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骨干培训专题研究论文:教师爱国的人格基础与落定方式.docx
-
资源ID:70795626
资源大小:20.3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师骨干培训专题研究论文:教师爱国的人格基础与落定方式.docx
教师骨干培训专题研究论文:教师爱国的人格基础与落定方式摘 要:教师爱国是近代中国值得回顾的光辉教育传统,是一种值得弘扬的教师文化。在当下,这一传统却有所失落,教师越来越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志业”“命业”。这种失落和古典人文教育的式微同时发生。缺失了古典人文精神,教育所设定的人的形象实际上只是一堆破碎的素质的集合。真正的爱国是整体人格的沉淀和外化,只能在健全人格培养的目标下才得以养成。为此,需要重申教育的立人宗旨,以长远的眼光,从中小学时期就注重全人格的培养,在厚实的土壤上播撒未来优秀教师的种子,然后在职前教育阶段继续涵养之。现实中,教师爱国的落定方式有三种:明教志:为中华之复兴而教书;修品行:用高尚的情操陶冶学生;重理性:以思维的开启培养公民。关 键 词:教师文化特质;师德;爱国;人格基础;落定一、从近代教师的爱国传统谈起 近百年前,一位中国教师诚恳地袒露心迹:“我是中国人,要为中国出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凡是脚站在中国土地上,嘴吃中国五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当爱中国。” “一切的学问,都要努力向着人民的幸福瞄准。”有了这种爱,“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他就是陶行知。遗憾的是,今人对陶行知理论的研究,往往只就生活教育理论本身阐幽发微,而忽略了托举陶行知教育理论创造与实践开新背后的巨大精神动力。实际上不独陶行知,爱国也是蔡元培、蒋梦麟、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叶圣陶、潘光旦、经亨颐等教育风标人物共同的心识。他们被后人称为“大先生”。大先生之“大”可以有很多诠释,但有一点应该是共识:“大先生”大在境界高卓,心怀宽阔,超越一己之私,以祖国前途与黎民福祉为念。他们或躬身教育一线,或著书立说传播教育思想,或聚拢英才强校兴学,把办教育作为救国之道,希冀通过人的培养拯救国家于水火。在他们的影响下,无数中华学子秉承爱国这一品格基因,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最终摆脱了列强的控制,迎来伟大的民族解放,开始了宏伟的现代化建设。教师爱国是近代中国教育值得回顾的光辉传统,是一种值得继承和弘扬的教师文化。当我们思考新时代中国教师应具备的文化特质时,绝不能缺少“爱国”这一关键词。 然而在当下,教师群体的这一传统却有所失落。我们耳闻很多教师认真从教,为学生辛苦付出的故事,但少见教师热切而深沉地思考国家、民族的未来,谁倘若如此,就可能被视为行为异常的“怪人”。我们多见兢兢业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少见以人格立身,用思想和行动影响一代青年学子的教育家。我们不乏著作等身、善于写作的专家型教师,但缺少热心办学、矢志改变教育现状的教育实业家。我们有很多教学名师以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提分,却少有教师怀揣深厚的家国情怀,为教育深谋远虑。教师越来越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志业”“命业”。当教师不再在内心深处深刻体认国家和个体之间的血脉联系,教育实践也就缺少了从根底处挺立的坚实支柱,缺少了从生命深处涌动的激情,缺少了令人兴奋和感动的创造。如是,教育成为教师在各种规章制度中不断重复的常规性工作,而这意味着教育人文品质的衰减。二、教师爱国品质形成的人格基础 当前,中国不仅走出了近代亡国灭种的深重民族危机,还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承平时代弱化了国人的忧患意识,个体爱国情感的强度和深度也难免受到影响,教师群体也不例外。但从深层次看,问题的原因绝非如此简单。 教师爱国传统的弱化和古典人文教育式微是同时发生的。古典人文教育一言以蔽之,关注个体成人,人格完善在教育目标中占据中心地位,才具的目标被统摄其下,教育社会性功用的释放植根于整全人格的培养。古典人文教育重视经典的学习,诗教尤其被看重,诗歌成为培植性灵、激扬情怀、训练灵敏心智的重要依托。在古典人文教育中,教师是高尚道德的化身,与学生的关系是具有灵性的人格影响关系。即使教育中带着明显的忠君等封建等级思想的糟粕,但上述人文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今人在缅怀陶行知那一代教育者的丰功伟绩时,往往只看到他们受西学启蒙的经历,而抹煞了传统人文教育的功劳。正因为有古典人文教育先行夯实的人格根底,伟大的教育家群体才会诞生,他们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勇敢地担起民族的未来。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文明进程的展开,国家之间、个体之间生存竞争的加剧,教育价值取向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心性、道德、智慧养成退居其后,培养“人才”取代了培养“人”。尽管教师传授了很多知识,学生却只会堆砌这些知识去应对考试,并不明白它们对于自己人生有何作用。在处理价值问题上,学历高但却依然愚昧无知者比比皆是。随着教育的要务由立人转为授业,教师的身份由施加精神影响的引路人,变成传授固定学科知识、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受教育者的追求也由明理求道、修齐治平退变为追求文凭以便在求职上通过社会筛选。本该每个人都浸染的哲学也成了一门专业,变成少数人的学问。即使是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也只能遵从分工的逻辑,让学生过早地进入不同专业,在壁垒森严的固定学科领域中,以知识、技能的学习为要务。好的教育是师生之间的精神交往,是需要教师智慧投入的心灵艺术,严密的规制对它来说是把双刃剑。现代教育管理在提高教育普及率和规范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阻滞教育内在人文意蕴的舒展,抑制了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损害教育发展的自发秩序,使教育的活力难以绽放,最终妨害学生建构自由、丰富、蓬勃的精神世界。缺失了古典人文精神对整全人格的守护,教育难免陷入条块分割。教育所设定的人的形象实际上只是一堆破碎的素质的集合,我们认为哪一方面的素质重要,就强调培养哪一方面,我们以为整体可以由部分相加得到,却不知各个部分,是为了研究和理解的需要而提出的,它们实际上并不能从整体的人身上加以分离。教育古典人文精神的缺失意味着教育被偏狭、机械的思维宰治,心灵残缺成为现代社会种种混乱和冲突产生的教育之因。自私不仁导致人对人的掠夺和倾轧;虚荣与自恋使人过分专注于自我表现;缺乏想象力让人很难拓展经验的边界,设想与己不同的情况,这意味着对他者缺乏同情心;畏葸从众之下不能进行创造和革新;超越性的稀缺则使人们难以发现和体认恒久不灭的价值,带来普遍的短视、平庸和肤浅。 这种境况下,个体的爱国品质必定很难生长。真正的爱国是智识、感情、信念、意志、行为的综合,是知、情、意、信、行的统一。虽然在德育研究与实践中,爱国被认为是个人道德范畴的一项内容,但实际上,它包含了人格的全息信息,就像一根头发能反映人体健康情况一样。个体的爱国品质也只能在培养健全人格的目标下才得以形成,它是健全人格中的外化和反映。如果缺失健全人格,爱国必然流于空谈,走向异化,它可以是社交媒体中虚假的表态,可以是考卷上完备的复述,也可以是打着爱国大旗的精明投机,当然,更多的是对行政权力的无限、机械的服从,不辨是非,堕入平庸之恶。这其中也包含教师。 青少年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教师的整全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受到的良好教育,而绝非单纯四年师范教育的成果。只把教师培养的重任赋予职前师范教育和职后教师培训,实际上低估了问题的复杂性。我们需要重申教育的立人宗旨,以长远的眼光,从中小学时起就注重完整人格的培养,在厚实的土壤上播撒未来优秀教师的种子,然后在职前职后教育阶段继续涵养之,这是继承和光大陶行知时代教师爱国文化的根本。 三、教师爱国的落定方式 如前所述,教师爱国品质的形成建基于教师的健全人格,但即使有健全的人格做根底,教师爱国也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够达成的。教师的爱国如何落定,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明教志:为中华之复兴而教书 从选择教师职业的那一天起,教师就需要真诚的自我叩问:我为什么而教?教师职业之志需要达到这样宏远的层次:为中华之复兴而教书。与兢兢业业抓分数,时时刻刻备考试,然后于某些台面场合中大谈爱国的“教育行为”不同,“为中华之复兴教书”不是口号,无需标榜,它是贯注于教育全过程的无声心念,在它的驱动下,教师将以敬畏之心对待教育教学,真正实现教书育人。 首先,讲好榜样的故事。榜样对人的激励是巨大的,教师明教志也需要榜样。当下师德培训意在通过专家讲座提升教师的职业领悟,这一方式是否有效值得反思。专业情意的获得不同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它需要诉诸理解、体验与感悟。而叙事就直接作用于人的直觉和情感,把有意识的刺激和无意识的刺激结合起来,以暗示影响个体的认知与行为选择。我们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通过视频、纪录片、影视作品再现历史上伟大的教师形象,以榜样叙事厚植教师爱国情怀,恢弘教师的从教心志。 其次,体认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国家和个人不可分割,“我是谁”是由特定文化、历史、地理和时间所定义的,其中不能缺少国家归属的层面,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国籍的人在自我认同上会遭遇怎样的心理困境。国家是有着共同历史记忆和文化心理的同胞存在的家园,也是保护个体和族群生存和发展的最后一道屏障,国家独立、富裕、文明,个人才有尊严和福祉。教师只有深刻地领悟这一点,方能明其教志。近些年“生命”成为教育理论中的热词,尊重生命、成全生命、发展生命等表述不时出现在教育著述和专家讲座中。生命的发展要求个体走出狭隘自我,走向与他者辽阔的共在,这一过程中,他最终一定与遭遇如何处理与国家的关系这一价值命题。如果缺乏对象性关系的填充,生命概念的深层意蕴就会流失,成为空洞、浮华的主观表达。树立为中华之复兴而教书的教志,需要教师对上述流行教育话语有所反思。 最后,透视教育急功近利的危害。当下,教育被功利化的氛围笼罩,教育成为升学、谋生的跳板,学校生活被备考和考试所贯穿,肉眼可见的全民教育焦虑中,教育越来越“卷”。“为中华之复兴而教书”的超迈志向有助于开阔教师的格局,赋予教师工作以深厚的精神能量,有助于日常教育生活品质的提升。反过来,这一职业之志的确立,也需要教师对教育实利主义的危害有所认知,只有不良的后果被真切地看见,教师才可能转变教育价值观念,高慕远举,以理想之光烛照现实。 (二)修品行:教好“平凡的大多数” 任何一个国家中,都是平凡人占大多数,把这些平凡人培养成“好人”,是教师爱国题中的应有之意,也是爱国精神在教师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落实。而何谓好人?好人就是有良好品格的人,好人可能有缺点,但无害人之心。他慈悲仁厚,正直干净,坚守生存的原则,面对权、名、利的诱惑有所持守。好人不会落井下石,不会仗势欺人,不会见钱眼开,不会见利忘义。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正确使用其专长、技能,在为个人谋福利时也促进国家进步。我们必须这样公正而诚实地承认:爱国蕴于本职之中,教师如果能教他的学生学做“好人”,让其中的“大多数”成为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他就是在践行自己作为爱国者的职分。相反,如果他不把这一点放在心上,不管他多么真诚地表态爱国,都不可能是真的爱国。 首先,先做人,再为师。好人是化育、滋养出的,不是宣传、说教出的。这就需要教师先做个好人。人品端正,襟怀坦荡,有高尚的情操,这样的老师不光教人以知识,他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就像嗝嗝老师里孩子们含泪对奈娜老师说的,“你是我们的北极星”,青少年时代能和这样的良师相逢是学生的恩遇。若教师不能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学生,其再有强项,也无足观;即使获得再多奖项和荣誉,也只能是虚伪和浮华。那些无情地对学生施加嘲讽和羞辱的教师,那些趁工作之便把罪恶之手伸向学生的教师,那些在生活中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教师,他们因为不能成人,所以也不能为师。 其次,重内省,勤内观。古人极为重视个人修养,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自我教育方法,其中最突出的是向内探寻。曾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孟子主张“自反”“自强”,他们都主张坚持自省自察,进而“改过”完善人格。教师有必要借鉴这些修身的方法资源,认真解决内在心性问题,砥砺而精进。在这个过程中,理智性认知活动和个人生命体悟相结合,当下的自我被不朽的精神形象辉映,虽然是独自修身,但并不孤单,个人心灵因古典精神洪流的滋育而健硕成长。 最后,忌悬空,多践履。对教师来说,班级就是道场,修养要在事上磨炼。面对学困生的问题,多一些慈悲和耐心;面对怨怼的家长,多一份将心比心;面对青春的奔放自主,多一些信任和放手。面对名利的争抢,多一分平和与淡泊。面对焦躁的内心,多一些自我关爱不管对修养的认知多么深刻,如果行动上不能有所体现,都是枉然。有意识地践履,教师才能增进自身对学校日常生活的胜任力,弥合知行分裂的鸿沟,以生动、美好的典范现象,濡染学生人格。 (三)重理性:以思维的开启培养公民 公民的培养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谈论教师爱国这一话题,也少不了对教师公民意识的观照,其中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真正的爱国不是只有对国家的赞颂,还要思考国家怎样才能变得更好,以点滴行动推动国家变得更好。批判性思维的培育在信息技术时代尤其重要。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海量信息,在便利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导致桑塔纳所言的“信息茧房”现象,即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局限在私己兴趣,过度自我选择的结果是陷入蚕茧一般的“茧房”中。“茧房”既提供了舒适和温暖,也导致每个人都以为世界就是他看到的样子,偏见泛滥,共识丧失,而这无疑会给国家带来危机甚至灾难。教师爱国的落定就体现于帮助学生开阔心智,学习独立思考,学会判断和选择。 首先,改变知识的单向传递,用对话启迪思想。教师不应独占讲台,只让学生静默听讲,要尊重和调动学生理智的热情,实施开放而平等的对话。对话教学没有僵化的教学程式,教学有预设更有生成,教师并不握有知识的霸权,教学是思维的碰撞的灵性的绽放,是师生双方共同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互相理解和欣赏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话素养,帮助学生学习准确地陈述、温和地说服、敏锐地辩诘、用心地倾听、热情地回应、恰当地追问,对话课堂中充满友好、坦诚与尊重的氛围,学生的思维会不断得到激发,理性逐渐挺立。 其次,培养学生求证的习惯和方法,在“实事”中“求是”。批判性思维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批判思考的基础是求真,舍弃求真而批判,批判就成为一种“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刻意姿态。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依赖观察和求证,要对所要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在事实层面有深度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审慎推理和独立判断。为此,教师一要教会学生克服主观偏好,树立“兼听则明”的意识。二要教会学生对外界纷繁的观点进行必要的“悬置”,为接受新观点做好精神准备。三要教会学生仔细勘察信息源,辨别信息的真伪。 最后,扩充和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博学增益心智。批判性思维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基础。相关知识薄弱,对问题的理解就会陷入偏狭,或者容易轻信,很难形成自己独立的看法,在公共生活中也容易言而无知,误导大众。这就需要完善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对中小学生来说,在文史哲等人文教育之外,要增强社会科学方面的通识性教育,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普及常识,帮助学生把理性思考建立在广博的文化教养之上。 英国学者马修·阿诺德对苏格拉底之死曾发出如下感叹:“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不都装着一个苏格拉底吗?那就是自由的思想、客观公允地检查自己固有的观念和习惯的能力在当下时刻,有谁能够引导人们,唤起这种内心的力量并运用这个力量,而且他本人也不断地调动和运用这股力量,他也会像苏格拉底在那个时代一样地发挥作用。”1苏格拉底是伟大的爱国者,他至死也不愿离开雅典城邦。他以蓬勃头脑投入到青年的对话,敞亮他们的心灵,为雅典城邦培养公民,这是他与众不同但又无比深切和生动的爱国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罗素说:“自以为知道而实际上自己并不知道,这是我们人人都容易犯的一种致命错误。”2实际上这就是蒙昧的状态,在爱国这件事上,蒙昧也广泛存在,它是心态的自大和思维的怠惰。考虑到此种种蒙昧是人类普遍的弱点,不得不说,批判性思维的培植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它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显得无比匮乏,我们要建设更美好的中国,这一需要极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