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诗歌语言专题练习及答案.docx
-
资源ID:70812436
资源大小:41.2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诗歌语言专题练习及答案.docx
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诗歌语言专题练习及答案诗歌语言专题一、阅读这首诗歌,完成以下题目。小孤山作者:谢枋得 (宋)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地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勇士专场立,危比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境内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问题: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的“孤”字有哪些妙处?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这首诗歌,完成以下题目。夜归周密 (宋)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问题: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三、阅读这首诗歌,完成以下题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陈师道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注】负山居士:陈师道的友人张仲连的号。戴公:戴逵。晋书中有王徽之雪夜访戴逵事。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二句描绘了一幅雪后黄昏空明澄净的图画。向晚时分,林中屋舍已无炊烟缭绕,城垣上的积雪,预示一年将尽。这两句颇切合雪后登楼的情景。B. “鸟度醉吟中”,似乎鸟之飞来亦属有意入诗,平添了一种奇趣。颈联雪地里的行人,空中的飞鸟,城楼上的诗人,都被置于同一个画框之中,物我交融,互为映衬。C. 尾联正用王徽之雪夜访戴的典故,指王徽之因访戴逵而起访问之兴,兴尽之后,忆戴逵的念头亦平息。而诗人宁可不去拜访张仲连,使自己兴不尽,这样就可长忆友人。D. 全诗结构谨严,写景则精微细腻,写情则深远绵邈。前六句景中有情,后两句在感情的流露及景观的表现上神韵天然,清新淡泊。2.诗林广记评曰:“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二句尤妙。”这两句妙在何处?试赏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题目。送东莱王学士无竞陈子昂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已矣将何道?无令白发新!【注】无竞:即王无竞,东莱人,性情刚烈耿直,仕途坎坷。武后垂拱二年(686),同罗、仆固叛乱,王无竞与陈子昂随乔知之北征。此诗作于陈子昂为王无竞送行之时。怀:想到,想念。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宝剑是建功立业的象征,诗人把其送给远行的友人,表现了对朋友的鼓励与期望。B诗歌借宝剑侧面赞扬了王无竞的才志和品格,送剑则表明诗人与他是志趣相投的知己。C诗歌结尾劝告友人遭遇不公待遇已是事实,但是不可虚度年华,让头上增添白发。D该诗属于赠别诗,赠物与赠言相辅相成,在对友人的勉励中,也直接表现出自己的愤慨。2.诗歌颈联为后世称道,请简要赏析其精妙之处。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题目。横江词六首【其一】李白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七、(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题目。阊门外登溪船五首其一杨万里步下新船试水初,打头揽载适逢予。一椽板屋才经雨,两面油窗好读书。剩买春风木芍药,乱篸棐儿竹籧篨。清溪浮取松亭子,赏遍千山不要驴。【注释】篸(zn):通“簪”。籧篨(qú chú):粗竹席。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试水初”,刚刚试水;“打头揽载”,才开始招揽船客,由这两处就可见溪船之新。B颔联对仗工整,“一椽”“两面”写出溪船之简小,“才”“好”则抒诗人对溪船的喜爱之情。C颈联中,诗人用盛开的芍药装点溪船,但溪船太简陋,只能随意胡乱地摆放或插在棐几竹篷上。D尾联先描写了乘舟所见到的青松山亭伴水而来的奇妙,后以夸张手法感叹了水路溪行的方便。2杨万里的诗被称作“诚斋体”,风格纯朴风趣。请结合本诗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诗歌语言答案一、“孤”字是指自己的孤独。此句中用了比喻的手法,偶然存留的孤山与宋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志情怀相应;作者以小孤山作喻,表达了诗人虽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心 。二、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出夜色的凄清,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对家的思念之情。总之,全诗以“夜归”两字统摄全篇,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游子深夜回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三、1.BE 2.考生们在考场上紧张地答题,只听见笔在沙沙作响,仿佛春蚕食桑叶的声音。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四、1.C 2.意象繁密。“云日”“松雪”“溪山” “晚风”四组景物两两相对,一字一意,用最简练的意象传递出尽可能多的情感。用词精练。“明”形象刻画了松雪在阳光照射下明亮耀眼的状态,“进”写出了雪后冷风吹拂而带来的阵阵寒意。“明”“进”的使用,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好像有了生气。动静结合。“云日明松雪”表现出薄云遮掩的日光映照松雪的静态,“溪山进晚风”写出晚风吹进溪水纵横的山间的动态。多种感觉的融合。既有“云日”“松雪”等所见之景,又有隐含在“溪山进晚风”里的所听之声,还有“晚风”吹拂下,带来阵阵寒意的所触之感。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这两句借助“云日”“松雪”“溪山”“晚风”等意象,营造空明澄净的意境,抒发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寄情山水的洒脱情怀。五、1.D解析“直接表现出自己的愤慨”错,诗人对友人受到不公待遇的愤慨之情是从诗中隐隐流露出的。 2.“晚岁”双关,指一年将尽,也暗含大器晚成的意思,用此鼓励对方不要因眼前挫折而丧失信心,应像孤松一样经得起风霜。运用比喻手法,“孤松”傲岸不屈,铮铮铁骨,比喻具有高尚节操的人,诗人以此赞扬王无竞;“众木”则比喻失掉本心、趋炎附势的人。通过“孤松”和“众木”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失掉本心、趋炎附势的人的鄙视和对友人高尚节操的褒扬。(若答“化用”或“用典”,并能点明化用了论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也给2分)六、这首诗多用口语,自然流畅,朴实无华。一二句“人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浓烈,三四句用语夸张,想象奇特,焕发着积极浪漫主义的光茫,语言明朗率真。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驰骋丰富奇伟的想象,制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七、1.B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八、1.C C项错,“乱”字意在描写诗人随心随意的状态,体现轻松愉悦的情感,而非胡乱之意。(3分)2.描写的事物、叙述的事件,富有生活气息,营造出朴实自然的风格。板屋、油窗、芍药、榧木小几和粗竹凉席,为日常之物,既不华贵也不精致;乘船溪行,是水乡常见之事,这些为诗作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口语入诗,直白风趣。“打头”“适逢予”“剩买”“不要驴”,这些白话口语,通俗易懂,增添了诗作的诙谐幽默之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