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护理教育导论真题及答案.doc
-
资源ID:7077597
资源大小:3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护理教育导论真题及答案.doc
201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护理教育导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斯金纳通过“训练鸽子打乒乓球的实验”创立的新概念是()A.强化B.惩罚C.反射D.塑造2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3斯金纳认为,对生物体生存和发展更为重要的学习行为是()A.应答性行为B.操作性行为C.反射性行为D.刺激性行为4社会学习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A.托尔曼B.桑代克C.加涅D.班杜拉5以下课程最能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规律性优点的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6下列关于文化分析课程模式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以使用文化分析为基础来设置课程B.文化作为决定课程的基本因素C.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下一代获得我们所认为的文化精髓D.在课程设置中,不需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的作用及影响7.精神运动领域的目标主要涉及的是各种精神运动技能,其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A.模仿、操作、连接、精确、自然化B.模仿、操作、精确、连接、自然化C.连接、模仿、精确、操作、自然化D.模仿、精确、连接、操作、自然化8.“学生能够运用小儿营养计算法,正确地为特定年龄和体重的儿童计算食物摄入量”这一教学目标为认知领域的()A.知识层次B.理解层次C.应用层次D.分析层次9课程的系统模式中,输入部分是指()A.学校及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思想、观念、理论B.教学计划、教学大纲C.教学材料、教学活动D.课程设置过程10在行为目标模式的4个主要成分中,最核心的部分是()A.目标B.内容C.方法D.评价11.“领导做出决定,并努力说服他人采纳这个决定,以获得大家支持”属于()A.“宣布”决定B.“推销”决定C.“磋商”决定D.“参与”决定12有关测量和评估的描述正确的是()A.评估只能用于可量化的事物B.测量只能用于非量化的事物C.测量可用于量化和非量化的事物D.评估可用于量化和非量化的事物13下面关于自由讨论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讨论是在组内成员自我控制下进行B.讨论题目及方向由教师决定C.指导教师负责控制小组活动过程D.教师承担领导责任14经验学习需要一种环境,理想的经验学习环境被称为()A.学习团体B.社会团体C.实践团体D.小组团体15.在教育活动中随时进行的评估属于()A.总结性评估B.间断评估C.过程性评估D.定性评估16.主观性测试题的优点是()A.内容真实性高B.分数可靠性高C.教师评分容易D.可评估高层次的认知能力17下列有关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正确的是()A.授课评价只能通过观察法来完成B.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参与授课评价C.用观察法进行授课评价近似于定量评价D.学生评价每次讲课比评价一门课程更有意义18有关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择应遵照的原则,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A.对健康护理的认识,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不一定与学校一致B.热情C.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护理实践者D.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19.有关带教制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以教师为中心B.针对主动学习的学生有效C.以学生为中心D.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双向作用20认为一份试卷,其试题难度(P)适中,区分度(D)良好,可表示为()A.P>0.5,D>0.2B.P<05,D>0.2C.P>0.5,D<0.2D.P<05,D<0.521.讲授法的优点是()A.一个老师可与多个学生交流B.教师可发挥自己的特长C.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个体需要组织内容D.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听的内容22.经验学习法的最大特点是()A.学习资料丰富B.以学生为中心C.有固定的教学场所D.学生真正参加,从中获得直接经验23.富有意义的经验应该具备的特点是()A.连续性B.互动性C.客观性D.连续性和互动性24.用于确定一项评估与实际目标达到程度的标准是()A.可靠性B.真实性C.区别性D.实用性25.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A.巴甫洛夫B.华生C.桑代克D.斯金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护理教育的研究方法包括()A.观察法B.调查法C.文献法D.比较法E.统计法27教育目标的特点有()A相关性B.明确性C可测量性D.可行性E.可比性28.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斯金纳B.布鲁纳C.罗杰斯D.马斯洛E班杜拉29.学科课程的缺点包括()A.分科过细,容易忽视学科间联系B.强调知识体系,忽略学习者因素C.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D.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E.不可能预先编定课程30.确定学校教育目标的依据是()A.学习者本身B.学习资料C.社会的需求D.教学方法E.学校的哲理31.要使课程组织有效,必须符合的标准是()A连续性B.程序性C.统合性D.横向性E.综合性32.临床学习环境组成中,其他专业人员是指()A.医生B.理疗师C.营养师D.化验员E.卫生员33.社会学习理论强调()A学习护士的专业角色B教师是角色榜样C.学生间相互学习D.尊重学生E.重视课堂气氛34.认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托尔曼B奥苏泊尔C.布鲁纳D.加涅E.诺斯35.成人教育模式的体现为()A.学习者的概念自我定向型B.学习者的经历对学习作用不大C学习的意愿和需要相关D.学习的倾向性以生命为中心E.学习的动机来源于父母和教师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36.护理教育是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37.在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中,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的过程。38.行为目标模式是模式,过程模式是模式。39.认知理论认为,人类有3种不同的记忆形式:、短期记忆和。40.罗杰斯把教师看做是学习的促进者和学习资源的,是可以与学生分享感觉和知识的人。41.按照社会学习理论,行为被看做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都是学习的决定性因素。42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中应用律是指任何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通过应用或练习则可使之。43心理学研究证明:讲授语言的清晰度与呈正相关。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44综合课程45.应答性行为46临床教学47定量评估48社会学习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9.简述讲授法的优点。50.简述制订课程科目大纲应遵循的原则。51.简述护理教育领导者的决策形式。52.简述小组教学法中常见问题。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53.论述课程设置的原则及每阶段的任务。54.论述经验分类在护理中的应用。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D2.B3.B4.D5.A6.D7.B8.C9.A10.A11.B12.D13.A14.A15.C16.D17.B18.A19.D20.A21.A22.D23.D24.B25.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ABCDE27.ABCD28.CD29.AB30.ACE31.ABC32.ABCD33.ABC34.ABCD35.AC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0分)36.人类健康37反复尝试38.输出输入39感觉记忆长期记忆40.提供者41人和环境42.加强43学生的学习效果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44.又称广域课程,它主张实行分科教学,但又要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这一缺点,(1分)采用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以减少教学科目,(1分),把几门学科的教材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中,于是产生了综合课程。(1分)45.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2分)可写成公式S(刺激)R(反应行为)。(1分)46.帮助学生将既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有关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1分)为学生提供把基础理论知识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中的媒介,(1分)并获得进入健康保健系统和继续教育所必需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1分)47.是指采用定量计算方法(2分)对评估的内容进行数量化的过程。(1分)48.社会学习又称观察学习,(1分)它出现在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时。(2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9.(1)一个教师能与许多学生交流。(2)介绍新课题。(3)介绍课本里没有的新知识。(4)教师把题材系统化后讲授给学生。(5)给学生一个对方能建立的框架。(6)优美生动的讲授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点1分,答对5点及以上满分)50.(1)课程目标合理。(2)明确课程内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3)澄清评价方法与教授方法的异同点。(4)分清主次认识关键。(5)确认课程内容的顺序。(6)树立课程评估的整体性观念。(每点1分,答对5点及以上满分)51.(1)“宣布”决定。无论是否重要都是领导者自己决定后,再传达给大家。(2分)(2)“推销”决定。领导做出决定,并努力说服他人采纳这个决定,以获得大家支持。(1分)(3)“磋商”决定。领导者向有关人员征求意向,最终仍由领导者负责做出决定。(1分)(4)“参与”决定。领导者允许其他人员参与决定过程,并且接受共同做出的决定。(1分)52.(1)全组成员同时发言。(1分)(2)出现个别好说的活跃学员。(1分)(3)出现争执的场面。(1分)(4)个别组员突然愤然离开。(1分)(5)学生不愿参与。(1分)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53.课程设置包含4个阶段:指导阶段、形成阶段、功能阶段和评价阶段。(1分)(1)指导阶段:为课程设置过程提供了方向,核心工作是确定相关的哲理、理论、概念及知识的具体内容。(1分)有四个部分组成:护理哲理、统一术语、培养目标和概念框架。(2分)(2)形成阶段:教学大纲形成;确定层次目标与科目目标;课程内容一览表。(2分)(3)功能阶段:课程内容说明;教学方法及学习实践;学习有效性。(2分)(4)评价阶段:输入评价;过程评价;输出评价。(2分)54.(1)面临我观看了一次注射过程。我听了有关护理程序的课。(2分)(2)参与我准备进行一次注射。我试图应用护理程序。(2分)(3)认同我能够完成一次注射。我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2分)(4)内在化执行注射现在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护理程序现在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2分)(5)传播我教授其他学生进行注射。我给其他学生示范如何运用护理程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