会,报了 100m 跑和跳远,我在练习的时候,前 70m 还好,跑到后 30m 就感觉跑不动了,这是什么原因?”李老师听后很高兴,就给他讲解。提出两个能提升“后 30m 跑步能力”的训练方法。【答案】变换节奏跑、负重跑、单脚跳、负重高抬腿和高抬腿、400m 冲刺跑、仰卧腿上举、仰卧起腿、坐式缩腿等训练均可提升“后 30m 跑步能力”。五、下面是某实习生李老师,给高二(1)班上的一节篮球后转身运球课教案的部分内容,见下表。请指出教学目标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答案】本案例目标存在的问题是教学目标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三维目标。将认知目标改为:知识与技能:学习、了解运球后转身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通过讲解示范,学生初步建立后转身运球的技术动作印象。将技能目标改为: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人练习和分组练习以及游戏练习,85%的学生基本掌握运球后转身的动作要领,并能在实践中运用;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对不规范动作进行纠正和指导。将情感目标改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个人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分组配合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借助竞赛游戏增强学生的拼搏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六、案例: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再次登上冠军宝座,又一次给国人注射了一支强心剂!但是女排取得成绩的背后所付出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而作为女排总教练的郎平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做法是中国女排再创辉煌的基础。下面是郎平曾说过的几句话:“不要一赢球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但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2016 年 8 月 21 日里约奥运会赛场。“中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而女排还需要我,说明我还有价值。我心里明白,人活着,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能被国家需要,是更大的幸福。”2013 年 4 月 25 日,郎平再次执掌起处于低谷的中国女排的教鞭。结合实际谈“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这句话对未来工作的启示。【答案】“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这句话对未来工作的启示包括以下几点:需要具备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与理念是教育行动的先导,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当今体育教师完成教育职责的前提和保障。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文化素质要求,只有具备了完备的学科理论基础知识和教学知识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职责。具备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完成体育教学的运动技术、教学能力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训练工作和竞赛组织裁判等基本工作能力。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强壮的体魄。一方面,强壮的体魄是体育教师承担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身体素质基础;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身体的健康、体格的健美、动作的优美和反应的灵敏本身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保障。科研与创新能力?现代教育需要体育教师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用于创新和实践,将自身的知识经验通过转化和重新组合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将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七、王老师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设计了初一年级(水平四)学生第一学期的运动技能评价表,部分内容见表 1.问题:(1)该评价表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意义有哪些?(9 分)(2)指出表 1 中设计内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6 分)【答案】(1)学业评价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杠杆,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和指导,使教学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表清晰的将评价角度、评价标准展现出来。其意义在于更明确的提出了学生努力的方向和学习目标,起到指导作用;(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了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能更有针对性,激发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评价结果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将评价结果帮助其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2)表 1 中所设计的评价内容存在以下几点问题:跳跃和排球项目只有定性评价的描述,缺少评价的量化标准。只有终结性评价,缺少形成性评价。只有绝对性评价,缺少相对性评价。2.针对以上问题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在跳跃和排球项目中添加定量评价标准。如,排球双手垫球动作 7684 分,上肢技术正确,下肢移动合理,能连续垫击 20 次。在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添加对学练过程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如,支撑跳跃 85 分以上,提臀分腿直臂顶肩对手快,落地稳,并在学练过程中主动保护与帮助同伴,分享学练心得,帮助同伴掌握技术动作。绝对性评价是每个学生与同伴的横向比较,在此基础上增加学生与自己进行纵向比较的相对性评价内容,也就是将运动技术的完成必须要掌握的若干个动作要素罗列出来,学生由一开始只能完成其中 12 两个要素,到测试时能完成 34 要素,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蹲踞式跳跃-腾空步技术要素,a.两臂向前上方伸展;B.腾空点高;c.起跳腿屈膝及时;D.摆动腿与起跳腿屈膝上提;e.两腿靠近胸部;f.上体前倾;g.在空中成蹲踞姿势。评价时可以依据上述几个要点评价学生的学练习过程,腾空步技术由掌握 a、e、f 三个要素,提升为掌握 a、e、f、c 四个要素,从而体现相对性评价。八、(材料):某体育教师上初中一年级的投掷课,教学内容是学习投垒球技术,老师将投垒球的动作分解成“前举球,向后引臂,向前掷球”三个动作,在用1、2、3”的口令让学生反复练习几遍之后,让学生背对墙站立向后引臂,要求手碰到墙以强化后引动作,学生的兴奋与活泼荡然无存,投掷动作也别扭,显得不自然.(1)该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存在什么问题?(2)如果你是教师应如何改进?【答案】(1)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的问题是缺少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缺少游戏情景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投掷项目本身比较枯燥,需要激发学生兴趣。而材料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重复练习,这样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方法单一,两个练习差异不大,都是练习投掷的三个动作,材料中教师先让学生重复练习,又让学生背对墙练习。重复的练习学生不感兴趣。缺少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材料中教师直指挥学生练习,没有以学生为主体。(2)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新版章节练习,考前压卷,更多优质题库+考生笔记分享,实时更新,用金考典软件考,下载链接 www.安排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法,讨论法,比赛法等,激发学生兴趣。多安排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如分组练习,探究法,领会法等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多表扬激发学生兴趣。九、案例:以下是小王老师在上初一年级某班技巧单元两节课的授课内容。第一节:前滚翻教学步骤:(1)准备活动,团身滚动;(2)示范两次标准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3)学生分 4 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集合,请学生自荐展示动作。(没有学生主动展示)第二节:后滚翻教学步骤:(1)准备活动,抱腿团身后倒滚动辅助练习;(2)请同学做两次示范,引导大家总结动作要领;(3)教师示范标准动作,提示动作要点及练习要点,学生分组练习;【答案】【知识点】教学观。(1)第一节课采用的是以灌输为主的教学策略。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接受者的位置上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这样做易使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练习、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销蚀思维和想象力也被扼杀,学习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策略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给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灵活多变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的教学观点。第二节课采用了以自主学练为主的教学策略。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为其创设了思考、探索、改进的学习空间,通过这样一种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立个性、创造能力的平台,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这种展现又推动着学生去创新不断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2)小王老师对第二节课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调整,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首先,要注重发挥榜样作用。借助运动技能好的骨干学生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纽带,这些骨干学生做出的漂亮的示范动作,是其他学生学习技能的巨大吸引力。第二,借助游戏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游戏中有合作也有竞争。并且是运用技能的实战场,让学生从玩的心态向有意学习转变。第三,转变教师角色。今天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绝对的领导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同场示范、同场裁判、共同评价,建立与学生平等、尊重、信任的和谐关系。从这几方面改进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后,就能收获课堂气氛热烈、学习氛围浓烈的教学效果。一十、案例:足球是初中校园广受男生喜爱的课程,它是一种全身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三某班共有男生 24 人,教学内容为脚内侧踢地滚球、停地滚球技术,新授课,40 分钟。请根据下列教学片段进行分析。问题:(1)分析该案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请指出该案例的教法、学法及时间安排上是否存在问题,并说明理由。【答案】(1)在该案例的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的设置是合理的,但是知识目标设置不合理。该案例从三个学习领域安排教学目标,体现了全面性。足球是一项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情感目标的设计恰到好处,能激发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但是知识目标不合理,这是一堂新授课,第一次授课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基本掌握这次课中讲授的动作技术,而不是一下子掌握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脚内侧停地滚球技术以及多项素质能力。该案例的技能目标是合理的,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的控球能力、支配能力、速度耐力等应得到相应的提高。通过以上分析,该案例的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应改为:进一步建立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动作的概念。(2)教法内容该案例设计的教法过于简单,内容不详实,略显单调空洞。教学开始时,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做热身运动,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可能会出现运动损伤。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需要在教师巡回观察前加一个学生自由练习的环节。学法问题对新授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仅凭观察教师的动作讲解和示范,认知和理解能力不能立刻跟上去,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隋和学习效果。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脚内侧踢、停地滚球技术,在练习前最好让学生踢固定球,这样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所学技术。时间安排在时间安排上,对于每个动作技术的学习,每个过程都才 10 分钟,而比赛时间设置为 20 分钟,这对于第一次授课来说,显然是不合理的。教师应把时间花费在着重解决脚对球接触力量、方向、掌握上,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问进行自主练习巩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控球与支配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