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作文教学设计汇编.docx
作文教学设计详案汇编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六个单元1.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借助例文,介绍一种风俗时能抓住 重点,写出特点,表达中融入体验。2. 愿意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在交流中 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 习作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环节一:头脑风暴确定风俗1 .情境创设,聊风俗。(1)出示图片展示各地风俗。(闹元 宵、看花灯、包饺子)(2)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 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 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我们将举行一 次风俗展,今天就请同学们为自己家乡的 风俗代言,我们将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六 种风俗,看谁介绍的风俗能荣登班级的"风 俗榜"。2. 头脑风暴,晒风俗。说起风俗,大家的话题都很多,现在 就让我们来说说自己家乡的风俗吧,请同 学们写下你们家乡的各种风俗,不少于四 种。3. 众里挑一,选风俗。(1)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家乡那么 多种风俗,那么你最想推荐哪一种风俗 呢?写出推荐的理由,不少于三条。(2) 同学们虽然选择的理由各不相 同,但是整体上我们可以将理由归纳如 下:(教师相机板书归类) 环节二:解构范本提炼要素1 .分享交流,明要求。(1)要想让你介绍的风俗脱颖而出, 获得大家的认可,你打算怎么来介绍 呢?(2)学生交流。例如介绍“北京烤 鸭”,有的讲了有关烤鸭的历史故事,有的 讲了第一次吃烤鸭的感受,有的介绍烤制 的方法,有的介绍一鸭三吃的吃法以及烤 鸭的色、香、味。2.解构范文,导思路。(1)让我们看看这单元里的课文是怎 么为我们来介绍风俗的。北京的春节腊八粥(2)学生比较发现:介绍一种风俗, 先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如果 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则可以 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 适的地方,然后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 和自身的感受。如果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 己的看法,也可以表达出来。2.填写导航单,初构思。(1)学生填写导航单。(2)小组内交流习作导航单,其他成 员补充,建议。(3)学生修改完善。环节三:回顾例文写清特点1 .锁定重点,写片段。(1)出示习作要求:选择介绍风俗:重点写风俗的特点。选择写亲身经历:重点描写活动现场 的情况和感受。(2)学生借助习作导航单开始动笔写 作。(3)教师巡视,加强指导。2.聚焦范例,悟方法。(1)组内品评。读,和同桌交换读片段。画,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这一习 俗的特点,画波浪线。评,习俗特点介绍得特别具体得三 星,稍有体现得二星。(2)全班分享。为什么同学的介绍不 吸引人呢?看来好的介绍还需要技巧呢。锦囊妙计:融入体验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 了他的眼中。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 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 见过跌进黄炯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 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 粥时常见的事。沈从文腊八粥我于是猛地想起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 子。记忆中的这个日子在老外婆手里是从 凌晨三点开始的。凌晨三点外婆就赤着脚 下床,然后幵始佝偻着腰紧张而麻利地忙 着。斯妤除夕(3)教师小结:在介绍时,融入活动 体验,风俗的特点就更加鲜明突出了,可 以让介绍的风俗更加吸引人。(4)修改片段。在介绍风俗中,加上 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第二课时环节四:撰写初稿诉风俗1.出示单元习作要求。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在 介绍的时候,可以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 俗的实际体验。如果是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 历,则可以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 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如"听爸爸说,这个 习俗大有来历呢.”或"我查资料得知,元宵象征着.",然后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 况和自身的感受。如果你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看 法,也可以表达出来。2.完成初稿。请学生再次对照自己的习作导航单, 在主体段落的基础上,明确需要补充完整 的几个方面。3.学生尝试写初稿。缽节五:众说纷纭评风俗1.出示评改要求。2.自评。请对照此次习作评价表,先进行自我 评星,然后对照修改。3.组内评。(1)组内互读,对照评价表互相评 星,并提出自己的建议。(2)小组内推荐一篇稿件。4.全班共评。5.再次修改。根据评价表的要求,以及刚才全班和 小组内成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再次进行 修改。环节六:多维平台展风俗 “风俗榜”专区1 .任务驱动。看着大家的精彩介绍,同学们都已经 按捺不住阅读的欲望了,到底谁的介绍能 博得大家的喜爱呢?最受欢迎的"六大风 俗”究竟花落谁家呢?请同学们继续完善自 己的作品,并发送到班级微信平台。我们 将推送一期"风俗榜”专题活动,邀请家长、 教师、同学共同阅读、评选。2.课外延伸。2.写作品梗概习作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例文支架”,运用“理、筛、炼、连”的方法学写作品梗概。2.运用“图表”和“问题支架”提炼重点,锤炼语言。3.保持作品原意,连贯通顺。【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自带少儿版鲁滨逊漂流记和自己最喜欢读的三本名著。【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 确定书目一、回顾名著,交流体会本单元我们阅读的名著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在你以前读过的书中还有哪些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校要修订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请六年级同学一起参与。请你从近两年阅读的书籍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本中外名著,写作品梗概:能抓住重点内容概括,语言简洁。希望你介绍的书目被选中哟!全班交流:什么是作品梗概?你读过哪些作品梗概?三、小组互选,确定书目拿出课前准备的最喜欢的三本书,请小组同学挑选最想读的一本,根据伙伴建议,确定要介绍的书目。四、回忆内容,整体回味_这部作品主要写了_(主人公)_(起因),_他(她)(怎样做)_(结局)。表现了(展现了)_(人物形象)。 环节二:借助例文 提炼方法一、自主交流,倾诉难点怎么写作品梗概?你觉得最难在哪儿?二、比较例文,辨析异同1.浏览课文梗概和原作品,按要求完成下表。(1)根据鲁滨逊漂流记作品梗概的段次和事件,找出原作品相对应的目录,填入下表(见表1)。(2)找出鲁滨逊漂流记作品梗概的过渡语段填入下文表(见表1)。2.结合表1,比较课文梗概和原作品,思考:你们发现了什么异同?为何?先个人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表1:见课件三、归纳方法,提炼要点1.小组讨论写作品梗概的方法。2.全班交流并归纳出写作品梗概的方法并填入表1。见课件3.比较异同。写作品梗概和缩写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环节三:运用方法 构思梗概一、厘清脉络,理出要点1.浏览自己拟写梗概的作品目录,围绕作品主题和主要人物形象,“理”出要保留主要情节的章节,并把相对应的目录序号填入下面表格。2.同桌互评。二、筛取重点,列出标题1.自主浏览保留章节的内容,找到主要情节中的重点段落,并列出小标题,填入下表。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三、问题引导,概括内容1.尝试概括。围绕主要人物的主要情节所列出的重点段落的小标题,选择一两个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成几句话。2.问题引导。小贴士一:用简明的语言回答以下这三个问题,就可以了。作品主要人物遇到了什么困难(问题、矛盾、冲突等)?他想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样例:见课件A:问题+想法+做法问题:鲁滨逊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有人的脚印。想法:他恐惧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他担心这些野人会回来吃掉他。做法:于是,他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下杨柳桩子,又将羊群分成几个地方圈养。B:问题+想法想法+做法问题+想法: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这使他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想法+做法鲁滨逊在恐惧之中开始思考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片段二:见课件C:问题+想法+做法+结果3.练习概括。选择一处最精彩的章节练写。4.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环节四:锤炼语言 保持连贯一、自主起草梗概在作文纸上起草初稿。小贴士二:描述性语言改叙述性语言。叙述就是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因此叙述性语言简洁、朴实。改的方法主要是:保留“是什么”(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去掉“怎么样”。A:去掉修辞语句。B:去掉修饰语句。C:去掉对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的细节描写。D:对人物语言的直接描写改为转述。样例:见课件概括为:村里的人们迎接找回来的孩子。(谁?做什么?)小贴士三:保持作品连段成文小窍门。A:时间连接,作品按时间顺序写。如:鲁滨逊漂流记B:空间连接,作品按地点变化写。如:西游记C:环境连接,情节随环境变化而变。如:骑鹅旅行记二、例文比照,锤炼语言对照小贴士和例文自主修改梗概草稿。环节五:评价修改 参与评选一、互评后再修改二、文章发表带着写好的梗概参加学校的修订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活动。3.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2.能够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3.写完之后,能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部分与小组同学交流。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文章中最能打动人的莫过于真实的情感,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有的直接表达主人公的情感,有的通过细致的叙述表达情感。今天,让我们来回忆一下生活中的经历,把它写成一篇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二、回忆经历,拓展思路。1.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想想都有哪些情感体验,用一个词说一说。(学生自由交流)2.教师展示表示情感的词语。畅快感动欣喜若狂归心似箭激动盼望欣慰惧怕愤怒难过追悔莫及忐忑不安愧疚沮丧3.给这些词语归类,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表示“好”与“不好”)三、联系生活,思考题材。1.生活中你有什么令你难忘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回忆生活。2.说说是什么事让你产生了这种情感。3.你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四、交流感受,总结写法。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说一说。2.各抒己见,细说自己的感受。(1)同桌互相说一说: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2)集体交流,互相评议。3.教师点评总结。要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写作方法指导:(1)精描细绘见真情。用心捕捉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细节,发挥想象,适当地添加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等,展现人物形象,抒发人物情感。(2)万事求实显真情。注重反映生活中真实的事情,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如实记录、叙述这些事情,是写出真情实感的基础。(3)直抒胸臆见真情。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大胆地抒发自己的真情,用真挚的情感唤起读者的共鸣,打动读者。(4)巧妙地安排结构。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手法,选取一个典型的事物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跌宕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5)第一人称描写叙述。运用第一人称描写叙述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五、构思起草,修改完善。1.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展开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2.学生独立构思、书写,教师巡视。3.指导修改,完善习作。六、互读评议。1.学生自由朗读自己认为写得好的部分给小组同学听,再说说觉得写得好的原因。2.学生评议、交流。3.小组内推荐写得好的习作供全班欣赏。七、欣赏佳作,点石成金。1.欣赏优秀习作,全班交流。2.同学们交流:习作的优点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一改?3.学生拿出练习纸修改。4.指名评改。八、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导学生围绕“抒发真情实感”分享心得。板书设计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事情的经过(情感的变化)印象深刻的内容(具体)4.心愿习作设计教学目标1.想一想自己的心底藏着哪些心愿,明确自己最大的心愿是什么。2.写一写心中藏着的这个心愿,对自己,对别人和对社会的作用。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大家的心愿都是什么呢?(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各抒己见。)(板书:心愿)2.那心愿指的是什么呢?(所谓心愿,就是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是对一件事物的美好希望、设想与期待,也是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欲望、向往或强烈倾向。)二、启发思路。1.现代作家巴金曾在随想录中写道:“把想做的事都做好,把想写的作品全写出来,使自己可以安心地闭上眼睛,这是我最后的愿望。”这是巴金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呢?2.首先要学生想好自己的心愿。3.收集可用的素材:先想一想自己都有哪些心愿。(1)对社会的题材:科学家发明新药,治愈癌症;残疾人能得到更多的关爱;空气和水不再被污染;人和人之间多一些理解(2)对别人的题材:奶奶的病赶快好起来;爸爸能有更多的时间陪自己;好朋友永不分离(3)对自己的题材:有机会去看看高山、草原、大海;努力学习,长大以后让爸爸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4.老师也有一个心愿(对别人的),那是什么呢?(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听课,将来长大了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5.同学们,想好了自己最想表达的心愿后,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愿?(选择表达的方式,如记叙故事、写信、写日记或者创作诗歌)三、习作指导。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要写的心愿。2.搭建好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心中有数,在素材排列上要有逻辑性。3.细化:拓展好层次和细节,要有亮点;要清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4.注意首尾呼应,前后连贯。5.以自身为例,给学生讲解如何写自己的心愿。(1)开头:开篇点题,我有一个心愿,它是(2)中间分三段叙述(注意详略):第一段,为什么我有这个心愿?(略写)第二段,如何去实现这个心愿?(详写)第三段,实现后的好处。(略写)(板书:详略得当)(3)结尾呼应开头:表决心,表示一定要实现自己美好的心愿。6.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7.写好以后,要认真读一读,用修改符号修改不满意的地方,使语言更加通顺、流畅,意思更加清楚、明白。四、习作点评。1.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什么心愿,为什么有这个心愿以及如何实现这个心愿。重点从这方面进行点评,另外,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以及语言是否通顺、恰当等。2.同桌之间相互点评习作。五、课堂小结。学生通过这次习作的练习,能将自己的心愿具体地描述和清晰地表达出来,进而让学生下定为这个美好心愿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可以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进行描绘,确保行文的流畅。板书设计 习作:心愿对社会对别人对自己逻辑性亮点详略得当5.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习作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本次作文要写的是科幻类题材的作文,展现的是新异神奇的未来世界。2.科幻作文既丰富了作文训练的形式,又可以培养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3.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教学过程一、联系课文,轻松导入。1.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学的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吗?(科幻类)2. 文中玛琪的机器人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玛琪做地理测试,玛琪非常痛苦,但是机器人老师知道吗?(不知道,它是一台机器,只能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去教学生。)3.请同学们再思考下,托米的机器人老师为什么被搬走一个月?(因为历史那部分内容完全显示不出图像。)4.我们来想象一下,假如现在让你在一个机器人老师和一个真人老师中选择一个,你更希望是哪个老师?我们来探讨一下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机器人老师的优点是可以就同一内容反复讲解,不知疲倦;而真人老师的优点是针对同学们的问题,个别辅导。缺点也各不相同)5.未来的学校是这样教学的,未来的工厂是怎样生产的呢?未来的农场又是怎样种植的呢?未来的同学们,请发挥你们的想象,让想象插上科技的翅膀,带领我们奔向未来的世界吧。(板书: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二、自由讨论,启发思路。1.各位小科学家们,请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方面的内容去写。(学生自由讨论)2.汇报讨论成果。(1)引导学生先说出自己所描写的领域、范围或者方向等。(2)同学们,我们勾画的未来蓝图如此美好、如此神奇,那么,要怎样把这些美好详略得当地描写出来呢?(此处可作重点描写部分的探讨和简略描写部分的探讨。)(3)归纳完这些细碎的信息之后,引导学生想象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典型事例可以体现。选择一两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例写下来。(注意:事件必须能够突出想象的特点。)三、整理思路,解析题目,自由习作。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什么内容,想想神奇在哪里。学生先把思路整理出来。2.老师讲解标题的重点,给学生讲解如何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起来。(1)特点(学生归纳):科学: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翅膀:翅膀(或翼)是生物的一种飞行器官。翅膀的作用主要是飞行时提供前进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飞:字面意思是非常迅速地快跑,像飞起来一样,有风驰电掣的意思。(2)事例(学生思考):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就是插上先进技术飞起来。3.结构安排:选出三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飞起来特点的同时,还要注意,文章必须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三个事例可安排一个详写,两个略写。4.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四、习作点评。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未来的某某领域的神奇,事例能体现神奇的特点,语言通顺流畅,等等。五、课堂小结。学生通过选择自己熟悉的某个领域作为出发点,运用典型的事例来描写未来某个领域的形象特点,掌握刻画未来的技巧。六、拓展延伸。将你的作文与你的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画出未来神奇的画面。(看看是否刻画到位)板书设计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大胆想象详略得当教学反思1.通过这次习作,让学生懂得了:生活中不是没有写作的材料,而是同学们缺少想象力,缺少观察生活中值得记录的小细节,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这节课的点评,同学们受益匪浅。2.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注意词句积累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方面不够重视,学生的文章缺乏文采,语言不够丰富多彩。6.难忘小学生活制订活动计划教学目标1.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激发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美好情感。2.了解收集资料的途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活动计划表。3.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相关照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出示照片,导入主题1.学生选出最能反映小学生活的照片,教师指名说一说:照片上是什么时候的自己?当时在干什么?2.同学们,我们朝夕相处了六年,不久以后,你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跨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临近毕业之际,让我们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向师友、母校告别。(板书:难忘小学生活)板块二 阅读材料,通览内容1.读一读,想一想:本次综合性学习包括哪些内容?学生交流:“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2.自由阅读“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中的“活动建议”,边读边画出关键句,明确围绕两个“活动建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3.小组自由交流,教师根据各组的汇报进行整理。(1)第一板块“回忆往事”:通过阅读“阅读材料”,感念师恩,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留念之情。通过填写时间轴,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记录值得我们细细回味的点点滴滴。畅谈成长故事,分享难忘回忆。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和同学们交流记忆中最难忘的人或事。制作成长纪念册,回顾成长足迹。(2)第二板块“依依惜别”:学习“阅读材料”,用不同的方式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通过举办联欢会,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开展联欢会活动,展示学生才艺,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可以写信给老师或同学,回忆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可以写信给母校,提出中肯的建议,期许美好的未来;还可以写信给自己,展望将来的自己,放飞纯真的梦想。板块三 明确主题,确定小组1.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我们可以根据活动的内容来确定活动的主题。2.活动的主题确定如下:课件出示:难忘小学生活l 填写时间轴l 畅谈成长故事,分享难忘回忆l 制作成长纪念册l 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l 写信3.自由组成小组讨论,确定本小组开展的活动。4.各组组长汇报本小组的活动主题。教师适当进行协调,确保每项活动都能开展。如,第一小组活动的主题是: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板块四 指导方法,制订计划1.指导方法。(1)温习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法:采访法、记录法、资料整理法(2)巩固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进行搜集,搜集的资料可以是照片、奖状(荣誉证书)、作业本等实物,也可以是音频、视频资料。根据各小组开展的活动,分类整理。2.制订小组活动计划表。(1)出示小组活动计划表活动主题要求:1.字迹工整。2.普通话标准,表达流畅。3.表格填写完整。4.分工明确合理。5.选择恰当的方式记录资料和展示成果。组长组员我们是这样分工的我们想用这些方法记录收集到的资料我们想用这些方式展示我们的成果(2)解读小组活动计划表,指名填一填。例如,“我们想用这些方法记录收集到的资料”这一栏该怎么填?可以用照片、PPT、视频、音频、文稿等形式记录。(3)各小组合作填写活动计划表。(4)展示学生制订的活动计划表,师生共同修改完善。3.教师总结。【设计意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老师要指导和督促学生认真填写小组活动计划表,因为这是小组活动实施的方向指导。学生在这个环节弄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明确这些内容后,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