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人教版.doc
-
资源ID:707951
资源大小:1.20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人教版.doc
12017-20192017-2019 学年高二(下)期末考生物试题学年高二(下)期末考生物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 1 卷和第 11 卷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2第 I 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第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第 IIII 卷答案纸。卷答案纸。第第卷卷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 (6060 分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4545 个小题,其中个小题,其中 1-151-15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分,16-4516-45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60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示意图,图中代表物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产生后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位置不同B转变成 CO2的过程不全部发生在一种细胞器内C仅给植物饲喂 C18O2,则植物所释放氧气只能是16O2D光能突然增强,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值增大,而后该值下降最终趋于稳定2如图表示某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表示不同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可在叶绿体中进行,也可不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C过程可消耗 ATP,也可储存能量D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3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 5B等物质的量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酒精释放能量不相等C1、3 和 4 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D2 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 ATP 供能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两个过程都能产生H,但化学成分不同C呼吸作用产生的 ATP 可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D光反应产生的 ATP 可用于植物吸收矿质离子5如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的某些反应阶段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B阶段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过程生成水C过程可为叶肉细胞吸收 Mg2等提供动力D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6已知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 和 30 。下表为该植物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 a、b、c、d,温度为 30 时,1 h 内叶肉细胞 CO2释放量和叶绿体 O2产生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光照强度abcdO2产生量(mmol·h1)0368CO2释放量(mmol·h1)6300A.光照强度为 b 时,该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3B光照强度为 c 时,该叶肉细胞从周围吸收 CO2的量为 6 mmol·h1C光照强度为 d 时,叶肉细胞中 CO2的固定速率为 8 mmol·h1D若只将温度由 30 调到 25 ,则光照强度为 a 时,CO2释放量增多7如图,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 z>x>yB叶圆片 Z 在 4 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C叶圆片 Z 在后 2 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4 g·h18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 1 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再光照 1 h(光照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A.光照的 1 h 时间内,第四组植物合成葡萄糖总量为 3 mgB光照 1 h 时间,第一、二、三组植物释放的氧气量相等C光照 1 h 时间,四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D该植物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在 28 至 30 之间9.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 15 和 25 条件下,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A当光照强度等于 0 时,该植物在 25 时比 15 每小时多吸收氧气 10 毫升B当光照强度等于 5 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在两种温度下制造有机物的量相等C当光照强度小于 5 千勒克司时,适当地降低温度有利于温室内该植物的增产D当光照强度超过 8 千勒克司时,15 下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暗反应10将质量均为 X g 的苹果肉分别放在 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 O2的吸收量和 CO2的释放量,结果如下表,由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O2相对浓度(%) 变化量 01235710152025O2吸收量(mol)00.10.20.30.350.350.60.70.81CO2释放量(mol)10.80.60.50.40.50.60.70.81A.在 O2相对浓度为 3%时,苹果细胞既有无氧呼吸也有有氧呼吸BX g 的果肉在 O2相对浓度为 3%时,每小时分解葡萄糖 0.15 molC贮藏苹果的环境中,适宜的 O2相对浓度为 5%DO2相对浓度为 5%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强度均最弱11 将生长旺盛的某农作物植株培养在密闭、透明的玻璃钟罩内,在温度适宜恒定的条件下,测得晴朗的一昼夜钟罩内 CO2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ab 段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提高Bbc 段密闭钟罩中的 CO2浓度低于大气中的 CO2浓度Ccd 段密闭钟罩内氧气含量充足,呼吸作用速率不断提高Dd 点后呼吸作用速率缓慢是因为温度较低而影响酶的活性12 如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强度、温度和水分等条件下,某实验小组所测得的甲、乙两种植株叶片 CO2吸收速率与 CO2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ACO2浓度为b时,甲、乙植株真光合速率相等B若将甲、乙植株置于玻璃钟罩内,一段时间后甲植株先死亡C只要有 CO2,植株就能进行光合作用Da点时,甲植株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为零13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下图,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图一可见呼吸底物为葡萄糖、O2浓度为 a 时,O2的吸收量等于 CO2的释放量B图一中 de 段 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C图二可见乙品种比甲品种呼吸速率低,且乙品种比甲品种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D图二中 f 点时甲的叶肉细胞中消耗 ADP 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4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中的 b 点对应图甲中的 B 点B图甲中的 F 点对应图乙中的 g 点C到达图乙中的 d 点时,玻璃罩内的 CO2浓度最高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15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 10 、20 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 5 klx、10 klx(klx 是光强单位)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6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该叶片( )A20 下的呼吸速率是 10 下的 4 倍B在 10 、5 klx 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 3 mgC在 5 klx 光照下,10 时积累的有机物比 20 时少D在 20 、10 klx 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 6 mg16在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时,对照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为了研究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只花盆里分别种相同数量的大豆苗,并进行如下处理。在这一实验设计中,有一处不正确,需要改正的为( )花盆光温度水甲光亮处20 充足乙黑暗处20 少量A.乙花盆放在光亮处 B甲花盆放在黑暗处C甲花盆的温度高于 20 D乙花盆浇充足的水17甲图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圆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质量的叶圆片转至不同浓度的 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乙图),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 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 ab 段,随着 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B在 bc 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 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C在 c 点以后,因 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D因配置的 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718.如图是在一定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不考虑装置中微生物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烧杯中盛放 NaHCO3溶液,可用于测定一定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B在遮光条件下,烧杯中盛放 NaOH 溶液,可用于测定种子无氧呼吸的强度C烧杯中盛放清水,可用于测定一定光照强度下植物的真光合速率D在遮光条件下,烧杯中盛放清水,可用于测定种子有氧呼吸的强度191880 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样,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D好氧细菌大量消耗 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20.如图是小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后的生长情况。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探究的可能是有无光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B10 d 后白光下的幼苗体内消耗 ADP 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前 10 d 光照对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D白光条件下的幼苗体内有机物的量一直在增加821.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B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C色素、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22下列关于“菠菜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提取色素后,试管不加棉塞会导致滤液颜色变深B若发现菠菜严重缺乏 Mg,则会导致叶绿素的含量降低C菠菜叶中含量最多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D光合色素的获得至少需要破坏 3 层磷脂双分子层23苋菜叶片细胞中除了叶绿体含有色素外,液泡中也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呈现红色)。某探究小组用适量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提取苋菜叶片中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层析结束后滤纸条上出现了不同的色素带,对色素带由上到下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叶黄素B第二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第三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呈现红色的花青素D第四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24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烘干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线粒体呈蓝绿色B取新鲜的菠菜叶,加人少许 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原因是菠菜叶用量太少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渗透出细胞所致9D吡罗红染色剂可将口腔上皮细胞大部分染成红色2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C抑制 DNA 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G1期和 G2期均能合成蛋白质26 观察右图所示的染色体结构,已知着丝点含有 DNA 分子中一段特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意味着有丝分裂已经进入后期B着丝点序列可存在于间期染色体(质)中C由图推测,着丝点可能是纺锤丝结合的部位D用核酸酶彻底水解着丝点,可得到磷酸、核糖和含氮碱基27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通过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在间期,线粒体要为蛋白质的合成、DNA 的复制等生理过程提供能量C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多种酶和其他的蛋白质D在末期,高尔基体参与子细胞的细胞壁的合成28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在细胞核中发生了 DNA 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B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与细胞器中心体有关D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和 DNA 数目均加倍29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10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B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 DNA 分子数比例都为 122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30根据每个细胞中 DNA 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下图 1 所示。根据细胞中的 DNA 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下图2 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 1 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 2 中的 ab 段B图 1 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 2 中的 bc 段C图 1 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 2 中的 d 点D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31下图是某一学生绘出的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Aa 和 b Bc 和 d Cb 和 d De 和 f32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33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减数第二次11分裂中期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A B C D34如果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 和 a、B 和 b、C 和 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35下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a、b、c、d 中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C图表示的细胞中全部 DNA 是 8 个D图可能是 4 个精细胞,也可能是 1 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36 如图表示某男性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曲线只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B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可导致 Y 染色体携带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基因CFG 时期,细胞可以产生可遗传的变异DHI 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一定是体细胞的一半3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12A若图丙表示某动物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 b 组细胞分裂时可能出现四分体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该阶段没有发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D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则赤道板仅存在于下一时期的细胞中38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 41 B核 DNA 数目比值为 41C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 11 D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 2139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 ac 段B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C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与 ah、hi 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Dcd 段、gh 段的染色体与核 DNA 的数目之比为 1140将某精原细胞(2n8)的 DNA 分子用15N 标记后置于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 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 1/2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15N 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 1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 的染色单体有 8 条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中期含14N 的染色单体有 8 条41取一个精原细胞(2n16),用15N 标记细胞核中的 DNA,然后放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含15N 的染色体和含14N 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13A8、16 B16、16 C16、8 D8、842如果将含有 2 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 DNA 分子用15N 标记,并培养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那么该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 8 个精子中,含15N 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 )A50% B75% C100% D以上均有可能43下列对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时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B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C从蛋白质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D从核酸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44下列关于细胞癌变、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的多B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不等同于机体的衰老C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缩小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45科研人员研究外源 PLCE1 基因在裸小鼠(无胸腺的小鼠)结肠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将导入 PLCE1 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被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部分癌细胞死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裸小鼠缺乏细胞免疫能力,监控清除癌细胞的功能低下B实验表明 PLCE1 基因具有原癌基因的功能C对照组的裸小鼠应注入不含 PLCE1 基因的结肠癌细胞D实验组的裸小鼠体内大量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受影响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4040 分)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5 小题,共小题,共 4040 分。分。46 (6 分) 图 1、图 2 分别代表烟草和玉米叶片利用 CO2的两条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4(1)图中过程称为;玉米的光合叶片用碘液处理,细胞出现蓝紫色(不考虑有机物的转移) 。(2)相比烟草,玉米更适宜于在的环境生活。(3)探究不同氮素水平对烟草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随着氮素水平的增高,气孔导度(填“限制”或“不限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取实验条件下等量的低氮组和高氮组的烟草叶片,制备色素滤液放在阳光与三棱镜之间,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区域。为使实验数据更可靠,在控制好无关变量的基础上,应针对每个氮素水平条件下设置。47 (8 分) 解读与酶有关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酶的作用机理可以用甲图中线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 b 在纵轴上将_(上移/下移) 。(2)若该酶是胃蛋白酶,其作用的底物是_。若胃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 pH 值由 10 逐渐降低到 2,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3)底物一定量时,乙图中 160min 时,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15_。(4)联系所学内容,分析丙图曲线,并回答:对于曲线 abc:若 X 轴表示 PH,则曲线上 b 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_。对于曲线 abd:若 X 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则 Y 轴可表示_。制约曲线 bd 增加的原因是_。48(8 分)图 1 中的 4 个细胞是某雌性动物体内不同细胞分裂示意图(假设该动物的体细胞有 4 条染色体),图 2 表示细胞内核 DNA 与染色体数目比值的变化关系。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 1 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有 (填字母)。分裂过程中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 。(2)A 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个染色体组。D 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基因重组发生在图 2 中的 段。(4)图 2 若表示减数分裂,则 ef 段对应图 1 中的 (填字母)。49. (8 分)请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需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 (序号),实验中应始终保持生物活性的是 (序号)。16(2)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 。A做实验时,可用洋葱表皮代替洋葱根尖 B做实验时,可用甘蔗代替苹果C做实验时可用干净的细沙代替二氧化硅 D做实验时,可用苏丹代替苏丹染液(3)在上述实验中,常用到酒精的实验有,其中酒精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 。中取材合适且其它操作均规范,若用体积分数为 70%的乙醇提取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50. (10 分)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1)在生物实验室里,有下列试剂供实验时选用:质量分数为 15%的 HCl 溶液;05g/mL 的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 02%的秋水仙素溶液;001g/mL 的龙胆紫溶液。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的染色体形态,要选用的试剂有(填序号) 。欲使普通小麦的单倍体植株结实,可选用试剂(填序号)处理幼苗。如果用试剂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过一段时间后,用清水代替试剂处理再次处理,整个过程中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现象是。(2)核辐射会诱导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 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 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组无辐射损伤;组辐射损伤( 照射,下同) ;组先同量辐射损伤,1 天后注射 IL18。14 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 0h、12h、24h、48h 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从(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 能抑制脾细胞凋亡。(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 IL18,3 天后进同量辐射损伤,14 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组相比,设置第组的目的是。(4)一氧化氮与乙酰胆碱都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一氧化氮合成酶(NOS)17能促进细胞内一氧化氮的合成。下列为某科研团队探究 DHA 增加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的实验方案:材料与试剂:食用油,添加 DHA 的食用油,普通饲料,若干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初断乳大鼠。实验步骤:第一步:将初断乳大鼠随机分成 4 组,编号 A、B、C、D。第二步:每日经口灌喂食物,组成见表第三步:饲养 8 周后,测定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酶 AChE 和 NOS 的活性,结果如下:一氧化氮与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分别是。方案中 B 组实验采用的食物是。选用初断乳大鼠而不选成熟大鼠的原因是。18高二(下)期末考高二(下)期末考生物答生物答案案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45 小题,共 60 分)1 15CDCBAD65CDCBAD610CCBBD10CCBBD 111115BBCBD15BBCBD 1620DCABD 21-25DCBDD26-30DACDC 3135CCAAA 3640CDADB 4145ADCBB 46.(646.(6 分分) )(1)CO2的固定 维管束鞘 (2)高温、干旱(3)不限制 红光和蓝紫光 (至少 3 个平行)重复实验47.47. (8 分)(1)ab 上移 (2)蛋白质 不变 (3)底物被完全消耗完(4)在最适 PH 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反应速率 最快或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 酶浓度限制48.48. (8(8 分分) )(1)AC B (2)8 4 极体 (3)ABC cd (4)D49.49. (8(8 分分) )(1) (2)C、D (3)洗去浮色 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 与盐酸配制成解离液,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 色素带颜色较浅 色素在 70%的乙醇中溶解度小,提取的色素量少。50.50. (10(10 分)分)(1) 发生质壁分离,且不能复原(2)少 (3)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 IL18 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19(4)自由扩散、胞吞 普通饲料+食用油 成熟大鼠发育完全,学习记忆能力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20高二(下)期末考高二(下)期末考生物答生物答案纸案纸第 1 卷得分 第 11 卷得分 总分总分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5 5 小题共 50 分)46(6 分) (1) (2) (3) 47 (8 分) (1) (2) (3) (4) 48 (8 分)(1) (2) (3) (4) 49.(8 分)(1) (2) (3) 2150(10 分)(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